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 镇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2239户,8260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80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了乡风文明,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2002年至今,我镇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省级文明乡镇、XX 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文明乡镇标兵和XXX 市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佳”单位。
一、抓领导,健全机构,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格局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全镇整体工作中统盘考虑,统一部署,确立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四个同步”、“五个加大”的工作措施。“四个同步”即: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同步下达任务、同步检查落实、同步考核验收、同步兑现奖罚。“五个加大”即:加大创建文明镇村、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新的力度,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大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的力度,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协调与规范化运行的力度。形成了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两级管理网络和职责分明、机构健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保证了精神文明
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制度,强化管理,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机制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一是工作机制到位。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建设相关会议,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和规划,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分解建设任务到各责任部门、单位和村委会。二是制订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创建规划、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动态监管措施,有力保障了创建活动稳步开展。三是在精神文明先进创建活动中大力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年度党政、经济目标考核相结合,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变实、由浅入深。
三、抓典型,以点带面,树立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榜样 镇党委、政府注重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认真总结、推广全镇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经验,坚持发挥精神文明创先过程中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对全镇各行各业创先活动中评选出的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标兵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提出了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要求,树立学习的典型,带动全镇各单位围绕创建目标,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运用典型来激发各单位创造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其主动性、灵活性。树立了省级劳动模范、新城村党总支部书
记裴金及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中沟村党支部书记任积武等一批典型和榜样,带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掀起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上级表彰,有1人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3人受到省级表彰,18人受到市级表彰,全镇共有56个单位被省、市及区委授予文明单位、模范单位等称号。
四、抓载体,务求实效,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形式 一是积极拓展创建活动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活动中,我们拓展创建领域,创造性的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党员“五个一”、“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先的有力载体。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卫生模范户、敬老模范户、致富典型户、文明示范户和诚实守信户评选活动,并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认真开展“三重三抓一监督”和“两整顿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二是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近年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镇投资8万余元装配了太平鼓队、威风锣鼓队、龙队和舞狮队,购臵了文艺服饰及器具,逢年过节走村串户为村民拜年,不但烘托了节日气氛,也加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各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我们提出“节日有庆典、月月有活动,四季
有歌声、天天有内容”的要求。每年春节、“三八”、“五四”、“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春节组织社火队给群众和全市人民拜年,活跃节日气氛;“三八”开展妇女知识专题讲座,参加市上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七一”举办专题文艺汇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元旦、国庆等举办卡拉OK 大赛、书画展等,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举办农民运动会和社火比赛,使农村文化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抓主题,强化教育,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风尚 一是突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我们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群众,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宣传舆论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采取党校轮训、党员冬训、举办讲座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 “学党章、知荣辱”、“双培双带”、“八荣八耻”、“两个务必”、“两个条例”、“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公民道德教育更加切合实际。二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始终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作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好,切实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传经送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5%,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8.44%。三是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结合我镇实际,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
导小组,开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热线电话。重点对中小学生开展了“五抓”思想教育,即:新生入学集体抓、节假日超前抓、针对问题专题抓、重点对象重点抓和纳入常规经常抓,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五认识、五学会”的德育教育内容,即认识社会、学会生存,认识竞争、学会合作,认识他人、学会关心,认识交往、学会文明,认识自我、学会发展。
六、抓重点,加大投入,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创先见成效 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把“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来抓,号召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全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XX 镇沼气池、道路改建、渠道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关系农户生活的重点工程,使昔日村里柴草门前堆的面貌大为改观,农家小院无不透出卫生、干净、文明的新气象。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完成全镇7个村共38个居民点1641户的改造任务,占全镇总户数的73.7%。中沟村农民自筹投资142.5万元建成二层小康住宅楼19户。投资116万元新建村观蒲村和新城村村务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0万元,对镇区文化广场进行整治和美化,配备了健身器材。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修建镇、村两级农家书屋8个,配备了电脑和3万余册图书。各村也逐步完善、修建文化活动室30多个,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XX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 镇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2239户,8260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80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了乡风文明,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2002年至今,我镇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省级文明乡镇、XX 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文明乡镇标兵和XXX 市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佳”单位。
一、抓领导,健全机构,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格局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全镇整体工作中统盘考虑,统一部署,确立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四个同步”、“五个加大”的工作措施。“四个同步”即: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同步下达任务、同步检查落实、同步考核验收、同步兑现奖罚。“五个加大”即:加大创建文明镇村、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新的力度,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大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的力度,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协调与规范化运行的力度。形成了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两级管理网络和职责分明、机构健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保证了精神文明
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制度,强化管理,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机制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一是工作机制到位。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建设相关会议,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和规划,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分解建设任务到各责任部门、单位和村委会。二是制订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创建规划、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动态监管措施,有力保障了创建活动稳步开展。三是在精神文明先进创建活动中大力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年度党政、经济目标考核相结合,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变实、由浅入深。
三、抓典型,以点带面,树立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榜样 镇党委、政府注重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认真总结、推广全镇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经验,坚持发挥精神文明创先过程中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对全镇各行各业创先活动中评选出的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标兵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提出了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要求,树立学习的典型,带动全镇各单位围绕创建目标,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运用典型来激发各单位创造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其主动性、灵活性。树立了省级劳动模范、新城村党总支部书
记裴金及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中沟村党支部书记任积武等一批典型和榜样,带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掀起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上级表彰,有1人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3人受到省级表彰,18人受到市级表彰,全镇共有56个单位被省、市及区委授予文明单位、模范单位等称号。
四、抓载体,务求实效,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形式 一是积极拓展创建活动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活动中,我们拓展创建领域,创造性的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党员“五个一”、“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先的有力载体。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卫生模范户、敬老模范户、致富典型户、文明示范户和诚实守信户评选活动,并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认真开展“三重三抓一监督”和“两整顿一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二是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近年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镇投资8万余元装配了太平鼓队、威风锣鼓队、龙队和舞狮队,购臵了文艺服饰及器具,逢年过节走村串户为村民拜年,不但烘托了节日气氛,也加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各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我们提出“节日有庆典、月月有活动,四季
有歌声、天天有内容”的要求。每年春节、“三八”、“五四”、“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春节组织社火队给群众和全市人民拜年,活跃节日气氛;“三八”开展妇女知识专题讲座,参加市上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七一”举办专题文艺汇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元旦、国庆等举办卡拉OK 大赛、书画展等,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举办农民运动会和社火比赛,使农村文化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抓主题,强化教育,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创先新风尚 一是突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我们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群众,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宣传舆论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采取党校轮训、党员冬训、举办讲座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 “学党章、知荣辱”、“双培双带”、“八荣八耻”、“两个务必”、“两个条例”、“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公民道德教育更加切合实际。二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始终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作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好,切实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传经送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5%,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8.44%。三是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结合我镇实际,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
导小组,开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热线电话。重点对中小学生开展了“五抓”思想教育,即:新生入学集体抓、节假日超前抓、针对问题专题抓、重点对象重点抓和纳入常规经常抓,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五认识、五学会”的德育教育内容,即认识社会、学会生存,认识竞争、学会合作,认识他人、学会关心,认识交往、学会文明,认识自我、学会发展。
六、抓重点,加大投入,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创先见成效 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把“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来抓,号召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全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XX 镇沼气池、道路改建、渠道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关系农户生活的重点工程,使昔日村里柴草门前堆的面貌大为改观,农家小院无不透出卫生、干净、文明的新气象。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完成全镇7个村共38个居民点1641户的改造任务,占全镇总户数的73.7%。中沟村农民自筹投资142.5万元建成二层小康住宅楼19户。投资116万元新建村观蒲村和新城村村务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0万元,对镇区文化广场进行整治和美化,配备了健身器材。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修建镇、村两级农家书屋8个,配备了电脑和3万余册图书。各村也逐步完善、修建文化活动室30多个,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