《新经济政策》教学片断
“新经济政策”位于初三下册世界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目内容,课标要求: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导语
2012奥运会中国的奥运健儿捷报频传,一次次站在奥运领奖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强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我们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现代史上左倾错误路线对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的破坏性非常大,关键时刻,中国是如何拨乱反正,、以至有今天的繁荣景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
二、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导学案,梳理知识
三、展示:
1、困难篇
出示材料
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
思考::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的严峻困难是什么?首要任务是什么?
(经济被破坏,发展缓慢)
2、政策篇
1)播放视频——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思考:列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说说你对该政策内容的理解和预期会产生的结果。
2)合作探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开始实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探索意义是什么?
补充材料——《大国崛起至俄罗斯》列宁不停地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发表演说,写文章说明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新经济政策。他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作为那段光辉岁月的亲历者,在苏联生活了7年并成为亿万富翁的哈默,在1983年时与中国朋友谈起了苏联往事,他说:“现在你们国家已经做出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把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这使我不由想起了60多年前列宁的那些主张,叫做新经济政策„„中国正在发展列宁的这些主张,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影响篇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怎样影响?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是最好的教科书,很快,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粮食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年后,苏联农业获得丰收,饥荒的阴霾散去。而在商业等各个领域,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经济政策实施了短短4年后,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1925年时已接近于一战前的水平。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材料二:邓小平曾讲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四、合作探究
将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比较,有何异同?
《新经济政策》教学片断
“新经济政策”位于初三下册世界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目内容,课标要求: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导语
2012奥运会中国的奥运健儿捷报频传,一次次站在奥运领奖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强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我们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现代史上左倾错误路线对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的破坏性非常大,关键时刻,中国是如何拨乱反正,、以至有今天的繁荣景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
二、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导学案,梳理知识
三、展示:
1、困难篇
出示材料
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
思考::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的严峻困难是什么?首要任务是什么?
(经济被破坏,发展缓慢)
2、政策篇
1)播放视频——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思考:列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说说你对该政策内容的理解和预期会产生的结果。
2)合作探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开始实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探索意义是什么?
补充材料——《大国崛起至俄罗斯》列宁不停地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发表演说,写文章说明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新经济政策。他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作为那段光辉岁月的亲历者,在苏联生活了7年并成为亿万富翁的哈默,在1983年时与中国朋友谈起了苏联往事,他说:“现在你们国家已经做出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把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这使我不由想起了60多年前列宁的那些主张,叫做新经济政策„„中国正在发展列宁的这些主张,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影响篇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怎样影响?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是最好的教科书,很快,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粮食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年后,苏联农业获得丰收,饥荒的阴霾散去。而在商业等各个领域,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经济政策实施了短短4年后,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1925年时已接近于一战前的水平。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材料二:邓小平曾讲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四、合作探究
将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比较,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