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判断

B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 ●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 ●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 “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 中。×

D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 用。X

F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 ●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 ●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 ●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 ●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 ●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 ●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 ●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 ●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 ●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 ●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 ●“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 ●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 ●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 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 ●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 ●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1、 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 要求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必须随 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2、 如果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 则可以选择较大的平 滑系数(√) 3、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 应先编制生产计划, 再编制销售计划 (×)

4、在编制成本计划时, 对于制造费用中的相对固定的费用, 可根 据上期实际数确定(×) 5、 企业编制商品成本计划时, 需要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 算的总成本” 该项指标是用该产品本年计划成本乘以该产品的计 划产量计算(√)

6、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需要进行成本降低批示的测算, 这种测 算一般只需

要进行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7、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同品产品 的成本的报表(×)

8、 企业编制的成本报表一般不对外公布, 所以, 成本报表的种类、 项目和编制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9、企业编制的所有成本报表中,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最主要的 报表(√) 10、利用“商品产品成本表”, 可以计算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 品成本的各种部成本和单位成本(×)

11、 不同时期的 “商品产品成本表” 只能对比, 不能进行累加 (×)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的一些数字, 可以在“商品产品成 本表”中找到(√)

13、影响成本分析的因素很多, 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出的 各种安排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称为固有因素(×)

14、在分析某个指标时, 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 比, 分析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15、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 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 响程度的数额相加, 应与该经济指标实际与基数的差额相等 (√) 16、 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 需要计算成本降低率, 该项 指标是和成本降低额除以实际总成本计算的(×)

17、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时, 由于产品 产量因素的变动, 只影响成本降低额, 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18、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用实际产量的按上年实际单位成 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算 的(√)

19、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 对于各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归口管理 的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20、一项费用是否归为可控成本, 主要标志是能否在事前知道将 发生什么耗费(×)

21、 反映一定时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称为综合指标 (×) 22、期间费用审计包括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制造 费用的审计(×) 23、 费用开支标准是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 比例出的具体规定 (√) 24、 库存商品成本的审计主要是对产成品数量的审计、 库存商品 成本计算的审计和销售商品成本的审计(×)

25、 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 换货所发生的损失属 于内部故障成本(×)

26、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为质量奖励费, 它 属于预防成本(√)

27、质量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时, 应与正常的会计核算相结合, 不必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账外记录(×)

28、在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产值量成本率, 该指标 是用质量成本总额, 除以企业总产值计算的(√)

1.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2.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

3.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租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5. 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

6.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7. 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最终都 必须提供按产品品种为对象的产品成本资料。(∨)

8.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9.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10. 直接材料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是相关比率。(×) 11. 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 12.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 ) 13. 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 )

14. 加班加点工资既有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 又可能是间接计入 费用。(∨ )

15. 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1 / 2

和单件生产三种。(×)

16.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17.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 ) 18.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 19.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

20.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9.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

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A )A. 错误 B. 正确

10.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A )

A. 错误 B. 正确 11. 作业分析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B )A. 错误 B. 正确

12. 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A ) A. 错误 B. 正确 21.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租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 22.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23. 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 (× )

24.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25.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

26.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27. 直接材料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是相关比率。(×) 28.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分步法。(× )

29.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 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 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 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 30.成本报表包括财务费用明细表。(∨ )

31.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

32.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33.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

3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35.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36.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37.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 38.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39. 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

40.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 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 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 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 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41.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 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42.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 称为成本性支出。 (× 〕

43. 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 据。(∨ ) 4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45. 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 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人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

46.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47.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 48. 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

49.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A )A. 错误 B. 正确

2.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B ) A. 错误 B. 正确

3.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 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A ) A. 错误 B. 正确

4.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A ) A. 错误 B. 正确

5.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A ) A. 错误 B. 正确

6.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A )A. 错误 B. 正确

7.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B ) A. 错误 B. 正确

8.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B )A. 错误 B. 正确

13. 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

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 B )A. 错误 B. 正确

14. 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A ) A. 错误B. 正确

15.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 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B )

A. 错误 B. 正确

16. 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 准确性较好; 而作业成本计算 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A ) A. 错误 B. 正确

17. 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 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 分配到产品中去。( B )A. 错误 B. 正确

18. 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 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A )A. 错误 B. 正确

19. 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 ) A. 错误 B. 正确

20.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B )A. 错误 B. 正确

2 / 2

B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 ●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 ●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 “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 中。×

D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 用。X

F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 ●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 ●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 ●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 ●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 ●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 ●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 ●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 ●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 ●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 ●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 ●“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 ●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 ●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 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 ●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 ●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1、 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 要求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必须随 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2、 如果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 则可以选择较大的平 滑系数(√) 3、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 应先编制生产计划, 再编制销售计划 (×)

4、在编制成本计划时, 对于制造费用中的相对固定的费用, 可根 据上期实际数确定(×) 5、 企业编制商品成本计划时, 需要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 算的总成本” 该项指标是用该产品本年计划成本乘以该产品的计 划产量计算(√)

6、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需要进行成本降低批示的测算, 这种测 算一般只需

要进行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7、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同品产品 的成本的报表(×)

8、 企业编制的成本报表一般不对外公布, 所以, 成本报表的种类、 项目和编制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9、企业编制的所有成本报表中,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最主要的 报表(√) 10、利用“商品产品成本表”, 可以计算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 品成本的各种部成本和单位成本(×)

11、 不同时期的 “商品产品成本表” 只能对比, 不能进行累加 (×)

1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的一些数字, 可以在“商品产品成 本表”中找到(√)

13、影响成本分析的因素很多, 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出的 各种安排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称为固有因素(×)

14、在分析某个指标时, 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 比, 分析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15、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 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 响程度的数额相加, 应与该经济指标实际与基数的差额相等 (√) 16、 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 需要计算成本降低率, 该项 指标是和成本降低额除以实际总成本计算的(×)

17、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时, 由于产品 产量因素的变动, 只影响成本降低额, 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18、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用实际产量的按上年实际单位成 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算 的(√)

19、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 对于各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归口管理 的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20、一项费用是否归为可控成本, 主要标志是能否在事前知道将 发生什么耗费(×)

21、 反映一定时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称为综合指标 (×) 22、期间费用审计包括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制造 费用的审计(×) 23、 费用开支标准是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 比例出的具体规定 (√) 24、 库存商品成本的审计主要是对产成品数量的审计、 库存商品 成本计算的审计和销售商品成本的审计(×)

25、 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 换货所发生的损失属 于内部故障成本(×)

26、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为质量奖励费, 它 属于预防成本(√)

27、质量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时, 应与正常的会计核算相结合, 不必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账外记录(×)

28、在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产值量成本率, 该指标 是用质量成本总额, 除以企业总产值计算的(√)

1.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2.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

3.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租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5. 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

6.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7. 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最终都 必须提供按产品品种为对象的产品成本资料。(∨)

8.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9.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10. 直接材料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是相关比率。(×) 11. 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 12.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 ) 13. 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 )

14. 加班加点工资既有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 又可能是间接计入 费用。(∨ )

15. 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1 / 2

和单件生产三种。(×)

16.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17.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 ) 18.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 19.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

20.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9.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

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A )A. 错误 B. 正确

10.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A )

A. 错误 B. 正确 11. 作业分析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B )A. 错误 B. 正确

12. 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A ) A. 错误 B. 正确 21.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租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 22.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23. 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 (× )

24.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25.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

26.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27. 直接材料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是相关比率。(×) 28. 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分步法。(× )

29.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 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 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 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 30.成本报表包括财务费用明细表。(∨ )

31.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

32.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33. 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

3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35.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 不单独使用。(∨ )

36.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37.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 38.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39. 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

40.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 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 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 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 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41.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 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42. 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 称为成本性支出。 (× 〕

43. 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 据。(∨ ) 44.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45. 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 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人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

46.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47. 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 48. 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

49. 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A )A. 错误 B. 正确

2.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B ) A. 错误 B. 正确

3.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 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A ) A. 错误 B. 正确

4.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A ) A. 错误 B. 正确

5.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A ) A. 错误 B. 正确

6.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A )A. 错误 B. 正确

7.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B ) A. 错误 B. 正确

8.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B )A. 错误 B. 正确

13. 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

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 B )A. 错误 B. 正确

14. 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A ) A. 错误B. 正确

15.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 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B )

A. 错误 B. 正确

16. 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 准确性较好; 而作业成本计算 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A ) A. 错误 B. 正确

17. 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 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 分配到产品中去。( B )A. 错误 B. 正确

18. 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 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A )A. 错误 B. 正确

19. 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 ) A. 错误 B. 正确

20.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B )A. 错误 B. 正确

2 / 2


相关文章

  • 简论会计职业判断
  • 简论会计职业判断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会 计标准制度模式的转变,鼓励会计职业判断已成为会计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 看,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不高,很多会计人员仍然习惯丁•按照现成的 规定生搬硬套, ...查看


  •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
  •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 -------------------------------------------------------------------------------- 2014年10月16日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引 ...查看


  • 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探讨
  •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计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会计职能也日益增多,这使得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这些新的不确定的情况给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会计人员按照一定的职业准则并结合自身的会 ...查看


  • 浅论会计职业判断
  • 浅论会计职业判断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10-14 08:39:00 ] 作者:杨少飞 编辑:studa20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应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 ...查看


  •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 作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会计人员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基础,也是职业判断的质量控制关键.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分析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现状,提出如何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 ...查看


  • 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问题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7卷第4期. 7No . 4 Vol 2008年12月Dec . 2008JOURNAL OF Z HEJ I ANG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SOC I AL SC I ...查看


  • 会计职业判断
  • 浅谈会计职业判断 [摘 要]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本文将从会计职业判断 ...查看


  • 企业会计职业判断实务研究
  • 企业会计职业判断实务研究 摘要:会计准则的变化越来越突显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解读出发,主要从企业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会计职 ...查看


  • 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 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作者:曹建武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 摘 要:会计职业判断可分为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判断两个方面内容,会计师是信息的提供者,注册会计师是对其信心对外公布的" ...查看


  • 应计制会计与盈余管理
  • 财会视角 盈余管理方式.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在奖金计划.政治成本.债务等方面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从契约观角度看,它是公司契约成本最小化总体行为的一部分.由于许多契约与盈余信息有关,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控制盈余信息来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