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1(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99

杜宪华

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而原子不可再分;

3. 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

[引入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水水分子的本身并没有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

4.小组讨论:你认为分解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四

6.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 知识点三.微观解释电解水实验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并完成下列问题: 7.通过电解水试验,结合教材中的反应图解完成下列问题:

在电解水实验中没变的微粒有哪些? 变化的微粒有哪些? 你从中受到那些教育?

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考验自我》 :(1)水加热 ,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变成水蒸汽是什么变化?

(2)变化时,水分子本身 ,而是水分子的、 和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四: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生阅读教材:

(1)识记分子.原子的定义

教师写过程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和—————— 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知道常见物质(水.氧气.氢气.金刚石.金.等物质的微粒组成)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得到的方法什么?

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反思:

1、能正确理解教材。这部分内容是继空气之后的大家很熟悉的水,在生物和日常生活中对水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有所了解,但从化学角度了解水的组成很陌生。所以电解水的试验对得出水的组成非常重要。

2、能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学生已有进行科学试验探究的经验与成功体验,已知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但无有关元素、原子、分子的具体了解,对水的组成知识充满渴望,这也是学习 的动力所在。

99

杜宪华

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而原子不可再分;

3. 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

[引入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水水分子的本身并没有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

4.小组讨论:你认为分解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四

6.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 知识点三.微观解释电解水实验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并完成下列问题: 7.通过电解水试验,结合教材中的反应图解完成下列问题:

在电解水实验中没变的微粒有哪些? 变化的微粒有哪些? 你从中受到那些教育?

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考验自我》 :(1)水加热 ,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变成水蒸汽是什么变化?

(2)变化时,水分子本身 ,而是水分子的、 和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四: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生阅读教材:

(1)识记分子.原子的定义

教师写过程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和—————— 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知道常见物质(水.氧气.氢气.金刚石.金.等物质的微粒组成)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得到的方法什么?

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反思:

1、能正确理解教材。这部分内容是继空气之后的大家很熟悉的水,在生物和日常生活中对水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有所了解,但从化学角度了解水的组成很陌生。所以电解水的试验对得出水的组成非常重要。

2、能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学生已有进行科学试验探究的经验与成功体验,已知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但无有关元素、原子、分子的具体了解,对水的组成知识充满渴望,这也是学习 的动力所在。


相关文章

  • 四年级科学上册 昼夜与生物行为 1教案 冀教版
  • 昼夜与生物行为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制定计划, 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 2.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3.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 ...查看


  • 六年级数学上册1.1分数乘整数教案新人教版
  • 分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课本第2页例1 成功目标: 1.我能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我能解决简单的整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在具体情景中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查看


  • 2014最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观音寺镇马庄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相堂兰 第一单元 五彩民歌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 ...查看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小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比较熟悉地计算小数除 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 .归纳等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看课外书时间(分数.小数的互化)教案北师大版
  • 看课外书时间(分数.小数的互化)主备人: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在什么时间看课外书?每天看课外书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看课外书时间,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时间单位. 2.下面 ...查看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 教学设计 张丛丛 [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 ...查看


  •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2.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查看


  • 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全套的教案
  • 小学一.二年级上册体育的教案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 ...查看


  •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
  • 第6课 戊戌变法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 临的政治局面. 2.教师提问:康.梁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