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6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月
12(6):34~39Dec.2014
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
邓俊娥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幼浸淫清教思想,笃信德行教化之功。他创立了全面、系统的道德体系,
却不愿直面自己的宗教信仰;尽管他对上帝虔诚之至,但却以独特伦理说教代替了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其神圣。文章认为,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具有两面性:表面上是个自然神论者,内心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自传》通过三种叙事策略巧妙回避了这种双重宗教观。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既源于《自传》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其实用主义处事之道的侧面体现。
关键词:《富兰克林自传》;伦理思想;宗教观;自然神论;新教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05(2014)06-0034-06收稿日期:2014-09-26
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美国‘大萧条’期间畅销小说研究”(13YD026)作者简介:邓俊娥(1978-),女,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与文化。
一、《自传》与宗教伦理
在世人眼中,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是无数头衔的拥有者①,但他本人却始终以“印刷人”身份自居,因为从事“印刷”是他一生伟大成就的基础。因此,他必然脚踏
②
实地,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从表面上看,《自传》
词涵义适用范围。在他所列举的诸多美德中,缄默、有序、洁净、勤勉、节俭等都属于清教传统[1]。可以断言,富兰克林巧妙地把自己的宗教观念融入《自传》叙述中,以避免单纯说教的乏味。
当然,若想全面了解富兰克林的宗教伦理思想,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他对待美德与金钱的关系问题。富兰克林从不避讳金钱与美德之间的关系,他坚持美德能够带来财富,而且是获得财富的最可靠途径。有人因此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唯利主义者。但如果把富兰克林的“商人”身份和他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就不难理解财富和金钱的重要性了。富兰克林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更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实干家。他在强调财富与品德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之余,还强调了另一个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崇尚财富积累,尤其在竞争激烈、崇尚民主的美国
宣扬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但是富兰克林却在这种本质背后赋予了更多的道德内涵和伦理色彩。因为伟大作品的价值都是由其教诲功能决定的③。从开篇到结束,《自传》始终灌输一条条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美德,潜移默化地激发读者对各种道德善行的理解。富兰克林道德观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包容”。所以,他一生丰富的经历便是他“包容”哲学形成的最佳注解。在《自传》中,富兰克林提出了自认为必需且相宜的十三种德行④,并在每一项下加了简单的箴言,充分说明该
①世人为富兰克林所贴的标签有:打工仔、邮政局长、散文家、诗人、学者、化学家、演讲家、政治家、幽默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教授、公使、慈善家、医生、艺术家、军官、代理商、议长、和平缔造者、州长等。
②即《富兰克林自传》(TheAutobiographyofBenjaminFranklin,1818)。
③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聂珍钊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④十三条德行包括: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虚。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5
社会里,一个人积聚财富务必恪守“正道”。这就进一步强调了美德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富兰克林认为“诚实和正直”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美德。这一美德虽然源自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但是他认为宗教教义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是否有益于社会,是否有益于人类道德准则。事实上,这种观点并未考虑纯粹的神学问题。在富兰克林看来,不管是宗教还是个人美德,最终目的都是向善,都是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或者将宗教与个人德行完全分裂或对立起来,都是无法接受的。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以是否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为最终落脚点。显然,他的道德标准和好人标准具有更加宽泛的概念,其中虽然包含着个人利益,但其指向主要指人们动机与结果的有用性。由此可见,他的道德理想完全与个人和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富兰克林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究竟如何?这也是《自传》所宣扬的核心问题。个人——社会利益的统一便是富兰克林《自传》的核心理念。有人认为富兰克林是纯粹功利主义者。其实不然,富兰克林所宣扬的功利主义具有丰富内涵。这种行事原则是极其慷慨和人性化的。表面上看,他虽然相信理性原则,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实际经验,因此具有典型实用主义倾向。恰如威廉詹姆斯所言:“富
[2]
兰克林或许可被认定为美国实用主义先驱之一。”
当年“记忆力太好”。为说明这个问题,他举实例说明“一把有斑点的斧头是最好的”所蕴含的道理,并直率而不乏调侃地说:“像我这样极度吹毛求疵地苛求于我自己或许竟是一种道德上的蠢事,假如有
[3]
人知道了,我将成为笑柄。”显然,富兰克林通过
这种自我贬抑的方式避免读者觉得他是自以为是、貌似完美的家伙,同时也有效地证明他谦逊、真诚的德行。至于他的谦虚,作者则通过另一则实例给予专门说明。他的一位朋友说他很自大,还列举了几个例子。朋友所举的例子使他十分信服,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十二项美德中加进了“谦虚”这一项。的确,在说明自己“并不完美”方面,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达到了效果。但是,作者毫无保留地揭露自己的“不足”丝毫没有贬损他的形象。这恰是富兰克林语言的巧妙和睿智之处。
在《自传》中,作者以其独特伦理说教代替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显然有其独具匠心之处。他虽然承认自己长期受的是长老会影响,但却认为长老会某些教条有些莫名其妙,其他一些教条也值得怀疑。他不上教堂,不听牧师布道,却力求品德完美。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它的神圣。他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必然引起人们的困惑。
二、《自传》的宗教意识与叙事策略
长期以来,就富兰克林宗教信仰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虽然深受清教文化影响,但不是清教徒;有人认为他虽然批判自然神论⑤,却成了无神论者;有人认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基督徒,也有人认为他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任何宗教信仰⑥。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美洲文学
[4]中反教权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人们对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如数家珍般地悉数抖出自己一生中积聚起来的众多美德,势必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简直就是个圣人,毫无瑕疵之人。富兰克林本人虽然也预感到这一点,但他不想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不想因个人的完美而招致别人质疑和嫉妒。所以,他得想点办法让自己有点瑕疵,尽管他一直在劝诫人们竭力达到尽善尽美。他给自己找了一个缺点:生活缺乏秩序。他之所以认为“‘生活秩序’给了他最多麻烦”,是因为“一个老板必须出外应
[3]
酬,在任何时间接待因事来访的客人”。他还认为
宗教观的判断往往是通过阅读其著述直观感受而得。虽然有许多资料可供查证,但《自传》的记叙或许与作者实际信仰之间存在着偏差⑦。事实上,虽然《自传》早就向人们宣扬了繁杂的宗教、伦理思想,但是作者的真实信仰问题,仍然困惑着广
自己在摆放杂物、文件等方面做得不好。这是因为他早年的不良习惯所致,并将不良习惯归咎于
⑤萨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博士在其著名的《英语词典》(1755年)中,把自然神论定义为“那些只承认一位上帝,不接受任何启示宗教的人们的观念”。一般而言,自然神论者宣称信仰上帝,但拒绝基督及其教义,他们往往对于神迹和特别启示持怀疑态度。
⑥袁雪生:《〈富兰克林自传〉与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⑦一般而言,虚构文学的作者与叙事者并不等同,真实作者会尽可能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虽然《传记》作者会在文本中呈现部分事实,但仍会隐瞒或有选择地公开那些他认为不该透露的真相。
36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大读者。人们被《自传》作者复杂、甚至矛盾的宗教观所蒙蔽,往往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历史学家往往忽视或曲解宗教教义在文学中的
[5]确切表达”。
洁”概括。由是观之,富兰克林的父母亲对他的人格塑造起到重要作用。但富兰克林却有意识地让他们不与宗教产生过多瓜葛,他或许想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富兰克林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家庭里长大的,信奉上帝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在《自传》开篇就交代得很清楚:
“自传既然提到了上帝,我愿意十分谦恭地承认,上面提到的我过去一生中的幸福当归功于上帝仁慈的旨意,上帝使我找到了处世之道,并且使这些方法获得成功。这种信仰使我希望,虽然我不应该臆断,上帝在将来会像以前一样地祝福我,不论是使我继续享受幸福,或是使我忍受命中注定的逆运(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可能有这样的遭遇),因为我未来命运的轮廓只有上帝知道,上
[3]
帝甚至能够通过苦难来祝福我们。”
《自传》开篇不久,作者就交代自己家族的信仰背景。他的家人起初都信仰国教,尽管后来时常遭受迫害,但伯父本杰明和父亲约瑟仍然改信新教。当时,远在欧洲的非国教宗教集会受到法律禁止,新教徒们计划移居到美洲,希望在新大陆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富兰克林的先人们就是这些追求自由精神的清教徒之一。在宗教方面对富兰克林产生最大影响的人是其伯父本杰明。根据《自传》,富兰克林家族的传统职业是打铁。而且按照“长子总是要学打铁”的家规,富兰克林的伯父和父亲的长子都做了铁匠。他祖父的四个儿子分别叫汤麦斯、约翰、本杰明和约瑟。汤麦斯学了打铁,约翰成了染匠。而本杰明的职业则是丝绸染匠。由于他跟这位伯父感情甚好,最终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位伯父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这对富兰克林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对父亲的描写很正面,但却很少提及他的宗教信仰。他对父亲的描述显然带着赞赏和感激,言语中流露出一丝深情和敬重。他认为父亲约瑟不仅有良好相貌和性格,而且生性颖悟,多才多艺。他会在晚间工作完毕后边拉提琴边唱赞美歌。他是一位善于动手的实干家:既精于机械工具,又有省察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力。尽管家中孩子众多,家境困难,但他仍能在劳作间隙帮助他人,耐心地提供有益的判断和忠告,或充当争执双方的调停者。此外,他喜欢与知心友人或邻居进餐叙谈,提出或探讨各种问题,以增进孩子们的智慧。这些举动使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了善良、正直和审慎的种种美德。父亲对食物的不甚在乎也深深影响了富兰克林,长大后,他也和父亲一样,不大在意“菜肴烹调的优劣,当令或落令,滋味的好坏,以及与同类中其他菜肴的比
[3]
较”。在谈及母亲时,作者用母亲的碑文表达了
从表面上来看,富兰克林父母双亲对他的影响有限。但事实上,他父亲从小就要求他笃信清教教义,长大后做一位牧师。根据《自传》,他虽经常在父亲书房里博览群书,但他当时似乎对教义不求甚解。等他逐渐成熟后,他开始逐渐修正自己信仰上的问题,一改往日好争辩的缺点,开始转向自然神论。但不久,他发现这种信仰并未给自己带来益处,对自己的生活也毫无帮助[1]。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更新的方面。但他并未完全放弃理性原则,只是强调适当推测和怀疑也是必要的。基于自身经验和实用主义原则,他开始猛烈抨击宗教式教条主义。事实上,笔者认为,作者表面上宣扬一种自由、实用的宗教观,具有自然神论者的特点,然而,在精神层面他却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新教徒。我国学者常耀信也认为:“《自传》清楚地表明,富兰克林在心灵深处是一位
[6]
虔诚的清教徒。”这一点之所以长期被大多数人忽
视,是因为人们在探讨富兰克林信仰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叙述者身份问题⑧。换言之,在《自传》的叙述过程中,作者采取多种策略来避免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信仰问题。学者海伦加德纳的观点可以佐证这种避重就轻的手法。他认为,尽管希腊悲剧是宗教性戏剧,它的主题源于人们所熟悉的希腊神话。尽管如此,剧作家在叙述过程中可以有所取舍,对情节
敬仰之情。诗的大意可用“忠诚、勤勉、贤良、贞
⑧韦恩布斯(WayneBooth)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隐含作者”(impliedauthor)的概念。他认为隐含作者相当于英国女批评家凯瑟琳蒂洛森在1959年引用道顿论乔治艾略特时提出的作者的“第二自我”,即作者的“替身”。这个替身往往与真实的作者有所不同。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7
进行变更。虽然故事轮廓早已给定,但诗人仍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希腊悲剧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比其他戏剧更具宗教性。它们是演给其他观众而不是一群参加礼拜的教徒看的⑨。同理,富兰克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不让《自传》变成一部枯燥的经书,不让广大读者因他的宗教说教而产生厌恶感。由于叙述者是作品叙述行为的实际承担者,为便于进行文本分析,下文将以“叙述者”代替《自传》中的“我”,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文本自身与作者(富兰克林)之间的关系。尽管有人认为传记作品的叙事有别于普通小说,而从读者阅读角度讲,作者仍然希望读者把它当作《自传》来读10。但笔者认为,它既然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具备文学作品的某些属性。
《自传》对作者真实宗教信仰采用了三种隐蔽策略:其一,叙述者往往在表面上显得很不虔诚,在许多方面与虔诚的基督徒却有所不同;其二,叙述者通过间接手段表明自己的信仰问题,这种手法往往非常含蓄;第三,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往往承认自己没有固定的派别,兼收各家之长,笃信上帝和自己总结出来的道德伦理准则,但是这种信仰明显与作者真实信仰不符。
《自传》的开篇部分,叙述者采取了第一种手法表明自己对上帝的态度:“我当时确实还认为做礼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虽然我好像无暇参加礼拜),我总是尽可能地躲避参加这种普遍遵守的崇
[3]
拜仪式,设法独自一人留在印刷所里。”显然,他
叙述者似乎否认上帝与《圣经》的等同性。他拥护上帝的全能,但却怀疑《圣经》的神圣性。他的这种怀疑精神或许来自于现实体验,但是真实、诚意和廉洁的德行却是他最为认可的。显然,他已克服了以往的教条主义,把宗教信念与现实体验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这仍然符合自然神论的教义11。
第二种策略,即叙述者通过间接手段表明自己的信仰问题,往往表达得非常含蓄。例如,在横渡海湾时,他声称自己因救一位落水的荷兰乘客而意外获得了心爱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他心想,“除了《圣经》以外,它比任何其他书籍拥有更广泛的读者”。但他辩称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富兰德尔》《宗教求爱》
[3]
《家庭教师》等都成功地模仿了这种写法”。事实
上,他对该书的推崇还有其他原因。众所周知,《天使历程》是一本宗教意味极浓的书,班扬本想使该书“成为一名医治灵魂的医生,但却创造了一
[7]件杰出的艺术品”。他并未采取正面说教形式,
而是采用寓言形式传达自己的宗教信念。所以,作者通过叙述者假托自己出于文学的喜爱,实则出于强烈的宗教情结。难怪有人认为,《自传》在“在世俗的层面上展现了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
[8]主题”。
书中还有两个例子,可以从反面说明作者强烈的护教意识。例如,他在叙述自己与朋友凯谋争辩时,提到了创立新教派的事。原文如下:“我常常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来使他跟我论辩,用一些看起来显然离开我们当前的题目很远〔的问题提问〕,但是逐渐地把他引入窘境,……但是,这件事却使凯谋对他十分赞赏,甚至认真地提议要我作为他的同事,帮他创立一个新的教派。他打算讲道,要我去驳斥一切反对者。当他向我说明他的教条时,我发现当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我所反对的,除非我也可以参加一点
[3]意见,介绍一点我自己对宗教的看法。”
承认上帝的权威性,愿意接受他的福佑。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定期做礼拜的规则。接着,他对《圣经》权威性提出质疑:
“……《圣经》本身对我并没有重要性,但是我认为:虽然我们不能因为《圣经》禁止某些行动,就说这些行动是坏的,或是因为《圣经》叫我们做,所以就认为是好的,但是当我们考虑事物的各种情况以后,也许正因为它们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要禁止这些行动,或是正因为这种行动的
[3]
本身于我们有益,所以我们要去做。”
这段话表明,表面上狂热、虔诚的凯谋其实
⑨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江先春、沈弘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10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11享有“英国自然神论之父”的爱德华赫伯特勋爵(EdwardHerbert,1583—1648年)认为,所有宗教共同的东西是下面五条先天的原理或者共同的概念。它们不依赖于任何特别的启示:上帝存在;上帝应当受崇拜;德行是崇拜的主要因素;悔改是一项人的责任;死后将有报应和惩罚。参见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3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并不了解他所信的宗教教义,甚至随时都准备改弦更张。而叙述者不仅十分熟悉教义,而且对宗教有着更深的理解,从而反衬出他的虔诚。在《自传》中,他还列举了一位瘦弱老妇人的例子来说明
[3]“微小收入就可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表面上看,
宗教观显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些虽然都符合自然神论者的行事准则,但是,这显然与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不太相符。
三、双重宗教观建构
在总结富兰克林信仰问题之前,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虔诚基督徒作家在创作时会怎样平衡自己的信仰与读者的接受呢?海伦加德纳援引T.S.艾略特的话,“信仰问题很可能是不可解决的问题”,说明作家创作与自身信仰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信仰他
[8]
们声称信仰的东西,是无法衡量的。”的确如此,
他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收入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叙述者想通过这位七十多岁老处女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宣扬他的宗教理念。还有一例或许能够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就在他最初离家远走的途中,叙述者曾留宿于勃朗大夫开的客店。这位店主有一点学问,人也聪明,但不大信仰宗教,他还淘气地把《圣经》用滑稽手法改写成拙劣的诗体,从而使《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显得十分荒谬。叙述者指出:“如果这样的《圣经》得以出版,可能会使信心浅薄之人受到不良影响。但它
[3]
从未出版。”显然,他是很不赞同店主对《圣经》进
任何一部伟大作品都是建立在广大民众认可的基础之上。如果纯粹为了宗教的说教,忽略了作品艺术性和价值,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约翰逊认为:“诗歌的精髓是‘创新’,而新奇在宗教中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宗教教义是固定的,不容任意变动,而诗歌的魅力就在于给人耳目一
[9]
新、陌生却出人意料。”因此,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行拙劣的篡改。因为他想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声音,而真实声音并未明确地讲出来,而是采用这样一种间接、迂回手法。在第一种叙述策略中,叙述者表面上并不认可《圣经》,甚至直接挑战其权威性。但在此处,他却运用含蓄手法捍卫《圣经》的严肃性。显然,叙述者态度出现了矛盾。而后一种情况正是一个虔诚基督徒的真实声音,而非自然神论者的声音12。他通过两种手法的巧妙配合,含蓄却肯定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宗教态度。
第三种叙述策略,细心的读者应该能找出很多例子。例如,他在描述自己生活秩序时专门附上一张作息时间表。通过这张作息表可以看出,他早晨起床、盥洗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祈祷全能至善的上帝!”,然后再做其他事情。至此,读者难道还会怀疑他对上帝的忠诚,怀疑他基督徒的身份吗?在《自传》的结束部分,叙述者声称他认为很有必要组建一个团体,把有德行之人汇聚在一起,并为这个正规团体取名叫“联合道德党”。叙述者认为,他所起草的草案精髓“摒弃了一切足以引起任何教派信徒反对的东西”。此处,叙述者再一次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尊重美国的每一种宗教信仰。他宽泛、毫无独特个性的
作家在创作时如果能够改变原作宗教背景,弱化宗教说教,或许能使作品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李尔王》和《荒原》或许就是最佳例证。
撇开文学本身,再看富兰克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实。在富兰克林的晚年,他不仅是一名商人,还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对当时的政治家来说,宗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争执。事实上,作者在《自传》的许多地方都流露出对教会斗争的担忧。例如在修建会堂、推选保管该项房地产理事时,他们就采取了平等推选理事的做法。为的是,“不许任何教派占有优势,免得以后有人利用这种优势,违反修建这所
[3]会堂的原意,把整所房屋拨给某一教派独用”。
另外,他年轻时就已经悟到“宗教争论”的种种弊端,认为“只有律师和大学里的人才会与人争论”。富兰克林所处时代虽然宗教教义严格,但宗教气氛十分自由和活跃。正因如此,各种教派林立,各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和对立也比较严重。富兰克林睿智而谨慎,对每件小事都考虑得极为周全,自然不会在宗教问题上掉以轻心,给对手和
12自然神论与其他所有新教神学的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对待《圣经》的态度上。路德、加尔文、茨温利、克兰麦、胡克和再洗礼派等都强调道与灵的逻辑论证,认为它是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的真正权威。神的道,尤其是《圣经》所表达的道,被视为圣灵透过名为灵感的超自然作用所发表的客观无误的特别启示。但是,若无圣灵光照,圣经的道对于读者的心思和心灵乃是“死的字句”,因此圣灵对于基督教权威重要得无与伦比。参见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基督教文化译丛》,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4页。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9
不同政见者留下把柄。他晚年之所以提出“联合道德党”,除了进一步践行其宗教信念之外,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商、从政的总结式表达。他构思、酝酿这个“党派”的时间是1788年,当时已82岁高龄。即使在他最初动笔撰写《自传》时也已经65岁了13。显然,作者在撰写《自传》时,刻意弱化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意在避免读者反感和误解其复杂伦理“说教”,同时避免不必要纷争。因此,他不得不在宗教立场和宗教态度上采取模糊、甚至矛盾的处理方式。从另一方面看,清教徒往往恪守“内心苦行”的原则,把严格自律的生活与勤勉工作视为对神圣职责和信仰的检验,因为根据加尔文的“先定论”,“事业上的成功者,才是‘上帝选
[10]
民’的象征”。这恰好是富兰克林勤劳奋斗一生的
cationofAmerica[J].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1992(2).
[2]JamesWilliam.Pragmatism[M].Indianapolis:HackettPublishing,
1981.
[3]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M].姚善友,译.北京:北京十
月文艺出版社,2005.
[4]
P伊凡诺夫.富兰克林传[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Stewart,Randall.AmericanLiteratureandChristianDoctrine[M].
London:GreenwoodPress,1977.
[6]常耀信.美国文学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7]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9.
[8]CharlesL.Sanford.AnAmericanPilgrim’sProgress[J].American
Quarterly,1954(6).
[9]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江先春,沈弘,译.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8.
[10]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M].上海:上海
最佳注解。
参考文献:
[1]Forde,Steven.BenjaminFranklin’sAutobiographyandtheEdu-
人民出版社,1994.
13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殁于1790年,于1771年开始撰写《自传》。
第12卷第6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月
12(6):34~39Dec.2014
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
邓俊娥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幼浸淫清教思想,笃信德行教化之功。他创立了全面、系统的道德体系,
却不愿直面自己的宗教信仰;尽管他对上帝虔诚之至,但却以独特伦理说教代替了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其神圣。文章认为,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具有两面性:表面上是个自然神论者,内心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自传》通过三种叙事策略巧妙回避了这种双重宗教观。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既源于《自传》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其实用主义处事之道的侧面体现。
关键词:《富兰克林自传》;伦理思想;宗教观;自然神论;新教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05(2014)06-0034-06收稿日期:2014-09-26
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美国‘大萧条’期间畅销小说研究”(13YD026)作者简介:邓俊娥(1978-),女,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与文化。
一、《自传》与宗教伦理
在世人眼中,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是无数头衔的拥有者①,但他本人却始终以“印刷人”身份自居,因为从事“印刷”是他一生伟大成就的基础。因此,他必然脚踏
②
实地,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从表面上看,《自传》
词涵义适用范围。在他所列举的诸多美德中,缄默、有序、洁净、勤勉、节俭等都属于清教传统[1]。可以断言,富兰克林巧妙地把自己的宗教观念融入《自传》叙述中,以避免单纯说教的乏味。
当然,若想全面了解富兰克林的宗教伦理思想,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他对待美德与金钱的关系问题。富兰克林从不避讳金钱与美德之间的关系,他坚持美德能够带来财富,而且是获得财富的最可靠途径。有人因此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唯利主义者。但如果把富兰克林的“商人”身份和他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就不难理解财富和金钱的重要性了。富兰克林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更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实干家。他在强调财富与品德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之余,还强调了另一个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崇尚财富积累,尤其在竞争激烈、崇尚民主的美国
宣扬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但是富兰克林却在这种本质背后赋予了更多的道德内涵和伦理色彩。因为伟大作品的价值都是由其教诲功能决定的③。从开篇到结束,《自传》始终灌输一条条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美德,潜移默化地激发读者对各种道德善行的理解。富兰克林道德观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包容”。所以,他一生丰富的经历便是他“包容”哲学形成的最佳注解。在《自传》中,富兰克林提出了自认为必需且相宜的十三种德行④,并在每一项下加了简单的箴言,充分说明该
①世人为富兰克林所贴的标签有:打工仔、邮政局长、散文家、诗人、学者、化学家、演讲家、政治家、幽默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教授、公使、慈善家、医生、艺术家、军官、代理商、议长、和平缔造者、州长等。
②即《富兰克林自传》(TheAutobiographyofBenjaminFranklin,1818)。
③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聂珍钊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④十三条德行包括: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虚。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5
社会里,一个人积聚财富务必恪守“正道”。这就进一步强调了美德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富兰克林认为“诚实和正直”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美德。这一美德虽然源自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但是他认为宗教教义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是否有益于社会,是否有益于人类道德准则。事实上,这种观点并未考虑纯粹的神学问题。在富兰克林看来,不管是宗教还是个人美德,最终目的都是向善,都是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或者将宗教与个人德行完全分裂或对立起来,都是无法接受的。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以是否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为最终落脚点。显然,他的道德标准和好人标准具有更加宽泛的概念,其中虽然包含着个人利益,但其指向主要指人们动机与结果的有用性。由此可见,他的道德理想完全与个人和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富兰克林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究竟如何?这也是《自传》所宣扬的核心问题。个人——社会利益的统一便是富兰克林《自传》的核心理念。有人认为富兰克林是纯粹功利主义者。其实不然,富兰克林所宣扬的功利主义具有丰富内涵。这种行事原则是极其慷慨和人性化的。表面上看,他虽然相信理性原则,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实际经验,因此具有典型实用主义倾向。恰如威廉詹姆斯所言:“富
[2]
兰克林或许可被认定为美国实用主义先驱之一。”
当年“记忆力太好”。为说明这个问题,他举实例说明“一把有斑点的斧头是最好的”所蕴含的道理,并直率而不乏调侃地说:“像我这样极度吹毛求疵地苛求于我自己或许竟是一种道德上的蠢事,假如有
[3]
人知道了,我将成为笑柄。”显然,富兰克林通过
这种自我贬抑的方式避免读者觉得他是自以为是、貌似完美的家伙,同时也有效地证明他谦逊、真诚的德行。至于他的谦虚,作者则通过另一则实例给予专门说明。他的一位朋友说他很自大,还列举了几个例子。朋友所举的例子使他十分信服,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十二项美德中加进了“谦虚”这一项。的确,在说明自己“并不完美”方面,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达到了效果。但是,作者毫无保留地揭露自己的“不足”丝毫没有贬损他的形象。这恰是富兰克林语言的巧妙和睿智之处。
在《自传》中,作者以其独特伦理说教代替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显然有其独具匠心之处。他虽然承认自己长期受的是长老会影响,但却认为长老会某些教条有些莫名其妙,其他一些教条也值得怀疑。他不上教堂,不听牧师布道,却力求品德完美。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它的神圣。他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必然引起人们的困惑。
二、《自传》的宗教意识与叙事策略
长期以来,就富兰克林宗教信仰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虽然深受清教文化影响,但不是清教徒;有人认为他虽然批判自然神论⑤,却成了无神论者;有人认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基督徒,也有人认为他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任何宗教信仰⑥。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美洲文学
[4]中反教权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人们对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如数家珍般地悉数抖出自己一生中积聚起来的众多美德,势必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简直就是个圣人,毫无瑕疵之人。富兰克林本人虽然也预感到这一点,但他不想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不想因个人的完美而招致别人质疑和嫉妒。所以,他得想点办法让自己有点瑕疵,尽管他一直在劝诫人们竭力达到尽善尽美。他给自己找了一个缺点:生活缺乏秩序。他之所以认为“‘生活秩序’给了他最多麻烦”,是因为“一个老板必须出外应
[3]
酬,在任何时间接待因事来访的客人”。他还认为
宗教观的判断往往是通过阅读其著述直观感受而得。虽然有许多资料可供查证,但《自传》的记叙或许与作者实际信仰之间存在着偏差⑦。事实上,虽然《自传》早就向人们宣扬了繁杂的宗教、伦理思想,但是作者的真实信仰问题,仍然困惑着广
自己在摆放杂物、文件等方面做得不好。这是因为他早年的不良习惯所致,并将不良习惯归咎于
⑤萨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博士在其著名的《英语词典》(1755年)中,把自然神论定义为“那些只承认一位上帝,不接受任何启示宗教的人们的观念”。一般而言,自然神论者宣称信仰上帝,但拒绝基督及其教义,他们往往对于神迹和特别启示持怀疑态度。
⑥袁雪生:《〈富兰克林自传〉与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⑦一般而言,虚构文学的作者与叙事者并不等同,真实作者会尽可能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虽然《传记》作者会在文本中呈现部分事实,但仍会隐瞒或有选择地公开那些他认为不该透露的真相。
36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大读者。人们被《自传》作者复杂、甚至矛盾的宗教观所蒙蔽,往往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历史学家往往忽视或曲解宗教教义在文学中的
[5]确切表达”。
洁”概括。由是观之,富兰克林的父母亲对他的人格塑造起到重要作用。但富兰克林却有意识地让他们不与宗教产生过多瓜葛,他或许想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富兰克林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家庭里长大的,信奉上帝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在《自传》开篇就交代得很清楚:
“自传既然提到了上帝,我愿意十分谦恭地承认,上面提到的我过去一生中的幸福当归功于上帝仁慈的旨意,上帝使我找到了处世之道,并且使这些方法获得成功。这种信仰使我希望,虽然我不应该臆断,上帝在将来会像以前一样地祝福我,不论是使我继续享受幸福,或是使我忍受命中注定的逆运(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可能有这样的遭遇),因为我未来命运的轮廓只有上帝知道,上
[3]
帝甚至能够通过苦难来祝福我们。”
《自传》开篇不久,作者就交代自己家族的信仰背景。他的家人起初都信仰国教,尽管后来时常遭受迫害,但伯父本杰明和父亲约瑟仍然改信新教。当时,远在欧洲的非国教宗教集会受到法律禁止,新教徒们计划移居到美洲,希望在新大陆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富兰克林的先人们就是这些追求自由精神的清教徒之一。在宗教方面对富兰克林产生最大影响的人是其伯父本杰明。根据《自传》,富兰克林家族的传统职业是打铁。而且按照“长子总是要学打铁”的家规,富兰克林的伯父和父亲的长子都做了铁匠。他祖父的四个儿子分别叫汤麦斯、约翰、本杰明和约瑟。汤麦斯学了打铁,约翰成了染匠。而本杰明的职业则是丝绸染匠。由于他跟这位伯父感情甚好,最终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位伯父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这对富兰克林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对父亲的描写很正面,但却很少提及他的宗教信仰。他对父亲的描述显然带着赞赏和感激,言语中流露出一丝深情和敬重。他认为父亲约瑟不仅有良好相貌和性格,而且生性颖悟,多才多艺。他会在晚间工作完毕后边拉提琴边唱赞美歌。他是一位善于动手的实干家:既精于机械工具,又有省察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力。尽管家中孩子众多,家境困难,但他仍能在劳作间隙帮助他人,耐心地提供有益的判断和忠告,或充当争执双方的调停者。此外,他喜欢与知心友人或邻居进餐叙谈,提出或探讨各种问题,以增进孩子们的智慧。这些举动使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了善良、正直和审慎的种种美德。父亲对食物的不甚在乎也深深影响了富兰克林,长大后,他也和父亲一样,不大在意“菜肴烹调的优劣,当令或落令,滋味的好坏,以及与同类中其他菜肴的比
[3]
较”。在谈及母亲时,作者用母亲的碑文表达了
从表面上来看,富兰克林父母双亲对他的影响有限。但事实上,他父亲从小就要求他笃信清教教义,长大后做一位牧师。根据《自传》,他虽经常在父亲书房里博览群书,但他当时似乎对教义不求甚解。等他逐渐成熟后,他开始逐渐修正自己信仰上的问题,一改往日好争辩的缺点,开始转向自然神论。但不久,他发现这种信仰并未给自己带来益处,对自己的生活也毫无帮助[1]。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更新的方面。但他并未完全放弃理性原则,只是强调适当推测和怀疑也是必要的。基于自身经验和实用主义原则,他开始猛烈抨击宗教式教条主义。事实上,笔者认为,作者表面上宣扬一种自由、实用的宗教观,具有自然神论者的特点,然而,在精神层面他却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新教徒。我国学者常耀信也认为:“《自传》清楚地表明,富兰克林在心灵深处是一位
[6]
虔诚的清教徒。”这一点之所以长期被大多数人忽
视,是因为人们在探讨富兰克林信仰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叙述者身份问题⑧。换言之,在《自传》的叙述过程中,作者采取多种策略来避免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信仰问题。学者海伦加德纳的观点可以佐证这种避重就轻的手法。他认为,尽管希腊悲剧是宗教性戏剧,它的主题源于人们所熟悉的希腊神话。尽管如此,剧作家在叙述过程中可以有所取舍,对情节
敬仰之情。诗的大意可用“忠诚、勤勉、贤良、贞
⑧韦恩布斯(WayneBooth)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隐含作者”(impliedauthor)的概念。他认为隐含作者相当于英国女批评家凯瑟琳蒂洛森在1959年引用道顿论乔治艾略特时提出的作者的“第二自我”,即作者的“替身”。这个替身往往与真实的作者有所不同。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7
进行变更。虽然故事轮廓早已给定,但诗人仍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希腊悲剧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比其他戏剧更具宗教性。它们是演给其他观众而不是一群参加礼拜的教徒看的⑨。同理,富兰克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不让《自传》变成一部枯燥的经书,不让广大读者因他的宗教说教而产生厌恶感。由于叙述者是作品叙述行为的实际承担者,为便于进行文本分析,下文将以“叙述者”代替《自传》中的“我”,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文本自身与作者(富兰克林)之间的关系。尽管有人认为传记作品的叙事有别于普通小说,而从读者阅读角度讲,作者仍然希望读者把它当作《自传》来读10。但笔者认为,它既然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具备文学作品的某些属性。
《自传》对作者真实宗教信仰采用了三种隐蔽策略:其一,叙述者往往在表面上显得很不虔诚,在许多方面与虔诚的基督徒却有所不同;其二,叙述者通过间接手段表明自己的信仰问题,这种手法往往非常含蓄;第三,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往往承认自己没有固定的派别,兼收各家之长,笃信上帝和自己总结出来的道德伦理准则,但是这种信仰明显与作者真实信仰不符。
《自传》的开篇部分,叙述者采取了第一种手法表明自己对上帝的态度:“我当时确实还认为做礼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虽然我好像无暇参加礼拜),我总是尽可能地躲避参加这种普遍遵守的崇
[3]
拜仪式,设法独自一人留在印刷所里。”显然,他
叙述者似乎否认上帝与《圣经》的等同性。他拥护上帝的全能,但却怀疑《圣经》的神圣性。他的这种怀疑精神或许来自于现实体验,但是真实、诚意和廉洁的德行却是他最为认可的。显然,他已克服了以往的教条主义,把宗教信念与现实体验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这仍然符合自然神论的教义11。
第二种策略,即叙述者通过间接手段表明自己的信仰问题,往往表达得非常含蓄。例如,在横渡海湾时,他声称自己因救一位落水的荷兰乘客而意外获得了心爱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他心想,“除了《圣经》以外,它比任何其他书籍拥有更广泛的读者”。但他辩称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富兰德尔》《宗教求爱》
[3]
《家庭教师》等都成功地模仿了这种写法”。事实
上,他对该书的推崇还有其他原因。众所周知,《天使历程》是一本宗教意味极浓的书,班扬本想使该书“成为一名医治灵魂的医生,但却创造了一
[7]件杰出的艺术品”。他并未采取正面说教形式,
而是采用寓言形式传达自己的宗教信念。所以,作者通过叙述者假托自己出于文学的喜爱,实则出于强烈的宗教情结。难怪有人认为,《自传》在“在世俗的层面上展现了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
[8]主题”。
书中还有两个例子,可以从反面说明作者强烈的护教意识。例如,他在叙述自己与朋友凯谋争辩时,提到了创立新教派的事。原文如下:“我常常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来使他跟我论辩,用一些看起来显然离开我们当前的题目很远〔的问题提问〕,但是逐渐地把他引入窘境,……但是,这件事却使凯谋对他十分赞赏,甚至认真地提议要我作为他的同事,帮他创立一个新的教派。他打算讲道,要我去驳斥一切反对者。当他向我说明他的教条时,我发现当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我所反对的,除非我也可以参加一点
[3]意见,介绍一点我自己对宗教的看法。”
承认上帝的权威性,愿意接受他的福佑。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定期做礼拜的规则。接着,他对《圣经》权威性提出质疑:
“……《圣经》本身对我并没有重要性,但是我认为:虽然我们不能因为《圣经》禁止某些行动,就说这些行动是坏的,或是因为《圣经》叫我们做,所以就认为是好的,但是当我们考虑事物的各种情况以后,也许正因为它们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要禁止这些行动,或是正因为这种行动的
[3]
本身于我们有益,所以我们要去做。”
这段话表明,表面上狂热、虔诚的凯谋其实
⑨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江先春、沈弘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10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11享有“英国自然神论之父”的爱德华赫伯特勋爵(EdwardHerbert,1583—1648年)认为,所有宗教共同的东西是下面五条先天的原理或者共同的概念。它们不依赖于任何特别的启示:上帝存在;上帝应当受崇拜;德行是崇拜的主要因素;悔改是一项人的责任;死后将有报应和惩罚。参见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3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并不了解他所信的宗教教义,甚至随时都准备改弦更张。而叙述者不仅十分熟悉教义,而且对宗教有着更深的理解,从而反衬出他的虔诚。在《自传》中,他还列举了一位瘦弱老妇人的例子来说明
[3]“微小收入就可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表面上看,
宗教观显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些虽然都符合自然神论者的行事准则,但是,这显然与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不太相符。
三、双重宗教观建构
在总结富兰克林信仰问题之前,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虔诚基督徒作家在创作时会怎样平衡自己的信仰与读者的接受呢?海伦加德纳援引T.S.艾略特的话,“信仰问题很可能是不可解决的问题”,说明作家创作与自身信仰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信仰他
[8]
们声称信仰的东西,是无法衡量的。”的确如此,
他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收入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叙述者想通过这位七十多岁老处女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宣扬他的宗教理念。还有一例或许能够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就在他最初离家远走的途中,叙述者曾留宿于勃朗大夫开的客店。这位店主有一点学问,人也聪明,但不大信仰宗教,他还淘气地把《圣经》用滑稽手法改写成拙劣的诗体,从而使《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显得十分荒谬。叙述者指出:“如果这样的《圣经》得以出版,可能会使信心浅薄之人受到不良影响。但它
[3]
从未出版。”显然,他是很不赞同店主对《圣经》进
任何一部伟大作品都是建立在广大民众认可的基础之上。如果纯粹为了宗教的说教,忽略了作品艺术性和价值,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约翰逊认为:“诗歌的精髓是‘创新’,而新奇在宗教中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宗教教义是固定的,不容任意变动,而诗歌的魅力就在于给人耳目一
[9]
新、陌生却出人意料。”因此,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行拙劣的篡改。因为他想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声音,而真实声音并未明确地讲出来,而是采用这样一种间接、迂回手法。在第一种叙述策略中,叙述者表面上并不认可《圣经》,甚至直接挑战其权威性。但在此处,他却运用含蓄手法捍卫《圣经》的严肃性。显然,叙述者态度出现了矛盾。而后一种情况正是一个虔诚基督徒的真实声音,而非自然神论者的声音12。他通过两种手法的巧妙配合,含蓄却肯定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宗教态度。
第三种叙述策略,细心的读者应该能找出很多例子。例如,他在描述自己生活秩序时专门附上一张作息时间表。通过这张作息表可以看出,他早晨起床、盥洗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祈祷全能至善的上帝!”,然后再做其他事情。至此,读者难道还会怀疑他对上帝的忠诚,怀疑他基督徒的身份吗?在《自传》的结束部分,叙述者声称他认为很有必要组建一个团体,把有德行之人汇聚在一起,并为这个正规团体取名叫“联合道德党”。叙述者认为,他所起草的草案精髓“摒弃了一切足以引起任何教派信徒反对的东西”。此处,叙述者再一次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尊重美国的每一种宗教信仰。他宽泛、毫无独特个性的
作家在创作时如果能够改变原作宗教背景,弱化宗教说教,或许能使作品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李尔王》和《荒原》或许就是最佳例证。
撇开文学本身,再看富兰克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实。在富兰克林的晚年,他不仅是一名商人,还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对当时的政治家来说,宗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争执。事实上,作者在《自传》的许多地方都流露出对教会斗争的担忧。例如在修建会堂、推选保管该项房地产理事时,他们就采取了平等推选理事的做法。为的是,“不许任何教派占有优势,免得以后有人利用这种优势,违反修建这所
[3]会堂的原意,把整所房屋拨给某一教派独用”。
另外,他年轻时就已经悟到“宗教争论”的种种弊端,认为“只有律师和大学里的人才会与人争论”。富兰克林所处时代虽然宗教教义严格,但宗教气氛十分自由和活跃。正因如此,各种教派林立,各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和对立也比较严重。富兰克林睿智而谨慎,对每件小事都考虑得极为周全,自然不会在宗教问题上掉以轻心,给对手和
12自然神论与其他所有新教神学的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对待《圣经》的态度上。路德、加尔文、茨温利、克兰麦、胡克和再洗礼派等都强调道与灵的逻辑论证,认为它是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的真正权威。神的道,尤其是《圣经》所表达的道,被视为圣灵透过名为灵感的超自然作用所发表的客观无误的特别启示。但是,若无圣灵光照,圣经的道对于读者的心思和心灵乃是“死的字句”,因此圣灵对于基督教权威重要得无与伦比。参见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基督教文化译丛》,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4页。
第6期邓俊娥: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39
不同政见者留下把柄。他晚年之所以提出“联合道德党”,除了进一步践行其宗教信念之外,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商、从政的总结式表达。他构思、酝酿这个“党派”的时间是1788年,当时已82岁高龄。即使在他最初动笔撰写《自传》时也已经65岁了13。显然,作者在撰写《自传》时,刻意弱化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意在避免读者反感和误解其复杂伦理“说教”,同时避免不必要纷争。因此,他不得不在宗教立场和宗教态度上采取模糊、甚至矛盾的处理方式。从另一方面看,清教徒往往恪守“内心苦行”的原则,把严格自律的生活与勤勉工作视为对神圣职责和信仰的检验,因为根据加尔文的“先定论”,“事业上的成功者,才是‘上帝选
[10]
民’的象征”。这恰好是富兰克林勤劳奋斗一生的
cationofAmerica[J].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1992(2).
[2]JamesWilliam.Pragmatism[M].Indianapolis:HackettPublishing,
1981.
[3]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M].姚善友,译.北京:北京十
月文艺出版社,2005.
[4]
P伊凡诺夫.富兰克林传[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Stewart,Randall.AmericanLiteratureandChristianDoctrine[M].
London:GreenwoodPress,1977.
[6]常耀信.美国文学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7]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9.
[8]CharlesL.Sanford.AnAmericanPilgrim’sProgress[J].American
Quarterly,1954(6).
[9]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江先春,沈弘,译.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8.
[10]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M].上海:上海
最佳注解。
参考文献:
[1]Forde,Steven.BenjaminFranklin’sAutobiographyandtheEdu-
人民出版社,1994.
13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殁于1790年,于1771年开始撰写《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