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彪: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与保证

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与保证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易彪  2014年02月14日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自己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顺利运转。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自己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系统顺利运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科学总结的成果,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凝聚了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具有高度的感召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现实路径和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石与价值保障。实现中国梦,在现阶段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让人民体面地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的价值内涵,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规范,也是把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的价值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个体的发展梦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中国梦是发展的梦,确保社会健康发展,一切价值活动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取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依托,是将全社会的发展诉求凝聚成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能否凝聚全体民众的力量、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根本。在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形成全社会广泛深刻的价值认同,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才能整合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正能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的价值内涵,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体的利益追求,是把全体社会成员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并且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夺取胜利的民族意志的精神纽带。因此,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是一个现实的理想,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充满了复杂性与艰巨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要实现国家发展与个人理想的有机融合,要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只有把全体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才能确保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就难以和谐发展,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可能。纵观国内外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无不是靠共同的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瓦解,也首先是失去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苏联刚建国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当时美国的6.8%。到了1985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80%,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共同理想的缺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以及信念和信仰的模糊,使苏联最终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俘虏,最后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骤然“变色”,国家分崩离析,人民群众生活艰难。历史告诉我们,理想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理想实现必须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在强调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同时,强调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有效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有效处理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民主、公平与效率等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的形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整体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与保证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易彪  2014年02月14日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自己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顺利运转。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自己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系统顺利运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科学总结的成果,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凝聚了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具有高度的感召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现实路径和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石与价值保障。实现中国梦,在现阶段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让人民体面地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的价值内涵,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规范,也是把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的价值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个体的发展梦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中国梦是发展的梦,确保社会健康发展,一切价值活动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取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依托,是将全社会的发展诉求凝聚成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能否凝聚全体民众的力量、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根本。在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形成全社会广泛深刻的价值认同,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才能整合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正能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的价值内涵,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体的利益追求,是把全体社会成员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并且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夺取胜利的民族意志的精神纽带。因此,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是一个现实的理想,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充满了复杂性与艰巨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要实现国家发展与个人理想的有机融合,要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只有把全体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才能确保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就难以和谐发展,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可能。纵观国内外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无不是靠共同的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瓦解,也首先是失去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苏联刚建国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当时美国的6.8%。到了1985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80%,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共同理想的缺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以及信念和信仰的模糊,使苏联最终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俘虏,最后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骤然“变色”,国家分崩离析,人民群众生活艰难。历史告诉我们,理想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理想实现必须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在强调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同时,强调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有效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有效处理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民主、公平与效率等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的形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整体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相关文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述题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述题摘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内涵: 1)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把握中国国情是基础,实践是根本途径,与中 ...查看


  • 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 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 核心提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昭示我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变,不论社会价值取向如何 ...查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 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想要与大家交流一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已雄居世界第三,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都已步入关 ...查看


  • 党史党章知识竞赛题库
  • 文化类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什么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答: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历史类 1.井 ...查看


  • 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人民要论)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指明了未来发展的目标愿景.道路选择与价值取向.同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查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 摘 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精神力量.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入手,概括性地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关键词 ...查看


  • 2015版思想品德与法律道德修养课后答案
  •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6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 ...查看


  • 实现管理转型 打造房地产核心能力
  • 战略与变革 实现管理转型打造核心能力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来之路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在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帮助下,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为政府机构和企业高管就特定的关键行业问题和跨行业问题提供了具有真知灼见的战略洞察.本文是一 ...查看


  • 河南省级文明单位考试试题简化版
  • 2011年度河南省级文明单位考试一本通 第一部分1化建设的一条主线.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