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万勇南先生收徒仪式上的发言)
(2016-07-11 00:11:26)
转载▼
标签: 武术史
武学
今天来这里拜师的学员中,有很多是冲着形意拳来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那些无可靠史料依据的所谓的武术史,我想不能作为研究的基础,就以目前可查证的可靠的史料而言,中国武术在技击技能上的进步期,是自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30年,在这个期间中国武术的技击技能呈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上升的轨迹,这个过程经历了五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其中三个与形意拳的发展密切相关。下面就这五个阶段做个简述。
第一个阶段是以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程宗猷为代表,是中国武术经过近200年的断裂期,再次复兴的初始阶段。
由此开启了中国武艺的复兴,其特点是对冷兵格斗的技艺在势法、招法和相应的战术原则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总结性工作,发现了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战术原则和技法规律。但对技击能力的研究,尤其对劲力形成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对技击能力的认识处在有为的、外在招势的层面上,远未深入到如何提升与技击相关的人体机能的层面和感而遂通境界。
第二的阶段是以吴殳、姬际可和陈奏庭为代表,使武艺技艺向着三个方面深入,其中吴殳对枪法等器械单兵技艺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所提出的枪有六品中的:“一曰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说明他对武技的体认已经达到相当精深的境地。甚至可以说吴殳已经触及到中国技击的核心:“因敌成体”、“感而遂通”——“无为无不为”这一境地。但吴殳在武技上的成就主要还是在技法研究的层面,对象也只限于冷兵,虽然开始触及到某些劲力形成规律的探究,但尚不深入,没有形成规律性的总结。对于他自己提出的神化之品也没能进一步揭示这种“因敌成体”现象的机理和形成规律。
姬际可的贡献使对拳术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戚继光的军旅武艺的领域里,拳术大多只是作为运用器械的基础,重在活动手足,以求身活、手活、步捷稳固而达进退得宜,是提高基础素质的一个方法,并非用来表达武艺的成就。但随着清初对于民间武器的限禁和收缴政策,导致一些武艺家不得不以拳代器用以自卫,以适应环境。于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对拳术的研究到达一个新的高峰。姬际可原精枪法,随着清政府对民间武器的收缴,为了适应自卫的需要,导致他不得不研究徒手自卫技术。他通过深入研悟枪理,提炼出六合要则,从而以枪理来指导拳理,创编出以十大形为特征的心意六合拳。六合要则的出现,标志着对武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探求劲力形成规律的层面。这对后来各派武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
遗憾的是目前看到的所谓姬际可的武艺著作其真实性尚有很大的争议,难以确认出自姬际可之手。从早期心意六合拳的修为体系来看,其方法多基于后天血气之勇,如抛石撞树等,没有系统开发先天之气的内修技术。因此,更谈不上对吴殳所谈及的神品——“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的探究,当然更不可能涉及到对“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种技击能力的形成规律的探究。
但是姬际可把当时武艺家们重点研究技击的技法、招法深入到对劲力形成规律的探究,这一重大转折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作为形意拳前身的心意六合拳在中国武术发展史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这一时期的武技开始出现结合导引吐纳之术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发展的趋势。其代表人物之一是陈奏庭,主要成就是他创编的陈式拳。陈奏庭以戚继光的三十二式为基础并融合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长拳十三式。该拳突出了养生健身的作用。陈奏庭的这一贡献,对后来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所引入的导引吐纳之法属于有为运气之法,其法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发现技击中“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
因此自17世纪开始,武艺向个人能力上发展,拳术在武艺成就上的地位开始上升以及武技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演化,不仅成为17世纪武术发展的三大特点,而且基本构成了未来几个世纪中华武术发展的大致走向。
第三个阶段即18世纪,则以曹焕斗、苌乃周、吴钟、戴龙邦、马学礼等为代表,中国武技基本延续着17世纪的路线逐步深化,随着武艺的单兵化、徒手化、养生化,导致技击技法的不断丰富以及对技法研究的日益深入,一些拳术理论相继产生。突出的表现为对手眼身法步相互关系的研究和对构建技击能力的认识进一步的深化,尤其是已经关注到有关养生的中气与技击中神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时间关系对他们的工作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19世纪随着火器在军事活动中的普遍运用,武艺在军事战场上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于是社会环境从正反两个方面刺激人们对武艺有更高的需求,促使武艺向深层次发展,一方面武艺家要想使自身的武艺仍能在军事战场上发挥作用,就要使自身武艺的技击效率提高到能够适应于电光火石的火器战斗中。另一方面,武艺退出以“齐勇”为归诣的军事战场后,有利于向提高自身单打独斗的能力上发展,以使武艺家们注重发挥个性,并在此过程中向修身的旨趣上升华。两者都促使武艺必然向个体能力的提升和身心自由的境界上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过了长达两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在19世纪,中华武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其高峰。
这一时期随着对技击中技法、劲力形成规律研修的深入以及对生理机能在技击中作用的认识,使对武艺的研修逐渐走向由博转约,突出地表现为注重对劲性的提炼和对生理机能的改善。这是武艺成就个性化之后,武学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个人的武艺特征与自身的先天条件结合得更加紧密,并通过不同的劲力特征表现出来。经过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郭云深、李亦畲、赵洛灿、李云标、祁信、黄林彪、程庭华、宋世荣、郝为真、李存义、张其维、高占魁、刘玉春等人的不断融炼,集中地体现为八卦、太极、形意、通背、披挂、八极、戳脚、翻子、查拳、红拳等几大劲系。把千百种技法提炼为若干种劲性,无疑是武学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这一时期,即第四个阶段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郭云深等。
其中与形意拳有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能然和郭云深。
李能然在武术领域里的重大贡献首先在于从心意拳中提炼出形意拳的五行拳,将技击术的简约与实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李能然将五行生克原理引入到技击技术的训练中,从而把对拳法招式的研究深入到对拳劲之间相互关系的探究。为此后拳技的研修朝着合理性与精确性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参考模式。李能然将拳术技术高度提炼的结果,是使人们对技击规律的认识产生重大发展,使人们在继承拳法研修的传统上,更重视对拳劲以及拳劲之间相互关系的研修。通过对拳劲的研修与提炼,使技击技术由繁至简。从而使人们对技击运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郭云深是李能然的学生,他在李能然成就的基础上对武学的研修又有新的认识。郭云深不仅是一位有着广泛实战经验的著名拳法大师,而且他把自己的实际经验经过不断锤炼上升为理论,因此在拳学理论上有重要的创新。其中对于拳劲的研究成果,在郭云深这里达到空前的水平。这就是他和他的学生孙禄堂共同创立的著名的“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的武学理论。
三层道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
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
郭云深将形意拳造诣的进阶,提炼为劲力性质与品质的改变,并将劲力品质的变化由内丹进阶来划分,揭示了劲力变化的内在依据与规律,为中华武学的技术进阶体系建构了理论雏形。其意义深远,一方面由此对拳术的研修开始在理论上明确为对劲力品质的提升,这是各派武艺能够融会贯通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揭示了拳术进阶的内在依据与基本规律,这是技击、养生与修身之间相互结合的重要基础。
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百多年,涌现出大量的武术家群体和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及若干种拳学理论。但是武学的终极究竟是什么?如何达到武学的终极目标?以及形成“因敌成体”这一能力的研修规律是什么?不同拳派之间在理论与技法上是否存在有共同的基础或规律?这一系列有关武学的核心问题尚未解决。无论是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还是李亦畲、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程庭华、郝为真,都为探索上述这些武学的核心问题搭建了若干个重要的平台,但终究还处于分立状态,未能系统地回答和解决武学这些核心问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一位武功上的天才,同时还要兼有文化感悟上的超拔天分,以及对东方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的旷代俊杰才可能继往开来、博综贯一,完成武学终极目标的探究,创造旷古绝今的成就。在此武学发展需要出现天才人物之时,幸运地出现了孙禄堂这位具有非凡天赋的、划时代的武学巨擘。
20世纪初中国武术进入到其发展巅峰的第五阶段,这一阶段则以孙禄堂的成就最高。孙禄堂在历代前人研修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修与实践,完成了对中华武学体系性的建构,推动中华武学的整体发展。
孙禄堂通过《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五部拳著和相关文论,彻底揭示了吴殳提出的“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阐明了武学的终极究竟并进一步升华为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通过拳与道合充分地释放、提升并发挥人的身心自由。
孙禄堂揭示出“因敌成体”这一技击效能的机制是培育内劲,所谓内劲也就是人体先天所具有的适应机制,亦即良知良能。孙禄堂先生指出:“拳术之体用,在启良知良能。”
孙禄堂通过对自身大量的技击实践和当时十数家武术门类、数百种拳械的深入研究,发现所有的技法、战术和劲力都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能力,这就是实中、变中、空中。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作用协同、作用变化和作用选择。为此孙禄堂构建了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来完善上述三种基本能力,使三者之间互补完备,使实中、变中、空中三种能力皆以内劲为基础既相互融合又达到各自极致。为各类技击技能的优化建立了共同的基础。
孙禄堂指出武学的终极究竟是中和之道,为此发明了先后天内外相合之义、极还虚之法,揭示了感而遂通之理、动静交变之机和圜研相合之奥,建立了三步功夫进阶次第,构建了实中、变中、空中三者合一之技击体系,通过武学不断提升人的适应能力,复人本然之性体,实现志之所期力足赴之的宏旨,充分地解放并发挥人的身心自由的功效。因此孙禄堂提出武学的终极目标在于造就全知全能之完人。
至此,孙禄堂开创了武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根据《近今北方健者传》、《国术统一月刊》、《国术周刊》、《国术声》、《近世拳师谱》以及《申报》、《大公报》、《世界日报》、《京报》等诸多史料记载:孙禄堂武学造诣卓绝于世,自20余岁成名后,平生与人较技未遇敌手,技击功夫独步当时,道德修养崇高,实践着中国武学的最高境界。此外,孙禄堂还造就、影响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杰出武术家。
由上可知,中国武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势法技法为研修的重点,发展到突出对劲力形成规律的研修,再深入到以变化气质即变化筋、骨、髓的品质作为提升劲力的基础,最终三者并行一体,通过“中和”原则和“极还虚之道”化归内劲,使“因敌成体、感而遂通”成为全部技击技能的基础的深化历程。心意六合拳和形意拳在这一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拜师者是来学习孙氏形意拳的,最后谈一下孙氏形意拳的三大特点:其一是通过无极式、三体式、五行拳来易骨、易筋、洗髓,变化气质,其宗旨是修为内劲。其二是通过研修五行拳生克原理,掌握技击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而非技击教条。其三是通过研修十二形、杂式捶、安身炮为格物百家之技化归内劲建立共同的基础。
今天就谈这些,谢谢各位。
分享:
10
喜欢
1
赠金笔
阅读(290)┊ 评论 (1)┊ 收藏(0) ┊转载(8)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武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万勇南先生收徒仪式上的发言)
(2016-07-11 00:11:26)
转载▼
标签: 武术史
武学
今天来这里拜师的学员中,有很多是冲着形意拳来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那些无可靠史料依据的所谓的武术史,我想不能作为研究的基础,就以目前可查证的可靠的史料而言,中国武术在技击技能上的进步期,是自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30年,在这个期间中国武术的技击技能呈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上升的轨迹,这个过程经历了五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其中三个与形意拳的发展密切相关。下面就这五个阶段做个简述。
第一个阶段是以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程宗猷为代表,是中国武术经过近200年的断裂期,再次复兴的初始阶段。
由此开启了中国武艺的复兴,其特点是对冷兵格斗的技艺在势法、招法和相应的战术原则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总结性工作,发现了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战术原则和技法规律。但对技击能力的研究,尤其对劲力形成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对技击能力的认识处在有为的、外在招势的层面上,远未深入到如何提升与技击相关的人体机能的层面和感而遂通境界。
第二的阶段是以吴殳、姬际可和陈奏庭为代表,使武艺技艺向着三个方面深入,其中吴殳对枪法等器械单兵技艺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所提出的枪有六品中的:“一曰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说明他对武技的体认已经达到相当精深的境地。甚至可以说吴殳已经触及到中国技击的核心:“因敌成体”、“感而遂通”——“无为无不为”这一境地。但吴殳在武技上的成就主要还是在技法研究的层面,对象也只限于冷兵,虽然开始触及到某些劲力形成规律的探究,但尚不深入,没有形成规律性的总结。对于他自己提出的神化之品也没能进一步揭示这种“因敌成体”现象的机理和形成规律。
姬际可的贡献使对拳术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戚继光的军旅武艺的领域里,拳术大多只是作为运用器械的基础,重在活动手足,以求身活、手活、步捷稳固而达进退得宜,是提高基础素质的一个方法,并非用来表达武艺的成就。但随着清初对于民间武器的限禁和收缴政策,导致一些武艺家不得不以拳代器用以自卫,以适应环境。于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对拳术的研究到达一个新的高峰。姬际可原精枪法,随着清政府对民间武器的收缴,为了适应自卫的需要,导致他不得不研究徒手自卫技术。他通过深入研悟枪理,提炼出六合要则,从而以枪理来指导拳理,创编出以十大形为特征的心意六合拳。六合要则的出现,标志着对武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探求劲力形成规律的层面。这对后来各派武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
遗憾的是目前看到的所谓姬际可的武艺著作其真实性尚有很大的争议,难以确认出自姬际可之手。从早期心意六合拳的修为体系来看,其方法多基于后天血气之勇,如抛石撞树等,没有系统开发先天之气的内修技术。因此,更谈不上对吴殳所谈及的神品——“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的探究,当然更不可能涉及到对“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种技击能力的形成规律的探究。
但是姬际可把当时武艺家们重点研究技击的技法、招法深入到对劲力形成规律的探究,这一重大转折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作为形意拳前身的心意六合拳在中国武术发展史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这一时期的武技开始出现结合导引吐纳之术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发展的趋势。其代表人物之一是陈奏庭,主要成就是他创编的陈式拳。陈奏庭以戚继光的三十二式为基础并融合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长拳十三式。该拳突出了养生健身的作用。陈奏庭的这一贡献,对后来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所引入的导引吐纳之法属于有为运气之法,其法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发现技击中“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
因此自17世纪开始,武艺向个人能力上发展,拳术在武艺成就上的地位开始上升以及武技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演化,不仅成为17世纪武术发展的三大特点,而且基本构成了未来几个世纪中华武术发展的大致走向。
第三个阶段即18世纪,则以曹焕斗、苌乃周、吴钟、戴龙邦、马学礼等为代表,中国武技基本延续着17世纪的路线逐步深化,随着武艺的单兵化、徒手化、养生化,导致技击技法的不断丰富以及对技法研究的日益深入,一些拳术理论相继产生。突出的表现为对手眼身法步相互关系的研究和对构建技击能力的认识进一步的深化,尤其是已经关注到有关养生的中气与技击中神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时间关系对他们的工作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19世纪随着火器在军事活动中的普遍运用,武艺在军事战场上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于是社会环境从正反两个方面刺激人们对武艺有更高的需求,促使武艺向深层次发展,一方面武艺家要想使自身的武艺仍能在军事战场上发挥作用,就要使自身武艺的技击效率提高到能够适应于电光火石的火器战斗中。另一方面,武艺退出以“齐勇”为归诣的军事战场后,有利于向提高自身单打独斗的能力上发展,以使武艺家们注重发挥个性,并在此过程中向修身的旨趣上升华。两者都促使武艺必然向个体能力的提升和身心自由的境界上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过了长达两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在19世纪,中华武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其高峰。
这一时期随着对技击中技法、劲力形成规律研修的深入以及对生理机能在技击中作用的认识,使对武艺的研修逐渐走向由博转约,突出地表现为注重对劲性的提炼和对生理机能的改善。这是武艺成就个性化之后,武学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个人的武艺特征与自身的先天条件结合得更加紧密,并通过不同的劲力特征表现出来。经过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郭云深、李亦畲、赵洛灿、李云标、祁信、黄林彪、程庭华、宋世荣、郝为真、李存义、张其维、高占魁、刘玉春等人的不断融炼,集中地体现为八卦、太极、形意、通背、披挂、八极、戳脚、翻子、查拳、红拳等几大劲系。把千百种技法提炼为若干种劲性,无疑是武学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这一时期,即第四个阶段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郭云深等。
其中与形意拳有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能然和郭云深。
李能然在武术领域里的重大贡献首先在于从心意拳中提炼出形意拳的五行拳,将技击术的简约与实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李能然将五行生克原理引入到技击技术的训练中,从而把对拳法招式的研究深入到对拳劲之间相互关系的探究。为此后拳技的研修朝着合理性与精确性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参考模式。李能然将拳术技术高度提炼的结果,是使人们对技击规律的认识产生重大发展,使人们在继承拳法研修的传统上,更重视对拳劲以及拳劲之间相互关系的研修。通过对拳劲的研修与提炼,使技击技术由繁至简。从而使人们对技击运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郭云深是李能然的学生,他在李能然成就的基础上对武学的研修又有新的认识。郭云深不仅是一位有着广泛实战经验的著名拳法大师,而且他把自己的实际经验经过不断锤炼上升为理论,因此在拳学理论上有重要的创新。其中对于拳劲的研究成果,在郭云深这里达到空前的水平。这就是他和他的学生孙禄堂共同创立的著名的“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的武学理论。
三层道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
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
郭云深将形意拳造诣的进阶,提炼为劲力性质与品质的改变,并将劲力品质的变化由内丹进阶来划分,揭示了劲力变化的内在依据与规律,为中华武学的技术进阶体系建构了理论雏形。其意义深远,一方面由此对拳术的研修开始在理论上明确为对劲力品质的提升,这是各派武艺能够融会贯通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揭示了拳术进阶的内在依据与基本规律,这是技击、养生与修身之间相互结合的重要基础。
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百多年,涌现出大量的武术家群体和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及若干种拳学理论。但是武学的终极究竟是什么?如何达到武学的终极目标?以及形成“因敌成体”这一能力的研修规律是什么?不同拳派之间在理论与技法上是否存在有共同的基础或规律?这一系列有关武学的核心问题尚未解决。无论是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还是李亦畲、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程庭华、郝为真,都为探索上述这些武学的核心问题搭建了若干个重要的平台,但终究还处于分立状态,未能系统地回答和解决武学这些核心问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一位武功上的天才,同时还要兼有文化感悟上的超拔天分,以及对东方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的旷代俊杰才可能继往开来、博综贯一,完成武学终极目标的探究,创造旷古绝今的成就。在此武学发展需要出现天才人物之时,幸运地出现了孙禄堂这位具有非凡天赋的、划时代的武学巨擘。
20世纪初中国武术进入到其发展巅峰的第五阶段,这一阶段则以孙禄堂的成就最高。孙禄堂在历代前人研修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修与实践,完成了对中华武学体系性的建构,推动中华武学的整体发展。
孙禄堂通过《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五部拳著和相关文论,彻底揭示了吴殳提出的“因敌成体”的形成规律,阐明了武学的终极究竟并进一步升华为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通过拳与道合充分地释放、提升并发挥人的身心自由。
孙禄堂揭示出“因敌成体”这一技击效能的机制是培育内劲,所谓内劲也就是人体先天所具有的适应机制,亦即良知良能。孙禄堂先生指出:“拳术之体用,在启良知良能。”
孙禄堂通过对自身大量的技击实践和当时十数家武术门类、数百种拳械的深入研究,发现所有的技法、战术和劲力都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能力,这就是实中、变中、空中。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作用协同、作用变化和作用选择。为此孙禄堂构建了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来完善上述三种基本能力,使三者之间互补完备,使实中、变中、空中三种能力皆以内劲为基础既相互融合又达到各自极致。为各类技击技能的优化建立了共同的基础。
孙禄堂指出武学的终极究竟是中和之道,为此发明了先后天内外相合之义、极还虚之法,揭示了感而遂通之理、动静交变之机和圜研相合之奥,建立了三步功夫进阶次第,构建了实中、变中、空中三者合一之技击体系,通过武学不断提升人的适应能力,复人本然之性体,实现志之所期力足赴之的宏旨,充分地解放并发挥人的身心自由的功效。因此孙禄堂提出武学的终极目标在于造就全知全能之完人。
至此,孙禄堂开创了武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根据《近今北方健者传》、《国术统一月刊》、《国术周刊》、《国术声》、《近世拳师谱》以及《申报》、《大公报》、《世界日报》、《京报》等诸多史料记载:孙禄堂武学造诣卓绝于世,自20余岁成名后,平生与人较技未遇敌手,技击功夫独步当时,道德修养崇高,实践着中国武学的最高境界。此外,孙禄堂还造就、影响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杰出武术家。
由上可知,中国武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势法技法为研修的重点,发展到突出对劲力形成规律的研修,再深入到以变化气质即变化筋、骨、髓的品质作为提升劲力的基础,最终三者并行一体,通过“中和”原则和“极还虚之道”化归内劲,使“因敌成体、感而遂通”成为全部技击技能的基础的深化历程。心意六合拳和形意拳在这一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拜师者是来学习孙氏形意拳的,最后谈一下孙氏形意拳的三大特点:其一是通过无极式、三体式、五行拳来易骨、易筋、洗髓,变化气质,其宗旨是修为内劲。其二是通过研修五行拳生克原理,掌握技击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而非技击教条。其三是通过研修十二形、杂式捶、安身炮为格物百家之技化归内劲建立共同的基础。
今天就谈这些,谢谢各位。
分享:
10
喜欢
1
赠金笔
阅读(290)┊ 评论 (1)┊ 收藏(0) ┊转载(8)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武学发展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