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检测

第1-2段

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兵 北 略

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 岂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微 愿 谒

信 亲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 邑

5、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

6、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 有以

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穷困 长者 更

第3段

1、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遂 私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于 顾 所出

4、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5、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前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善7、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把 揕 然则 见 陵

8、将军岂有意乎

岂 有意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 扼腕

第4-7段

1、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闻 驰 极

2、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既 已 函 封

3、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

4、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淬 遣

5、人不敢与忤视

忤视

第8-9段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顷 之 迟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 岂

3、荆轲怒,叱太子 叱

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

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提 不测 所以 俱

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为 涕

7、又前而为歌曰 为

8、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慷慨 瞋目 上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就 终已 顾

第10-12段

1、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 振怖:

4、比诸侯之列 比:

5、使使以闻大王 使:使:闻:

6、唯大王命之 唯: 命: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朝服 :

第13段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 以 次

2、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陛 怪

3、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鄙人: 尝: 少:

假借: 使 毕: 使:

第14段

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 见

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因

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引 绝

4、拔剑,剑长,操其室。操 室

5、剑坚,故不可立拔。坚

6、秦王还柱而走 还

7、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 度

8、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兵

9、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

10、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方 以故

11、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

12、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

13、断其左股 股

14、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废 引

1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

1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就 而 箕

1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所以 劫

18、秦王目眩良久。 良

第1-2段

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兵 北 略

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 岂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微 愿 谒

信 亲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 邑

5、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

6、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 有以

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穷困 长者 更

第3段

1、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遂 私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于 顾 所出

4、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5、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前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善7、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把 揕 然则 见 陵

8、将军岂有意乎

岂 有意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 扼腕

第4-7段

1、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闻 驰 极

2、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既 已 函 封

3、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

4、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淬 遣

5、人不敢与忤视

忤视

第8-9段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顷 之 迟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 岂

3、荆轲怒,叱太子 叱

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

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提 不测 所以 俱

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为 涕

7、又前而为歌曰 为

8、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慷慨 瞋目 上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就 终已 顾

第10-12段

1、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 振怖:

4、比诸侯之列 比:

5、使使以闻大王 使:使:闻:

6、唯大王命之 唯: 命: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朝服 :

第13段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 以 次

2、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陛 怪

3、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鄙人: 尝: 少:

假借: 使 毕: 使:

第14段

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 见

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因

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引 绝

4、拔剑,剑长,操其室。操 室

5、剑坚,故不可立拔。坚

6、秦王还柱而走 还

7、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 度

8、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兵

9、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

10、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方 以故

11、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

12、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

13、断其左股 股

14、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废 引

1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

1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就 而 箕

1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所以 劫

18、秦王目眩良久。 良


相关文章

  • 刺客列传知识点教师版
  • <刺客列传>知识检测 一.通假字: 1. 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威慑,震慑 2. 嘿.而逃去 "嘿"同"默",不说话,不出声 3. 北购. ...查看


  • 单元滚动检测卷(一)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滚动检测卷(一) [测试范围:中国古代史 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查看


  • 廉颇蔺相如3
  •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三课时(初稿)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第14-16段内容,积累文言常用词(实词,虚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查看


  • [荆轲刺秦王]学生导学案
  • 荆轲刺秦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3.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学习课文通过人物 ...查看


  •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会复述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剖析,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背景及相关文学常识. 2. 自行疏通文章大意(结合动态新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 九年级语文作业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静谧的夜晚hào月当空,袅袅的清辉一泻千里.一阵微风吹过,远处的江面荡起阵阵涟yī,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zhù足流连,怎能不让人浮想联piān! 2.下列标点 ...查看


  • [唐睢不辱使命]两案设计
  • 新元中学初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 于燕 审核人: 时间: <唐睢不辱使命>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 熟练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本内容. 2. 掌握本文生字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 ...查看


  • 教学质量评估
  • 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报告 结束了为期将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收获很多.我实习的学校是平利县中学,班级是高一(16)班,在实习期间,学校进行了两次月考,因为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实习科目是语文,所以下面我就高一(16)班第二次月考(期中质量检测 ...查看


  •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 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重点学习"璧"的字形和字义,理解"斋"的字义,积累"完璧归 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