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习题 第一章 静电场基本规律
1.2.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是另一个的四倍,它们个距5102米时,相互排斥力为1.6牛顿。问它们相距0.1米时,排斥力是多少?两点电荷的电量各为多少?
解:设两点电荷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则另一个为4q:
F1r22q1q2
ˆ 得:(1) 根据库仑定律:FK r2 r2F2r1
2
F1r121.60(5102)
F220.(牛顿)412
r2(10)
4q2
(2) F2K2
r1
F1r1221.60521042
∴ q()()
4K49109
1
1
=±3.3×107 (库仑) 4q=±1.33×108 (库仑)
1.2.2两个同号点电荷所带电量之和为 Q,问它们带电量各为多少时,相互作用力最大?
解: 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则一个所带电量为
Q-q。
根据库仑定律知,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q(Qq)FK 2
r
求 F对q的极值 使F0
K
即:(Q2q)0
r1
∴ qQ。
2
1.2.3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相距L,将第三个点电荷放在何处时,它所受合力为零?
解:设第三个点电荷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是,其受到的合力为零。
图 1.2.3
即:
140
2q0qq0q1
= 22x40(Lx)
12
即:x22xLL20 22x(Lx)
解此方程得:
x(12)L(X是到q0的q距离) (1) 当x(21)L时,x0为所求答案。 (2) 当x(21)L时,x0不合题意,舍去。
1.2.4在直角坐标系中,在(0,0.1),(0,-0.1)的两个位置上分别放有电量为q1010(库)的点电荷,在(0.2,0)的位置上放有一电量为Q108(库)的点电荷,求Q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坐标的单位是米)
解:根据库仑定律知:
ˆ1 FK12 rr1
K
q1Qr
21
ˆsin1ˆ (cos1ij)
9101010
0.120.22
9108
ˆˆ0.2i0.1j 11222222
(0.10.2)(0.10.2)
ˆ8.0108ˆ =1.61107ij 如图所示,其中 cos1
x1
(x12y)
1
221
sin1
y1
(x12y)
1221
qQˆsin2ˆ同理:F2K12 (cos2ij)
r2
ˆˆ910910101080.2i0.1j ×110.120.22
222222
(0.10.2)(0.10.2)
ˆ8.0108ˆ=1.61107ij
ˆ(牛顿) FF1F23.22107i
1.2.5在正方形的顶点上各放一电量相等的同性点电荷q。 (1)证明放在正方形中心的任意电量的点电荷所受的力为零;
(2)若在中心放一点电荷Q,使顶点上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恰为零,求Q与q的关系。
证:
(1) 如图(a),设正方形每边长为a,中心所放的点电荷的电量Q。由库
仑定律及迭加原理得: F合FBOFDOFAOFCO
rˆˆDOrˆAOrˆCOr
=kQq BO 2222
rBOrDOrAOrCO
2kQq
ˆBOrˆDOrˆAOrˆCO)0 (ra2
其中:rBOrAOrCOrDO
2a 2
ˆBOrˆDO,rˆAOrˆCO r
在证明过程中可看出:放在正方形中心的点电荷不论其电量为何值,
它所受的力均为零。
(2) 讨论B点的电荷所受的力:
设A,O,C,D点的点电荷对B点的电荷q的作用力分别为:FA,FO,FC,FD
Kq2Kq2
ˆA FC2 rˆC 如图所示:FA2 r
aaKq2Kq200
ˆˆˆC) r(cos45rsin45r FDDA22
2a2a
=
2Kq2
ˆArˆC) (r4a2
2KQq
ˆArˆC) (r2
a
2KQq2
ˆOFO r2
a
使FFAFOFCFD
Kq22Kq22KQq
(rˆArˆC)= 0 22a24aaKq22Kq22KQq
0 即使:2 224aaa
12
q ∴ Q=-42
1.2.6两电量相等的同性点电荷,在其联线的中垂面上放一点电荷,根据
对称性可知,该点电荷在中垂面上受力的极大值的轨迹是一个圆,求该圆的半径。
解: 如图(a),设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其电量均为q, 坐标分别
为(-a,o,o)、
(a,o,o); 中垂面yoz平面上有一点点电荷Q,坐标为(o,y,z)
ˆ 设ryˆjzk
r2y2z2 即在中垂面内Q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如图(b),根据对称性点电荷Q所受的合力方向与r方向一致,
设(q与Q同号)
kQq2kQqr
ˆˆ ∴F22 sinr)r222ra(ra)求F对r的极值:
2kQqr3r212kQq = 0 222222(ra)(ra)(ra)
即:3r2(r2a2)0
a2
∴ r
2
2
a2
即: yz 是一个圆的方程。 圆心 (o,o,o) ,半径为
2
2
2
2
a。 2
1.3.1在长为50厘米、相距1厘米的两个带电平行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垂直向上)。将一速度为v0107(米/秒)的电子从M点(距上下板等距离)水平射入电场(见图),若电子恰在平行板的边缘处离开电场,求该匀强电场的大注。(忽略边缘效应,认为板外场强为零,且略去重力对电子的影响。)
解:根据场强的定义得,电子所受的力:
FeE
电子产生一个向下的加速度:
FEe
a mm
设板长为L,电子在平板间运动的时间: t
Lv0
2h
a
即:
Lv0
2hm
eE
2
2hmv0
∴ E 2
Le
251039.1110311014
251021.61019
=22.8 (牛/库)
1.3.2用细线悬一质量为0.2克的小球,将其置于两个竖直放置的平行板间(见图)。设小球带电量为6109库仑,欲使悬挂小球的细线与场强夹然成60°角,求两板间场强?
解:带电小球所受的电场力:FQE,重力为mg,细
绳的
张力为T,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
Tsin600mg
0
Tcos60QE
图 1.3 2 即:E
mg
ctg600 Q
21049.80.577
9
610
=1.89105(牛/库)
1.3.3有一电子射入一电场强度是5103牛顿/库仑的均匀电场,电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电子的初速度是107米/秒,与水平线所夹的入射角为30°(见图),不考虑重力对电子的影响。
(1)求该电子上升的最大高度;
(2)此电子回到其原来高度时的水平射程是多少?
解:
FeE
eEF其加速度a mm
当电子上升到最大高度时:v0
2
∴v0(v0sin300)22ah
(v0sin300)2(v0sin300)2m
∴h
2a2eE(1070.5)29.11081
=
21.610195103
1.4102(米)
(2)电子从上升到返回到原来高度时共用时间: t2
2hm2h2
eEa
21.41029.11031
2
1.610195103
1.13108(秒)
水平射程:
Svo``tvocos30ot
1070.8661.13108
9.79102(米)
1.3.4电子所带的电量(基本电荷—e)最先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密立根设计的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一个很小的带电油滴在电场E内,调节E,使作用在油滴上的电场力与油滴的重量平衡。如果油滴的半径为1.64104厘米。若平衡时,E1.92105牛顿/库仑。求油滴上的电荷(已知油的密度为0.851克/厘米3)。
解:设油滴的电量为Q,体密度为 ,半径为R(设油滴所带电量为体分布),
它受的电场力和重力分别为F和P, 由F=P得:
4R3g
EQ=mg=
3
4R3g
Q=
3E
4(1.64106)30.8511039.8
=
31.92105
8.021019(库仑)
1.3.5两个电荷,q14.0(微库),q28.0(微库),其相距为10厘米,求离它们都是10厘米处的电场强度E。
91094106
解:E
10240r12
q1
3.6108(牛/库)
91044106
E2 22
1040r2
q2
7.8108(牛/库)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o x y中,
将E1,E2 分解:
ExE1xE2x
E1cos600E2cos1200 9.36108(牛/库)
EyE1yE2yE1sin600E2sin1200 9.52108(牛/库)
1.3.6如图,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总量为q。 (1)求轴线上离环中心O为x处的场强E; (2)画出E-x曲线;
(3)轴线上什么地方的场强最大?其值是多少? 解:(1)如图所示,圆环上任一电荷元dq在p点产 生的场强为: dE
dq
2
40r
根据对称性分析,整个圆环在距圆心x处P点产生的场强: EdEcos
x40r3
dqx
40r2rxq
3
40r
1
dq
xq
2
2
40(xR)
(2)E—x曲线如图所示。
(3)求E的极值: 由
dEdqx
= 0 222dxdx40(xR)
2
R2
得: x
2
既:x22R,在距圆心左右两侧R处的场强最大。其值为: 22
Emax
q630R
2
1.3.7电荷以线密度均匀分布在长为L的直线段上。 (1)求带电线的中垂线上与带电线相距为R的点的场强; (2)证明当L时,该点的场强E
; 20R
(3)试证当R>>L时,所得结果与点电荷场强公式一致。
解:(1)如图建立坐标,带电线上任一电荷元在P点产生的场强为:
dE
dx
40(Rx)
2
2
ˆ r
根据对称性分析,E的方向是y轴方向。
E E
L2L2
dx
40(R2x2)
R40(R2x2)
sin
dx
L2L2
32
L
40RR2
L4
2
∴E
L
40RR2
L4
2
ˆj
(2)当L时:
E
L
40RR2
L
4
2
40R
RL4L2
2
2
R
当L时,()20
L
∴E
240R
20R
R1
(3)当R>>L时:()2
L4
∴E
Lq
22
40R40R
其中 Lq ,与点电荷公式一致。
1.3.8线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线,分别弯成附图中(a),(b)两种形状,若圆弧半径为R,试求:(a),(b)图中O点的场强。
解:(a)在O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A半无限长直导线在O点产生的场强E1:
E1
R40(R2y2)
32
ˆj
y
40(R2x2)
3
2
ˆdy i
ˆˆ
ji
40R40R
同理:B半无限长直导线在O点产生的场强E2:
E2
ˆˆ
ji
40R40R
⌒ 弧在O点产生的场强为:
AB
E
AB
ˆˆij
40R40R
AB
∴EE1E2E
ˆˆ(ij) 40R
(b)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与图(a)讨论相同得:
E1
E2
E
AB
ˆˆ(ij) 40R
ˆˆ(ij) 40Rˆ i20R
EE1E2E30
1.3.9一无限长带电圆柱面,其面电荷密度由下式所决定:0cos,
角为与x轴间夹角,见附图,求圆柱轴线z上的场强。
解:设该圆柱面的截面半径为R,根据1。3。7题中L时的结论:
无限长直带电线在空间一点产生的场强E
得出:带电圆柱面上宽度为d 20r
(=Rd)的无限长带电线在轴线一点产生的场强为:
dE
ˆ0cosRdRˆ R20R20R
0cosˆsinˆ(cosij)d 20
2x0cos
ˆsinˆ∴E(cosij)d
020
0ˆi 20
1.4.1如图所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轴线平行,试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通量,若以半球面的边线为边,另作一个任意形状的曲面,此面的通量为多少?
解:S1的通量:如图设与场强垂直的圆平面为S0,S1和S0组成一个闭和
曲面,其包围电荷q10,利用高斯定理得:
EdSEdSEdS
S0
S1
0S10 ∴ S1S0
S0EdSR2E
∴ S1S0R2E 同理: S2S0R2E
1.4.2图中电场强度分别为Exbx,ExEz0,其中b=800(牛顿/库仑)。试求:
(1)通过正立方体的电通量;
(2)正立方体内的总电荷是多少?设a10(厘米)。 解:(1)通过立方体的左侧面的电通量:
左ExSba
通过立方体的右侧面的电通量:右ExS2ba 其余各面的电通量为零。 ∴ 通过正立方体的电通量:
52
12
52
左右1ba2ba (21)ba(21)800(10) (21)800(10)
52
52
512
5253
(21)80010
52
) (2)根据高斯定理得: Eds
2
1.05(牛顿米
q
0
q08.8510121.059.921012(库仑) 1.4.3
求线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空间任意一点产生的场强。
解:根据对称性分析,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空间任意一点产生的场强与棒垂直,呈辐射状。如图所示以带电直线为轴过p点作一封闭的圆柱面。长度L是任意的。 由高斯定理:
Eds
侧面
Ecosds
2
上底
Ecosds
下底
Ecosds
L
0
上下底面上
cos0
侧面上场强夹角0
cos1
Eds
E
侧面
EcosdsEcosdsE2rL
L 0
20r
求面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场强分布,并画出Er曲线。
解:设带电圆柱面的半径为R,根据对称性分析,在以圆柱的轴线为轴的任意一圆柱面上场强大小相等,而且场强方向垂直于圆柱面。在柱面内,过任一,以z为轴作一封闭圆柱面为高斯面,其半径为r,(rR),长为L,如图所示。由高斯定理:
E内dSE内cosdSE内cosdSE内cosdS0 1.4.4
侧面
上底
下底
2
侧面与场强夹角0 cos1
E内dSE内cosdS0
侧面
上下底与场强夹角
cos0
E内0
在柱面外,同理过任一点p作半径(r>R 定理:
E外dSE外cosdS
侧
)的封闭圆柱体形高斯面。由高斯
cosdS
上底
E
外
cosdS
下底
E
外
E外dS2rLE外=
E外
2L
0
Rr0
1.4.5 在一厚度为d 的无限大的平板层内电荷均匀分布,起体密度0,求 在平板层,外的电场强度。
解:如图(a)所示的是平板的俯视图,OO’是与板面平行的对称面,根据对称性分析,
在对称面两侧等距离x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垂直该对称面指向两侧。在板内过任一点0,被对称面平分的封闭圆柱面为高斯面,其底面积为S,底面与对称面的距离为x:
由高斯面定理:
EdS
侧
EcosdS2
柱面
EcosdS
=2ES2Sx/0 E
xx 即E内 00
dS
EdS=2S=
0
dd 外 2020
E—x的分布曲线如图(b)
1.4.6 一 半径为 R的 带电球,起体电荷密度
r
0(1),0为一常数,r为空间某带至球心的距离。
R
试求:(1)球内,外的强度分布。
(2) 为多大时,场强最大,该点的max?
r
),与r 是线性关系。在球内 0做一个半R
径为r的与带电球同心的 球面斯面如图,根据对称性分析,此球面上
解:(1)0(1
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与 r 的一致。 由高斯面定理:d
q
0
Ed4r
q(1
0r
2
E
内
r2)4rdrRrR
0r()
32
43
4rE内
00
r4
30
r()3R
rE3内
(1
3r
)(r,R)4R
当rR时,即在球外过任一点p仍作球形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
外d4r
R
2
E
外
q
r
(1
r133
)4rdrR
0R3
4r
2
1
E外3
R
3
RE
12r
外
32
(2)
d3r
(1)0 E内
dr302R
2R
3
r
r越大,强无极值。 外单调减小,因而球外场
1.4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无线长均匀带电直线,相距为2a,电荷线
密度分别为+a,求这两条直线在空间任一点的场强。
解:利用高斯定理分别求出两条均匀带电直线在点p的电场强度:
E
r2r
20rr
\rcos
isinj
xa
r
i
y
r
j
r
EEE
xa
r
i
y
r
j
20r
(
xa
r
i
y
r
j)
20r
(
xa
r
i
y
r
j)
aaxxr2r2(r2r2)i 20
yy
(22)j 20rr
其中:r2y2(xa)2 r2y2(xa)2
1.4.8 两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均匀带电,面电荷密度都是,求各处的场强分
布。 解:设
0(对0解题方法相同,只是图中的方向不同),由
高斯定理可求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的场强的大小为: E
20
规定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E1
20200
E
0 2020
E
20200
1.4.9如图所示,两无限大平行的均匀带电平面,相距为L ,其面密度分别为与,以z为轴分别在两平面上挖去两个半径为的圆,且有lR,试求,轴上一点的场强分布(子轴原点在
l
处). 2
解:利用迭加原理,先求两个没有挖去圆的无限大带电平面在I(两平面的区域),(两平面外的区域)区域内的场强,再减去两个圆产生的场强。
利用高斯定理求两带相反电荷的无限大平面产生的场强:
在I区内:EIk
0在区内:E0
两个半径为R的带异号电荷的圆板在轴上产生的场强:
在I区内:,lR,两带电圆板产生的场强:EK
0
''1
l
在区内:带正电荷的圆板在Z轴上一点(z)产生
2
(1的场强E
20
z
1ˆ)k
1
R2(z)2
2
带负电荷的圆板在z轴同一点产生的场强
E(1
20
z1ˆ )k
1
R2(z)2
2
ˆkˆ0 I区的总场强:EEIEIk
00
E 区的总场强:EEE
(20
z
1z
11
R2(z)2
21
R2(z)2
2
ˆ )k
l很小,用台劳级数将上式在l=0处展开,取前两项:
z
f(l)
1z
1
1
R2(z)2
21
R2(z)2
2
f(0)=0
f(0)
R2(R2z2)
32
ˆ f(0)f(0)lkE
20
=(020
=
R2l(R2z2)
32
32
ˆ )k
R2l
20(R2z2)
ˆ k
1.1.10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的均匀带电球体内O点放一个
点电荷q。试求:O,P,N,M,点的场强(O,O,P,N,M,在一条直线上)。
解:利用高斯定理分别求出均匀带电球体分别在O,P,N,M,点的场强为(其
中O为球心):
ERO0
r
ˆ ERNONr30
rop
ˆ ERPr30
ERM
R3
30r0
2M
ˆ r
点电荷q分别在O,N,P,M点产生的场强为
ˆEqo
EqO
q40r0
2
ˆ r
q
ˆ r
40r2ON
EqPEqM
q
ˆ r2
40rOPq
ˆ r2
40rOM
利用迭加原理:
EOEROEqO
q
ˆ r2
40rOO
ENERNEqN(
rONq
ˆ)r2
30 40rON
rq
ˆ EPERPEqP(OP)r2
3040rOP
ˆEˆEˆ(EMRMqM
R3
30r2OM
q
ˆ )r2
40rOM
1.4.11 在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的均匀带电体内,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小球,如图所示,试求:O, O, P, M各点的场强。(O,O,P,M在一直线上)。 解:将挖去的小球Q用电荷体密度为的球补起来。先求均匀带电球体O产生的场强,再求填补的带电球体Q产生的场强,两者相减即是所要求的场强。 利用高斯定理求带电球体O分别在O,O,P,M,产生的场强为:
EOO0
r
ˆ方向如图所示,原点在O点) ˆ(rEOOoor
30r
ˆ EOPOPr30
EOM
R3
30r2OM
ˆ r
带电球体O分别在各点产生的场强为:
r
ˆ EOOoor30
EOO0
EOP
r3
30r
2OP
ˆ r
EOM
r3
30r2OM
ˆ r
图中各点的场强分别为:
r3
ˆEpEopEop(rop)r
30rop2
rR3EMEoMEoM()r
30roM2roM2
1.4.12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体内均匀带电,电荷的体密度,求场强分布,
并画E----曲线。
解:分别过圆柱体内,外一点P0,P作如图(a)所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可得:
12
rREdS2rlE.l 内内
0
E内
r 20
1
rRE.dS2rlE外
外
0
R2l
R2
E外
20r
场强的方向为径向 E---r曲线如图(b)。
1.4.13一对无限长的共轴直圆筒,半径分别为R1和R2,筒面上都均匀带电。沿轴线单位长度的电量分别为1和2。(1)求各区域内的场强分布;(2)若12,情况如何?并画出此情形的E---r曲线
解:如图(a)所示,将空间分成 三个区域, 应用1.4.4题的结果可得:
(1)区域内(r
E
当
1
ˆ r20r
ˆ方向一致10时,E的方向与r
ˆ 方向相反。 当 10时, E 的方向与 r 区域内:(rR2):
2
ˆ E1r20r
ˆ 方向一致。 当 120 时, E 方向与 r
ˆ 方向相反。 当 120 时, E 方向与 r
(2)若12时,则E1,E不变。
120 E0
E—r曲线如图(b)
1.5.1 设有一个电量q=1.5108(库仑)的电电荷。试求:(1)电位为30伏特的等位面的半径有多大?(2)电位差为1.0伏特的任意两个等位面,其半径之差是否相同?
解:(1)选无限远为电位参考点,根据电电荷电位公式
U
q40r
得:
1.5108 30
48.91012r
r4.5(米)
(2)设半径差为r,则r2r1r, 根据电位差公式得:
V
q40
(
11
)r1r1r
V1.(伏)0
40r
r1(r1r)q
40402
r(1)r1
r
r1q
2
40
r1
从上式看出,当r1取不同值时,r值不等。
1.5.2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与-3q,,其间距离
为d,求:(1)在它们连线中间U=0的点和(2)在连线上
E0的点在什么位置? 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设其原点在q所在出。
(1) 设电位U=0的点的坐标是x,
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位为:Uq
q40x
点电荷-3q在该点的电位为:U3q 根据电位迭加原理得:
3q
40(dx)
UUqU3q
q40x
3q
40(dx)
q40
[
d4x
]0
x(dx)
d4x0
d
4
(2)设E0的点的坐标为x
x
点电荷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q
q40x
2
i
点电荷-3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3q
3q
i
40(xd)2
由场强迭加原理得:
EEqE3q
q
q3q
i22
40x40(xd)
13
=[]i
40x2(xd)2
2x22xdd2
=i=0 2
40x(xd)
q
即:2x22xdd20
d
(13) 2d
x(1) 符合题意。
2d
x(1)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2
1.5.3如图所示,假如在电场中某一部分的电力线的形状是以O点为中心的通信圆弧。试证明:该部分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与该点离O点的距离成反比。 证:利用环路定理,如果过1,2两点做一闭和环路:
x
dl1r1d dl2r2d
EdlE1dl1E2dl2E12drE21dr210
12
E12r12 E21r21
E1dl1E2dl2E1dl1E2dl20
E1r1dE2r2d
E1r2
E2r1
说明每点的电场强度都与该点离O的距离成反比。
1.5.4证明:在静电场中凡是电力线都是平行直线的地方,电场强度的大小必定
处处相等:或者换句话说,凡是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相同的地方,电场强度的大小必定处处相等。 (提示:利用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分别证明沿同一电力线和不同电力线上任意两点的场强相等。) 证:先证明同一条电力线上任意两点A,B场强相等。过A,B两点以该条电力线为轴做以闭合的圆柱面,如图所示,底面积S0,即认为上场强相同,由高斯定理得:
EASEBS0 EAEB
点C,D场强相等。过C,D两点做如图所示的矩形积分环路,由环路定理得: EClEDl0 ECED
(注:此处L不一定趋于无限小,为已证明电力线上各点E都相等。)[证毕]
1.5.5如图所示,AB=2L, OCD是以B为中心,L为半径的半圆。A点有正点电荷+q,B点有负点电荷-q.
(1)把单位正电荷从O点沿OCD移到D点,电场力对它做了多少功? (2)把单位负电荷从D点沿AB的延长线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对它作了多少功? 解:根据点位叠加原理:
U0
()0 40LL1
UD
140
(
qqq
)
3LL60L
(1)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即q01)从D点沿OCD移到点D所做的
功:
q
) Aq0(U0UD)qo(06LOCDo
=
q60L
(2) 场力把单位负电荷(即q01)从D点移到无穷远处所作的功:
ADq(UDU)qo(0
q6oL
)=
q60L
1.5.6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内,证明离球心r处(r
Q(3R2r2) U 3
80R
证明:利用高斯定理求得球内外任一点场强: E内
Qr
40R3Q40r
2
E外
离球心r处(r
R
UE内dlE外dl
r
R
=
Q40R3
R
r
rdr +
dr 2R40r
Q
Q(R2r2)Q
= + 33
40R80R
Q(3R2r2)80R3
=
证毕。
1.5.7 求1。4。7 题中两条平等的无限长均匀带异号电荷的直线,在空间任一点的电位。选无限远为电位参考点。
解: 利用迭加原理求空间任一点p(x,y)的电位: 一条无限长直带电线 在p点的场强:
E
r 20r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选无限远外为电位参考 (指一条无限长直带电 的情况),因为电荷分布不是在有限区域内,
选用与带电线相距rQ远的Q点作为参考点,如图所示。 对带正电荷的直线:
U=
rQ
r
rQ
drrln
20r20rQ
对带负电荷的直线:
U= —
20
rQr
rQdr
ln
r20r
利用迭加原理:
UUU
rQr(lnln)20rr
=
rr
ln 20rr
当参考点Q趋于无限远处时,rr
U
r
lnr 20rr
1.5.8 如图所示,电量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直 线上。
(1) 求空间任一点p(x,y)的电位U(0〈y
垂直面上离中心O为y外的电位。
解:(1)在图中: r(xl)y2 带电线元d l在p点 的电位;
2
dU
qdl
2
2
80L(xl)yq
dl
整个带电线在p点的电位;
dU
80L
LL
(xl)y
22
=
q80Lq
ln[xl(xl)2y2]xL(xL)2y2xL(xL)y
2
2
ll
=
80L
ln
(2) 当p点在其延长线上,距O为x[即p(x,0)]
外,
U
q80L
ln
xL(xL)2xL(xL)
2
=
q80L
ln
xL
xL
当p点在直线中垂面上,离中心O为[即p(0,y)]处
U
q8oLq
ln
LL2y2LLy
2
2
LL2y2ln= 40Ly
1.5.9 如图所示,两个平行放置的均匀电圆环,它们 的半经为R,电量为q及-q,其中相距为l,并有l
(1) 试求以两环的对称中心O为坐标原点,垂直于环面的x 轴上的电位
(2)证明:当x>>R时,U
ql40x
2
解:(1)求在x轴上p点的电位:
q
带电圆环上电荷线密度
2R
带正电的圆环在p点的电位
U
2R12
40(x)2R
2
q
1
40(x)2R2
2
同理,带负电的圆环在p点的电位,
U
q
1
40(x)2R2
2
由迭加原理得:
UUU
q40
[
11
(x)2R2
2
11
(x)2R2
2
]
当l
qlx
U3
40(x2R2)2
(2) 当x>>R时,
qlx
U3
ql40x
2
40(x2R2)2
1.5.10 求1.4.9题中,沿z轴上的电位分布。选无限远处为电位参考
点。
lR2
解:利用1.4.9题结论Ei 3
20(z2R2)2
积分求电位:
UzEdlz
lRlzdz131 20222222
20(zR)(zR)
2
1511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1和R2的两个同球心球面上,分别均匀带电,电量为Q1,Q2
(1) (2)
求
、Ⅲ区域内的电位分布
讨论:当Q2Q1;
Q2
R2
Q1 两种情况下Ⅰ、Ⅱ、Ⅲ区域中电位分布,并画出两种R1
情况下U-r曲线 解:(1)利用高斯定理求出:
E0(r<R)
1
E
Q140r
2
r(R1<r<R2)
^
^
QQ2 E1
40r2
r(r>R
2
)
电位分布:
U=
r
E
d
lr
Q1Q2Q1Q2
dr(r≥R2) 2
40r40r
U
Q1Q2Q1Q1Q2Q1
2
RdrR1
40r40r4040r2111
rR4
20Q2Q1
Rr 2
(R1≤r≤R2)
UR2Ed (r≤R1) (2)当Q2=-Q1时, U0 U
Q140
l
R2
R1
Edl
R1
r
E1dl
1Q2Q1
40R2R1
11
rR
2
Q
U1
40 当Q2 U U
11
RR
21
R2
Q1时, R1
Q1R2R1 40R1r
Q140
11rR
1
U0
在此两种情况下的U-r曲线如图
1.5.12 在上题中,保持内球上电量Q1不变,当外球电量Q2变化时,试讨论三个区域内的电位有没有变化?两球面之间的电位差有没有变化?
解;在上题中
U1=
140
(1
Q2Q1
)R2R1(
UⅡ=
40
Q2Q1
) R2r1
UⅢ=
Q1Q2
40r
从上面结论可看出,当Q2变化时,三个区域的电位都变化。
两球面间电位差U=
Q111
()不随Q2的变化而变化。 40R1R2
1.5.13 求1.4.11题中O'O,P,M各点的电位。 解 用1.4.11题解同样的“挖补法”求各点的电位。 先计算均匀带电球体在OO'M,P各点的电位; UOM
R3
30r0M
R22
UOP=(R2rOP)
3060
2
R2rOP= 3060
UOO
R2(R2r02O) 3060
R2r02O= 2060R2
UOO=20
再计算均匀带电球体OO'M,P各点的电位;
r2
UOM=
30roMr2
UOP=
30roP
UOO
r2= 30rOOr2=-20
roo
60
UOO
利用迭加 原理得
UMUOMUOM
R3r3() 30r0Mrom
UPUOPR2rOPr3-- UOP=206030roP
2r3
2(3Rr0p)=60r0p
Rrr00U0U00U0020206022
U0'U00U0'0'2' R2r00r2(3R23r2r200) 206020602
1.5.14 在1.413 题中分别以无限远和轴线为电位参考点,求无限长共轴圆
筒的电位分别和两筒的电位差(设12),并画出U-r曲线。 解:根据104.13题的结论:
在12时,E10ErE20rⅢ0
设无限远处为电位参考点,则各区域的电位为:U0 U
UR2rRln2 20r20rRln2 20R1
Rln1 20R2电位差UUR2UR1
U—r曲线如图(a)所示。
设共轴圆筒的轴线为电位参考点,则各区域的电位为:
U0
U
UR1rRln1 20r20rRln1 20R2
电位差UUR2UR2Rln1 20R2
U—r曲线如图(b)所示。讨论:从以上分别以无限远和轴线为电位参考秒点得出三个区域中电位的值是不同 ,但U—r曲线形状不变,对不同的参考点,U—r只是做了平移,这说明电位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而空间两点间的电位差与参考点无关。
1.5.15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体内均匀带电,电荷体密度为。以轴线为电位参考点,求其电位分布。
解:利用高斯定理求出场强的分布: R2
E外2rˆ 0r
Er
内2rˆ
以轴线为电位参考点得
UEOrr2
内Or内drr2dr (rR)
040
R2RR2R2
UR2RR2R
外4ln2ln
0r21
0r4020rr40r
rR
第一部分 习题 第一章 静电场基本规律
1.2.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是另一个的四倍,它们个距5102米时,相互排斥力为1.6牛顿。问它们相距0.1米时,排斥力是多少?两点电荷的电量各为多少?
解:设两点电荷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则另一个为4q:
F1r22q1q2
ˆ 得:(1) 根据库仑定律:FK r2 r2F2r1
2
F1r121.60(5102)
F220.(牛顿)412
r2(10)
4q2
(2) F2K2
r1
F1r1221.60521042
∴ q()()
4K49109
1
1
=±3.3×107 (库仑) 4q=±1.33×108 (库仑)
1.2.2两个同号点电荷所带电量之和为 Q,问它们带电量各为多少时,相互作用力最大?
解: 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则一个所带电量为
Q-q。
根据库仑定律知,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q(Qq)FK 2
r
求 F对q的极值 使F0
K
即:(Q2q)0
r1
∴ qQ。
2
1.2.3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相距L,将第三个点电荷放在何处时,它所受合力为零?
解:设第三个点电荷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是,其受到的合力为零。
图 1.2.3
即:
140
2q0qq0q1
= 22x40(Lx)
12
即:x22xLL20 22x(Lx)
解此方程得:
x(12)L(X是到q0的q距离) (1) 当x(21)L时,x0为所求答案。 (2) 当x(21)L时,x0不合题意,舍去。
1.2.4在直角坐标系中,在(0,0.1),(0,-0.1)的两个位置上分别放有电量为q1010(库)的点电荷,在(0.2,0)的位置上放有一电量为Q108(库)的点电荷,求Q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坐标的单位是米)
解:根据库仑定律知:
ˆ1 FK12 rr1
K
q1Qr
21
ˆsin1ˆ (cos1ij)
9101010
0.120.22
9108
ˆˆ0.2i0.1j 11222222
(0.10.2)(0.10.2)
ˆ8.0108ˆ =1.61107ij 如图所示,其中 cos1
x1
(x12y)
1
221
sin1
y1
(x12y)
1221
qQˆsin2ˆ同理:F2K12 (cos2ij)
r2
ˆˆ910910101080.2i0.1j ×110.120.22
222222
(0.10.2)(0.10.2)
ˆ8.0108ˆ=1.61107ij
ˆ(牛顿) FF1F23.22107i
1.2.5在正方形的顶点上各放一电量相等的同性点电荷q。 (1)证明放在正方形中心的任意电量的点电荷所受的力为零;
(2)若在中心放一点电荷Q,使顶点上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恰为零,求Q与q的关系。
证:
(1) 如图(a),设正方形每边长为a,中心所放的点电荷的电量Q。由库
仑定律及迭加原理得: F合FBOFDOFAOFCO
rˆˆDOrˆAOrˆCOr
=kQq BO 2222
rBOrDOrAOrCO
2kQq
ˆBOrˆDOrˆAOrˆCO)0 (ra2
其中:rBOrAOrCOrDO
2a 2
ˆBOrˆDO,rˆAOrˆCO r
在证明过程中可看出:放在正方形中心的点电荷不论其电量为何值,
它所受的力均为零。
(2) 讨论B点的电荷所受的力:
设A,O,C,D点的点电荷对B点的电荷q的作用力分别为:FA,FO,FC,FD
Kq2Kq2
ˆA FC2 rˆC 如图所示:FA2 r
aaKq2Kq200
ˆˆˆC) r(cos45rsin45r FDDA22
2a2a
=
2Kq2
ˆArˆC) (r4a2
2KQq
ˆArˆC) (r2
a
2KQq2
ˆOFO r2
a
使FFAFOFCFD
Kq22Kq22KQq
(rˆArˆC)= 0 22a24aaKq22Kq22KQq
0 即使:2 224aaa
12
q ∴ Q=-42
1.2.6两电量相等的同性点电荷,在其联线的中垂面上放一点电荷,根据
对称性可知,该点电荷在中垂面上受力的极大值的轨迹是一个圆,求该圆的半径。
解: 如图(a),设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其电量均为q, 坐标分别
为(-a,o,o)、
(a,o,o); 中垂面yoz平面上有一点点电荷Q,坐标为(o,y,z)
ˆ 设ryˆjzk
r2y2z2 即在中垂面内Q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如图(b),根据对称性点电荷Q所受的合力方向与r方向一致,
设(q与Q同号)
kQq2kQqr
ˆˆ ∴F22 sinr)r222ra(ra)求F对r的极值:
2kQqr3r212kQq = 0 222222(ra)(ra)(ra)
即:3r2(r2a2)0
a2
∴ r
2
2
a2
即: yz 是一个圆的方程。 圆心 (o,o,o) ,半径为
2
2
2
2
a。 2
1.3.1在长为50厘米、相距1厘米的两个带电平行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垂直向上)。将一速度为v0107(米/秒)的电子从M点(距上下板等距离)水平射入电场(见图),若电子恰在平行板的边缘处离开电场,求该匀强电场的大注。(忽略边缘效应,认为板外场强为零,且略去重力对电子的影响。)
解:根据场强的定义得,电子所受的力:
FeE
电子产生一个向下的加速度:
FEe
a mm
设板长为L,电子在平板间运动的时间: t
Lv0
2h
a
即:
Lv0
2hm
eE
2
2hmv0
∴ E 2
Le
251039.1110311014
251021.61019
=22.8 (牛/库)
1.3.2用细线悬一质量为0.2克的小球,将其置于两个竖直放置的平行板间(见图)。设小球带电量为6109库仑,欲使悬挂小球的细线与场强夹然成60°角,求两板间场强?
解:带电小球所受的电场力:FQE,重力为mg,细
绳的
张力为T,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
Tsin600mg
0
Tcos60QE
图 1.3 2 即:E
mg
ctg600 Q
21049.80.577
9
610
=1.89105(牛/库)
1.3.3有一电子射入一电场强度是5103牛顿/库仑的均匀电场,电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电子的初速度是107米/秒,与水平线所夹的入射角为30°(见图),不考虑重力对电子的影响。
(1)求该电子上升的最大高度;
(2)此电子回到其原来高度时的水平射程是多少?
解:
FeE
eEF其加速度a mm
当电子上升到最大高度时:v0
2
∴v0(v0sin300)22ah
(v0sin300)2(v0sin300)2m
∴h
2a2eE(1070.5)29.11081
=
21.610195103
1.4102(米)
(2)电子从上升到返回到原来高度时共用时间: t2
2hm2h2
eEa
21.41029.11031
2
1.610195103
1.13108(秒)
水平射程:
Svo``tvocos30ot
1070.8661.13108
9.79102(米)
1.3.4电子所带的电量(基本电荷—e)最先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密立根设计的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一个很小的带电油滴在电场E内,调节E,使作用在油滴上的电场力与油滴的重量平衡。如果油滴的半径为1.64104厘米。若平衡时,E1.92105牛顿/库仑。求油滴上的电荷(已知油的密度为0.851克/厘米3)。
解:设油滴的电量为Q,体密度为 ,半径为R(设油滴所带电量为体分布),
它受的电场力和重力分别为F和P, 由F=P得:
4R3g
EQ=mg=
3
4R3g
Q=
3E
4(1.64106)30.8511039.8
=
31.92105
8.021019(库仑)
1.3.5两个电荷,q14.0(微库),q28.0(微库),其相距为10厘米,求离它们都是10厘米处的电场强度E。
91094106
解:E
10240r12
q1
3.6108(牛/库)
91044106
E2 22
1040r2
q2
7.8108(牛/库)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o x y中,
将E1,E2 分解:
ExE1xE2x
E1cos600E2cos1200 9.36108(牛/库)
EyE1yE2yE1sin600E2sin1200 9.52108(牛/库)
1.3.6如图,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总量为q。 (1)求轴线上离环中心O为x处的场强E; (2)画出E-x曲线;
(3)轴线上什么地方的场强最大?其值是多少? 解:(1)如图所示,圆环上任一电荷元dq在p点产 生的场强为: dE
dq
2
40r
根据对称性分析,整个圆环在距圆心x处P点产生的场强: EdEcos
x40r3
dqx
40r2rxq
3
40r
1
dq
xq
2
2
40(xR)
(2)E—x曲线如图所示。
(3)求E的极值: 由
dEdqx
= 0 222dxdx40(xR)
2
R2
得: x
2
既:x22R,在距圆心左右两侧R处的场强最大。其值为: 22
Emax
q630R
2
1.3.7电荷以线密度均匀分布在长为L的直线段上。 (1)求带电线的中垂线上与带电线相距为R的点的场强; (2)证明当L时,该点的场强E
; 20R
(3)试证当R>>L时,所得结果与点电荷场强公式一致。
解:(1)如图建立坐标,带电线上任一电荷元在P点产生的场强为:
dE
dx
40(Rx)
2
2
ˆ r
根据对称性分析,E的方向是y轴方向。
E E
L2L2
dx
40(R2x2)
R40(R2x2)
sin
dx
L2L2
32
L
40RR2
L4
2
∴E
L
40RR2
L4
2
ˆj
(2)当L时:
E
L
40RR2
L
4
2
40R
RL4L2
2
2
R
当L时,()20
L
∴E
240R
20R
R1
(3)当R>>L时:()2
L4
∴E
Lq
22
40R40R
其中 Lq ,与点电荷公式一致。
1.3.8线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线,分别弯成附图中(a),(b)两种形状,若圆弧半径为R,试求:(a),(b)图中O点的场强。
解:(a)在O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A半无限长直导线在O点产生的场强E1:
E1
R40(R2y2)
32
ˆj
y
40(R2x2)
3
2
ˆdy i
ˆˆ
ji
40R40R
同理:B半无限长直导线在O点产生的场强E2:
E2
ˆˆ
ji
40R40R
⌒ 弧在O点产生的场强为:
AB
E
AB
ˆˆij
40R40R
AB
∴EE1E2E
ˆˆ(ij) 40R
(b)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与图(a)讨论相同得:
E1
E2
E
AB
ˆˆ(ij) 40R
ˆˆ(ij) 40Rˆ i20R
EE1E2E30
1.3.9一无限长带电圆柱面,其面电荷密度由下式所决定:0cos,
角为与x轴间夹角,见附图,求圆柱轴线z上的场强。
解:设该圆柱面的截面半径为R,根据1。3。7题中L时的结论:
无限长直带电线在空间一点产生的场强E
得出:带电圆柱面上宽度为d 20r
(=Rd)的无限长带电线在轴线一点产生的场强为:
dE
ˆ0cosRdRˆ R20R20R
0cosˆsinˆ(cosij)d 20
2x0cos
ˆsinˆ∴E(cosij)d
020
0ˆi 20
1.4.1如图所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轴线平行,试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通量,若以半球面的边线为边,另作一个任意形状的曲面,此面的通量为多少?
解:S1的通量:如图设与场强垂直的圆平面为S0,S1和S0组成一个闭和
曲面,其包围电荷q10,利用高斯定理得:
EdSEdSEdS
S0
S1
0S10 ∴ S1S0
S0EdSR2E
∴ S1S0R2E 同理: S2S0R2E
1.4.2图中电场强度分别为Exbx,ExEz0,其中b=800(牛顿/库仑)。试求:
(1)通过正立方体的电通量;
(2)正立方体内的总电荷是多少?设a10(厘米)。 解:(1)通过立方体的左侧面的电通量:
左ExSba
通过立方体的右侧面的电通量:右ExS2ba 其余各面的电通量为零。 ∴ 通过正立方体的电通量:
52
12
52
左右1ba2ba (21)ba(21)800(10) (21)800(10)
52
52
512
5253
(21)80010
52
) (2)根据高斯定理得: Eds
2
1.05(牛顿米
q
0
q08.8510121.059.921012(库仑) 1.4.3
求线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空间任意一点产生的场强。
解:根据对称性分析,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空间任意一点产生的场强与棒垂直,呈辐射状。如图所示以带电直线为轴过p点作一封闭的圆柱面。长度L是任意的。 由高斯定理:
Eds
侧面
Ecosds
2
上底
Ecosds
下底
Ecosds
L
0
上下底面上
cos0
侧面上场强夹角0
cos1
Eds
E
侧面
EcosdsEcosdsE2rL
L 0
20r
求面电荷密度为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场强分布,并画出Er曲线。
解:设带电圆柱面的半径为R,根据对称性分析,在以圆柱的轴线为轴的任意一圆柱面上场强大小相等,而且场强方向垂直于圆柱面。在柱面内,过任一,以z为轴作一封闭圆柱面为高斯面,其半径为r,(rR),长为L,如图所示。由高斯定理:
E内dSE内cosdSE内cosdSE内cosdS0 1.4.4
侧面
上底
下底
2
侧面与场强夹角0 cos1
E内dSE内cosdS0
侧面
上下底与场强夹角
cos0
E内0
在柱面外,同理过任一点p作半径(r>R 定理:
E外dSE外cosdS
侧
)的封闭圆柱体形高斯面。由高斯
cosdS
上底
E
外
cosdS
下底
E
外
E外dS2rLE外=
E外
2L
0
Rr0
1.4.5 在一厚度为d 的无限大的平板层内电荷均匀分布,起体密度0,求 在平板层,外的电场强度。
解:如图(a)所示的是平板的俯视图,OO’是与板面平行的对称面,根据对称性分析,
在对称面两侧等距离x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垂直该对称面指向两侧。在板内过任一点0,被对称面平分的封闭圆柱面为高斯面,其底面积为S,底面与对称面的距离为x:
由高斯面定理:
EdS
侧
EcosdS2
柱面
EcosdS
=2ES2Sx/0 E
xx 即E内 00
dS
EdS=2S=
0
dd 外 2020
E—x的分布曲线如图(b)
1.4.6 一 半径为 R的 带电球,起体电荷密度
r
0(1),0为一常数,r为空间某带至球心的距离。
R
试求:(1)球内,外的强度分布。
(2) 为多大时,场强最大,该点的max?
r
),与r 是线性关系。在球内 0做一个半R
径为r的与带电球同心的 球面斯面如图,根据对称性分析,此球面上
解:(1)0(1
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与 r 的一致。 由高斯面定理:d
q
0
Ed4r
q(1
0r
2
E
内
r2)4rdrRrR
0r()
32
43
4rE内
00
r4
30
r()3R
rE3内
(1
3r
)(r,R)4R
当rR时,即在球外过任一点p仍作球形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
外d4r
R
2
E
外
q
r
(1
r133
)4rdrR
0R3
4r
2
1
E外3
R
3
RE
12r
外
32
(2)
d3r
(1)0 E内
dr302R
2R
3
r
r越大,强无极值。 外单调减小,因而球外场
1.4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无线长均匀带电直线,相距为2a,电荷线
密度分别为+a,求这两条直线在空间任一点的场强。
解:利用高斯定理分别求出两条均匀带电直线在点p的电场强度:
E
r2r
20rr
\rcos
isinj
xa
r
i
y
r
j
r
EEE
xa
r
i
y
r
j
20r
(
xa
r
i
y
r
j)
20r
(
xa
r
i
y
r
j)
aaxxr2r2(r2r2)i 20
yy
(22)j 20rr
其中:r2y2(xa)2 r2y2(xa)2
1.4.8 两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均匀带电,面电荷密度都是,求各处的场强分
布。 解:设
0(对0解题方法相同,只是图中的方向不同),由
高斯定理可求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的场强的大小为: E
20
规定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E1
20200
E
0 2020
E
20200
1.4.9如图所示,两无限大平行的均匀带电平面,相距为L ,其面密度分别为与,以z为轴分别在两平面上挖去两个半径为的圆,且有lR,试求,轴上一点的场强分布(子轴原点在
l
处). 2
解:利用迭加原理,先求两个没有挖去圆的无限大带电平面在I(两平面的区域),(两平面外的区域)区域内的场强,再减去两个圆产生的场强。
利用高斯定理求两带相反电荷的无限大平面产生的场强:
在I区内:EIk
0在区内:E0
两个半径为R的带异号电荷的圆板在轴上产生的场强:
在I区内:,lR,两带电圆板产生的场强:EK
0
''1
l
在区内:带正电荷的圆板在Z轴上一点(z)产生
2
(1的场强E
20
z
1ˆ)k
1
R2(z)2
2
带负电荷的圆板在z轴同一点产生的场强
E(1
20
z1ˆ )k
1
R2(z)2
2
ˆkˆ0 I区的总场强:EEIEIk
00
E 区的总场强:EEE
(20
z
1z
11
R2(z)2
21
R2(z)2
2
ˆ )k
l很小,用台劳级数将上式在l=0处展开,取前两项:
z
f(l)
1z
1
1
R2(z)2
21
R2(z)2
2
f(0)=0
f(0)
R2(R2z2)
32
ˆ f(0)f(0)lkE
20
=(020
=
R2l(R2z2)
32
32
ˆ )k
R2l
20(R2z2)
ˆ k
1.1.10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的均匀带电球体内O点放一个
点电荷q。试求:O,P,N,M,点的场强(O,O,P,N,M,在一条直线上)。
解:利用高斯定理分别求出均匀带电球体分别在O,P,N,M,点的场强为(其
中O为球心):
ERO0
r
ˆ ERNONr30
rop
ˆ ERPr30
ERM
R3
30r0
2M
ˆ r
点电荷q分别在O,N,P,M点产生的场强为
ˆEqo
EqO
q40r0
2
ˆ r
q
ˆ r
40r2ON
EqPEqM
q
ˆ r2
40rOPq
ˆ r2
40rOM
利用迭加原理:
EOEROEqO
q
ˆ r2
40rOO
ENERNEqN(
rONq
ˆ)r2
30 40rON
rq
ˆ EPERPEqP(OP)r2
3040rOP
ˆEˆEˆ(EMRMqM
R3
30r2OM
q
ˆ )r2
40rOM
1.4.11 在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的均匀带电体内,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小球,如图所示,试求:O, O, P, M各点的场强。(O,O,P,M在一直线上)。 解:将挖去的小球Q用电荷体密度为的球补起来。先求均匀带电球体O产生的场强,再求填补的带电球体Q产生的场强,两者相减即是所要求的场强。 利用高斯定理求带电球体O分别在O,O,P,M,产生的场强为:
EOO0
r
ˆ方向如图所示,原点在O点) ˆ(rEOOoor
30r
ˆ EOPOPr30
EOM
R3
30r2OM
ˆ r
带电球体O分别在各点产生的场强为:
r
ˆ EOOoor30
EOO0
EOP
r3
30r
2OP
ˆ r
EOM
r3
30r2OM
ˆ r
图中各点的场强分别为:
r3
ˆEpEopEop(rop)r
30rop2
rR3EMEoMEoM()r
30roM2roM2
1.4.12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体内均匀带电,电荷的体密度,求场强分布,
并画E----曲线。
解:分别过圆柱体内,外一点P0,P作如图(a)所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可得:
12
rREdS2rlE.l 内内
0
E内
r 20
1
rRE.dS2rlE外
外
0
R2l
R2
E外
20r
场强的方向为径向 E---r曲线如图(b)。
1.4.13一对无限长的共轴直圆筒,半径分别为R1和R2,筒面上都均匀带电。沿轴线单位长度的电量分别为1和2。(1)求各区域内的场强分布;(2)若12,情况如何?并画出此情形的E---r曲线
解:如图(a)所示,将空间分成 三个区域, 应用1.4.4题的结果可得:
(1)区域内(r
E
当
1
ˆ r20r
ˆ方向一致10时,E的方向与r
ˆ 方向相反。 当 10时, E 的方向与 r 区域内:(rR2):
2
ˆ E1r20r
ˆ 方向一致。 当 120 时, E 方向与 r
ˆ 方向相反。 当 120 时, E 方向与 r
(2)若12时,则E1,E不变。
120 E0
E—r曲线如图(b)
1.5.1 设有一个电量q=1.5108(库仑)的电电荷。试求:(1)电位为30伏特的等位面的半径有多大?(2)电位差为1.0伏特的任意两个等位面,其半径之差是否相同?
解:(1)选无限远为电位参考点,根据电电荷电位公式
U
q40r
得:
1.5108 30
48.91012r
r4.5(米)
(2)设半径差为r,则r2r1r, 根据电位差公式得:
V
q40
(
11
)r1r1r
V1.(伏)0
40r
r1(r1r)q
40402
r(1)r1
r
r1q
2
40
r1
从上式看出,当r1取不同值时,r值不等。
1.5.2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与-3q,,其间距离
为d,求:(1)在它们连线中间U=0的点和(2)在连线上
E0的点在什么位置? 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设其原点在q所在出。
(1) 设电位U=0的点的坐标是x,
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位为:Uq
q40x
点电荷-3q在该点的电位为:U3q 根据电位迭加原理得:
3q
40(dx)
UUqU3q
q40x
3q
40(dx)
q40
[
d4x
]0
x(dx)
d4x0
d
4
(2)设E0的点的坐标为x
x
点电荷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q
q40x
2
i
点电荷-3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3q
3q
i
40(xd)2
由场强迭加原理得:
EEqE3q
q
q3q
i22
40x40(xd)
13
=[]i
40x2(xd)2
2x22xdd2
=i=0 2
40x(xd)
q
即:2x22xdd20
d
(13) 2d
x(1) 符合题意。
2d
x(1)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2
1.5.3如图所示,假如在电场中某一部分的电力线的形状是以O点为中心的通信圆弧。试证明:该部分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与该点离O点的距离成反比。 证:利用环路定理,如果过1,2两点做一闭和环路:
x
dl1r1d dl2r2d
EdlE1dl1E2dl2E12drE21dr210
12
E12r12 E21r21
E1dl1E2dl2E1dl1E2dl20
E1r1dE2r2d
E1r2
E2r1
说明每点的电场强度都与该点离O的距离成反比。
1.5.4证明:在静电场中凡是电力线都是平行直线的地方,电场强度的大小必定
处处相等:或者换句话说,凡是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相同的地方,电场强度的大小必定处处相等。 (提示:利用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分别证明沿同一电力线和不同电力线上任意两点的场强相等。) 证:先证明同一条电力线上任意两点A,B场强相等。过A,B两点以该条电力线为轴做以闭合的圆柱面,如图所示,底面积S0,即认为上场强相同,由高斯定理得:
EASEBS0 EAEB
点C,D场强相等。过C,D两点做如图所示的矩形积分环路,由环路定理得: EClEDl0 ECED
(注:此处L不一定趋于无限小,为已证明电力线上各点E都相等。)[证毕]
1.5.5如图所示,AB=2L, OCD是以B为中心,L为半径的半圆。A点有正点电荷+q,B点有负点电荷-q.
(1)把单位正电荷从O点沿OCD移到D点,电场力对它做了多少功? (2)把单位负电荷从D点沿AB的延长线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对它作了多少功? 解:根据点位叠加原理:
U0
()0 40LL1
UD
140
(
qqq
)
3LL60L
(1)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即q01)从D点沿OCD移到点D所做的
功:
q
) Aq0(U0UD)qo(06LOCDo
=
q60L
(2) 场力把单位负电荷(即q01)从D点移到无穷远处所作的功:
ADq(UDU)qo(0
q6oL
)=
q60L
1.5.6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内,证明离球心r处(r
Q(3R2r2) U 3
80R
证明:利用高斯定理求得球内外任一点场强: E内
Qr
40R3Q40r
2
E外
离球心r处(r
R
UE内dlE外dl
r
R
=
Q40R3
R
r
rdr +
dr 2R40r
Q
Q(R2r2)Q
= + 33
40R80R
Q(3R2r2)80R3
=
证毕。
1.5.7 求1。4。7 题中两条平等的无限长均匀带异号电荷的直线,在空间任一点的电位。选无限远为电位参考点。
解: 利用迭加原理求空间任一点p(x,y)的电位: 一条无限长直带电线 在p点的场强:
E
r 20r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选无限远外为电位参考 (指一条无限长直带电 的情况),因为电荷分布不是在有限区域内,
选用与带电线相距rQ远的Q点作为参考点,如图所示。 对带正电荷的直线:
U=
rQ
r
rQ
drrln
20r20rQ
对带负电荷的直线:
U= —
20
rQr
rQdr
ln
r20r
利用迭加原理:
UUU
rQr(lnln)20rr
=
rr
ln 20rr
当参考点Q趋于无限远处时,rr
U
r
lnr 20rr
1.5.8 如图所示,电量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直 线上。
(1) 求空间任一点p(x,y)的电位U(0〈y
垂直面上离中心O为y外的电位。
解:(1)在图中: r(xl)y2 带电线元d l在p点 的电位;
2
dU
qdl
2
2
80L(xl)yq
dl
整个带电线在p点的电位;
dU
80L
LL
(xl)y
22
=
q80Lq
ln[xl(xl)2y2]xL(xL)2y2xL(xL)y
2
2
ll
=
80L
ln
(2) 当p点在其延长线上,距O为x[即p(x,0)]
外,
U
q80L
ln
xL(xL)2xL(xL)
2
=
q80L
ln
xL
xL
当p点在直线中垂面上,离中心O为[即p(0,y)]处
U
q8oLq
ln
LL2y2LLy
2
2
LL2y2ln= 40Ly
1.5.9 如图所示,两个平行放置的均匀电圆环,它们 的半经为R,电量为q及-q,其中相距为l,并有l
(1) 试求以两环的对称中心O为坐标原点,垂直于环面的x 轴上的电位
(2)证明:当x>>R时,U
ql40x
2
解:(1)求在x轴上p点的电位:
q
带电圆环上电荷线密度
2R
带正电的圆环在p点的电位
U
2R12
40(x)2R
2
q
1
40(x)2R2
2
同理,带负电的圆环在p点的电位,
U
q
1
40(x)2R2
2
由迭加原理得:
UUU
q40
[
11
(x)2R2
2
11
(x)2R2
2
]
当l
qlx
U3
40(x2R2)2
(2) 当x>>R时,
qlx
U3
ql40x
2
40(x2R2)2
1.5.10 求1.4.9题中,沿z轴上的电位分布。选无限远处为电位参考
点。
lR2
解:利用1.4.9题结论Ei 3
20(z2R2)2
积分求电位:
UzEdlz
lRlzdz131 20222222
20(zR)(zR)
2
1511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1和R2的两个同球心球面上,分别均匀带电,电量为Q1,Q2
(1) (2)
求
、Ⅲ区域内的电位分布
讨论:当Q2Q1;
Q2
R2
Q1 两种情况下Ⅰ、Ⅱ、Ⅲ区域中电位分布,并画出两种R1
情况下U-r曲线 解:(1)利用高斯定理求出:
E0(r<R)
1
E
Q140r
2
r(R1<r<R2)
^
^
QQ2 E1
40r2
r(r>R
2
)
电位分布:
U=
r
E
d
lr
Q1Q2Q1Q2
dr(r≥R2) 2
40r40r
U
Q1Q2Q1Q1Q2Q1
2
RdrR1
40r40r4040r2111
rR4
20Q2Q1
Rr 2
(R1≤r≤R2)
UR2Ed (r≤R1) (2)当Q2=-Q1时, U0 U
Q140
l
R2
R1
Edl
R1
r
E1dl
1Q2Q1
40R2R1
11
rR
2
Q
U1
40 当Q2 U U
11
RR
21
R2
Q1时, R1
Q1R2R1 40R1r
Q140
11rR
1
U0
在此两种情况下的U-r曲线如图
1.5.12 在上题中,保持内球上电量Q1不变,当外球电量Q2变化时,试讨论三个区域内的电位有没有变化?两球面之间的电位差有没有变化?
解;在上题中
U1=
140
(1
Q2Q1
)R2R1(
UⅡ=
40
Q2Q1
) R2r1
UⅢ=
Q1Q2
40r
从上面结论可看出,当Q2变化时,三个区域的电位都变化。
两球面间电位差U=
Q111
()不随Q2的变化而变化。 40R1R2
1.5.13 求1.4.11题中O'O,P,M各点的电位。 解 用1.4.11题解同样的“挖补法”求各点的电位。 先计算均匀带电球体在OO'M,P各点的电位; UOM
R3
30r0M
R22
UOP=(R2rOP)
3060
2
R2rOP= 3060
UOO
R2(R2r02O) 3060
R2r02O= 2060R2
UOO=20
再计算均匀带电球体OO'M,P各点的电位;
r2
UOM=
30roMr2
UOP=
30roP
UOO
r2= 30rOOr2=-20
roo
60
UOO
利用迭加 原理得
UMUOMUOM
R3r3() 30r0Mrom
UPUOPR2rOPr3-- UOP=206030roP
2r3
2(3Rr0p)=60r0p
Rrr00U0U00U0020206022
U0'U00U0'0'2' R2r00r2(3R23r2r200) 206020602
1.5.14 在1.413 题中分别以无限远和轴线为电位参考点,求无限长共轴圆
筒的电位分别和两筒的电位差(设12),并画出U-r曲线。 解:根据104.13题的结论:
在12时,E10ErE20rⅢ0
设无限远处为电位参考点,则各区域的电位为:U0 U
UR2rRln2 20r20rRln2 20R1
Rln1 20R2电位差UUR2UR1
U—r曲线如图(a)所示。
设共轴圆筒的轴线为电位参考点,则各区域的电位为:
U0
U
UR1rRln1 20r20rRln1 20R2
电位差UUR2UR2Rln1 20R2
U—r曲线如图(b)所示。讨论:从以上分别以无限远和轴线为电位参考秒点得出三个区域中电位的值是不同 ,但U—r曲线形状不变,对不同的参考点,U—r只是做了平移,这说明电位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而空间两点间的电位差与参考点无关。
1.5.15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体内均匀带电,电荷体密度为。以轴线为电位参考点,求其电位分布。
解:利用高斯定理求出场强的分布: R2
E外2rˆ 0r
Er
内2rˆ
以轴线为电位参考点得
UEOrr2
内Or内drr2dr (rR)
040
R2RR2R2
UR2RR2R
外4ln2ln
0r21
0r4020rr40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