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6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 焦虑 缓解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西北,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2015年考上商丘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2,强迫 1.5,人际敏感2.9,抑郁2.7,焦虑2.5,敌对 1.4 ,恐怖 1.3,偏执 1.8 ,精神病性 1.7 ,阳性项目数:49,总分:157。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
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这种情况发生有近3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好玩的,我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习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来到这所大学上学的,您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你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步入咨询室时衣着得体,意识清楚,谈吐大方,应答切题,条理性强,但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忧郁。在向他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近期来访者总是晚上在寝室坐立不安,不愿睡觉,唉声叹气的,以前他下课后喜欢和同学聊天,现在一下课,就找不到人去哪儿了。对人的敏感也仅限于目前单位的同事,无泛化。
四. 评估与诊断
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正常,个性偏内向。问题主要表现为沉迷于一件事情导致的焦虑;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不到两个月。
2、诊断:
(1)、王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 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 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 因为他愿意上学, 有自己的见解。
(2)、王某的内心渴望获得成功。通过玩网络游戏, 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和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王某共同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王某的网络游戏次数,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 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系统脱敏疗法。
2. 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 咨询时间
①咨询时间: 每周1次, 每次1小时左右;
②咨询次数:6次
七. 咨询过程
(一)治疗阶段:
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
2. 心理帮助阶段;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二次咨询:
1. 目的:
(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 了解基本情况,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 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 有关心理测量;
(4) 确定主要问题, 探寻改变意愿;
(5) 进行咨询分析。
2.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
3. 过程:
(1) 填写咨询登记表,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 倾听求助者的诉说, 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 调整心态, 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 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 了解其成长过程, 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 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5)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 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 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 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 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
第三、四次咨询:
1、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分析求助者行为问题后的错误认知;
(3)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
3、过程:
(1) 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 进行认知分析,改变错误认知模式;促使王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 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
(2)建议分几个阶段逐步改观,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3小时) 奖励自己一本曲谱册。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 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 坚持半个月,奖励自己一张小提琴名家唱片。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 。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 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听一次音乐会。
(3) 布置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 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 以小时为单位, 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②与同学进行交谈, 看同学的反应有何变化。
第五、六次咨询:
1.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增强自信心;
(3)促进个人成长;
(4)结束咨询。
2. 方法: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3. 过程:
(1)反馈作业:焦虑、烦躁等症状基本消失,王某自我感觉目前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2)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3)做了SCL-90心理测验,结果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4. 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鼓励,
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 咨询效果评估
1. 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焦虑了,觉得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手段而已, 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 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 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沉迷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 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 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 轻松的和同学相处。
3. 心理测验结果:(1)SAS :标准分 48,(2)SDS 标准分 51,
(3)SCL-90量表复测,躯体化1.7,强迫 1.1,人际敏感1.5,抑郁
1.7,焦虑1.8,敌对,1.5 恐怖 1.2 ,偏执 1.5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10 ,总分:117。
据上, 认为咨询目标基本实现, 整个咨询过程完整, 条理清楚。结束咨询关系,咨询关系终止。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441-445页. (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
2、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132-142页。(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
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6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 焦虑 缓解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西北,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2015年考上商丘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2,强迫 1.5,人际敏感2.9,抑郁2.7,焦虑2.5,敌对 1.4 ,恐怖 1.3,偏执 1.8 ,精神病性 1.7 ,阳性项目数:49,总分:157。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
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这种情况发生有近3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好玩的,我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习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来到这所大学上学的,您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你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步入咨询室时衣着得体,意识清楚,谈吐大方,应答切题,条理性强,但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忧郁。在向他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近期来访者总是晚上在寝室坐立不安,不愿睡觉,唉声叹气的,以前他下课后喜欢和同学聊天,现在一下课,就找不到人去哪儿了。对人的敏感也仅限于目前单位的同事,无泛化。
四. 评估与诊断
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正常,个性偏内向。问题主要表现为沉迷于一件事情导致的焦虑;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不到两个月。
2、诊断:
(1)、王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 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 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 因为他愿意上学, 有自己的见解。
(2)、王某的内心渴望获得成功。通过玩网络游戏, 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和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王某共同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王某的网络游戏次数,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 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系统脱敏疗法。
2. 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 咨询时间
①咨询时间: 每周1次, 每次1小时左右;
②咨询次数:6次
七. 咨询过程
(一)治疗阶段:
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
2. 心理帮助阶段;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二次咨询:
1. 目的:
(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 了解基本情况,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 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 有关心理测量;
(4) 确定主要问题, 探寻改变意愿;
(5) 进行咨询分析。
2.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
3. 过程:
(1) 填写咨询登记表,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 倾听求助者的诉说, 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 调整心态, 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 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 了解其成长过程, 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 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5)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 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 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 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 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
第三、四次咨询:
1、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分析求助者行为问题后的错误认知;
(3)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
3、过程:
(1) 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 进行认知分析,改变错误认知模式;促使王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 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
(2)建议分几个阶段逐步改观,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3小时) 奖励自己一本曲谱册。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 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 坚持半个月,奖励自己一张小提琴名家唱片。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 。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 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听一次音乐会。
(3) 布置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 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 以小时为单位, 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②与同学进行交谈, 看同学的反应有何变化。
第五、六次咨询:
1.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增强自信心;
(3)促进个人成长;
(4)结束咨询。
2. 方法: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3. 过程:
(1)反馈作业:焦虑、烦躁等症状基本消失,王某自我感觉目前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2)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3)做了SCL-90心理测验,结果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4. 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鼓励,
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 咨询效果评估
1. 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焦虑了,觉得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手段而已, 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 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 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沉迷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 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 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 轻松的和同学相处。
3. 心理测验结果:(1)SAS :标准分 48,(2)SDS 标准分 51,
(3)SCL-90量表复测,躯体化1.7,强迫 1.1,人际敏感1.5,抑郁
1.7,焦虑1.8,敌对,1.5 恐怖 1.2 ,偏执 1.5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10 ,总分:117。
据上, 认为咨询目标基本实现, 整个咨询过程完整, 条理清楚。结束咨询关系,咨询关系终止。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441-445页. (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
2、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132-142页。(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