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戒定慧 熄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张智正

戒、定、慧是修学佛法的总纲。心无妄念即持戒,心地无非即是戒。

完整持戒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者具足。何为“禅定”?处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为“禅”;内见自性不动为“定”;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佛门中所称的“慧”名为“般若”,与世人所称“智慧”,有“本质”上的区别。世人的聪明智慧,是从学习而知,称“世智辩聪”;佛门的智慧是从清净心发出的,或宿具大善因缘、大善根。

戒、定、慧,持戒是当生成就的保证,修定是觉悟者的力量,证慧是作用、是目标。在修持中,定非常重要,有定才有坚强的力量,才会在逆境中不动摇、不憎恶排斥,在顺境中不沾沾自喜。不贪着,不贪爱,身口意三业才不会随无明烦恼迁流而做出违背戒律的事情,有定才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了定就能象大地似的安然不动:“八风吹不动。”

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获得心灵的解放。佛门有句话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说明修学智慧的次第是;听闻佛法、审慎思惟、实践履行。

六祖惠能大师开示:“何其自性,本来俱足。”

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者,应以持戒为根基,以修定为枢纽,以证慧求证菩提为究竟的奋斗目标。佛教历来就重视以理论指导实修。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终以身心能得到净化为目标。否则,听了再多的教理,也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熄灭贪、瞋、痴之火

佛陀曾经对比丘说:“一切都在燃烧,以贪火、瞋火、痴火燃烧,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哀伤、绝望等火而燃烧……”,

综观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贪、瞋、痴这三不善根之火,从不曾在世间远去,也从不曾于众生身心中止息。小至个人情绪挣扎,大至种族与种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燃烧……。

两千多年前,佛陀为消弭释迦族因骄慢与瞋恼所带来的灭族之祸,独自端坐于枝叶落尽的舍夷树下,企图阻止琉璃王报复的军队;今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和佛陀同样苦迫的世间,以及同样充满贪、瞋、痴的无边众生。所不同的是,佛陀已熄灭自身的贪、瞋、痴之火;而我们犹在火苗不断窜出中,探寻并践行熄灭之道。众生之所以处于六道之中受生死轮回之苦,其苦因在于贪、瞋、痴“三毒”。只有熄灭贪、瞋、痴,才能消除苦因,获得解脱,超脱六道轮回。

佛陀教我们舍断贪、瞋、痴,如此才能自利利他。因贪、瞋、痴涵盖一切恶法,这“三毒”是造成自他无量苦恼的祸根,不仅障碍众多修道者的步伐,同时也对社会产生莫大的负面影响。

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

贪,瞋、痴“三毒”可谓根深蒂固,能予熄灭便是无贪、无瞋、无痴。尽除三毒,是直接关系到了生死的大事。见身之不净,熄灭贪之焰;以崇高慈心,熄灭瞋之焰;观所成之患,熄灭痴之焰。只有不断地熄灭贪、瞋、痴之火,才能在无上的菩提大道上不断前进。

能弘法师开示:“佛法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实践性,能彻底的了生死,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受皆苦、涅盘寂静的真理性洞察实非一般的宗教所能了知。佛法对于缘起性空、实相无相无不相的观照和实证超越了哲学的玄思,具备可证性的科学性质,但同时又非科学所能范围,它彻底究竟的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中慈悲、感恩、宽恕,四摄、六度、万行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彻底无尽的大悲心、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的无尽悲愿,实超出了世间的任何学问、思想、宗派的心量,它宇宙性,无微不至、无远弗届的愿行实是不可思议,世间任何伦理道德学说都难以比拟。”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三无漏学,乃了生脱死所必修之课,也必须具足。若能修到心地无非,身心清净,达到“无我”之境,那么,一切法都是佛法。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度有情,皆令众生以自己力量,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恢复众生本具之佛性,就路还家,圆成佛果。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张智正

戒、定、慧是修学佛法的总纲。心无妄念即持戒,心地无非即是戒。

完整持戒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者具足。何为“禅定”?处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为“禅”;内见自性不动为“定”;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佛门中所称的“慧”名为“般若”,与世人所称“智慧”,有“本质”上的区别。世人的聪明智慧,是从学习而知,称“世智辩聪”;佛门的智慧是从清净心发出的,或宿具大善因缘、大善根。

戒、定、慧,持戒是当生成就的保证,修定是觉悟者的力量,证慧是作用、是目标。在修持中,定非常重要,有定才有坚强的力量,才会在逆境中不动摇、不憎恶排斥,在顺境中不沾沾自喜。不贪着,不贪爱,身口意三业才不会随无明烦恼迁流而做出违背戒律的事情,有定才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了定就能象大地似的安然不动:“八风吹不动。”

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获得心灵的解放。佛门有句话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说明修学智慧的次第是;听闻佛法、审慎思惟、实践履行。

六祖惠能大师开示:“何其自性,本来俱足。”

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者,应以持戒为根基,以修定为枢纽,以证慧求证菩提为究竟的奋斗目标。佛教历来就重视以理论指导实修。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终以身心能得到净化为目标。否则,听了再多的教理,也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熄灭贪、瞋、痴之火

佛陀曾经对比丘说:“一切都在燃烧,以贪火、瞋火、痴火燃烧,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哀伤、绝望等火而燃烧……”,

综观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贪、瞋、痴这三不善根之火,从不曾在世间远去,也从不曾于众生身心中止息。小至个人情绪挣扎,大至种族与种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燃烧……。

两千多年前,佛陀为消弭释迦族因骄慢与瞋恼所带来的灭族之祸,独自端坐于枝叶落尽的舍夷树下,企图阻止琉璃王报复的军队;今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和佛陀同样苦迫的世间,以及同样充满贪、瞋、痴的无边众生。所不同的是,佛陀已熄灭自身的贪、瞋、痴之火;而我们犹在火苗不断窜出中,探寻并践行熄灭之道。众生之所以处于六道之中受生死轮回之苦,其苦因在于贪、瞋、痴“三毒”。只有熄灭贪、瞋、痴,才能消除苦因,获得解脱,超脱六道轮回。

佛陀教我们舍断贪、瞋、痴,如此才能自利利他。因贪、瞋、痴涵盖一切恶法,这“三毒”是造成自他无量苦恼的祸根,不仅障碍众多修道者的步伐,同时也对社会产生莫大的负面影响。

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

贪,瞋、痴“三毒”可谓根深蒂固,能予熄灭便是无贪、无瞋、无痴。尽除三毒,是直接关系到了生死的大事。见身之不净,熄灭贪之焰;以崇高慈心,熄灭瞋之焰;观所成之患,熄灭痴之焰。只有不断地熄灭贪、瞋、痴之火,才能在无上的菩提大道上不断前进。

能弘法师开示:“佛法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实践性,能彻底的了生死,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受皆苦、涅盘寂静的真理性洞察实非一般的宗教所能了知。佛法对于缘起性空、实相无相无不相的观照和实证超越了哲学的玄思,具备可证性的科学性质,但同时又非科学所能范围,它彻底究竟的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中慈悲、感恩、宽恕,四摄、六度、万行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彻底无尽的大悲心、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的无尽悲愿,实超出了世间的任何学问、思想、宗派的心量,它宇宙性,无微不至、无远弗届的愿行实是不可思议,世间任何伦理道德学说都难以比拟。”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三无漏学,乃了生脱死所必修之课,也必须具足。若能修到心地无非,身心清净,达到“无我”之境,那么,一切法都是佛法。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度有情,皆令众生以自己力量,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恢复众生本具之佛性,就路还家,圆成佛果。


相关文章

  • [艺术情趣][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词)
  • 加载中- 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50825732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天聲人語__王珺的博客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 ...查看


  • 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 (第一集
  •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毘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在标题里面是「总举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三学,总举三学这里面分成两个小段落,自己去看就知道.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这个经文是第六卷最后的一段,也是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之后,阿难在这个时候对於大乘佛 ...查看


  • 五行性图表
  • 性格与命运 庐山东林寺朱景东居士提供 性格决定命运,改变性格.变化气质,则能够改造命运. 一. 性 1. 天性--明德:仁义礼智信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g ...查看


  • 佛陀正法本意整理 四圣谛-苦集灭道
  • 佛陀正法本意整理[四圣谛 - 苦集灭道]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讲说的是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伟大慈悲的佛陀才能开示它 ...查看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与[定风波]之比较阅读
  • <卜算子>和<定风波>两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代表作品,其中所透露出的情感变化呈现了苏轼的心路历程.而对这两首词的横向比较能让学生较为鲜明地看出苏轼思想的转变,情感的释放以及诗词风格的稳定与成熟. 一.抒情主人公形象 ...查看


  • 沉下心来是什么意思
  • 沉下心来,是什么意思?沉下心来定就出现了.这时压伏了意识的杂思乱想,心不浮躁,专一而深沉,意识思惟细密而深透,意根减少攀缘,不断吸收意识传过来的信息,并能不断考究权衡.意识心沉静下来,思绪不杂乱无章,所思惟的法就能深入到意根,意根相应,意识 ...查看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医院地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医院地址 乘坐公交车如何到医院?(温馨提示:点击以下你要乘坐的公交车到北大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下车.) 经过 北大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 的公交线路: 77路 310路 313路 340路 349路 3 ...查看


  •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习惯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现象.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清云淡.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我们要将开心自在当成一种习惯.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 ...查看


  • 小草上有我们的生命
  • 由于社会在发展,人类对生存的要求越来越高.生存需要有环境,生存本身也需要有能力.有环境没有能力,或者有能力没有环境,都不能圆满地实现生存的要求.我们打坐修定,看起来这是依赖外在条件最少的一件事,但是外在条件对于成就修行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