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案例分析
张 静
写字教学案例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在平时的写字中,发现学生字的间架结构摆放不好,尤其是合体字学生容易写分家或者是写得过于紧凑,还有字的比例不合适,基本笔画不准确。这些都是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
2、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2.定期办作业展览。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3.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
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利用这些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另一方面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效果:
在平常的写字教学中,我注意了方法的指导但不够细化。比如:“讲”字的书写。我让学生观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言字部,但是发现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虽然注意了结构的组成,笔画的正确书写,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占格的比例不准确,书写的高低位置掌握不好。看到此情况,我意识到自己有些高估学生的水平,为此我又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字时每次我都要求学生做到四步:一是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是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是书空描写,四是书写。下面我就以教学中的片段来说明。
教学片段: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3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3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大家要想把字写好了,应该怎样做(以“边”为例)?
生: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注意笔画的书写顺序 。
师:对,应先写“力”后写“走之”。
师:还有我们要想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紧凑,应该?
生:半包围结构真亲密,走之包住不分开。
师:描着田字格中的自己书空一下。
生:描着书空。
师:现在请你按着:一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书空描写,四书写。用这种方法先来看一下“过”“连”这两个生字。自己先想,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生:汇报。
“过”:是半包围结构,走之要包住寸。而且寸字的竖钩不能写在竖中线上。我还要提醒大家“寸”的最后一点要写在横和竖钩的中间。
师:范写“过”字。并再次强调要注意的地方(还有走之的写法:点、横折弯弯、平捺)。
生:写(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
师:拿着学生写好的字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来进行评价。
生:写的“过”字,能做到走之要包住寸,最后一点的位置也非常好,但是走之写得不够规范。
师:范写。
生:谢谢,我会改正的。
师:听了评价,我们再来写一遍。
生写。
学生说到这里,又让学生写了一遍,明显感觉到比前一遍的字写的好。
四、课后反思:
针对这节课,我想从学生写字与评字两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指导写字时对学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有就是对于学生字的书写指导,比较完善,让学生能处理好半包围结构,各部分的位置,即不光要让学生看字的结构,还要更具体地说出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和落笔都在哪。
但在评字时,学生评得不错,老师的表扬过于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思考对孩子的评价应形式多样些,要更儿童化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评字好的孩子,老师应如何抓住这一点来带动其他学生,是目前需要深思的问题。我想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来促进学生,如:你评价得真认真,是从优势与不足来入手;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
怎样能更好的评价学生,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的问题。
写字教学案例分析
张 静
写字教学案例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在平时的写字中,发现学生字的间架结构摆放不好,尤其是合体字学生容易写分家或者是写得过于紧凑,还有字的比例不合适,基本笔画不准确。这些都是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
2、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2.定期办作业展览。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3.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
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利用这些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另一方面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效果:
在平常的写字教学中,我注意了方法的指导但不够细化。比如:“讲”字的书写。我让学生观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言字部,但是发现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虽然注意了结构的组成,笔画的正确书写,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占格的比例不准确,书写的高低位置掌握不好。看到此情况,我意识到自己有些高估学生的水平,为此我又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字时每次我都要求学生做到四步:一是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是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是书空描写,四是书写。下面我就以教学中的片段来说明。
教学片段: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3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3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大家要想把字写好了,应该怎样做(以“边”为例)?
生: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注意笔画的书写顺序 。
师:对,应先写“力”后写“走之”。
师:还有我们要想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紧凑,应该?
生:半包围结构真亲密,走之包住不分开。
师:描着田字格中的自己书空一下。
生:描着书空。
师:现在请你按着:一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书空描写,四书写。用这种方法先来看一下“过”“连”这两个生字。自己先想,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生:汇报。
“过”:是半包围结构,走之要包住寸。而且寸字的竖钩不能写在竖中线上。我还要提醒大家“寸”的最后一点要写在横和竖钩的中间。
师:范写“过”字。并再次强调要注意的地方(还有走之的写法:点、横折弯弯、平捺)。
生:写(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
师:拿着学生写好的字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来进行评价。
生:写的“过”字,能做到走之要包住寸,最后一点的位置也非常好,但是走之写得不够规范。
师:范写。
生:谢谢,我会改正的。
师:听了评价,我们再来写一遍。
生写。
学生说到这里,又让学生写了一遍,明显感觉到比前一遍的字写的好。
四、课后反思:
针对这节课,我想从学生写字与评字两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指导写字时对学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有就是对于学生字的书写指导,比较完善,让学生能处理好半包围结构,各部分的位置,即不光要让学生看字的结构,还要更具体地说出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和落笔都在哪。
但在评字时,学生评得不错,老师的表扬过于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思考对孩子的评价应形式多样些,要更儿童化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评字好的孩子,老师应如何抓住这一点来带动其他学生,是目前需要深思的问题。我想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来促进学生,如:你评价得真认真,是从优势与不足来入手;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
怎样能更好的评价学生,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