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北京人
摘要 提到北京,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联想到诸如故宫、天安门、长城之类的这座城市的象征物。不可否认,这些文物遗迹本身的存在就是这座故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古都的缩影,也是对这座城市无声的诠释。可我们似乎忘了,古都有他活的灵魂———北京人。他们一直是这座古老都市的创造者,这个古都文化的传承者、见证者和承载者。他们以举手投足之间的音容笑貌同样诠释着北京的性格和精神。
关键词 北京人 北京 活的灵魂
北京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他弥漫在这座古都的角角落落。从庄严绚丽的故宫博物院到精巧雅致的颐和园,从熙攘繁荣的王府井大街到清静古朴的胡同、小院……哪里都在放映着关于这座古都的无声电影。而我独钟情于城市的活的灵魂———北京人。
当然,在这座一万六千八百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存在着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人群。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外省人。当然外省人中又分为游客和来北京谋生的“北漂”。我以为,除去游客———他们只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之外的外省人也可以算入北京人的行列。因为他们同样在用双手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他们的双眼同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和变迁。所以,本文的北京人是一个广义的包含本地和外省这两部分在内的概念。
一、敢做敢说的北京人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这座千年皇城古都就以她生生不息的底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你可以简单的称他们为“市民”,但他们远远区别于一般城市的“小市民”。在精神素质上,他们显得清高、朴素而又大气;在性格特点上,他们绝对礼貌、乐观、幽默。
(一) 朴素而又大气的北京人
说北京人朴素,主要是指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在喧嚣的街头巷尾,在长脚凳上,你不难发现总有些人左手几窜羊肉串,右手一瓶北京二锅头,桌上一碟花生米。也许这就是在郁达夫心里黄酒比不上与白干,稀饭不如馍馍,
鲈鱼比不上大蟹,黄犬不如骆驼的原因吧。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闹市之外,你你总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找到那被岁月冲刷的灰白的胡同。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它们似乎又焕发和往日同样的光彩,同样的老人依然用我们怀念的、曾经的生活节奏在谈论着几乎同样的问题,棋还在下;窄小的过道里,那灰黑的绳索上依然悬挂着稀稀落落的木质衣架;自行车的铃铛在胡同里依然发出悦耳的回声;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依旧憋足了劲儿走街窜巷,碰上稍微窄的地方,时不时用标准的京腔叫嚷着“蹭油呐您哪”„„就这样,简简单单,没有闹市区的推推攘攘,没有十字路口的左顾右盼。你可以分明的看到那一张张如湖水般平静的脸,是那么朴素和平凡,却那么和蔼和亲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些北京人就像一个个咀嚼着如烟往事的隐士,绚烂之后归于平淡。
然而,朴素不等于平庸,北京人也有大气的一面。首先,北京人有着长远的眼光。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热爱政治,关注时事热点。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譬如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都以北京为中心,自然与它作为首都的地理优势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北京的广大市民有拍案而起、推波助澜的正义感与参与意识。在出租车上,你不难听到那些司机们谈论着欧冠、十八大以及中东的局势如何影响油价的话题。他们一说起来滔滔不绝,分析的头头是道,似乎比专家还专家,颇有社会的责任感和家国观念。城市的主人的视野远远超出了他们祖先奠定的东南西北和条条框框。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家子气似乎已经基本过时,取而代之以颇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气和广博。
其次,他们遵循传统而不排斥新观念,重功名而不势力。也许从出生那一刻起,北京人就被赋予了某种品质,这种品质关乎各种规则。所以在北京,几乎很难发现闯红灯,插队的。,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再从“不势力”这个角度讲,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有一次刚从一个景区出来,准备乘车去另外的景区,可就是没有没有直达的车。正在大家六神无主的时候,一位好心的阿姨主动迎上来提供帮助,不仅帮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建议,还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了三遍。结果,好心的阿姨错过了要等的公交。就这样,一个北京人用她的大方、热情温暖了一群外地人的心。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北漂甘心背井离乡来这座城市奔命、漂泊,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某种程度上的归
属感,而不是异样的眼光、嫌弃的表情和不屑一顾的态度。就这个意义上讲,北京人很有资格称得上城市的主人。不仅他们自己,他们也在用行动影响着将要成为城市主人的外地人。
这就是地道的北京人。他们有时像白水,有时却可以包罗万物,容纳百味。他们朴素但不失光华,大气却富有亲和力。
(二) 礼貌又幽默的北京人
北京人的礼貌是出了名的,给来自各地包括我在内的游客以很深的印象。街头巷尾,无论谁和谁打招呼都以“您”来尊称对方。这种尊称在长辈对晚辈的情景下似乎是不合乎常理,乱了备辈份。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种说话的方式已经内化成为一种习惯,就像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无可厚非。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礼貌会加深人们之间的陌生感。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北京人另外还有一种固有的幽默感。
说起北京人的幽默感,首当其冲的当属京腔本身的艺术。简单的词、粗俗的话,经北京人的口说出来,都会带着浓郁的喜剧色彩。北京人说话都喜欢在末尾加个“儿”字,而且还故意吧尾音拖得老高。例如,北京人管睡觉不叫睡觉,叫“闷得儿蜜”;北京人管你也不叫你,叫您得(Deì)。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变得婉转、生动。此外,北京人说粗话也很有特色。北京人急了会说“你丫的”,撂狠话时会说:“您还甭跟我甩这( zhei )片儿汤话,惹急了爷谁也不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这哪里是在正常的说话,简直可以称得上相声小品 。这就是北京人,有点油,但不浅薄。他们也不避俗,但俗中有雅,而且是典雅和高雅。即便是损人的俏皮话,也说的那么有艺术,那么让人忍俊不禁。
这就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作为古老文明最正宗的承传者,北京人的生活似乎充满了美梦和诗意。但也让我产生了疑虑。是的,北京人是很平和,但这平和可能变成平庸;北京人是很大气,但这大气也常常容易变成霸气;北京人是很达观,但这达观往往成为不思进取的托词;北京人是很幽默,但这幽默弄不好就变成了油嘴滑舌。北京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北京人最引以为自豪的礼数和豪爽,也可能变成虚套和假模假式。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吧。但事实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从庄子到阿 Q,有时也只有一步之遥。无疑,矛盾对立的双方,总是会转化的。崇高会变成滑稽,勇
敢会变成粗鲁,巧智会变成油滑,大度会变成马虎,这或许是北京人在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应该警惕的。
二.外省人与北京
有这么一群人,从刚走出北京火车站的那一天起,他们便以北京人自居,他们不得不以主人自居,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单程车票,他们甚至连铺盖卷儿都从家乡带来了,他们准备把一生作为赌注投掷在这座轮盘城市。
诚然,在本地居民的眼中,这一张张充满梦幻的新面孔充其量也不过是固执的外省人。可就是这些所谓也确真的外省人成为了这个城市脊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本地的北京人甚至不会觉得他们是可爱的,但至少他们是可敬的。所以,请允许我暂且也叫他们“北京人”。
本地的北京人可以选择做一个朴素的人,可这些外省来的北京人却别无选择地过上了比朴素更朴实的生活。他们租住平房,或索性睡地下室,没有取暖设备照样过冬;他们骑自行车上班,在食堂吃饭,每年一次探亲假;他们梦里不知身是客,甚至对做梦的时间都是很吝啬,白昼和夜晚对于目光炯炯的他们而言,不过是穿鞋子和脱鞋子的过程,一切都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他们只能选择加倍的投入„„这是些能吃苦的外省人。我不敢保证他们身上的这中韧性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跟北京有关。但至少来北京之后,他们的这种韧性与日俱增。或许他们身上的这种品性不是先天遗传、源自原味的北京精神,可就因为是后天改造才更能清晰的反应这座城市如何在他们身上打上烙印。
流浪作家古清生曾说:“京都,有三百万暂居的外省人。”当然这已经是十多年的数字了,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两番,专家预计,未来的三年内这个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将向七百万①人挺进。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座大城市里的中等城市———还不包括哪些已经幸运地获得本市户口的外省人。他们来自祖国的各个角落,凭借着梦想的力量在北京城里集结,街道、车站、工地、商业区、厂矿、学校———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和外省的口音。也就是说这六百万流动人口已经像雨水一样渗透进这座沙盘城市的腹地,甚至进入它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这既是外来的一股消费力量,更是一股创造与建设力量(他们的呼吸不可或缺的编制进城市的辉煌)。北京这个博大的概念,不应该把这六百万人排除在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毫无疑问有他们血汗的股份。这
六百万人的军团中,劳动者占大多数,包括施工队、个体商贩、服务员、手工匠人、保姆、驻京机构、流浪艺术家„„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无法忽视外省人所起的作用———虽然他们习惯默默无闻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从少年到了中年甚至老年,他们和本地北京人一起创造和见证了这座荣辱、变迁。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北京人,你们是北京活的灵魂。
北京人的活法是哲学的,也是诗意的。因为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并不来自逻辑推理,而来自人生体验。体验只能用诗来表达,生活也只有诗化以后才有艺术性。北京人的生活之所以充满艺术性,就因为他们总在做诗。或者说,总在做梦。做诗和做梦,有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说有区别,也就是梦有噩梦,而诗多半是美好的。北京人便多半是生活在美梦和史诗之中。即便是那些外省来的北京人,光是他们戏剧般的生活、光是他们额头眼角的皱纹、光是他们眼神里的迷茫和坚定就足以演绎一部精彩绝伦的史诗。
北京人———这个古都文化的缩影,以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呵护着这座文化古都的根,延续着这个城市的魂,传承着这个城市不朽的底蕴。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是这座古都流动的血液、活的灵魂。 ① 朱富言、李东:《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版,第四期,
第29卷。
参考文献:
[1]尹钧科:《北京建置沿革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1版。
[2]洪烛:《老北京人文地图》,新华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3]李永浮等:2010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地理研究[J],2006(1)。
我眼中的北京人
摘要 提到北京,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联想到诸如故宫、天安门、长城之类的这座城市的象征物。不可否认,这些文物遗迹本身的存在就是这座故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古都的缩影,也是对这座城市无声的诠释。可我们似乎忘了,古都有他活的灵魂———北京人。他们一直是这座古老都市的创造者,这个古都文化的传承者、见证者和承载者。他们以举手投足之间的音容笑貌同样诠释着北京的性格和精神。
关键词 北京人 北京 活的灵魂
北京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他弥漫在这座古都的角角落落。从庄严绚丽的故宫博物院到精巧雅致的颐和园,从熙攘繁荣的王府井大街到清静古朴的胡同、小院……哪里都在放映着关于这座古都的无声电影。而我独钟情于城市的活的灵魂———北京人。
当然,在这座一万六千八百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存在着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人群。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外省人。当然外省人中又分为游客和来北京谋生的“北漂”。我以为,除去游客———他们只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之外的外省人也可以算入北京人的行列。因为他们同样在用双手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他们的双眼同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和变迁。所以,本文的北京人是一个广义的包含本地和外省这两部分在内的概念。
一、敢做敢说的北京人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这座千年皇城古都就以她生生不息的底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你可以简单的称他们为“市民”,但他们远远区别于一般城市的“小市民”。在精神素质上,他们显得清高、朴素而又大气;在性格特点上,他们绝对礼貌、乐观、幽默。
(一) 朴素而又大气的北京人
说北京人朴素,主要是指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在喧嚣的街头巷尾,在长脚凳上,你不难发现总有些人左手几窜羊肉串,右手一瓶北京二锅头,桌上一碟花生米。也许这就是在郁达夫心里黄酒比不上与白干,稀饭不如馍馍,
鲈鱼比不上大蟹,黄犬不如骆驼的原因吧。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闹市之外,你你总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找到那被岁月冲刷的灰白的胡同。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它们似乎又焕发和往日同样的光彩,同样的老人依然用我们怀念的、曾经的生活节奏在谈论着几乎同样的问题,棋还在下;窄小的过道里,那灰黑的绳索上依然悬挂着稀稀落落的木质衣架;自行车的铃铛在胡同里依然发出悦耳的回声;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依旧憋足了劲儿走街窜巷,碰上稍微窄的地方,时不时用标准的京腔叫嚷着“蹭油呐您哪”„„就这样,简简单单,没有闹市区的推推攘攘,没有十字路口的左顾右盼。你可以分明的看到那一张张如湖水般平静的脸,是那么朴素和平凡,却那么和蔼和亲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些北京人就像一个个咀嚼着如烟往事的隐士,绚烂之后归于平淡。
然而,朴素不等于平庸,北京人也有大气的一面。首先,北京人有着长远的眼光。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热爱政治,关注时事热点。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譬如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都以北京为中心,自然与它作为首都的地理优势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北京的广大市民有拍案而起、推波助澜的正义感与参与意识。在出租车上,你不难听到那些司机们谈论着欧冠、十八大以及中东的局势如何影响油价的话题。他们一说起来滔滔不绝,分析的头头是道,似乎比专家还专家,颇有社会的责任感和家国观念。城市的主人的视野远远超出了他们祖先奠定的东南西北和条条框框。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家子气似乎已经基本过时,取而代之以颇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气和广博。
其次,他们遵循传统而不排斥新观念,重功名而不势力。也许从出生那一刻起,北京人就被赋予了某种品质,这种品质关乎各种规则。所以在北京,几乎很难发现闯红灯,插队的。,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再从“不势力”这个角度讲,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有一次刚从一个景区出来,准备乘车去另外的景区,可就是没有没有直达的车。正在大家六神无主的时候,一位好心的阿姨主动迎上来提供帮助,不仅帮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建议,还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了三遍。结果,好心的阿姨错过了要等的公交。就这样,一个北京人用她的大方、热情温暖了一群外地人的心。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北漂甘心背井离乡来这座城市奔命、漂泊,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某种程度上的归
属感,而不是异样的眼光、嫌弃的表情和不屑一顾的态度。就这个意义上讲,北京人很有资格称得上城市的主人。不仅他们自己,他们也在用行动影响着将要成为城市主人的外地人。
这就是地道的北京人。他们有时像白水,有时却可以包罗万物,容纳百味。他们朴素但不失光华,大气却富有亲和力。
(二) 礼貌又幽默的北京人
北京人的礼貌是出了名的,给来自各地包括我在内的游客以很深的印象。街头巷尾,无论谁和谁打招呼都以“您”来尊称对方。这种尊称在长辈对晚辈的情景下似乎是不合乎常理,乱了备辈份。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种说话的方式已经内化成为一种习惯,就像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无可厚非。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礼貌会加深人们之间的陌生感。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北京人另外还有一种固有的幽默感。
说起北京人的幽默感,首当其冲的当属京腔本身的艺术。简单的词、粗俗的话,经北京人的口说出来,都会带着浓郁的喜剧色彩。北京人说话都喜欢在末尾加个“儿”字,而且还故意吧尾音拖得老高。例如,北京人管睡觉不叫睡觉,叫“闷得儿蜜”;北京人管你也不叫你,叫您得(Deì)。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变得婉转、生动。此外,北京人说粗话也很有特色。北京人急了会说“你丫的”,撂狠话时会说:“您还甭跟我甩这( zhei )片儿汤话,惹急了爷谁也不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这哪里是在正常的说话,简直可以称得上相声小品 。这就是北京人,有点油,但不浅薄。他们也不避俗,但俗中有雅,而且是典雅和高雅。即便是损人的俏皮话,也说的那么有艺术,那么让人忍俊不禁。
这就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作为古老文明最正宗的承传者,北京人的生活似乎充满了美梦和诗意。但也让我产生了疑虑。是的,北京人是很平和,但这平和可能变成平庸;北京人是很大气,但这大气也常常容易变成霸气;北京人是很达观,但这达观往往成为不思进取的托词;北京人是很幽默,但这幽默弄不好就变成了油嘴滑舌。北京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北京人最引以为自豪的礼数和豪爽,也可能变成虚套和假模假式。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吧。但事实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从庄子到阿 Q,有时也只有一步之遥。无疑,矛盾对立的双方,总是会转化的。崇高会变成滑稽,勇
敢会变成粗鲁,巧智会变成油滑,大度会变成马虎,这或许是北京人在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应该警惕的。
二.外省人与北京
有这么一群人,从刚走出北京火车站的那一天起,他们便以北京人自居,他们不得不以主人自居,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单程车票,他们甚至连铺盖卷儿都从家乡带来了,他们准备把一生作为赌注投掷在这座轮盘城市。
诚然,在本地居民的眼中,这一张张充满梦幻的新面孔充其量也不过是固执的外省人。可就是这些所谓也确真的外省人成为了这个城市脊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本地的北京人甚至不会觉得他们是可爱的,但至少他们是可敬的。所以,请允许我暂且也叫他们“北京人”。
本地的北京人可以选择做一个朴素的人,可这些外省来的北京人却别无选择地过上了比朴素更朴实的生活。他们租住平房,或索性睡地下室,没有取暖设备照样过冬;他们骑自行车上班,在食堂吃饭,每年一次探亲假;他们梦里不知身是客,甚至对做梦的时间都是很吝啬,白昼和夜晚对于目光炯炯的他们而言,不过是穿鞋子和脱鞋子的过程,一切都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他们只能选择加倍的投入„„这是些能吃苦的外省人。我不敢保证他们身上的这中韧性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跟北京有关。但至少来北京之后,他们的这种韧性与日俱增。或许他们身上的这种品性不是先天遗传、源自原味的北京精神,可就因为是后天改造才更能清晰的反应这座城市如何在他们身上打上烙印。
流浪作家古清生曾说:“京都,有三百万暂居的外省人。”当然这已经是十多年的数字了,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两番,专家预计,未来的三年内这个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将向七百万①人挺进。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座大城市里的中等城市———还不包括哪些已经幸运地获得本市户口的外省人。他们来自祖国的各个角落,凭借着梦想的力量在北京城里集结,街道、车站、工地、商业区、厂矿、学校———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和外省的口音。也就是说这六百万流动人口已经像雨水一样渗透进这座沙盘城市的腹地,甚至进入它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这既是外来的一股消费力量,更是一股创造与建设力量(他们的呼吸不可或缺的编制进城市的辉煌)。北京这个博大的概念,不应该把这六百万人排除在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毫无疑问有他们血汗的股份。这
六百万人的军团中,劳动者占大多数,包括施工队、个体商贩、服务员、手工匠人、保姆、驻京机构、流浪艺术家„„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无法忽视外省人所起的作用———虽然他们习惯默默无闻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从少年到了中年甚至老年,他们和本地北京人一起创造和见证了这座荣辱、变迁。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北京人,你们是北京活的灵魂。
北京人的活法是哲学的,也是诗意的。因为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并不来自逻辑推理,而来自人生体验。体验只能用诗来表达,生活也只有诗化以后才有艺术性。北京人的生活之所以充满艺术性,就因为他们总在做诗。或者说,总在做梦。做诗和做梦,有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说有区别,也就是梦有噩梦,而诗多半是美好的。北京人便多半是生活在美梦和史诗之中。即便是那些外省来的北京人,光是他们戏剧般的生活、光是他们额头眼角的皱纹、光是他们眼神里的迷茫和坚定就足以演绎一部精彩绝伦的史诗。
北京人———这个古都文化的缩影,以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呵护着这座文化古都的根,延续着这个城市的魂,传承着这个城市不朽的底蕴。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是这座古都流动的血液、活的灵魂。 ① 朱富言、李东:《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版,第四期,
第29卷。
参考文献:
[1]尹钧科:《北京建置沿革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1版。
[2]洪烛:《老北京人文地图》,新华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3]李永浮等:2010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地理研究[J],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