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跳得有多远

大班数学:跳得有多远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远和近,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 初步感受同样的距离,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数值也不同,感受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3. 能与同伴合作,准确、细致地进行测量并记录,感受数学测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画有线条的活动场地。

2. 等长的短绳、小木棍、纸条、铅笔等测量工具,粉笔若干,纸、笔、画板人手1份。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跳得远

1.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跳远比赛。

引导幼儿站在画有相同起点的线条后面起跳,和同伴一起进行跳远比赛。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跳得距离的远近。

师:你和好朋友谁跳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3.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眼睛看,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证实比赛结果,知道自己跳得有多远?(引导幼儿回忆在家中成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4.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小木棍。

师:这些小木棍能帮助我们测量吗?

让幼儿尝试用小木棍测量自己和同伴跳远的远近,并进行比较。

(二)学习用小木棍测量远近,验证并记录自己跳远的距离。

1. 幼儿用小木棍测量自己跳远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2. 教师带领大家观察幼儿的记录,并请个别幼儿再现测量的过程,集体验证。(在验证中,教师引导幼儿明确测量的规则:从起点开始,用小木棍一个接着一个量,一直量到终点。)

3. 幼儿再次跳远。幼儿自由选定一个固定点,画线记录起始和落脚处,用小木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跳远的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是否用小木棍首尾相接进行测量,提示幼儿记录自己跳远的结果。

4. 鼓励幼儿将测量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记录好后请把你刚才跳远的事讲给旁边的朋友听。

5,展示一组幼儿的测量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并根据记录再比一比,班级中谁跳得最远(记录中数字大的幼儿跳得最远)。

(三)测量某一物体,感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供多种长短不同的测量工具。

1. 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测量工具(短绳、纸条、铅笔等)并讨论。 师:可以用这些物体来测量吗?

2. 介绍测量任务。

师:量一量桌子有多长并记录。

3.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4. 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师:为什么大家都量了同样的桌子,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为什么用纸条测量的结果要比用铅笔测量的结果数量多?

引导幼儿发现双方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让幼儿初步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数量结果之间的函数关系。

5. 教师小结:测量相同的物体,由于使用使用的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量得到的数值也不同,测量工具长的测量数值要比测量工具短的测量数值少。

大班数学:跳得有多远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远和近,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 初步感受同样的距离,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数值也不同,感受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3. 能与同伴合作,准确、细致地进行测量并记录,感受数学测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画有线条的活动场地。

2. 等长的短绳、小木棍、纸条、铅笔等测量工具,粉笔若干,纸、笔、画板人手1份。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跳得远

1.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跳远比赛。

引导幼儿站在画有相同起点的线条后面起跳,和同伴一起进行跳远比赛。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跳得距离的远近。

师:你和好朋友谁跳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3.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眼睛看,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证实比赛结果,知道自己跳得有多远?(引导幼儿回忆在家中成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4.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小木棍。

师:这些小木棍能帮助我们测量吗?

让幼儿尝试用小木棍测量自己和同伴跳远的远近,并进行比较。

(二)学习用小木棍测量远近,验证并记录自己跳远的距离。

1. 幼儿用小木棍测量自己跳远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2. 教师带领大家观察幼儿的记录,并请个别幼儿再现测量的过程,集体验证。(在验证中,教师引导幼儿明确测量的规则:从起点开始,用小木棍一个接着一个量,一直量到终点。)

3. 幼儿再次跳远。幼儿自由选定一个固定点,画线记录起始和落脚处,用小木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跳远的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是否用小木棍首尾相接进行测量,提示幼儿记录自己跳远的结果。

4. 鼓励幼儿将测量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记录好后请把你刚才跳远的事讲给旁边的朋友听。

5,展示一组幼儿的测量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并根据记录再比一比,班级中谁跳得最远(记录中数字大的幼儿跳得最远)。

(三)测量某一物体,感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供多种长短不同的测量工具。

1. 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测量工具(短绳、纸条、铅笔等)并讨论。 师:可以用这些物体来测量吗?

2. 介绍测量任务。

师:量一量桌子有多长并记录。

3.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4. 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师:为什么大家都量了同样的桌子,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为什么用纸条测量的结果要比用铅笔测量的结果数量多?

引导幼儿发现双方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让幼儿初步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数量结果之间的函数关系。

5. 教师小结:测量相同的物体,由于使用使用的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量得到的数值也不同,测量工具长的测量数值要比测量工具短的测量数值少。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挑战一分钟
  •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铅笔,本.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 ...查看


  • 挑战一分钟大班教案
  • 大班教案:挑战一分钟 执教人:朱京美 活动目标: 1.在娱乐赛场的气氛中,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很短暂的,但可以做有意义的事.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秒表 2.幼儿事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 ...查看


  •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 2009年第11期(总第457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ducationalSciences) No.11,2009General No.457 ·儿童发展·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查看


  • 如何投放大班数学活动区材料
  • 数学活动区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数学活动区活动与集体数学教育活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幼儿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 具有灵活性.自主性等特点的数学活动区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数学活动区的材料是供 ...查看


  •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舞钢实验幼儿园 宋克珍 2012年5月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幼儿园大班学前班与小学一年级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小学一年级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 ...查看


  • 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
  • [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 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 目标:1.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数学教案-认识序数(大班数学活动).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 ...查看


  • 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 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学反思一:大班数学活动<学习5的组成>教学反思 昨天我班孩子学习了5的组成,我谈谈在教学5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我是刚接本班,听说本班孩子对数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进行了复习及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