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概念和计算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倒数、比的意义
2.使学生你更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和比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答:(课堂小作业第35页中的第1题) (2)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34×4 4×33
4 4×0.75 4÷4
2、复习倒数的意义。 (1)口答:
①什么是倒数?请举出例子?②怎样解释互为?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2)下面各题做得对不对?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27=731
2( ) 3的倒数是1( ) 4
的倒数是4( ) 0的倒数是0( ) 1的倒数是1
1
( ) (3)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 3、复习比的意义。
(1) 什么叫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2) 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
(3) 思考:怎样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4)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1)怎样计算
1335+ 46
1312
,-0.15 43
(2)怎样计算0.5+
(3)怎样计算
524× 825
435521÷,20÷ 862
(4)怎样计算
2、复习分数、小数的互化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的倒数:
2124
0.25 3 1.5 225
2、化简比
8:15 0.25:0.45 3、计算:
3121
: :3 1.5:30 442
[1**********]5
× ÷ + ÷1.3 0.625÷ 256834848
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掌握了什么,谈一下吧。 五、作业:
化简比:12:18 02:0.35 板书设计:
复习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倒数的意义 3、比的意义及性质 4、求倒数的方法 5、怎样求比值 6、怎样化简比
1522155
:25 2.5: : :11 48726
第二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复习内容:简便算法 复习目的:
1、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算定律,能够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正确的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复习简便运算: 1、出示题目
5115195399+++ ×+× 0.8×4×1.25×2.5 ×19 [1**********]020
(1)组织学生讨论:每题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应用哪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的。 (2)让学生计算并校对。
2、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计算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3+++ ×× 2--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
4.18×3.8+4.18×5.2+4.18 16÷4+23×11924+ 21 × ×24 442025
四、小结:
解题前要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包括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五、作业: 简便计算:
5.3×40.6+5.3×58.4+5.3 20÷5+26×
14+14 58×25+0.4×38
64×2.5×5×1.25 3-57-27 58 +34+38+14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运算定律: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第三课时: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弄清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让学生掌握三种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并能熟练地掌握。 3、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下面的生句话中,哪个量为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1) 实际用电量是计划的
4
。 5
1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
6
(3)一本书看了
3。 8
3。 4
(4)一桶油,用了一部分后还剩下这桶油的
(5)一根木料,截去一段后又截去余下的 2、列式计算。 (1)150的
1。 3
33
是多少? (2)求比150少是多少? 55
33是150,这个数是多少? (4)比一个数多是150,这个数是多少? 55
(3)一个数的
二、复习分数应用题 1、解答下列三道题。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
2
。现在售价多少元? 5
(2)一件衬衣降价
2
后,售价是100元。这件衬衣原价多少元? 5
(3)一件衬衣售价是100元,一条裤子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的比是3:2。这条裤子
的售价是多少元? 2、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 (1) 这三道题都是什么应用题? (2)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3)这三种应用题在应用题结构上有什么规律?在解题上有什么规律?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小结: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问题部分进行判断,找出谁是另一个数,谁是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分数应用题都要先判断谁是单位“1”。再确定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解答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数量与分率是否对应。 三、课堂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自行车厂今年生产女式自行车7200辆 (1)相当于去年产量的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2)比去年少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去年产量是今年的
(4)比去年多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5)去年比今年少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6)去年比今年多生产四、课堂总结:
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断单位“1”,找准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五、作业:课堂练习第4 ~ 6题。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关键句: 单位“1”(已知和未知)
数量关系:单位“1”的 ×几分之几=比较的量
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2、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
(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二、探索新知
1、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分析问题:
A岛在 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B岛在 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出示问题:海军的潜水艇现在在A处。请在平面图上确定船只的位置。 3、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在( )。 A、北偏东50° B、东偏北50° C、西偏南40° 4、描述路线图,绘制路线图。
出示问题:沙漠驱车越野,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A、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B、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C、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 (2)说出具体路线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填一填。
(1)以车站为观测点,学校的位置
是( )偏( )( )度,距离车站( )米。
(2)银行的位置是( )偏( )
车站
( )度,距离车站( )米。
(3)邮局的位置是( )偏( )
( )度,距离车站( )米。
(3)邮局的位置是( )偏( )( )度
2、看图完成问题。
(1)体育场在广场的 偏 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米;广场在体育场的 偏 的方向上。
(2)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许多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不仅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同时在描述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化的。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1. 方向和距离: 确定物体位置 (列数和行数 )
2. 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 3. 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方法
2014年秋季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概念和计算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倒数、比的意义
2.使学生你更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和比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答:(课堂小作业第35页中的第1题) (2)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34×4 4×33
4 4×0.75 4÷4
2、复习倒数的意义。 (1)口答:
①什么是倒数?请举出例子?②怎样解释互为?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2)下面各题做得对不对?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27=731
2( ) 3的倒数是1( ) 4
的倒数是4( ) 0的倒数是0( ) 1的倒数是1
1
( ) (3)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 3、复习比的意义。
(1) 什么叫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2) 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
(3) 思考:怎样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4)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1)怎样计算
1335+ 46
1312
,-0.15 43
(2)怎样计算0.5+
(3)怎样计算
524× 825
435521÷,20÷ 862
(4)怎样计算
2、复习分数、小数的互化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的倒数:
2124
0.25 3 1.5 225
2、化简比
8:15 0.25:0.45 3、计算:
3121
: :3 1.5:30 442
[1**********]5
× ÷ + ÷1.3 0.625÷ 256834848
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掌握了什么,谈一下吧。 五、作业:
化简比:12:18 02:0.35 板书设计:
复习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倒数的意义 3、比的意义及性质 4、求倒数的方法 5、怎样求比值 6、怎样化简比
1522155
:25 2.5: : :11 48726
第二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复习内容:简便算法 复习目的:
1、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算定律,能够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正确的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复习简便运算: 1、出示题目
5115195399+++ ×+× 0.8×4×1.25×2.5 ×19 [1**********]020
(1)组织学生讨论:每题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应用哪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的。 (2)让学生计算并校对。
2、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计算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3+++ ×× 2--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
4.18×3.8+4.18×5.2+4.18 16÷4+23×11924+ 21 × ×24 442025
四、小结:
解题前要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包括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五、作业: 简便计算:
5.3×40.6+5.3×58.4+5.3 20÷5+26×
14+14 58×25+0.4×38
64×2.5×5×1.25 3-57-27 58 +34+38+14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运算定律: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第三课时: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弄清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让学生掌握三种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并能熟练地掌握。 3、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下面的生句话中,哪个量为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1) 实际用电量是计划的
4
。 5
1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
6
(3)一本书看了
3。 8
3。 4
(4)一桶油,用了一部分后还剩下这桶油的
(5)一根木料,截去一段后又截去余下的 2、列式计算。 (1)150的
1。 3
33
是多少? (2)求比150少是多少? 55
33是150,这个数是多少? (4)比一个数多是150,这个数是多少? 55
(3)一个数的
二、复习分数应用题 1、解答下列三道题。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
2
。现在售价多少元? 5
(2)一件衬衣降价
2
后,售价是100元。这件衬衣原价多少元? 5
(3)一件衬衣售价是100元,一条裤子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的比是3:2。这条裤子
的售价是多少元? 2、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 (1) 这三道题都是什么应用题? (2)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3)这三种应用题在应用题结构上有什么规律?在解题上有什么规律?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小结: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问题部分进行判断,找出谁是另一个数,谁是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分数应用题都要先判断谁是单位“1”。再确定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解答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数量与分率是否对应。 三、课堂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自行车厂今年生产女式自行车7200辆 (1)相当于去年产量的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2)比去年少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去年产量是今年的
(4)比去年多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5)去年比今年少生产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3
,去年生产女式自行车多少辆? 4
(6)去年比今年多生产四、课堂总结:
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断单位“1”,找准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五、作业:课堂练习第4 ~ 6题。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关键句: 单位“1”(已知和未知)
数量关系:单位“1”的 ×几分之几=比较的量
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2、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
(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二、探索新知
1、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分析问题:
A岛在 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B岛在 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出示问题:海军的潜水艇现在在A处。请在平面图上确定船只的位置。 3、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在( )。 A、北偏东50° B、东偏北50° C、西偏南40° 4、描述路线图,绘制路线图。
出示问题:沙漠驱车越野,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A、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B、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C、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 (2)说出具体路线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填一填。
(1)以车站为观测点,学校的位置
是( )偏( )( )度,距离车站( )米。
(2)银行的位置是( )偏( )
车站
( )度,距离车站( )米。
(3)邮局的位置是( )偏( )
( )度,距离车站( )米。
(3)邮局的位置是( )偏( )( )度
2、看图完成问题。
(1)体育场在广场的 偏 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米;广场在体育场的 偏 的方向上。
(2)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许多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不仅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同时在描述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化的。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1. 方向和距离: 确定物体位置 (列数和行数 )
2. 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 3. 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