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5年春季工作会议纪要
中山大学2015年春季工作会议于3月6日至7日在珠海校区举行。会议围绕“十三五”规划和2015年学校工作部署的主题进行了研讨。校领导、校长助理,各二级党委(党总支)、党工委书记,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医院(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负责人,各有关科研机构负责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成员,教授二级岗教师等200余人出席会议。
3月6日上午,大会在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罗俊校长作了《凝聚共识、主动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专题报告。下午,围绕罗俊校长的报告,魏明海副校长作了题为《2015-2019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专题报告,夏亮辉校长助理作了题为《“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李善民副校长作了题为《2015-2019年财务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作了题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制度保障》的专题报告。
3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分为5组,分别就“中山大学与国内‘第一方阵’的大学差距何在”、“如何通过做好规划,缩小这一差距”、“本部门、本单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缩小这一差距”3个议题进行讨论。与会代表反响热烈,普遍表示校长所描绘的蓝图定位准确、路径清晰,同时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规划,大家备受振奋和鼓舞。下午,各小组召集人就分组讨论情况在大会上进行发言。随后,郑德涛书记作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专题报告。郑德涛书记认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春季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罗俊校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围绕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找问题,定目标,提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报告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学校加快发展的动员令。同志们在讨论中,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体现了中大人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良好精神状态。
最后,罗俊校长作总结发言。首先,他对大家的鼓励和包容表示感谢,并对大家的忧虑和担心表示理解。他表示会积极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二,他向大家谈了三点思考。一是思考怎样做一名好校长。他认为,校长应该履行校长的职责。他还提出设立校长信箱,鼓励大家针对如何做好一个校长多提宝贵意见。二是思考怎样做好一名院长。学校将逐步下放权力,实行目标和任务管理,加强检查评估。同样,做好一名处长,也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领其责。三是思考怎样做一名好教授。最好的教授,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我们所说的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其实并不影响“孤独的思考者”。我们不会用科研经费和论文产出来衡量是否好教授。我们大力支持学者潜心做传世之作。第三,他要求各二级单位、机关各部(处、室)、各附属单位尽快启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准备迎接学校“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评估。
3月6日下午,专题报告后还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国亚萍副书记、纪委书记通报了教育部巡视山东大学等高校的有关情况,并就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随后,郑德涛书记通报了2014年驻广东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学校专项检查的有关情况和各二级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自查自评的有关情况。郑德涛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今年各二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即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完善,强化责任追究。最后,罗俊校长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严肃提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他明确要求,做事情要有规则、有流程、有记录、有效率。
一、罗俊校长专题报告主要内容
罗俊校长报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规划的内涵、功能和架构。具体内容如下:
(一)规划的内涵
规划是谋篇布局,是从目前的基础到未来的目标之间合理可行的路线。规划的基本内涵是:从哪来?到哪去?怎么去?或者说规划就是要确定两个点,并在两点之间搭建起连线。第一个点是“从哪来”,即目前的基础;第二个点是“到哪去”,即未来的目标;两点间的连线是“怎么去”,即合理的路径。数学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实现规划的过程则往往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虽然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向前的,绝不是倒退的。
第一个点“从哪来”,是学校的基础和背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各个部门的素材提供则是自下而上的,只有两者吻合一致,这个规划才有可操作性。目前,我们有优势,也存在不足。我们已稳居于全国高校前十的位置,但我们还不是第一方阵的大学。看看我们学校的一些关键指标,例如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院士的数量,科研经费,项目平台等等,与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等兄弟院校都有很大的差距。去年我们的预算排全国第五,但与第四位有着很大的落差。可以说,我们与第一方阵大学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第二方阵的排头兵,就是我们中大的现状,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这是第一点共识。
第二个点“到哪去”,涉及到学校的定位和方向。2006年11月28日,黄达人老校长在第六届教代会上提出建设“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2012年12月10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建设“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我校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世界一流。要进入世界一流,首先要进入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这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目标,这也应该称之为我们大家的共识,这是第二点共识。
什么才叫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公认的几条准则是:第一,要具有优异的社会评价和广泛国际声誉,应该是各大排行榜排名在世界前100位的大学;第二,主要可比办学指标应达到国际较高层次,这些指标一般包括学校的总办学经费、竞争性研究经费、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等等;第三,必须拥有一流的学科,据上海交通大学的统计,世界前100位的大学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均在15个以上,世界前100位的大学均有5个左右学科排在世界前50位;第四,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承担国家重要任务;第五,要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由此可见,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指标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当然,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分步走,从近景到远景,逐步规划。
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进入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这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分步走的战略路径。进入第一方阵,外可确保国家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内可鼓舞人心,坚定信念。但进入第一方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逐步缩小与第一方阵的差距。
那么,怎样才算进入第一方阵呢?第一,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进入第一方阵,更确切地说就是要缩小与北大、清华的落差,主要可比办学指标,例如科研经费、科研产出、人才队伍等要有大幅度的增长,我们今年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数量达到26人,列全国高校第6位,能否在近五年新增150个以上的青年千人?我们的院士队伍能否从目前的6位,增加到20位?第二,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学科,应该有8个左右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我们目前只有1个学科排名第一,排名前三的只有4个,排名前五的也仅有16个。
第三,“怎么去”。我们的基本路径是要抓住三个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发展。面向学术前沿,我们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学术,力争学术的前沿攻关,潜心传世的经典著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引导我们的教授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我们要有一批战略科学家,要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去,要让科学家们把自己的想法纳入到国家的计划,我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授要能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变成国家的政策和举措,这就是为国分忧,为国效劳。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服务地方,服务广东,就是我校对地方要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一方面,我们已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我们为广东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我们的大部分优秀毕业生都留在了广东。我们的各个附属医院在广东地区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我们还要做得更好。我们的文科很强,应该发挥国家和地方的智库功能。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凝炼、提升、推广。广东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我们如何利用优质的学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智慧,将专家的建议变为政府的决策,让中大的声音成为国家的召唤!这些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为之努力的。广东省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公司世界知名,我们应该考虑怎么与他们合作。北大有方正,清华有同方,我们也应该催生这样有世界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目前,广东省提出三年投入50亿,以项目的形式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要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努力组织一批让政府满意的项目。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三大”,即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帅才和引进帅才的作用,组织大团队,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尽快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文科方面,将考虑申报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的工作。我们还正在考虑组建国家智库,充分发挥我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优势,为中央决策提供支撑。理科方面,我们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继续推动光电材料与技术等大型科研平台的发展。医科方面,我们要推进“5个5”工程以及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并力争在医科新建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科方面,我们将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成为国家级科研平台,加快国家大数据科学中心的建设。我们还应该考虑整合校内的优势学科,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平台。希望“三大”这个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这里,需要说的是,对于有些教授希望做“孤独的思考者”,我们表示尊重,如果思考的意义重大,学校也一样大力支持。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要以学科建设目标和进展的评估结果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依据,对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功能的学科分类评估,决定资源配置。校长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设计者,要总揽全局;副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学校学科建设的贯彻者,要做好服务;院长是学院学科建设的执行者,或者责任人,要抓好落实;教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要有主人翁的姿态。
(二)规划的功能
第一个基本功能是凝聚共识,即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凝聚力。规划展现出一个学校的蓝图,反映出这个学校的气魄和担当。好的规划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因为它来源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短短几句话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点亮希望,让大家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制定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全校参与的过程,是大家共同思考、凝炼共识的过程。如果缺少这样一个过程,规划就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个学期就要开始编制的学校“十三五”规划,其实就是领导班子、各部处深入到广大师生之中,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
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明确目标和任务。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战略目标,“十三五”规划应该明确学校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检查性,否则规划就无法落实。同时,五年的任务和目标应该和学校的中长期目标紧密相关,“十三五”规划不能写成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要有更明确更细化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个基本功能是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规划制定后,为实现规划中设定的目标,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安排相应项目予以保障。根据目标,确定学校五年中资源重点投入的方向,修改完善原有政策或制定新的政策,以鼓励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工作。规划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政策为规划实现提供保障。政策具有导向性,引导学校向规划制定的目标方向前进。目标是大家的共识,政策应紧跟目标,政策如果与目标在逻辑上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就会出现矛盾。应该充分考虑政策如何为目标服务,制定政策也好,修改政策也好,都需要以规划作为依据。今后学校的资源怎么分配,支持哪些项目,主要由规划来决定,资源配置跟着规划走。例如,我们希望某些学科争取在国内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就需要对他们配置更多的资源,当然,这些更多的资源来自于我们增量。
第四个基本功能是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起保障作用。完全按照规划将所列的工作原封不动地落实,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接下来的五年,变化一定很多,我们不可能在规划中把今后五年内所有的事情都完全说清楚。“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如果我们制定的规划确实凝炼了集体共识,体现了集体意志,大的方向就不能随意改动。
(三)规划的架构
第一,规划要有主题和主线。我们学校下阶段应该做好?会做什么?“十三五”之后,学校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主题和主线一定要很明确。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就是我们“十三五”规划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说,主题是确定长远做什么,那么主线就是确定眼前要怎么做。这条主线,就是学科建设的四个要素,即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研平台。我们要认真考虑,找到现在与一流大学相比存在的差距,找到需要攻坚的问题,找到需要急补的短板。这里,实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人才队伍不错,但没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科研平台建设就应该是附一院的主线。当然附一院也应该抓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已经启动的“5个5”工程,但主线是科研平台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要争取到国家重点实验室。
规划要有灵魂,要有核心的主线,并通过主线体现出我们的特色。每个院系、附属医院的主线不一样,但都要和学校的主旋律统一协调。
第二,规划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主线,接下来就是围绕主题、主线设定目标和任务。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一定要紧扣主题和主线。如果扣题的指标都没实现,不扣题的指标却实现了,要么就是规划制定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学校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只有紧扣主题的任务都实现了,学校才会有发展。讲到这里,罗俊校长还重点提到国际合作,我们开展国际合作,也要紧扣提升学科建设质量这个主题。例如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创办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学院除了联合培养人才外,还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如辐射检测技术、传感材料、仿真预警等,还在建设相关的研究平台。
在目标的设定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有一个追赶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标杆,“十三五”规划就是要明确这个要追赶的目标。我们现在的追赶对象是谁?我们不能不问这个问题。要把全世界最好的范例设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校要有学校的追赶对象,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各学科也要有自己的追赶对象。
其次要有配套的指标体系。导向性、针对性、科学性和一致性是指标体系的主要特性。指标体系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因此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我校是一所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它的每一个学科发展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但也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应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目标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为什么必须定这个指标?应对指标体系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学科发展相应的指标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这是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凸显其重要性。这项工作现在是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职责,由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负责。在这里,还要强调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它必须与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如何设定任务?也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有核心指标、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都是可量化的,五年之后是可以考核的。五年之内应该有进步,不仅要纵向比较,还应该横向比较,这才能体现进步。其次要注意指标要区分约束性和预期性。我们提出“力争”什么,这是预期性指标。规划应该有一些预期性的指标,但更应该有约束性的指标,而且原则上约束性指标要占多数。“十三五”规划里面哪些指标是约束性的,要标注清楚。如果所有的都是预期性的,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打折扣,这个规划就没有意义,这对时间、资源、人力都是极大的浪费。学校今年年底之前拿出来的“十三五”规划应该是可以检验的,各个部门、学院、附属医院的规划也是可检验可执行的。
第三,规划要有政策和项目。政策和项目就是解决规划如何落实的问题。政策的功能具有配套性和导向性,政策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学校往哪个方向发展。首先,政策管全面,项目管具体,项目是跟政策配套的,属于操作层面,是下一个层次的。其次,制定政策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政策要与实现的目标和任务紧密相关,并有促进作用。规划制定后怎么实现,要靠政策保障。再次,政策应该跟我们进入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一致,但政策在不同阶段是可以调整的。项目更是如此,最后,政策应该是明确的。政策的内涵和导向不能相互矛盾,政策要传递一个信号,如果出台的政策大家读不懂,就没扣住主题。制定政策的建议权在基层、在管理部门,但确定政策的权力在学校,由学校发学办统筹管理,批准权限在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
以上规划方法论的操作和落实在于全校各院系、各附属医院、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行动,抓紧时间做好各单位的“十三五”规划。机关职能部门的规划要考虑如何为学校规划的实现做好服务保障。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主要职责,这些职责是围绕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提供保障的。明确职责,梳理规则,做好发展规划,是每个职能部门亟待完成的任务。此外,我们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例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使命问题,还有我们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等问题,本学期会到各个学院和机关各部门调研,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中大经过90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这为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教育部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大一定能够缩小与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差距,迈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郑德涛书记专题报告主要内容
郑德涛书记专题报告主要有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凝聚发展共识
我们通过这次会议,要凝聚更多发展共识,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是要积极参与国家《“争创一流”行动计划》。这是学校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今年工作要点已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尽早进入“常态建设行列”,这也是中大人的共同期盼。
二是要把立德树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学校工作全局中更重要的位置上。要切实把教书育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积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山大学多年来加快发展的成功实践,是植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贡献中取得支持,求得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辩证地看待学校的优势与不足。看不到不足,没有忧患意识;看不到自身优势,竞争没有自信。
(二)明确任务要求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务求实效,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今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是谋全局,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上水平,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内涵建设;三是讲贡献,抓机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四是更开放,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上水平;五是立规矩,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六是抓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
1.着手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工作层面上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三是注重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2.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内涵建设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赋予改革新的时代内涵,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坚持人才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各层次、各类别人员积极性。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始终突出本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建立完善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深化学科建设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要创新学科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学科生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创新科研队伍的聘用管理体制,探索科技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3.抓机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要牢牢抓住两个大的机遇。一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二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决策提供战略咨询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三个方面着力下功夫,推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上新台阶。一是实现更深的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二是实现更高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三是实现更实的合作,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5.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要深入推进《中山大学章程》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更加民主的参与机制、更加高效的管理机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高效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党政机关的服务水平和效率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6.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
要切实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抓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六个重点,即抓方向、抓改革、抓制度、抓班子、抓基层、抓作风。一是抓方向,坚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二是抓改革,不断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抓制度,推动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四是抓班子,努力打造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核心。五是抓基层,切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六是抓作风,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
要抓紧落实好学校《关于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任务分解方案》。做好学校党的工作,要抓住一个重要落脚点,即大力营造健康活泼的育人环境、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和高效清廉的行政环境。
要继续加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好这次大会套开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近期学校党委将召开党建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三)做好统筹协调
1.处理好统筹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统筹推进工作,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分类指导要求我们:一要重视并加强不同学科、包括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分类指导,这是做大做强整体的前提。二要持之以恒地重视支持基础研究,鼓励学者“坐冷板凳”,提升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三要坚持不懈地重视支持应用研究,要清醒地看到这方面是学校的短板。四要看到人文学科研究出成果的相对长期性,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支持教师潜心做出传世之作。五要加强对医科发展规律性和特殊性的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索推进适合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分类指导的关键是评价体系的分类,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评价体系的分类和落实。学校工作在统筹推进下的分类指导,还要注重对院系、附属医院多方面工作进行分类指导。
2.处理好内涵建设与排名指标的关系
内涵建设是学校一直以来始终坚持的发展路径。对于加强内涵建设,重要的是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凝练学校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客观地看待和分析排名和指标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上的一些大学排名确实提供了从一种评价体系出发,分析大学发展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识和印象,包括生源质量、学校形象、校友工作等。因此,对于社会上大学排名,不能简单地被其评价左右,但也要足够重视,要注意研究排名的科学性,分析学校在关键指标上存在的问题并下力气解决。
对于学校推进发展制定的校内指标体系,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论证,体现分类指导,设计得科学合理、可操作。着眼点是尊重教育规律,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3.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现代大学建设必须依法办学、按章程制度行事。围绕《中山大学章程》,我们需要在制度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做到有制度必须执行,执行必须严格,违反制度必须纠正、查处。
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大学文化传承。中山大学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发展了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一种尊重规则的科学精神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大学文化。这种大学精神和文化往往比任何制度法规有更大的制约作用,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更是我们中大人自信所在,需要格外珍惜和呵护。
所以,办学不仅要靠制度,更要靠文化理念或者价值观去指导。如何更好地坚持制度建设和发扬学校的好传统和好作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大家要认真思考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联系结合。
4.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
发展是大学迈向一流的唯一道路,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师生。师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发展必须协调好改革与民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发展师生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师生包括离退休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兼顾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政策制定上既要有原则性、导向性,鼓励多干活、干好活、多出活的人,也要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合理需求。在政策宣传上要强调只有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持续改善民生,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郑德涛书记强调,推进学校发展任重道远。各院系、附属医院、直属单位要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 2015年3月10日印发
中山大学2015年春季工作会议纪要
中山大学2015年春季工作会议于3月6日至7日在珠海校区举行。会议围绕“十三五”规划和2015年学校工作部署的主题进行了研讨。校领导、校长助理,各二级党委(党总支)、党工委书记,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医院(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负责人,各有关科研机构负责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成员,教授二级岗教师等200余人出席会议。
3月6日上午,大会在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罗俊校长作了《凝聚共识、主动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专题报告。下午,围绕罗俊校长的报告,魏明海副校长作了题为《2015-2019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专题报告,夏亮辉校长助理作了题为《“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李善民副校长作了题为《2015-2019年财务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作了题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制度保障》的专题报告。
3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分为5组,分别就“中山大学与国内‘第一方阵’的大学差距何在”、“如何通过做好规划,缩小这一差距”、“本部门、本单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缩小这一差距”3个议题进行讨论。与会代表反响热烈,普遍表示校长所描绘的蓝图定位准确、路径清晰,同时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规划,大家备受振奋和鼓舞。下午,各小组召集人就分组讨论情况在大会上进行发言。随后,郑德涛书记作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专题报告。郑德涛书记认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春季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罗俊校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围绕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找问题,定目标,提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报告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学校加快发展的动员令。同志们在讨论中,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体现了中大人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良好精神状态。
最后,罗俊校长作总结发言。首先,他对大家的鼓励和包容表示感谢,并对大家的忧虑和担心表示理解。他表示会积极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二,他向大家谈了三点思考。一是思考怎样做一名好校长。他认为,校长应该履行校长的职责。他还提出设立校长信箱,鼓励大家针对如何做好一个校长多提宝贵意见。二是思考怎样做好一名院长。学校将逐步下放权力,实行目标和任务管理,加强检查评估。同样,做好一名处长,也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领其责。三是思考怎样做一名好教授。最好的教授,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我们所说的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其实并不影响“孤独的思考者”。我们不会用科研经费和论文产出来衡量是否好教授。我们大力支持学者潜心做传世之作。第三,他要求各二级单位、机关各部(处、室)、各附属单位尽快启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准备迎接学校“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评估。
3月6日下午,专题报告后还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国亚萍副书记、纪委书记通报了教育部巡视山东大学等高校的有关情况,并就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随后,郑德涛书记通报了2014年驻广东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学校专项检查的有关情况和各二级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自查自评的有关情况。郑德涛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今年各二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即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完善,强化责任追究。最后,罗俊校长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严肃提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他明确要求,做事情要有规则、有流程、有记录、有效率。
一、罗俊校长专题报告主要内容
罗俊校长报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规划的内涵、功能和架构。具体内容如下:
(一)规划的内涵
规划是谋篇布局,是从目前的基础到未来的目标之间合理可行的路线。规划的基本内涵是:从哪来?到哪去?怎么去?或者说规划就是要确定两个点,并在两点之间搭建起连线。第一个点是“从哪来”,即目前的基础;第二个点是“到哪去”,即未来的目标;两点间的连线是“怎么去”,即合理的路径。数学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实现规划的过程则往往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虽然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向前的,绝不是倒退的。
第一个点“从哪来”,是学校的基础和背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各个部门的素材提供则是自下而上的,只有两者吻合一致,这个规划才有可操作性。目前,我们有优势,也存在不足。我们已稳居于全国高校前十的位置,但我们还不是第一方阵的大学。看看我们学校的一些关键指标,例如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院士的数量,科研经费,项目平台等等,与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等兄弟院校都有很大的差距。去年我们的预算排全国第五,但与第四位有着很大的落差。可以说,我们与第一方阵大学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第二方阵的排头兵,就是我们中大的现状,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这是第一点共识。
第二个点“到哪去”,涉及到学校的定位和方向。2006年11月28日,黄达人老校长在第六届教代会上提出建设“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2012年12月10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建设“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我校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世界一流。要进入世界一流,首先要进入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这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目标,这也应该称之为我们大家的共识,这是第二点共识。
什么才叫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公认的几条准则是:第一,要具有优异的社会评价和广泛国际声誉,应该是各大排行榜排名在世界前100位的大学;第二,主要可比办学指标应达到国际较高层次,这些指标一般包括学校的总办学经费、竞争性研究经费、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等等;第三,必须拥有一流的学科,据上海交通大学的统计,世界前100位的大学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均在15个以上,世界前100位的大学均有5个左右学科排在世界前50位;第四,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承担国家重要任务;第五,要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由此可见,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指标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当然,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分步走,从近景到远景,逐步规划。
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进入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这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分步走的战略路径。进入第一方阵,外可确保国家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内可鼓舞人心,坚定信念。但进入第一方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逐步缩小与第一方阵的差距。
那么,怎样才算进入第一方阵呢?第一,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进入第一方阵,更确切地说就是要缩小与北大、清华的落差,主要可比办学指标,例如科研经费、科研产出、人才队伍等要有大幅度的增长,我们今年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数量达到26人,列全国高校第6位,能否在近五年新增150个以上的青年千人?我们的院士队伍能否从目前的6位,增加到20位?第二,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学科,应该有8个左右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我们目前只有1个学科排名第一,排名前三的只有4个,排名前五的也仅有16个。
第三,“怎么去”。我们的基本路径是要抓住三个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发展。面向学术前沿,我们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学术,力争学术的前沿攻关,潜心传世的经典著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引导我们的教授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我们要有一批战略科学家,要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去,要让科学家们把自己的想法纳入到国家的计划,我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授要能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变成国家的政策和举措,这就是为国分忧,为国效劳。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服务地方,服务广东,就是我校对地方要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一方面,我们已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我们为广东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我们的大部分优秀毕业生都留在了广东。我们的各个附属医院在广东地区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我们还要做得更好。我们的文科很强,应该发挥国家和地方的智库功能。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凝炼、提升、推广。广东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我们如何利用优质的学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智慧,将专家的建议变为政府的决策,让中大的声音成为国家的召唤!这些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为之努力的。广东省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公司世界知名,我们应该考虑怎么与他们合作。北大有方正,清华有同方,我们也应该催生这样有世界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目前,广东省提出三年投入50亿,以项目的形式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要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努力组织一批让政府满意的项目。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三大”,即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帅才和引进帅才的作用,组织大团队,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尽快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文科方面,将考虑申报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的工作。我们还正在考虑组建国家智库,充分发挥我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优势,为中央决策提供支撑。理科方面,我们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继续推动光电材料与技术等大型科研平台的发展。医科方面,我们要推进“5个5”工程以及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并力争在医科新建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科方面,我们将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成为国家级科研平台,加快国家大数据科学中心的建设。我们还应该考虑整合校内的优势学科,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平台。希望“三大”这个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这里,需要说的是,对于有些教授希望做“孤独的思考者”,我们表示尊重,如果思考的意义重大,学校也一样大力支持。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要以学科建设目标和进展的评估结果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依据,对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功能的学科分类评估,决定资源配置。校长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设计者,要总揽全局;副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学校学科建设的贯彻者,要做好服务;院长是学院学科建设的执行者,或者责任人,要抓好落实;教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要有主人翁的姿态。
(二)规划的功能
第一个基本功能是凝聚共识,即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凝聚力。规划展现出一个学校的蓝图,反映出这个学校的气魄和担当。好的规划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因为它来源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短短几句话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点亮希望,让大家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制定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全校参与的过程,是大家共同思考、凝炼共识的过程。如果缺少这样一个过程,规划就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个学期就要开始编制的学校“十三五”规划,其实就是领导班子、各部处深入到广大师生之中,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
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明确目标和任务。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战略目标,“十三五”规划应该明确学校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检查性,否则规划就无法落实。同时,五年的任务和目标应该和学校的中长期目标紧密相关,“十三五”规划不能写成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要有更明确更细化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个基本功能是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规划制定后,为实现规划中设定的目标,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安排相应项目予以保障。根据目标,确定学校五年中资源重点投入的方向,修改完善原有政策或制定新的政策,以鼓励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工作。规划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政策为规划实现提供保障。政策具有导向性,引导学校向规划制定的目标方向前进。目标是大家的共识,政策应紧跟目标,政策如果与目标在逻辑上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就会出现矛盾。应该充分考虑政策如何为目标服务,制定政策也好,修改政策也好,都需要以规划作为依据。今后学校的资源怎么分配,支持哪些项目,主要由规划来决定,资源配置跟着规划走。例如,我们希望某些学科争取在国内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就需要对他们配置更多的资源,当然,这些更多的资源来自于我们增量。
第四个基本功能是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起保障作用。完全按照规划将所列的工作原封不动地落实,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接下来的五年,变化一定很多,我们不可能在规划中把今后五年内所有的事情都完全说清楚。“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如果我们制定的规划确实凝炼了集体共识,体现了集体意志,大的方向就不能随意改动。
(三)规划的架构
第一,规划要有主题和主线。我们学校下阶段应该做好?会做什么?“十三五”之后,学校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主题和主线一定要很明确。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就是我们“十三五”规划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说,主题是确定长远做什么,那么主线就是确定眼前要怎么做。这条主线,就是学科建设的四个要素,即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研平台。我们要认真考虑,找到现在与一流大学相比存在的差距,找到需要攻坚的问题,找到需要急补的短板。这里,实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人才队伍不错,但没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科研平台建设就应该是附一院的主线。当然附一院也应该抓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已经启动的“5个5”工程,但主线是科研平台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要争取到国家重点实验室。
规划要有灵魂,要有核心的主线,并通过主线体现出我们的特色。每个院系、附属医院的主线不一样,但都要和学校的主旋律统一协调。
第二,规划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主线,接下来就是围绕主题、主线设定目标和任务。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一定要紧扣主题和主线。如果扣题的指标都没实现,不扣题的指标却实现了,要么就是规划制定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学校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只有紧扣主题的任务都实现了,学校才会有发展。讲到这里,罗俊校长还重点提到国际合作,我们开展国际合作,也要紧扣提升学科建设质量这个主题。例如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创办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学院除了联合培养人才外,还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如辐射检测技术、传感材料、仿真预警等,还在建设相关的研究平台。
在目标的设定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有一个追赶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标杆,“十三五”规划就是要明确这个要追赶的目标。我们现在的追赶对象是谁?我们不能不问这个问题。要把全世界最好的范例设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校要有学校的追赶对象,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各学科也要有自己的追赶对象。
其次要有配套的指标体系。导向性、针对性、科学性和一致性是指标体系的主要特性。指标体系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因此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我校是一所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它的每一个学科发展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但也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应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目标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为什么必须定这个指标?应对指标体系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学科发展相应的指标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这是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凸显其重要性。这项工作现在是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职责,由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负责。在这里,还要强调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它必须与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如何设定任务?也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有核心指标、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都是可量化的,五年之后是可以考核的。五年之内应该有进步,不仅要纵向比较,还应该横向比较,这才能体现进步。其次要注意指标要区分约束性和预期性。我们提出“力争”什么,这是预期性指标。规划应该有一些预期性的指标,但更应该有约束性的指标,而且原则上约束性指标要占多数。“十三五”规划里面哪些指标是约束性的,要标注清楚。如果所有的都是预期性的,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打折扣,这个规划就没有意义,这对时间、资源、人力都是极大的浪费。学校今年年底之前拿出来的“十三五”规划应该是可以检验的,各个部门、学院、附属医院的规划也是可检验可执行的。
第三,规划要有政策和项目。政策和项目就是解决规划如何落实的问题。政策的功能具有配套性和导向性,政策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学校往哪个方向发展。首先,政策管全面,项目管具体,项目是跟政策配套的,属于操作层面,是下一个层次的。其次,制定政策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政策要与实现的目标和任务紧密相关,并有促进作用。规划制定后怎么实现,要靠政策保障。再次,政策应该跟我们进入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一致,但政策在不同阶段是可以调整的。项目更是如此,最后,政策应该是明确的。政策的内涵和导向不能相互矛盾,政策要传递一个信号,如果出台的政策大家读不懂,就没扣住主题。制定政策的建议权在基层、在管理部门,但确定政策的权力在学校,由学校发学办统筹管理,批准权限在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
以上规划方法论的操作和落实在于全校各院系、各附属医院、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行动,抓紧时间做好各单位的“十三五”规划。机关职能部门的规划要考虑如何为学校规划的实现做好服务保障。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主要职责,这些职责是围绕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提供保障的。明确职责,梳理规则,做好发展规划,是每个职能部门亟待完成的任务。此外,我们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例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使命问题,还有我们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等问题,本学期会到各个学院和机关各部门调研,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中大经过90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这为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教育部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大一定能够缩小与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差距,迈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郑德涛书记专题报告主要内容
郑德涛书记专题报告主要有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凝聚发展共识
我们通过这次会议,要凝聚更多发展共识,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是要积极参与国家《“争创一流”行动计划》。这是学校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今年工作要点已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尽早进入“常态建设行列”,这也是中大人的共同期盼。
二是要把立德树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学校工作全局中更重要的位置上。要切实把教书育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积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山大学多年来加快发展的成功实践,是植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贡献中取得支持,求得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辩证地看待学校的优势与不足。看不到不足,没有忧患意识;看不到自身优势,竞争没有自信。
(二)明确任务要求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务求实效,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今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是谋全局,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上水平,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内涵建设;三是讲贡献,抓机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四是更开放,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上水平;五是立规矩,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六是抓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
1.着手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工作层面上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三是注重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2.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内涵建设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赋予改革新的时代内涵,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坚持人才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各层次、各类别人员积极性。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始终突出本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建立完善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深化学科建设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要创新学科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学科生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创新科研队伍的聘用管理体制,探索科技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3.抓机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要牢牢抓住两个大的机遇。一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二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决策提供战略咨询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三个方面着力下功夫,推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上新台阶。一是实现更深的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二是实现更高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三是实现更实的合作,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5.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要深入推进《中山大学章程》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更加民主的参与机制、更加高效的管理机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高效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党政机关的服务水平和效率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6.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
要切实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抓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六个重点,即抓方向、抓改革、抓制度、抓班子、抓基层、抓作风。一是抓方向,坚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二是抓改革,不断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抓制度,推动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四是抓班子,努力打造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核心。五是抓基层,切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六是抓作风,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
要抓紧落实好学校《关于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任务分解方案》。做好学校党的工作,要抓住一个重要落脚点,即大力营造健康活泼的育人环境、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和高效清廉的行政环境。
要继续加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好这次大会套开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近期学校党委将召开党建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三)做好统筹协调
1.处理好统筹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统筹推进工作,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分类指导要求我们:一要重视并加强不同学科、包括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分类指导,这是做大做强整体的前提。二要持之以恒地重视支持基础研究,鼓励学者“坐冷板凳”,提升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三要坚持不懈地重视支持应用研究,要清醒地看到这方面是学校的短板。四要看到人文学科研究出成果的相对长期性,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支持教师潜心做出传世之作。五要加强对医科发展规律性和特殊性的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索推进适合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分类指导的关键是评价体系的分类,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评价体系的分类和落实。学校工作在统筹推进下的分类指导,还要注重对院系、附属医院多方面工作进行分类指导。
2.处理好内涵建设与排名指标的关系
内涵建设是学校一直以来始终坚持的发展路径。对于加强内涵建设,重要的是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凝练学校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客观地看待和分析排名和指标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上的一些大学排名确实提供了从一种评价体系出发,分析大学发展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识和印象,包括生源质量、学校形象、校友工作等。因此,对于社会上大学排名,不能简单地被其评价左右,但也要足够重视,要注意研究排名的科学性,分析学校在关键指标上存在的问题并下力气解决。
对于学校推进发展制定的校内指标体系,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论证,体现分类指导,设计得科学合理、可操作。着眼点是尊重教育规律,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3.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现代大学建设必须依法办学、按章程制度行事。围绕《中山大学章程》,我们需要在制度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做到有制度必须执行,执行必须严格,违反制度必须纠正、查处。
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大学文化传承。中山大学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发展了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一种尊重规则的科学精神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大学文化。这种大学精神和文化往往比任何制度法规有更大的制约作用,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更是我们中大人自信所在,需要格外珍惜和呵护。
所以,办学不仅要靠制度,更要靠文化理念或者价值观去指导。如何更好地坚持制度建设和发扬学校的好传统和好作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大家要认真思考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联系结合。
4.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
发展是大学迈向一流的唯一道路,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师生。师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发展必须协调好改革与民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发展师生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师生包括离退休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兼顾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政策制定上既要有原则性、导向性,鼓励多干活、干好活、多出活的人,也要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合理需求。在政策宣传上要强调只有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持续改善民生,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郑德涛书记强调,推进学校发展任重道远。各院系、附属医院、直属单位要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 2015年3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