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参加了携程2016年在线笔试,回忆版题目在最后。前面是能收集到的一些笔试题。就2016年笔试题来看,对数学要求较高,几乎全是数学题。
1.东晋初年,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周顗为人特别谦虚。人们总喜欢把他与当时同样有名望的尚书令乐广相提并论,说他们两人都是才学过人、德高望重。周顗谦虚地说:“把我与他相比,是亵渎了他,那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了。” 《百度百科》
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晋书•周顗传》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世说新语轻诋》
问题1:请详述“刻画无言、唐突西施”的意思。 问题2:请结合下面两句修改百度百科可能出现的错误。
问题3:请再写出两个两字动词+宾语的四字成语。
问题1: 刻画,描摹。唐突,冒犯,亵渎。无盐,指无盐女,传说中的丑女。西子,即西施,古代的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较,冒犯与贬低了美的
问题2庾元规告诉周伯仁说:“大家都拿你和乐氏并列。”周伯仁问道:“是哪个乐氏?是指的乐毅吗?”庾元规说:“不是这样,是乐令啊。”周伯仁说:“怎么竟美化无盐来亵渎西施呢?正确答案:“依《晋书》所记,乐广虽然名重当时,却门第寒微,而周伯仁德望素重,又袭父爵,门第高贵,故轻视乐广。”
问题3,抢占先机,征战沙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四个人要过桥,因为天黑,必须借助手电筒,但我们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量只允许两个人同时通过.四个人的速度是十分钟,一分钟,五分钟,二分钟速度的话按照那个比较慢的来,怎样安排使我们过桥时间最短,最短需要几分钟?
1分钟和2分钟过去用2分钟
1分钟回来用1分钟
5分钟10分钟过去用10分钟
2分钟回来用2分钟
1分钟2分钟过去用2分钟
17分钟
3.火车站前有大批乘客排队购票.已知每分钟新增排队乘客的人数相同,若开放 3 个窗口,40 分钟后队伍消失;若开放 4 个窗口,则 25 分钟后队伍消失.如果开放 8 个窗口,队伍会在几分钟消失。
设每个检票口每分钟走x人每分钟来y人原来有M人;
3*x*40=40y + M;
4*x*25=25y + M;
8*x*T =Ty + M;
10分钟。
4从前一个国家里住着两种居民,一个叫宝宝族,他们永远说真话;另一个叫毛毛族,他们永远说假话.一个外地人来到这个国家,碰见三位居民,他问第一个人:“请问,你是哪个民族的人?” “匹兹乌图”.那个人回答.
外地人听不懂,就问其他两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
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
那么,第一个人是族,第二个人是族,第三个人是族.
答案为:宝宝,宝宝,毛毛
如果第一个人是宝宝族的,他说真话,那么他说的是“我是宝宝族的”.如果这个人是毛毛族的,他说假话,他说的还是“我是宝宝族的”.这就是说,第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民族的,那句话的意思都是:“我是宝宝族的”.根据这一推理,那么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这句话是真的,而从条件可知,说真话的是宝宝族人,因此可以判断第二个人是宝宝族人,第二个是宝宝族的,则说的是真话,所以第一个人是宝宝族的;而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显然是错的,而说假话的是毛毛族人,因此可以断定第三个人是毛毛族人.
5.A,B,C,D,E,五个小伙伴一起比在下象棋,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那么E赛了几盘呢?
A下了4盘:AB、 AC、AD、AE
D下了1盘:AD
B下了3盘:AB、BC、BE(BD不可能)
C下了2盘:AC、BC
以上满足条件,所以E下了2盘:AE、BE
6(不确定是不是这道题)材料一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1100 年„„
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
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
第二个寒冷期从一世纪到600 年„„
第三个温暖期从 600 年到 1000 年„„
第三个寒冷期从1000 年到1200 年„„
第四个温暖期从1200 年到1300 年„„
第四个寒冷期从1300 年到1900 年„„
材料二:王俊荆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战争数目以及朝代更替也是一个循环,气候的恶化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着王朝的统治基础。„„我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都是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爆发后所进一步激起的。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其他方向的少数民族远没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威胁之大)。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向南迁移,这样就会与中原王朝产生战争。”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国古代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大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巍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在第二个寒冷期后半期,我国的历史发展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俊荆的基本观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1)分裂对峙走向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加强。(6分)
(2)气候的变化影响中原与周边的民族关系、国内的阶级关系(农民起义)、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9分);
评价:环境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但不能把社会的变迁完全归结于环境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同样不确定)【案例正文】
在目前的项目组内, 项目经理是一个公认的比较聪明的技术牛人,头脑活跃,勇于创新。 在开发项目时,项目经理在某个层上使用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层际交流的效率。于是项目经理多次与负责此模块的工程师沟通, 但最后该工程师还是提交了原先比较保守的做法。 顺便说下, 该工程师为人不错,在工作方面自我感觉也不错, 但有一定的固执倾向。
由于项目经理多次申请将此人调离,主管领导在权衡后同意了这种做法。但该工程师觉得比较受伤,调离一周后便提出了辞职。
做为项目经理,对于技术性问题提出一些要求和想法,是合理的;但是此时合理的沟通就非常必要了。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当有好的建议时,和模块工程师沟通之后,如果不能达成一致,为什么不召集整个团队进行讨论呢?如果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整个团队都回受影响。如果是个好的提议,我相信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使是少数几个人有相反的意见,但是在团队的决议下,大家是能够服从的。如果不是到达无药可救的地步,就要求调离,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正如前面有人提到的,会有影响到团队士气,更何况此人的为人还不错-人际关系应该也可以。其次工程师也有点责任:因为自己的保守固执给团队带来困扰,是不好的
当一个项目要启动的时候,首先要对该项目的业务以及技术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谁来复杂业务,谁来负责技术等。
8.有六筐橘子和苹果,每筐不混合(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每筐的个数是8,13,15,17,19,31,有个人来买了苹果和橘子,价格是相等的均为98元,正好还剩下一筐水果,苹果的单价是橘子的2倍,问,剩下的水果有多少个?
答案是19个
花钱买苹果和橘子的钱一样多,而苹果的单价是橘子的2倍
那么橘子的个数是苹果的 2倍
说明卖掉的5筐水果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即为3的倍数
总个数为 8+13+15+17+19+31=103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8个那么卖掉的是103-8=95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3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3=90 是3的倍数那么说明卖掉的苹果个数为90÷3=30个,而除掉13以后没有若干个数的和是30,也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5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5=88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7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7=85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9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9=84 是3的倍数那么卖掉的苹果个数为 84÷3=28个,除掉19以后,剩下的数里有 13+15=28 8+17+31=56 满足条件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31个那么卖掉的是103-31=72 是3的倍数说明卖掉的苹果个数为 72÷3=24个,而除掉31以后,没有若干个数的和是24,不符合.
综合以上,说明剩下的筐里水果个数是 19
9.一个人买了10斤的酒,想分给朋友一半,但是只有3斤和7斤的空桶各一只,问怎么分 用三斤桶从10斤桶里取三次,将七斤桶灌满,则现在10斤桶里一斤酒,七斤桶里七斤酒,3斤桶里2斤酒;将七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再将3斤桶里的2斤酒倒入七斤桶,现在10斤桶里8斤酒,七斤桶里2斤酒,3斤桶里没有酒;用3斤桶从10斤桶里取3斤酒倒入7斤桶,则现在10斤桶里7斤桶里都有5斤酒。
10.【2010国考】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耍有乙药材;(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含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
A.含有甲药材 B.没有丙药材C.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 D.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首先根据(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和如果含有天麻,可知,不能含有人参。这就等于否定了(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这个命题的后项,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后必否前,可知这个命题的前向也被否定,也就是说“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是不成立的,则它的反面就成立,它的反面包括三种情况
1、有甲药材,有丙药材
2、没有甲药材,没有丙药材
3、既有甲药材,由没有丙药材
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可知此时有乙药材; 在第二种情况下,根据(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可知此时有丁药材; 在第三种情况下,综合命题1和命题2,既有乙药材,也有丁药材。
三种结果综合起来,刚好是“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所包含的三种情况,故答案为D
11.消费者普遍认为,3.1英寸的屏幕比3.2英寸的屏幕大。在屏幕4:3时代,业内将对角线长度作为屏幕大小的一个衡量标准,比较方便,不需要再量长和宽。而现在普遍流行宽屏,屏幕厂商仍然用对角线的长度来描述屏幕大小。
第12题:请问,厂商在宽屏时代仍然用对角线来说明屏幕大小,最想掩盖什么?说明理由。
第13题:有人说:用对角线来描述屏幕大小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请问这个“未来发展趋势”指的是什么?
对角线长度相同的话,形状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因此同样的尺寸下,长宽比越大就意味着面积越小。所以用对角线长度描述屏幕大小可以掩盖其实际面积较小,成本低的的事实。 超宽屏时代,
12.(不确定是不是此题)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时间接近,但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会失败
1,日本成功的原因:1.日本的封建统治基本比较薄弱.(政治)
2.日本的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拥有中下级武士的广泛支持.(革命力量)
3.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后采取了教为有力的措施摆脱了民族压迫实现.(措施)
4.列强忙于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客观环境)
2,中国失败的简略原因;A.洋务运动.1.根本原因是只变革军事而不变革政治.
2.洋务派变革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列强并没有传授的先进科技,他们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B戊戌变法;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没有发动广大任人命群众.
4.封建顽固派的阻挠.
13.一个蛋糕分成36块最少要切几刀
因为4*3*3=36;
且4、3和3是最接近的且积为36的三个数,所以最少切:
(4-1)+(3-1)+(3-1)=7;
思路:4-1是因为将一个平面切成4份的话,要切4-1刀(每一刀不相交),横3刀,竖2刀,高的方向上再2刀,即侧面切。
14.我国八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城市以前并称为我国的“七大古都”,前四座城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古都”。郑州有幸成为古都的“新成员”后,至此,我国古都数目上升至八个,合称“八大古都”。
15.一个岛中央有一棵树,岛半径80米,周围有河.岸边也有棵树,你不会游泳,有条300米长的绳子,怎么到岛上?
先将绳子一头栓在岸边的树上,在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绕着河边走一圈,这样绳子就会缠在河中的那棵树上了。(绳够长)
绳子一头系在岸边的一株树上,沿着河边走,当绳子绷直前,绳子穿过了岛的陆地,那么把绳子系另棵树上,拉者绳子过河了。(绳没那么长)
16.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
17.泉城,济南春城,昆明江城,武汉山城,重庆羊城,广州蓉城,成都
深圳,鹏城
18.商店货架上摆满罐头,第一个顾客买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个顾客买了剩余的一半又半个,第三个顾客买了剩余的一半又半个.正好卖完.原来货架上有几个罐头?
倒过来算,从第三个顾客开始,买一半又半个能买完,说明买一半后就只乘下半个了,那么半个就是一半,所以第三个顾客还没买先,货架上有一个.再到第二个顾客,同样先加上半个,就是
1.5个,也是它的一半,就是3个.这是第二个顾客还没买前货架上的个数.最后到第一个顾客,3加上0.5就是3.5,再乘上2那就是7个了.所以得出结果,就是货架上总共有7个罐头 19.1,11,21,1211,111221,下一个数是什么?
1
11--- 表示前一个数“1”是 1 个 1;
21--- 表示前一个数“11”是由 2 个 1 组成;
1211--- 表示前一个数“21”是由 1 个 2、1 个 1 组成;
111221--- 即 11 12 21 ,表示前一个数“1211”是依次由 1 个 1,1 个 2,
2 个 1组成;
312211---即 31 22 11,表示前一个数“111221”是依次由 3 个 1,2 个 2,
1 个 1 组成;
所以,下一个数应填 13112221---即 13 11 22 21,表示前一个数“312211”是依次由 1 个 3,1 个 1,2 个 2,2 个 1 组成;
同理,再下一个数根据“13112221”填 1113213211,表示前一个数“13112221”是依次由 1 个 1,1 个 3,2 个 1,3 个 2,1 个 1 组成.
20.一昼夜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时针每分钟走0.5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
分针和时针重合时间为:360÷(6-0.5)=65又5/11(分钟)
一昼夜有60×24=1440分钟
重合次数为:1440÷65又5/11=22(次)
下面是某网友的叙述,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题
接着就是以大片图,朝代更替和气候变化。。问你什么第三个寒冷期。。第四个寒冷期特点啊朝代怎么更替神马
烤饼干。。程序步骤?照着他说的就好了内。。还有最低库存、防腐剂神马的问你问什么?有什么好坏
最后一道了。。情景题。。有一个项目经理和底下的工程师有矛盾,作为中间的职能经理怎么处理什么的
第三题目是关于出租车的,根据表格计算出租车的车费(给了各公里路程数不同的价格,燃油的,还有等待费),其实仔细点是可以算清的,司机说堵车时间太长,他也亏了,问为什么?(个人觉得拿数据说话比较好) 第四道是王安石变法,给的是“青苗法”,根据题目表示的意思,完成表格的填写,就是朝廷,官员,地主,借贷者,富农,中农,各自的收益和亏损,判断他们的态度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
司马迁认为“天下财富是定值,朝廷拿的多,百姓拿的少”王安石认为“只要措施得到,朝廷可以多得,百姓也不会少拿”
问分别在社会财富总值“不变、减少、增加”的情况下,谁有道理?此外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如何
第五题一个关于计算医院床位利用率的问题,计算还是比较容易的,根据题意让你判断是增加50%的床位还是增加1天的手术时间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把各自的计算数值填上,算一遍应该就知道了)
最后说说本人参加的2016年携程在线笔试题
前两题纯英文单选题,本人英文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第1题 1-200(含200)能被2不能被3整除的数有多少个。第2题有F,H,G三个人,三个人现在年龄和为78,4年F是G的2倍,一年后H比G小5岁(现在不也小5岁,英语不好应该是这个意思吧),问F现在的年龄。接下来就是两篇阅读理解,貌似是CET6真题。
有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写敦煌鸣沙山的《沙之聚》。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以下题号跟顺序无关,就按本人的回忆顺序写了。
1.一个搬运工每次能搬一个或两个箱子。现有13个箱子共有多少中搬法(第一次搬一个后面每次搬两个跟每次搬两个最后一次搬一个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2.可口可乐搞活动,每7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某人一共喝了352瓶,问他至少买了多少瓶。
3.一片草地,27头牛6周吃完,23头牛9周吃完,21头牛几周吃完。
4.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7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把甲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中,并混和.第二次把混和液加入甲一部分,此时甲中含纯酒精70%,乙中含纯酒精25%,求第二次加入甲中的混合液的容量?
5.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第一天甲速度为60千米/时,乙速度为40千米/时,甲乙两人在某地相遇。第二天乙提前一个小时出发,速度仍为40千米/时,甲速度为80千米/时,两人在同一地方相遇,问AB两地的距离。
6.某办公室的租用规则:每4小时50块,不足4小时按4小时算。如果你租用期间超过半夜12点加收50块(意思就是假如你半夜11点租用到第二天3点,要加收你50块)。每天凌晨8点重新计时。某单位下午三点开始租用,到结束时一共付了700块,问他一块租了多长时间。(一个时间段)
还有一些逻辑推理题,什么某学校成立互助小组,小王是新来的没帮助过任何人,帮助过小王的人都被小李帮助过,小张帮助过所有人,帮助过小李的人都被小刘帮助过,下面是几个选项问你哪个对。
还有什么酒店领导认为如果服务态度更好则生意越来越红火,还有什么如果具有高知识则服务态度更好,如果生意越来越不红火则没有高知识什么的,大概这意思吧。问你如果这些都满足,下面哪个结论正确。
最后有四道大题
1. 现有一钟表分针走一圈要1个小时,时针走一圈要6个小时,问你时针走一圈,时针分
针重合几次(不含端点,意思是不含0时和6时吧),重合的时刻
2. 现要做100套校服,每套要用长为2.9m,2.1m,1.5m的布料,已知7.4m的布匹各一匹,问如
何裁剪使用的原材料最省。后来发现这样做剩余的布料比较多,让你改进方案什么的记不住啊。
3. 国民收入和支出的给了3个方程让你推出国民收入为变量的差分方程,还有就是问你什
么为1元时,边际消费和投资系数为不同的值时给了不同的图表,问你代表什么。(经济类问题不懂啊)
4. 某学校挑选手参加市里比赛,给了一些选手游泳,跑步,滑冰的成绩,然后给了一对规
则,让你一轮一轮选,选三轮给出每轮的选择结果。
基本就这些。
本人参加了携程2016年在线笔试,回忆版题目在最后。前面是能收集到的一些笔试题。就2016年笔试题来看,对数学要求较高,几乎全是数学题。
1.东晋初年,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周顗为人特别谦虚。人们总喜欢把他与当时同样有名望的尚书令乐广相提并论,说他们两人都是才学过人、德高望重。周顗谦虚地说:“把我与他相比,是亵渎了他,那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了。” 《百度百科》
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晋书•周顗传》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世说新语轻诋》
问题1:请详述“刻画无言、唐突西施”的意思。 问题2:请结合下面两句修改百度百科可能出现的错误。
问题3:请再写出两个两字动词+宾语的四字成语。
问题1: 刻画,描摹。唐突,冒犯,亵渎。无盐,指无盐女,传说中的丑女。西子,即西施,古代的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较,冒犯与贬低了美的
问题2庾元规告诉周伯仁说:“大家都拿你和乐氏并列。”周伯仁问道:“是哪个乐氏?是指的乐毅吗?”庾元规说:“不是这样,是乐令啊。”周伯仁说:“怎么竟美化无盐来亵渎西施呢?正确答案:“依《晋书》所记,乐广虽然名重当时,却门第寒微,而周伯仁德望素重,又袭父爵,门第高贵,故轻视乐广。”
问题3,抢占先机,征战沙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四个人要过桥,因为天黑,必须借助手电筒,但我们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量只允许两个人同时通过.四个人的速度是十分钟,一分钟,五分钟,二分钟速度的话按照那个比较慢的来,怎样安排使我们过桥时间最短,最短需要几分钟?
1分钟和2分钟过去用2分钟
1分钟回来用1分钟
5分钟10分钟过去用10分钟
2分钟回来用2分钟
1分钟2分钟过去用2分钟
17分钟
3.火车站前有大批乘客排队购票.已知每分钟新增排队乘客的人数相同,若开放 3 个窗口,40 分钟后队伍消失;若开放 4 个窗口,则 25 分钟后队伍消失.如果开放 8 个窗口,队伍会在几分钟消失。
设每个检票口每分钟走x人每分钟来y人原来有M人;
3*x*40=40y + M;
4*x*25=25y + M;
8*x*T =Ty + M;
10分钟。
4从前一个国家里住着两种居民,一个叫宝宝族,他们永远说真话;另一个叫毛毛族,他们永远说假话.一个外地人来到这个国家,碰见三位居民,他问第一个人:“请问,你是哪个民族的人?” “匹兹乌图”.那个人回答.
外地人听不懂,就问其他两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
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
那么,第一个人是族,第二个人是族,第三个人是族.
答案为:宝宝,宝宝,毛毛
如果第一个人是宝宝族的,他说真话,那么他说的是“我是宝宝族的”.如果这个人是毛毛族的,他说假话,他说的还是“我是宝宝族的”.这就是说,第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民族的,那句话的意思都是:“我是宝宝族的”.根据这一推理,那么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这句话是真的,而从条件可知,说真话的是宝宝族人,因此可以判断第二个人是宝宝族人,第二个是宝宝族的,则说的是真话,所以第一个人是宝宝族的;而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显然是错的,而说假话的是毛毛族人,因此可以断定第三个人是毛毛族人.
5.A,B,C,D,E,五个小伙伴一起比在下象棋,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那么E赛了几盘呢?
A下了4盘:AB、 AC、AD、AE
D下了1盘:AD
B下了3盘:AB、BC、BE(BD不可能)
C下了2盘:AC、BC
以上满足条件,所以E下了2盘:AE、BE
6(不确定是不是这道题)材料一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1100 年„„
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
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
第二个寒冷期从一世纪到600 年„„
第三个温暖期从 600 年到 1000 年„„
第三个寒冷期从1000 年到1200 年„„
第四个温暖期从1200 年到1300 年„„
第四个寒冷期从1300 年到1900 年„„
材料二:王俊荆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战争数目以及朝代更替也是一个循环,气候的恶化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着王朝的统治基础。„„我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都是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爆发后所进一步激起的。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其他方向的少数民族远没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威胁之大)。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向南迁移,这样就会与中原王朝产生战争。”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国古代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大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巍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在第二个寒冷期后半期,我国的历史发展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俊荆的基本观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1)分裂对峙走向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加强。(6分)
(2)气候的变化影响中原与周边的民族关系、国内的阶级关系(农民起义)、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9分);
评价:环境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但不能把社会的变迁完全归结于环境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同样不确定)【案例正文】
在目前的项目组内, 项目经理是一个公认的比较聪明的技术牛人,头脑活跃,勇于创新。 在开发项目时,项目经理在某个层上使用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层际交流的效率。于是项目经理多次与负责此模块的工程师沟通, 但最后该工程师还是提交了原先比较保守的做法。 顺便说下, 该工程师为人不错,在工作方面自我感觉也不错, 但有一定的固执倾向。
由于项目经理多次申请将此人调离,主管领导在权衡后同意了这种做法。但该工程师觉得比较受伤,调离一周后便提出了辞职。
做为项目经理,对于技术性问题提出一些要求和想法,是合理的;但是此时合理的沟通就非常必要了。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当有好的建议时,和模块工程师沟通之后,如果不能达成一致,为什么不召集整个团队进行讨论呢?如果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整个团队都回受影响。如果是个好的提议,我相信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使是少数几个人有相反的意见,但是在团队的决议下,大家是能够服从的。如果不是到达无药可救的地步,就要求调离,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正如前面有人提到的,会有影响到团队士气,更何况此人的为人还不错-人际关系应该也可以。其次工程师也有点责任:因为自己的保守固执给团队带来困扰,是不好的
当一个项目要启动的时候,首先要对该项目的业务以及技术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谁来复杂业务,谁来负责技术等。
8.有六筐橘子和苹果,每筐不混合(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每筐的个数是8,13,15,17,19,31,有个人来买了苹果和橘子,价格是相等的均为98元,正好还剩下一筐水果,苹果的单价是橘子的2倍,问,剩下的水果有多少个?
答案是19个
花钱买苹果和橘子的钱一样多,而苹果的单价是橘子的2倍
那么橘子的个数是苹果的 2倍
说明卖掉的5筐水果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即为3的倍数
总个数为 8+13+15+17+19+31=103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8个那么卖掉的是103-8=95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3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3=90 是3的倍数那么说明卖掉的苹果个数为90÷3=30个,而除掉13以后没有若干个数的和是30,也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5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5=88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7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7=85 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19个那么卖掉的是103-19=84 是3的倍数那么卖掉的苹果个数为 84÷3=28个,除掉19以后,剩下的数里有 13+15=28 8+17+31=56 满足条件
如果剩下的筐里有31个那么卖掉的是103-31=72 是3的倍数说明卖掉的苹果个数为 72÷3=24个,而除掉31以后,没有若干个数的和是24,不符合.
综合以上,说明剩下的筐里水果个数是 19
9.一个人买了10斤的酒,想分给朋友一半,但是只有3斤和7斤的空桶各一只,问怎么分 用三斤桶从10斤桶里取三次,将七斤桶灌满,则现在10斤桶里一斤酒,七斤桶里七斤酒,3斤桶里2斤酒;将七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再将3斤桶里的2斤酒倒入七斤桶,现在10斤桶里8斤酒,七斤桶里2斤酒,3斤桶里没有酒;用3斤桶从10斤桶里取3斤酒倒入7斤桶,则现在10斤桶里7斤桶里都有5斤酒。
10.【2010国考】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耍有乙药材;(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含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
A.含有甲药材 B.没有丙药材C.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 D.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首先根据(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和如果含有天麻,可知,不能含有人参。这就等于否定了(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这个命题的后项,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后必否前,可知这个命题的前向也被否定,也就是说“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是不成立的,则它的反面就成立,它的反面包括三种情况
1、有甲药材,有丙药材
2、没有甲药材,没有丙药材
3、既有甲药材,由没有丙药材
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可知此时有乙药材; 在第二种情况下,根据(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可知此时有丁药材; 在第三种情况下,综合命题1和命题2,既有乙药材,也有丁药材。
三种结果综合起来,刚好是“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所包含的三种情况,故答案为D
11.消费者普遍认为,3.1英寸的屏幕比3.2英寸的屏幕大。在屏幕4:3时代,业内将对角线长度作为屏幕大小的一个衡量标准,比较方便,不需要再量长和宽。而现在普遍流行宽屏,屏幕厂商仍然用对角线的长度来描述屏幕大小。
第12题:请问,厂商在宽屏时代仍然用对角线来说明屏幕大小,最想掩盖什么?说明理由。
第13题:有人说:用对角线来描述屏幕大小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请问这个“未来发展趋势”指的是什么?
对角线长度相同的话,形状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因此同样的尺寸下,长宽比越大就意味着面积越小。所以用对角线长度描述屏幕大小可以掩盖其实际面积较小,成本低的的事实。 超宽屏时代,
12.(不确定是不是此题)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时间接近,但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会失败
1,日本成功的原因:1.日本的封建统治基本比较薄弱.(政治)
2.日本的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拥有中下级武士的广泛支持.(革命力量)
3.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后采取了教为有力的措施摆脱了民族压迫实现.(措施)
4.列强忙于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客观环境)
2,中国失败的简略原因;A.洋务运动.1.根本原因是只变革军事而不变革政治.
2.洋务派变革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列强并没有传授的先进科技,他们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B戊戌变法;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没有发动广大任人命群众.
4.封建顽固派的阻挠.
13.一个蛋糕分成36块最少要切几刀
因为4*3*3=36;
且4、3和3是最接近的且积为36的三个数,所以最少切:
(4-1)+(3-1)+(3-1)=7;
思路:4-1是因为将一个平面切成4份的话,要切4-1刀(每一刀不相交),横3刀,竖2刀,高的方向上再2刀,即侧面切。
14.我国八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城市以前并称为我国的“七大古都”,前四座城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古都”。郑州有幸成为古都的“新成员”后,至此,我国古都数目上升至八个,合称“八大古都”。
15.一个岛中央有一棵树,岛半径80米,周围有河.岸边也有棵树,你不会游泳,有条300米长的绳子,怎么到岛上?
先将绳子一头栓在岸边的树上,在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绕着河边走一圈,这样绳子就会缠在河中的那棵树上了。(绳够长)
绳子一头系在岸边的一株树上,沿着河边走,当绳子绷直前,绳子穿过了岛的陆地,那么把绳子系另棵树上,拉者绳子过河了。(绳没那么长)
16.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
17.泉城,济南春城,昆明江城,武汉山城,重庆羊城,广州蓉城,成都
深圳,鹏城
18.商店货架上摆满罐头,第一个顾客买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个顾客买了剩余的一半又半个,第三个顾客买了剩余的一半又半个.正好卖完.原来货架上有几个罐头?
倒过来算,从第三个顾客开始,买一半又半个能买完,说明买一半后就只乘下半个了,那么半个就是一半,所以第三个顾客还没买先,货架上有一个.再到第二个顾客,同样先加上半个,就是
1.5个,也是它的一半,就是3个.这是第二个顾客还没买前货架上的个数.最后到第一个顾客,3加上0.5就是3.5,再乘上2那就是7个了.所以得出结果,就是货架上总共有7个罐头 19.1,11,21,1211,111221,下一个数是什么?
1
11--- 表示前一个数“1”是 1 个 1;
21--- 表示前一个数“11”是由 2 个 1 组成;
1211--- 表示前一个数“21”是由 1 个 2、1 个 1 组成;
111221--- 即 11 12 21 ,表示前一个数“1211”是依次由 1 个 1,1 个 2,
2 个 1组成;
312211---即 31 22 11,表示前一个数“111221”是依次由 3 个 1,2 个 2,
1 个 1 组成;
所以,下一个数应填 13112221---即 13 11 22 21,表示前一个数“312211”是依次由 1 个 3,1 个 1,2 个 2,2 个 1 组成;
同理,再下一个数根据“13112221”填 1113213211,表示前一个数“13112221”是依次由 1 个 1,1 个 3,2 个 1,3 个 2,1 个 1 组成.
20.一昼夜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时针每分钟走0.5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
分针和时针重合时间为:360÷(6-0.5)=65又5/11(分钟)
一昼夜有60×24=1440分钟
重合次数为:1440÷65又5/11=22(次)
下面是某网友的叙述,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题
接着就是以大片图,朝代更替和气候变化。。问你什么第三个寒冷期。。第四个寒冷期特点啊朝代怎么更替神马
烤饼干。。程序步骤?照着他说的就好了内。。还有最低库存、防腐剂神马的问你问什么?有什么好坏
最后一道了。。情景题。。有一个项目经理和底下的工程师有矛盾,作为中间的职能经理怎么处理什么的
第三题目是关于出租车的,根据表格计算出租车的车费(给了各公里路程数不同的价格,燃油的,还有等待费),其实仔细点是可以算清的,司机说堵车时间太长,他也亏了,问为什么?(个人觉得拿数据说话比较好) 第四道是王安石变法,给的是“青苗法”,根据题目表示的意思,完成表格的填写,就是朝廷,官员,地主,借贷者,富农,中农,各自的收益和亏损,判断他们的态度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
司马迁认为“天下财富是定值,朝廷拿的多,百姓拿的少”王安石认为“只要措施得到,朝廷可以多得,百姓也不会少拿”
问分别在社会财富总值“不变、减少、增加”的情况下,谁有道理?此外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如何
第五题一个关于计算医院床位利用率的问题,计算还是比较容易的,根据题意让你判断是增加50%的床位还是增加1天的手术时间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把各自的计算数值填上,算一遍应该就知道了)
最后说说本人参加的2016年携程在线笔试题
前两题纯英文单选题,本人英文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第1题 1-200(含200)能被2不能被3整除的数有多少个。第2题有F,H,G三个人,三个人现在年龄和为78,4年F是G的2倍,一年后H比G小5岁(现在不也小5岁,英语不好应该是这个意思吧),问F现在的年龄。接下来就是两篇阅读理解,貌似是CET6真题。
有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写敦煌鸣沙山的《沙之聚》。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以下题号跟顺序无关,就按本人的回忆顺序写了。
1.一个搬运工每次能搬一个或两个箱子。现有13个箱子共有多少中搬法(第一次搬一个后面每次搬两个跟每次搬两个最后一次搬一个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2.可口可乐搞活动,每7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某人一共喝了352瓶,问他至少买了多少瓶。
3.一片草地,27头牛6周吃完,23头牛9周吃完,21头牛几周吃完。
4.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7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把甲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中,并混和.第二次把混和液加入甲一部分,此时甲中含纯酒精70%,乙中含纯酒精25%,求第二次加入甲中的混合液的容量?
5.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第一天甲速度为60千米/时,乙速度为40千米/时,甲乙两人在某地相遇。第二天乙提前一个小时出发,速度仍为40千米/时,甲速度为80千米/时,两人在同一地方相遇,问AB两地的距离。
6.某办公室的租用规则:每4小时50块,不足4小时按4小时算。如果你租用期间超过半夜12点加收50块(意思就是假如你半夜11点租用到第二天3点,要加收你50块)。每天凌晨8点重新计时。某单位下午三点开始租用,到结束时一共付了700块,问他一块租了多长时间。(一个时间段)
还有一些逻辑推理题,什么某学校成立互助小组,小王是新来的没帮助过任何人,帮助过小王的人都被小李帮助过,小张帮助过所有人,帮助过小李的人都被小刘帮助过,下面是几个选项问你哪个对。
还有什么酒店领导认为如果服务态度更好则生意越来越红火,还有什么如果具有高知识则服务态度更好,如果生意越来越不红火则没有高知识什么的,大概这意思吧。问你如果这些都满足,下面哪个结论正确。
最后有四道大题
1. 现有一钟表分针走一圈要1个小时,时针走一圈要6个小时,问你时针走一圈,时针分
针重合几次(不含端点,意思是不含0时和6时吧),重合的时刻
2. 现要做100套校服,每套要用长为2.9m,2.1m,1.5m的布料,已知7.4m的布匹各一匹,问如
何裁剪使用的原材料最省。后来发现这样做剩余的布料比较多,让你改进方案什么的记不住啊。
3. 国民收入和支出的给了3个方程让你推出国民收入为变量的差分方程,还有就是问你什
么为1元时,边际消费和投资系数为不同的值时给了不同的图表,问你代表什么。(经济类问题不懂啊)
4. 某学校挑选手参加市里比赛,给了一些选手游泳,跑步,滑冰的成绩,然后给了一对规
则,让你一轮一轮选,选三轮给出每轮的选择结果。
基本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