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外出听课心得
李 洋
2010年10月13-17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音乐优质课一等奖评选活动,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此次活动在郑州幼儿师范学校举行,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听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省级音乐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三十位小学音乐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
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要想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切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每个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钻研的一个重点。执教这些课的老师,每个人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创造性的合理编配,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设计。如南阳的阿丽老师教授《拉库卡拉查》一课,在跟唱环节的设计就是层层深入,要求学生们逐步达到唱的准确、唱的熟练、唱的兴奋、唱的精彩,以致达到边跳边唱。
其次教师的备课应把握“老师、学生、音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始终是课堂参与的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能脱离音乐、脱离学生。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如洛阳的老师在教授《雨中》这一课时,导入环节就采用了踢踏舞,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的引出本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其余几位教师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环节上的精彩准备,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课堂。
在优质课的比赛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我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
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工农小学
2010年10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城关镇工农小学!
校门口解说:
在校门口的墙壁上有这样十六个字:“写字、养心、悟道、做人,学习、启智、养德、成人”这是我们工农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宗旨!目的希望通过 教学生学书法,再教学生学做人!
校园解说:
走进工农小学,可以说:处处是书法作品,时时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今天我们就来感受——翰墨飘香在工农。
第一展:师生习作展。从校园的西墙开始,沿路都是我校师生的习作,有的清秀、有的刚健、有的朴拙„„说实话,师生的作品还显的稚嫩„„但,通过这些习作,时时提醒师生:向同伴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 得到进步。
第二展:教室" 书法特色" 展
教室外侧墙壁的" 特色展示" 区,要求“学生的作品要得以展示”。这里展示着学生平时练习的书法作业,这样就能时时处处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气氛。
接下来,我们一起到书法展厅!
书法展厅解说:
60平米的书法展厅共分三个展区。师生硬笔展区,名家、教师作品展区和学生作品展区。左手展柜为学生硬笔作品展区,中间展柜为学
生软笔作品,右手展柜为教师硬笔作品,墙壁上则是各位大家的书写作品和我校师生的优秀作品。在墙壁东侧是我校的书法教育档案,她们记录了工农书法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参观指导!同时也请大家参观完毕后在“贵宾留言本”上写上你的意见和建议!欢迎留下墨宝
小学音乐外出听课心得
李 洋
2010年10月13-17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音乐优质课一等奖评选活动,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此次活动在郑州幼儿师范学校举行,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听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省级音乐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三十位小学音乐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
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要想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切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每个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钻研的一个重点。执教这些课的老师,每个人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创造性的合理编配,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设计。如南阳的阿丽老师教授《拉库卡拉查》一课,在跟唱环节的设计就是层层深入,要求学生们逐步达到唱的准确、唱的熟练、唱的兴奋、唱的精彩,以致达到边跳边唱。
其次教师的备课应把握“老师、学生、音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始终是课堂参与的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能脱离音乐、脱离学生。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如洛阳的老师在教授《雨中》这一课时,导入环节就采用了踢踏舞,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的引出本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其余几位教师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环节上的精彩准备,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课堂。
在优质课的比赛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我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
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工农小学
2010年10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城关镇工农小学!
校门口解说:
在校门口的墙壁上有这样十六个字:“写字、养心、悟道、做人,学习、启智、养德、成人”这是我们工农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宗旨!目的希望通过 教学生学书法,再教学生学做人!
校园解说:
走进工农小学,可以说:处处是书法作品,时时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今天我们就来感受——翰墨飘香在工农。
第一展:师生习作展。从校园的西墙开始,沿路都是我校师生的习作,有的清秀、有的刚健、有的朴拙„„说实话,师生的作品还显的稚嫩„„但,通过这些习作,时时提醒师生:向同伴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 得到进步。
第二展:教室" 书法特色" 展
教室外侧墙壁的" 特色展示" 区,要求“学生的作品要得以展示”。这里展示着学生平时练习的书法作业,这样就能时时处处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气氛。
接下来,我们一起到书法展厅!
书法展厅解说:
60平米的书法展厅共分三个展区。师生硬笔展区,名家、教师作品展区和学生作品展区。左手展柜为学生硬笔作品展区,中间展柜为学
生软笔作品,右手展柜为教师硬笔作品,墙壁上则是各位大家的书写作品和我校师生的优秀作品。在墙壁东侧是我校的书法教育档案,她们记录了工农书法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参观指导!同时也请大家参观完毕后在“贵宾留言本”上写上你的意见和建议!欢迎留下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