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_金丹元

2010年3月

第27卷第2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127,No12Mar.2010

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金丹元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商业化的现实文化背景下,人的欲望被无限制地放大,以至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事随处可见,学术界、艺术界的被腐蚀也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这首先是因为当下中国人的思维出现了/拐点0。如不从思维角度去重视之,往往只会流于治标不治本的旧套。而中国艺术思维虽说是一个古老的思维形式,虽说本身也有局限性,但从它的特性和超时代意义来审视,对于疗救现代人的思路之扭曲,现代人思维理性上的毛病,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作用。为此,重申开掘与广泛传播中国艺术思维中有生命力的特性、方法与出发点,就当下而言,有着特殊的和重要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出发点;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纠偏于漠视=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10)02-0075-08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仅经济一体化走势明显,文化、艺术的互渗和跨国认同也已日渐见怪不怪,而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色彩的愈益浓重,金钱的魔力与欲望的不断被煽动,则更进一步促成了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如是,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作理论依据评头论足、说是言非,似乎已成一种时尚的理论话语。那么,我们的民族性和民族话语权何在?中国文化艺术一定非被彻底西化才算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吗?中国的文艺精品、文艺思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真的就如此不堪一击吗?非也。我觉得恰恰是在当下,恰恰是在中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汇的今日,中国的艺术精粹、文论、诗论、画论才更能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批判功能。由此,我想到了催生中国艺术作品、中国文艺理论的中国艺术思维。中国式艺术思维不仅在今天仍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反思和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仍能在现实的艺术创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对于点拨、理清今人杂沓纷纭的混乱思绪,对于国民看人生、看世界的认知,竟然仍有着如此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中国艺术思维的出发点

之所以要在今天再次强调中国艺术思维,从文化层面上看,至少有两大原因。

=收稿日期>2009-12-21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的泛滥,后文化、后情感的无规则冲击,当下的文化思想、人的思维方式出现了相当混乱的无序化趋势,如一方面都程度不一地出现过诸如欺上瞒下的/假华南虎0、弃他人于不顾的/范跑跑0、打着/边缘化生存0的幌子无视社会公德的所谓/创新0,/权力欲望0极度膨胀后的官匪一家,滋生黑社会的保护伞等等,另方面那些所谓的新一代社会/贤达0、不懂文化而被捧为/文化名流0,不读子史经集的却被吹成国学大师的名嘴们,凭其巧舌如簧地演绎,在大唱赞美诗的同时,撒谎、欺诈,附庸风雅,昧着良心地颠倒是非,毫无正义感和血性气。即使在批判国民性时仍是讽古不喻今,不仅仅只是装傻,而且完全是以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姿态在大唱高调时,作一些不关民生痛痒的所谓/深刻0分析。这就使得批判本身不只没有力度,而且失了准心,其嚆矢之指向完全被模糊,甚至被扭曲,以至是反向的。批判失却了批判之功能,反而成了一种搅浑策略,往往真假难辨、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就文化心理而言,是权、钱及其交易在作怪,而之所以会产生诸如此类的反常为正常,其背后则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维在作怪。在/一切都是消费品0的口号下,思想的力度被削弱了,人的精神追求臣服于欲壑难填。权力欲望不断蔓延,金钱的魔力蚀化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独立的人的人格构成基本要素。

=作者简介>金丹元(1949-),男,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30103)阶段成果。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工具论的批评者最终成为工具论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宣扬者,这是何等滑稽的自欺欺人,何等可悲的思维上的混乱!

二是当下的文艺思想和理论的混杂也是惊人的。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融入本土,既有批判性,也具建设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排斥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寻根0,当然是短视的,也比较阿Q。但是切断文化之根,将偷鸡摸狗、大搞封建迷信等同于传统文化本身也同样是缺乏理性、缺乏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思维的真正认知。笔者赞同多元化和现代性视野,也认为马尔库塞所言之/只有当形象活生生地拒绝和驳斥既定秩序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0,的确有其批判性。问题是我们今天的/既定秩序0是什么?是学术界的抄袭、拼凑,理论争鸣的无序化?抑或是被网络高手随意涂改的/真理的价值0?学术无规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越批越不规范,也许正是那些定出规范、自己又不规范的人,才是真正制造不规范的操盘手。创作和评论界的跟风是同庸俗、媚俗、流俗、恶俗合谋的,已经有人指出当下/励志书的写作之-浅.,其一在于它的内核浅,,其二在于形式浅。它们仿若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方便面,只可谈-吃.,无从论-品.0。/而事实上,也正因其-浅.,成就了励志书。0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描述,越是流行的而且还是主流的越是/浅0,不是深入浅出的/浅0,而是/浅俗0之/浅0,因为一是现代人太忙,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阅读,就算是读,也/只求能短时间内读完,读一些不费脑子而又最好能带给自己点滴感受的东西。0这说明现代人已经对阅读不感兴趣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都倾向于简单化,说好听是通俗化,其实是庸俗,至少是流于平俗。其实何止阅读,看影视节目、歌舞表演、听音乐、赏书画,皆是如此,一是求刺激,要有震撼力,要出现视觉盛宴。二是与市场效应相关,如赏书画,首先是谁写的谁画的?作者已被炒到什么程度?一幅中堂或一对对子能卖多少钱?买卖双方的生意经与艺术无多大关系。书法界的混乱,书法作品的流俗,已到了惊心怵目的地步。有些所谓名家的作品、法帖,简直不堪一睹。且没有人会因之而脸作羞涩,心怀忐忑,都是堂而皇之地走进媒体,理所当然地伸手抓钱。艺术思维之堕落不仅都钻进了孔方兄的钱眼里,更是使人丧失了良知、丧失了人格,也葬送了艺术本身。难怪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质问:究竟何为艺术?还有没有艺术?凡此种种不又是社会)

[2]

[2]

[1](P53)

化艺术思维完全被扭曲、被阻断的明证吗?中国已经开放,而且必须开放,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没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卷裹而来的许多外来文化、外来理论冲击民族文化,则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就缺乏参照系和对它的批判力度。如同隋唐佛教兴盛后,中国文化才出现了儒、道、释三家并统天下,互为合流,互竞雄长一样,多极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时代的特色,也是这一代知识分子应共同担当的使命。然而,/拿来主义0从来也不是,更不应不加咀嚼、分辨地囫囵吞枣,凡是西洋的都是好的,中国的都要淘汰,尽管我们不能总是盲目地敝帚自珍,但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就此意义而言,我还是比较同意这样一种有点过激的说法:/,,一代作家民族文化修养的欠缺,致使我们难以征服世界。卖风俗、卖生活、卖小聪明,跟在西人屁股后面爬行(我绝不反对引

[3]

进),大约是征服不了世界的0当然,世界不是谁想征服就能征服的,更何况舞文弄墨的书生或各种粉墨登场的艺术家们又何必去征服世界呢?最多也只能感动了自己后,给别人也有点感动而已。为此,彻底的/寻根0派们,或许在思维上也出了问题。

我们提倡重视中国艺术思维,开掘中国艺术思维,是因为中国艺术思维一经放大,就可成为人的一般思维或为一般思维作重要的参照。中国艺术思维中尽管含着某种来自先秦原始思维的色素,但它具有诗化了的追求/雅0与/和0的特殊的艺术气质。更何况原始思维就是基于对一定秩序的要求上逐步形成的,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我们称作原始的那种思维,就是以这种对于秩序的要求为基础的,,,使得它们成为神圣的东西就是各有其位,因为如果废除其位,哪怕只是在思想中,宇宙的整

[4](P14)

个秩序就会被摧毁0而发展了的原始思维,特别是秦汉以降的中国艺术思维不仅辩证地保留了其对于秩序的认同,而且理性思考使中国先人自觉地摆脱了原始蒙昧后,又以/味象0、/虚静0,追求/景外之景0,极具意味性的化境、意境为艺术趣旨。因此,这种思维不仅让人们看淡功名利禄,认识身外之物的无足轻重,更是在看破利欲熏心,要求回归自然之性的同时,更看重生命本身、生命的内涵和意义。而且,中国艺术思维是重体味、品味、回味之意的,所谓/得意忘象0,/气韵生动0,即是从思维形式自身就提醒人们既要懂得感恩、满足,又要领悟生命哲学中的和合之乐趣。/天人合一0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具有终极关怀的对人生、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对世界、对自然的观照,既是目的论,也是方法论。而这也正是笔者之倡导重视对中国艺术思维的开掘与传播的出发点。

二、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性与当下意义

笔者曾一再指出中国艺术思维的一般特性,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艺术思维十分重视浑然一体的两分法,最根本的两分就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阴阳。亦即5易#系辞6所言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开合、流转构成了整个世界,再加上-气.的运行,这就产生了生命。0/其二,模糊而笼统。中国传统艺术思维自身就具有一种能介入现代理论范畴的模糊美。0/其三,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这里所指的-自我中心主义.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我.是相对于-非我.、-非人.而言,所谓自我中心也就是指以人类群体为中心,是一种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0/其四,参与时间意识的原始的四维空间观。0

[5](P291-394)

件作品或一个人的价值之高低、优劣,全在于其意义或精神性的指向何在。这于中国画论、书法论的

影响极大,为此谢赫从绘画的角度将/气0演化为/气韵0,

/气韵生动0之/气0是生命力的显现,

/韵0即是充满意味性的有韵味的节律。而顾恺之则明确提出/传神写照0,强调传神比之写照更为要紧。而庾肩吾5书品6中提出/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0,则将书法之重意、重精神性看作是作为书家的基础训练之一;5笔意赞6中,提出要真正体现/书之妙道0,/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0,可见精神性的意味是最重要的。为此,司空图认为洗练之诗趣,可想见/流水今日,明月前身0。徐上瀛指出音乐中不仅可现/虚堂凝雪0、/草阁流春0,而且还能味出:/不可思议,音与意合0。凡此种种,对当下艺术和处世中人为地卖弄,刻意地张扬,以至于巧取豪夺,物欲熄灭人性,物欲盖过人的精神追求,不都是一种反驳吗?

中国艺术思维中的模糊而笼统,也许与当下科技中讲究严密逻辑推理、精确的计算、可操作可实验的现代思维是矛盾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但后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却又告诉我们,对于考量世界而言,人不仅是一个观察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参与者0,当我们过度地忙于制造/神奇0、/震惊0、/暴力审美0、/身体审美0时,我们究竟是清醒的还是糊涂的呢?而模糊恰恰不同于糊涂,模糊是一种审美态:爱因斯坦所言之,运动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会无限地缓慢下来,这是一个从抽象而笼统的视角绘出的定理。霍金的/黑洞0理论本身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这与中国艺术思维的方法论,如自/虚静0出发而后观,而后动,又返回/虚静0,/以气制胜0、/心物感应0等等的思路是一致的。中国艺术讲究神韵、飘逸、清空、超拔、高远,都是自思维起直至推出艺术作品,始终在追求一种模糊美、朦胧美,中国人讲究的/似与不似间0、/言有尽而意无穷0,又恰恰正是这种朦胧美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所谓/妙在能会,神在能离0,说的不正是应在模糊中清醒,在清醒中模糊吗?而当我们不断接纳西方思想,西方人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智慧时,当我们一次次批判国民性,却同时又迎来了权利欲、物欲的过度膨胀时,难道就不该在模糊中看到它的另一面,而后才能更客观更自觉更合于现代性地去/我思故我在0吗?无论是国事、家事,抑或是从政、从军、从商、从艺,诸多问题确非可作一刀切似地简单了断,更何况断不了的是人

)

而这些特征事实上已

不仅仅只是关注到艺术,也是解决人生哲学的一种合理化思维形式,至少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从以上这些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艺术思维重整体,重阴阳和合的逻辑,恰恰与当下许多人的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不要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两分的和合,关注到事物的对立统一,阴阳之谐调是从质的大/和0出发来看待矛盾的对立,在谐调中来获得统一的稳定的秩序化。而中国艺术思维所推崇的/气0的自然运行,看似十分神秘,其实却是从根本上来认识生命自诞生、成长、发展到衰竭的发展历程,生命力的强盛不在于张狂、炫耀,或自我标榜,而在于出自自然,在于事物内在的力的持久性。为此,中国艺术思维重视本性的呈现,而非刻意地做作。魏晋的玄学大师郭象在解释老子的/无为0时,提出了/率性0,所谓/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0(5天道注6)。他在5天地注6中指出:

/人之所以不能忘

者,己也。己犹忘之,又奚识哉,斯乃不识不知而冥于自然。0人最不能忘记的是自己,如果连自己也能忘却,那知与识也被虚了,人就真正能与自然合为一体。所以,中国的禅思始终强调: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0(5坛经6),艺术思维借用之,也就出现了所谓/空故纳万境0。中国艺术思维历来重视精神性,而非形式的五花八门。魏晋高僧慧远主张/形尽神不灭0,/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0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的习惯、心理模式和情意结。为此,已经有人提出对/阿Q精神0也应予以重新认识,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赋予/阿Q精神0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0的解释,聂绀弩在谈及他的/文革0体验时说/人没有阿Q气怎能生活?0

[6](P36-37)

急就章式地所谓/创新0,以至于当代人对名、利、欲的执着,不也是一种警醒吗?而且,禅家认为一切都要从自身中去寻求答案,靠自己的努力,方能得道、开悟,当年净觉大师曾一再猛喝:/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0,不正是呵斥追名逐利者须/回头是岸0的忠告嘛?如是,孤傲自许的李白会乐天地唱出/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0的诗情,沉郁顿挫的杜甫会赏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0的画意,而一向喜好禅味的苏轼,则提倡/身与竹化0的境界,题跋也云:/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0。

中国艺术思维所倚重的是更合符人的本性的自然之趣,淡泊之雅,而又寓深意于化境之中,故严羽5沧浪诗话6中推崇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0。为此,不仅诗人要懂得/妙悟0,赏诗者也须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否则又怎能领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0之意趣?中国艺术思维推举的意境,当然与今天的影视艺术、绘画、雕塑所强调的卖点迥然不同,甚至价值的取向也是南辕北辙的。现代流行艺术吸引人的是变幻莫测,极富想象力的视觉盛宴,是情的狂澜、欲的宣泄,是张扬的个性,娱乐式的狂欢,这当然都是商业社会、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也的确适合现代人精神享受的需要。然而,仅仅只是光怪陆离的视像刺激,纵情宣泄的狂欢,那么,刺激、狂欢之后又是什么?人不可能始终只是处于动荡、跳跃、张狂或处于不安分状态,人总不可能彻底丢弃冷静的反思、深沉的过滤,不需要一点点恬淡的体味和凝神的遥想,否则,任何个体都会显得过于轻浮,情感世界也会变得太趋简单化、太不顶真、太随意了,整个社会也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异化、新的无序、新的混沌,与极力提倡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需要的口号下,却反而失去了人异于动物的高贵属性,人的精神指向和人的本性。这也许绝不是当代艺术家或当下不读书只读图像的年轻人之初衷吧?更况且,中国艺术思维所倡导的/平淡0,并非平庸或淡而无味,恰恰相反,平淡是在看够了华美,体验过纤巧、秾丽之后的回归,故葛立方才会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芳,然后可造平淡之境0清代的袁枚更是明确告诉世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易浓,然必须浓后之淡0

[11][10]

[9]

[8]

对于/那些著名

的知识分子以-阿Q气.作为精神支柱,以乐观主义的心态显示了生命的伟大与顽强,,而对于福贵、许三观和刘高兴,

-阿Q精神.当然也是这些普通

百姓在艰难生存状态下赖以支撑的人生支柱。0/,,就是现代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经济压力的今天,-阿Q精神.也再次显示了它缓解政治与经济高压的心理调节作用。0

[6](P36-37)

对于阿Q精神的

再认识,只是人生与创作中的一例,它至少说明模糊义在现实中的调节作用和可对人的情绪、思维作纠偏时的一种缓冲,凡事不要执着一端,而立即否定另一端,就此而言,龙树的/中道0观,儒家讲的/中庸0,绝不是一无是处的。

至于说到/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0,则对当下我们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或许更具实际的和实践的意义。

中国思想和中国艺术历来都重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状态,尽管儒家的伦理体系中非常偏重于等级秩序,所谓/尊尊长长0、/亲亲爱爱0,但社会伦理的建构,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为此,孔子大讲/仁者爱人0,墨子专持/兼爱0,孟子直接提出了/民为贵0、/君为轻0。而在更偏于审美思维的/庄0与/禅0中,则更看重人的独立性和本性的复归。庄子反对/落马首,穿牛鼻0,提倡返朴归真,骨子里则是充满着深刻的反异化精神和人道主义。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0(5庄子#齐物论6),恰恰正是典型的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从思维的出发点上就指出了人不应过多地向外追求,太看重物欲、名利,而应/法天贵真0,学会/乘物以游心0的逍遥,这就不仅是反异化,而且也将一般思维纳入了艺术思维的轨道,不啻令人想起海德格尔所推崇的/诗意地栖居0。为此,中国艺术思维也就特别强调/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0。就此而言,中国艺术思维中所注重的/人本0,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从人的本位、从对人的终极关怀中去思考、去处世。禅思中所强调的/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0、/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0(5坛经6)等等,都是将本性提升到与佛性等同的高度。似这样地看重/自我0,看重自我的觉悟,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当下)

[7]

。今天,我们重提中国艺

术思维,并进而开掘与传播它的意味性、深刻性,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目的正在于这种思维可提醒我们:大餐盛宴之余,仍需再冷静地思索;紧张刺激之后,仍应有所自省和诘问。孰长孰短,何轻何重,当然只有个体自己体味,自我觉悟后,方有效果,否则,别人的叮咛,耳提面命式的教条都是不管用的。如是,须从整体上来改造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而在这改造中,中国艺术思维不失为一种既重要又现实的参照。

中国艺术思维中的/参与时间意识的原始的四维空间观0是最贴近现代数、理认识和现代人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的认知逻辑的。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观念是,对时空加以重新描述,也就是在讨论空间时,一定要加上时间的观念。此时此地,彼时彼地,或此时彼地,彼时此地,否则,空洞的时空观是难以描述某一现象、事物或人的真实情状的。/而中国人历来注重生命的延续,看重传宗接代,大倡庙堂香火,就其思维逻辑而言,本身就蕴蓄着一种永恒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反映在艺术思维中,就是中国艺术的-表现力.和对永恒的追求,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的时间节奏。0

宗白华早就指出过,/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0。/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0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即便是诗、画,更不用说章回小说、戏曲等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烙上历史的印记、时间的痕迹,中国艺术的厚重史感和对史识的把握是由来已久的。历史地考量某种现象,某个人的功过成败,历史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种族、地区、人群的不同,历史地审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不仅仅只关涉到艺术品含金量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代人反观自我、人类,乃至于思考地球命运的一种必须要有的思维路子和总体策略。

当然,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性,还不止上述这四个方面,我曾在5中国艺术思维史6中对此作过更为详尽的描述,而且也不回避/冥思0作为审美的中介,论及了/天人合一0本身所内含的辩证思维,中国艺术思维存在着诗化了的/泛巫0意识,与/雅0、/和0的特殊的艺术思维气质,也很看重对于/意念0的理解,在此不必一一赘述。但凡此种种,对于疗救今人认知中的通病都不无补益,近

[12](P89)

[5](P394)

日见美国学者本#海伦瑞齐评论余华的小说5兄弟6时道:/在余华的叙述中,20世纪末中国的腐化堕落,其奢侈浪费的程度与它所取代的毛主义式的节衣缩食一样怪诞不经。0

[13]

这一解说,一点不

错,而且中国当下的腐化堕落、奢侈浪费、醉生梦死、招摇撞骗,不只怪诞不经,实则已经发展到了害人不利己,也有损人格、国格,破坏民族形象的地步,不仅骗中国人,骗自己人,也骗洋人。假冒伪劣产品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0,电话短讯设局,网络购物弄假,冒名顶替者层出不穷,简直防不胜防,处处都有陷阱。这不是集体性、国民性思维都出了毛病?就此而言,再倡中国艺术思维中的静思、反省,追求审美的超凡脱俗的境界,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三、纠偏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漠视和对中国智慧的亵渎

长期来,我们对中国艺术文本的认同与肯定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中国艺术精神,形成中国艺术瑰宝的原因,即它的思维形式及其优劣的认识是欠缺的、肤浅的。尽管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述已数不胜数,徐复观的5中国艺术精神6也已给了它极高的定位与评介,但仍有一些人在再论艺术精神时的指向是混乱的,或不确切的。比较常见的是认为魏晋玄学促成山水画之兴起,但并非玄学中的庄学精神是艺术精神,原因是玄学对山水画的影响不是内在的而是外在的。诚然,将庄学精神完全等同于中国艺术精神肯定有偏,但庄学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或者说/道0的精神奠定了传统艺术精神的基本框架,发展到后来出现的/庄禅0互补、/庄禅0合流,又为中国艺术精神之成熟注入了极具审美化和思辨性的活性因子,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暂且不讨论艺术精神,但隋唐以降,庄禅合流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影响之深、作用之大,且其生命力之强,迄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模式,乃至无知,足令人扼腕叹息。中国艺术思维重视味与思,从/观象0到/味象0,再到/取象0,而后再回复至更高层面的/味0,这才能领悟象中之意,才能/得意而忘象0,达到再次哲学意义上的味,才说得上品味、鉴赏。中国古人看重之/意0含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意0是具有/超越性0的,而这种/超越性0又须依赖于学识与才情的演示才能获得。中国人重/思0,这种/思0既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是整体的通盘思量,又是需要凭/心0去体证的。不管是冥思、遐思、静思、禅思,都既包含着整体性理解,又收入了自我反省的逻辑,如孔子所讲的/学而不思则罔0,孟子强调的/心之官则思0云云。如果是面对艺术创新,则又融化了想象与情感,其中还掺进了中国知识分子所深藏在心的/雅0与/和0。如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0、/俯仰自得,游心太玄0等等。可以说中国艺术思维之成形正有赖于儒、道、释等多家学派及其思维方法的互渗。它的前提是须先进入/虚静0态,从庄子的/唯道集虚0,到刘勰的/贵在虚静0、陆机的/耽思旁讯0,直至佛家的/识心见性0/空一起相0,都强调不应执着于/有0,而要通过皮相的表层去直观本质,这与/现象学0中所讲的/悬置0(Epoch ),或将眼前的现象归入括号中去十分相似,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强调/现象的还原0,是为了使人的思路回到始源状态去获得/真实的实在性0,实际上是见出一种抽象的/纯粹意识0。而中国艺术思维中的虚静,不仅仅是起点,也是终点,即体验也须在虚静中才能真正完成。所谓/澄怀味象0、/澄怀观道0。这种虚静思维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思维,但对于艺术鉴赏、对于悟透人生、对于理解宇宙,都极有启示意义。如今有人提出要对/阿Q0精神作重新认识,认为于光远在谈及文革境遇时,就记录了自己的/革命阿Q主义0,聂绀弩在5自叙6中谈到作家和难友的/文革/体验时,也说:/人没有阿Q气怎能生活?0阿Q精神具有某种镇痛的和聊以自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但这/毕竟0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批判法,比之中国艺术思维中所推崇的由/虚静0而/味象0,由/味象0而/参透0,仍只是小巫见大巫,只是一种简单的肤浅的自我调节,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而中国艺术思维则要求从思维本身就艺术化地看待人世和人生的全过程,强调参悟本性的意义存在,强调从认识逻辑的起点上就应自觉地去消解压力,不管是来自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情感上的压力。如人不从自性中去消解,任何一种劝说都无补于事,都只会呈现为一种说教,更遑论/精神胜利法0这种自欺欺人的意念本就十分脆弱,其恒常性值得怀疑,而它对主体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和意志力反而会起到蚀化的反作用。

问题在于,目前国民,乃至学术圈内,对于中国艺术思维的认识太过肤浅,即使是艺术理论界也只是将它视作一种早已远去的文化遗产作一般性形)

[6]

上表述,最高的礼遇也只是将它目为一种/学问0。而且,仅仅只属中国艺术的历史范畴的命题,而未能从中发现它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人生观,以及一般人的理性思维等直接相关,且有着更为深广的当下意义和超时代意义。另方面,当前某些主流媒体又对所谓的/伪国学0津津乐道,似是而非地炒作5论语6、5庄子6等等,不仅从学术上将年轻人误导至不识原典、不求真知的学问的歧途,而且,在社会心理层面上推波助澜地使人们对早已逝去了的代表封建皇朝的汉唐帝国作出完全非历史化的一厢情愿的罗曼蒂克想象,既混淆了是非、史实与史识,也起到了极为拙劣的麻醉的作用,得到好处的,仅仅只是那些貌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论/古0说/今0的所谓/文化0明星和充斥着商业化包装的媒体。外国学者,外国的汉学家,即使是对儒、道、释有专门研究的学者,他们所了解和看重的中国智慧,大多也仍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文本或一般性历史,而对于中国艺术思维独具的魅力,中国艺术思维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的了解,往往知之不多,更遑论能认识到它在带有神秘性、封建性的同时,也潜藏着强盛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这就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作更多案头工作,对历史悠久的中国艺术思维作出整体性的反思和全方位的挖掘。我觉得,比起重拾所谓的/整理国故0,理清中国艺术思维的来龙去脉,重识中国艺术思维的超越性和它对当下文艺创作、当下人思维的塑造,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笔者曾指出:在禅意、禅思、庄的精神所合力作用下的中国艺术思维中,蕴含着人类普遍需要的/亚宗教情感0。亚宗教情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宗教派生而出的概念,其实,/在人类社会尚未出现宗教以前,亚宗教式的精神寄托就已经客观存在。例如巫术、神话、传说、原始先验论等等,严格说来它们都不属后来被正规化了的宗教范畴。,,但却已经具备了某种十分接近宗教气息的亚宗教因素。0

[14](P305、306)

亚宗教气息在人类情感需要方面涉及/如道德情感、伦理观念、人格模式、

的范畴极广,

信念、信仰等等。在这些范畴中都隐藏着一种类似图腾崇拜的虔诚情感,这就是亚宗教情感。0

[14](P305、306)

简言之,它既非纯宗教情感,但又具

有接近某种宗教气息的情感特征。这种情感不仅潜伏于人们对于传统真、善、美的理解中,而且在今天的/先锋艺术0、/后现代艺术0,乃至文化认识论中出现的/女性主义0、/生态主义0、/核心价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值0、/现代性0等各类当下热议的话题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可以见到类似情感的渗透或隐性显现。中国艺术思维中,由于积淀了相当含量的庄的逍遥和反异化意识,融入了不易察觉的禅思和禅所看重的自觉地参悟,觉悟须靠自力、自度等等,因此,中国艺术思维中的亚宗教因素与亚宗教情感尤为丰富和具思辨性,况且/禅向里跨一步即是儒的风雅,向外迈一步便是道的虚无。0

[14](P315)

如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0、/生生之谓易0。易、太极、元气、道等概念都是一种守恒的依据,它的

背后透露出的是对大自然守恒的尊重,对生命力守恒的执着,把生命的流动看作是神韵、气韵的永恒存在,而不是生生死死的各种外在生命形态。即从艺术追求的起点上就指出外在形态是多变的,也总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生命力,人对生命的向往,人的生命感是长存的,这种对本体的守恒性,当然有他保守的、僵化的一面,如说/天不变道亦不变0,强调继承性、连续性、遵循旧制、祖述古训等等,都极易产生阻碍人进取、革新和开放的负面作用,也比较易被伪道学家在死守旧伦理旧传统时所利用。但从终极理念上看,守恒即要求抱元守一,要求保证一种均势和平衡,而不是破坏和不断地纷争与冲突。比之以武力来实现征服,以暴力来搞恐怖,因过快过急的心态或超支提取的心理,而导至出现的经济危机、金融风暴,为追求无境止的物质享受而丧失本我、自我,中国的艺术思维不是更大气,更不张狂,也更具它自身的守恒性吗?

(四)圆形的动态把握

/圆形的0,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中国艺术思维形式从直觉起,至境界止,正好是一个圆式的更高层的循环

[5](P386-389)

介乎于出世与入

世之间,而且显示出出世、入世来去自由的灵活性。因此,它能卸去忧愁、排解苦恼,又让人在对艺术产生愉悦和审美满足的过程中去领悟/执着与超脱0的辩证关系,让人自身自觉地去体证/竹影扫阶尘不动0、/水流任急境常静0的哲理,自己去开悟/待客如独居,独居如待客0的况味。因此,它也更易体现苏珊#朗格所言之/艺术表现的是一种艺术家所认识到的人类普遍情感0。为此,有必要纠偏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漠视,有必要提请注意对中国艺术思维的狭隘理解,恰恰是对一种人类智慧的亵渎。

笔者曾在5中国艺术思维史6之最后一章,专门论及了中国艺术思维的局限性和超时代意义,但在此我想重申的是,它的超时代性至少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超念的辩证统一律

这种超念的辩证统一,是基于整体性认识之上的,它与现代物理学关于时空的认知,关于粒子的稳定性、场方程、对正负两极的互相认同等的思维路子是一致的。

(二)匀称的原则

中国人强调的和谐为美、艺术意象,追求艺术所折射的精神家园,用审美的和较少功利目的眼光去看人生和世界,凡此种种都充溢着艺术思维中自身就储存的匀称原则。如写文章要求文情并茂,心物相融;书画都强调/不质不形0,/狂怪求理0,

[16]

/无墨求染0;山水画要求/远景烟笼,深岩云锁0深0

[17][18]

[15](P10)

,以区别于西方艺术思维的

层层递进。且中国艺术思维以/冥思0为中介,也为核心,由直觉(静观)向意象发展,由意象统领着情感、想象,同时又不时反馈于冥思,上升至境界后,又回复到更高层次的冥思。二是指中国艺术思维源于古代关于一切都在圆中派生、繁衍、变化的宇宙论,即把整个天、地、人,整个世界都看作是生命大化流行的过程。故5易6中的八卦图和道的象征图都是圆形,佛教讲/轮回0,重/法轮0,中国艺术也强调技法的圆熟,境界的圆通,而所谓动态的把握是指在圆式思维中的变动,而非直线的、方程式的、公式化的。为此,才有了/天人合一0、/物我同体0的经验之谈。而这种带有感应性质的动态思维也非常契合现代科技思维之革新。即将宇宙看作一个有生命存在的、互有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方面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又不断从无中生有,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0(5老子#第四十章6);另方面,物质的运动、现象的变化走到极致,都会朝着反向发生变异。中国武术、中医中讲的意念、行气,针灸里说的经脉等等也都与这种动态把握有关。

由此可见,尽管从今天的视角而言,中国艺术

)

,/形势崇卑,权衡大小,景色远近,剂量浅等等,虽不是西方人之立体透视,逼真模拟,

却有一种神似胜于形似的美感,一种意会中的匀称,而这与现代科学中所强调的对称性、平衡态等的说法也一拍即合。

(三)朦胧的守恒逻辑

现代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的理性观照都是建立在守恒逻辑之上的,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时空守恒等等。中国艺术思维非常注重守恒原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思维似乎只是一种古典式的东方人的艺术思维,它的局限性、保守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穿透性极强,迄今对我们来说仍能提供种种思维方式上的参照。虽说对它的惰性力量和超越性还可作进一步的开拓和挖掘,但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和艺术研究领域内亟待重视,在将之进行现代性改造时,应大力传播的一种思维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技术的力量、经济的作用正在左右着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则更需要一种全人类都不能小觑的/亚宗教情感0去弥补人的生存状态、思维模式中的陋习与缺陷。世界性政治经济力量的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

研究[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周慧虹.励志书,成也/浅0败也/浅0

报,2009,(11).

[3]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J].文艺报,1985,(7).[4]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7.

[5]金丹元.中国艺术思维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

社,2004.

[6]樊星.当代文学对国民性的新认识[J].文艺研究,

2009,

(10).

[7][唐]张彦远语.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Z].[8]楞伽师资记(卷一)[Z].[9]东坡题跋(卷二)韩柳诗[Z].

[J].文学

对比,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人的思维需要一种理智、冷峻的力的平衡。

这个平衡概念远远超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范畴,也不仅仅只体现在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供需关系、能源匮乏、金融失衡等方面,它包括人的一切现行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各种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而在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重视并边改造边传播这种思维,显然是利大于弊、益多于害的,因为在讨论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秩序的合理性命题时,最关键的是从思维立场开始,是将观念转变为人们内化了的自觉地认同和反省。

[10]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Z].[11]袁枚.随园诗话(卷五)[Z].

[1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

[13]本#海伦瑞齐.粗俗的幽默是愚蠢而有效的讽刺手段

[J].上海文化,2009,(6).

[14]金丹元.禅意与化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3.

[1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译者前言[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6][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17][唐]王维.山水诀[M].

[18][清]汤贻汾.画筌析览#论山第一[Z].

TheContemporarySignificanceofDevelopingandPopularizing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

JINDan-yuan

(SchoolofFilmandTVArt,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In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andcommercialization,humanbeingshavebecomeinsatiableandoftenconfusetruthandfalse-hood,andtheacademicandartcirclesarenoexception.ThepaperholdsthatthecausesofthisproblemarerelatedtotheignoranceofthinkingbysomeChinesepeopleandthesolutionreliesonthepopularizationof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whichhasgreatsignificancetoredressingthesocialabusesandmisknowledgeofmodernmen.

Keywords:pointofdeparture;contemporarysignificanceof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redressingthesocialabusesduetoignorance

(责任编辑 江云岷)

)

2010年3月

第27卷第2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127,No12Mar.2010

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金丹元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商业化的现实文化背景下,人的欲望被无限制地放大,以至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事随处可见,学术界、艺术界的被腐蚀也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这首先是因为当下中国人的思维出现了/拐点0。如不从思维角度去重视之,往往只会流于治标不治本的旧套。而中国艺术思维虽说是一个古老的思维形式,虽说本身也有局限性,但从它的特性和超时代意义来审视,对于疗救现代人的思路之扭曲,现代人思维理性上的毛病,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作用。为此,重申开掘与广泛传播中国艺术思维中有生命力的特性、方法与出发点,就当下而言,有着特殊的和重要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出发点;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纠偏于漠视=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10)02-0075-08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仅经济一体化走势明显,文化、艺术的互渗和跨国认同也已日渐见怪不怪,而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色彩的愈益浓重,金钱的魔力与欲望的不断被煽动,则更进一步促成了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如是,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作理论依据评头论足、说是言非,似乎已成一种时尚的理论话语。那么,我们的民族性和民族话语权何在?中国文化艺术一定非被彻底西化才算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吗?中国的文艺精品、文艺思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真的就如此不堪一击吗?非也。我觉得恰恰是在当下,恰恰是在中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汇的今日,中国的艺术精粹、文论、诗论、画论才更能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批判功能。由此,我想到了催生中国艺术作品、中国文艺理论的中国艺术思维。中国式艺术思维不仅在今天仍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反思和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仍能在现实的艺术创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对于点拨、理清今人杂沓纷纭的混乱思绪,对于国民看人生、看世界的认知,竟然仍有着如此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中国艺术思维的出发点

之所以要在今天再次强调中国艺术思维,从文化层面上看,至少有两大原因。

=收稿日期>2009-12-21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的泛滥,后文化、后情感的无规则冲击,当下的文化思想、人的思维方式出现了相当混乱的无序化趋势,如一方面都程度不一地出现过诸如欺上瞒下的/假华南虎0、弃他人于不顾的/范跑跑0、打着/边缘化生存0的幌子无视社会公德的所谓/创新0,/权力欲望0极度膨胀后的官匪一家,滋生黑社会的保护伞等等,另方面那些所谓的新一代社会/贤达0、不懂文化而被捧为/文化名流0,不读子史经集的却被吹成国学大师的名嘴们,凭其巧舌如簧地演绎,在大唱赞美诗的同时,撒谎、欺诈,附庸风雅,昧着良心地颠倒是非,毫无正义感和血性气。即使在批判国民性时仍是讽古不喻今,不仅仅只是装傻,而且完全是以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姿态在大唱高调时,作一些不关民生痛痒的所谓/深刻0分析。这就使得批判本身不只没有力度,而且失了准心,其嚆矢之指向完全被模糊,甚至被扭曲,以至是反向的。批判失却了批判之功能,反而成了一种搅浑策略,往往真假难辨、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就文化心理而言,是权、钱及其交易在作怪,而之所以会产生诸如此类的反常为正常,其背后则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维在作怪。在/一切都是消费品0的口号下,思想的力度被削弱了,人的精神追求臣服于欲壑难填。权力欲望不断蔓延,金钱的魔力蚀化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独立的人的人格构成基本要素。

=作者简介>金丹元(1949-),男,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30103)阶段成果。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工具论的批评者最终成为工具论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宣扬者,这是何等滑稽的自欺欺人,何等可悲的思维上的混乱!

二是当下的文艺思想和理论的混杂也是惊人的。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融入本土,既有批判性,也具建设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排斥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寻根0,当然是短视的,也比较阿Q。但是切断文化之根,将偷鸡摸狗、大搞封建迷信等同于传统文化本身也同样是缺乏理性、缺乏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思维的真正认知。笔者赞同多元化和现代性视野,也认为马尔库塞所言之/只有当形象活生生地拒绝和驳斥既定秩序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0,的确有其批判性。问题是我们今天的/既定秩序0是什么?是学术界的抄袭、拼凑,理论争鸣的无序化?抑或是被网络高手随意涂改的/真理的价值0?学术无规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越批越不规范,也许正是那些定出规范、自己又不规范的人,才是真正制造不规范的操盘手。创作和评论界的跟风是同庸俗、媚俗、流俗、恶俗合谋的,已经有人指出当下/励志书的写作之-浅.,其一在于它的内核浅,,其二在于形式浅。它们仿若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方便面,只可谈-吃.,无从论-品.0。/而事实上,也正因其-浅.,成就了励志书。0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描述,越是流行的而且还是主流的越是/浅0,不是深入浅出的/浅0,而是/浅俗0之/浅0,因为一是现代人太忙,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阅读,就算是读,也/只求能短时间内读完,读一些不费脑子而又最好能带给自己点滴感受的东西。0这说明现代人已经对阅读不感兴趣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都倾向于简单化,说好听是通俗化,其实是庸俗,至少是流于平俗。其实何止阅读,看影视节目、歌舞表演、听音乐、赏书画,皆是如此,一是求刺激,要有震撼力,要出现视觉盛宴。二是与市场效应相关,如赏书画,首先是谁写的谁画的?作者已被炒到什么程度?一幅中堂或一对对子能卖多少钱?买卖双方的生意经与艺术无多大关系。书法界的混乱,书法作品的流俗,已到了惊心怵目的地步。有些所谓名家的作品、法帖,简直不堪一睹。且没有人会因之而脸作羞涩,心怀忐忑,都是堂而皇之地走进媒体,理所当然地伸手抓钱。艺术思维之堕落不仅都钻进了孔方兄的钱眼里,更是使人丧失了良知、丧失了人格,也葬送了艺术本身。难怪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质问:究竟何为艺术?还有没有艺术?凡此种种不又是社会)

[2]

[2]

[1](P53)

化艺术思维完全被扭曲、被阻断的明证吗?中国已经开放,而且必须开放,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没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卷裹而来的许多外来文化、外来理论冲击民族文化,则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就缺乏参照系和对它的批判力度。如同隋唐佛教兴盛后,中国文化才出现了儒、道、释三家并统天下,互为合流,互竞雄长一样,多极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时代的特色,也是这一代知识分子应共同担当的使命。然而,/拿来主义0从来也不是,更不应不加咀嚼、分辨地囫囵吞枣,凡是西洋的都是好的,中国的都要淘汰,尽管我们不能总是盲目地敝帚自珍,但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就此意义而言,我还是比较同意这样一种有点过激的说法:/,,一代作家民族文化修养的欠缺,致使我们难以征服世界。卖风俗、卖生活、卖小聪明,跟在西人屁股后面爬行(我绝不反对引

[3]

进),大约是征服不了世界的0当然,世界不是谁想征服就能征服的,更何况舞文弄墨的书生或各种粉墨登场的艺术家们又何必去征服世界呢?最多也只能感动了自己后,给别人也有点感动而已。为此,彻底的/寻根0派们,或许在思维上也出了问题。

我们提倡重视中国艺术思维,开掘中国艺术思维,是因为中国艺术思维一经放大,就可成为人的一般思维或为一般思维作重要的参照。中国艺术思维中尽管含着某种来自先秦原始思维的色素,但它具有诗化了的追求/雅0与/和0的特殊的艺术气质。更何况原始思维就是基于对一定秩序的要求上逐步形成的,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我们称作原始的那种思维,就是以这种对于秩序的要求为基础的,,,使得它们成为神圣的东西就是各有其位,因为如果废除其位,哪怕只是在思想中,宇宙的整

[4](P14)

个秩序就会被摧毁0而发展了的原始思维,特别是秦汉以降的中国艺术思维不仅辩证地保留了其对于秩序的认同,而且理性思考使中国先人自觉地摆脱了原始蒙昧后,又以/味象0、/虚静0,追求/景外之景0,极具意味性的化境、意境为艺术趣旨。因此,这种思维不仅让人们看淡功名利禄,认识身外之物的无足轻重,更是在看破利欲熏心,要求回归自然之性的同时,更看重生命本身、生命的内涵和意义。而且,中国艺术思维是重体味、品味、回味之意的,所谓/得意忘象0,/气韵生动0,即是从思维形式自身就提醒人们既要懂得感恩、满足,又要领悟生命哲学中的和合之乐趣。/天人合一0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具有终极关怀的对人生、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对世界、对自然的观照,既是目的论,也是方法论。而这也正是笔者之倡导重视对中国艺术思维的开掘与传播的出发点。

二、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性与当下意义

笔者曾一再指出中国艺术思维的一般特性,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艺术思维十分重视浑然一体的两分法,最根本的两分就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阴阳。亦即5易#系辞6所言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开合、流转构成了整个世界,再加上-气.的运行,这就产生了生命。0/其二,模糊而笼统。中国传统艺术思维自身就具有一种能介入现代理论范畴的模糊美。0/其三,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这里所指的-自我中心主义.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我.是相对于-非我.、-非人.而言,所谓自我中心也就是指以人类群体为中心,是一种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0/其四,参与时间意识的原始的四维空间观。0

[5](P291-394)

件作品或一个人的价值之高低、优劣,全在于其意义或精神性的指向何在。这于中国画论、书法论的

影响极大,为此谢赫从绘画的角度将/气0演化为/气韵0,

/气韵生动0之/气0是生命力的显现,

/韵0即是充满意味性的有韵味的节律。而顾恺之则明确提出/传神写照0,强调传神比之写照更为要紧。而庾肩吾5书品6中提出/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0,则将书法之重意、重精神性看作是作为书家的基础训练之一;5笔意赞6中,提出要真正体现/书之妙道0,/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0,可见精神性的意味是最重要的。为此,司空图认为洗练之诗趣,可想见/流水今日,明月前身0。徐上瀛指出音乐中不仅可现/虚堂凝雪0、/草阁流春0,而且还能味出:/不可思议,音与意合0。凡此种种,对当下艺术和处世中人为地卖弄,刻意地张扬,以至于巧取豪夺,物欲熄灭人性,物欲盖过人的精神追求,不都是一种反驳吗?

中国艺术思维中的模糊而笼统,也许与当下科技中讲究严密逻辑推理、精确的计算、可操作可实验的现代思维是矛盾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但后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却又告诉我们,对于考量世界而言,人不仅是一个观察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参与者0,当我们过度地忙于制造/神奇0、/震惊0、/暴力审美0、/身体审美0时,我们究竟是清醒的还是糊涂的呢?而模糊恰恰不同于糊涂,模糊是一种审美态:爱因斯坦所言之,运动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会无限地缓慢下来,这是一个从抽象而笼统的视角绘出的定理。霍金的/黑洞0理论本身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这与中国艺术思维的方法论,如自/虚静0出发而后观,而后动,又返回/虚静0,/以气制胜0、/心物感应0等等的思路是一致的。中国艺术讲究神韵、飘逸、清空、超拔、高远,都是自思维起直至推出艺术作品,始终在追求一种模糊美、朦胧美,中国人讲究的/似与不似间0、/言有尽而意无穷0,又恰恰正是这种朦胧美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所谓/妙在能会,神在能离0,说的不正是应在模糊中清醒,在清醒中模糊吗?而当我们不断接纳西方思想,西方人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智慧时,当我们一次次批判国民性,却同时又迎来了权利欲、物欲的过度膨胀时,难道就不该在模糊中看到它的另一面,而后才能更客观更自觉更合于现代性地去/我思故我在0吗?无论是国事、家事,抑或是从政、从军、从商、从艺,诸多问题确非可作一刀切似地简单了断,更何况断不了的是人

)

而这些特征事实上已

不仅仅只是关注到艺术,也是解决人生哲学的一种合理化思维形式,至少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从以上这些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艺术思维重整体,重阴阳和合的逻辑,恰恰与当下许多人的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不要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两分的和合,关注到事物的对立统一,阴阳之谐调是从质的大/和0出发来看待矛盾的对立,在谐调中来获得统一的稳定的秩序化。而中国艺术思维所推崇的/气0的自然运行,看似十分神秘,其实却是从根本上来认识生命自诞生、成长、发展到衰竭的发展历程,生命力的强盛不在于张狂、炫耀,或自我标榜,而在于出自自然,在于事物内在的力的持久性。为此,中国艺术思维重视本性的呈现,而非刻意地做作。魏晋的玄学大师郭象在解释老子的/无为0时,提出了/率性0,所谓/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0(5天道注6)。他在5天地注6中指出:

/人之所以不能忘

者,己也。己犹忘之,又奚识哉,斯乃不识不知而冥于自然。0人最不能忘记的是自己,如果连自己也能忘却,那知与识也被虚了,人就真正能与自然合为一体。所以,中国的禅思始终强调: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0(5坛经6),艺术思维借用之,也就出现了所谓/空故纳万境0。中国艺术思维历来重视精神性,而非形式的五花八门。魏晋高僧慧远主张/形尽神不灭0,/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0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的习惯、心理模式和情意结。为此,已经有人提出对/阿Q精神0也应予以重新认识,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赋予/阿Q精神0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0的解释,聂绀弩在谈及他的/文革0体验时说/人没有阿Q气怎能生活?0

[6](P36-37)

急就章式地所谓/创新0,以至于当代人对名、利、欲的执着,不也是一种警醒吗?而且,禅家认为一切都要从自身中去寻求答案,靠自己的努力,方能得道、开悟,当年净觉大师曾一再猛喝:/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0,不正是呵斥追名逐利者须/回头是岸0的忠告嘛?如是,孤傲自许的李白会乐天地唱出/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0的诗情,沉郁顿挫的杜甫会赏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0的画意,而一向喜好禅味的苏轼,则提倡/身与竹化0的境界,题跋也云:/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0。

中国艺术思维所倚重的是更合符人的本性的自然之趣,淡泊之雅,而又寓深意于化境之中,故严羽5沧浪诗话6中推崇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0。为此,不仅诗人要懂得/妙悟0,赏诗者也须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否则又怎能领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0之意趣?中国艺术思维推举的意境,当然与今天的影视艺术、绘画、雕塑所强调的卖点迥然不同,甚至价值的取向也是南辕北辙的。现代流行艺术吸引人的是变幻莫测,极富想象力的视觉盛宴,是情的狂澜、欲的宣泄,是张扬的个性,娱乐式的狂欢,这当然都是商业社会、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也的确适合现代人精神享受的需要。然而,仅仅只是光怪陆离的视像刺激,纵情宣泄的狂欢,那么,刺激、狂欢之后又是什么?人不可能始终只是处于动荡、跳跃、张狂或处于不安分状态,人总不可能彻底丢弃冷静的反思、深沉的过滤,不需要一点点恬淡的体味和凝神的遥想,否则,任何个体都会显得过于轻浮,情感世界也会变得太趋简单化、太不顶真、太随意了,整个社会也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异化、新的无序、新的混沌,与极力提倡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需要的口号下,却反而失去了人异于动物的高贵属性,人的精神指向和人的本性。这也许绝不是当代艺术家或当下不读书只读图像的年轻人之初衷吧?更况且,中国艺术思维所倡导的/平淡0,并非平庸或淡而无味,恰恰相反,平淡是在看够了华美,体验过纤巧、秾丽之后的回归,故葛立方才会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芳,然后可造平淡之境0清代的袁枚更是明确告诉世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易浓,然必须浓后之淡0

[11][10]

[9]

[8]

对于/那些著名

的知识分子以-阿Q气.作为精神支柱,以乐观主义的心态显示了生命的伟大与顽强,,而对于福贵、许三观和刘高兴,

-阿Q精神.当然也是这些普通

百姓在艰难生存状态下赖以支撑的人生支柱。0/,,就是现代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经济压力的今天,-阿Q精神.也再次显示了它缓解政治与经济高压的心理调节作用。0

[6](P36-37)

对于阿Q精神的

再认识,只是人生与创作中的一例,它至少说明模糊义在现实中的调节作用和可对人的情绪、思维作纠偏时的一种缓冲,凡事不要执着一端,而立即否定另一端,就此而言,龙树的/中道0观,儒家讲的/中庸0,绝不是一无是处的。

至于说到/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0,则对当下我们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或许更具实际的和实践的意义。

中国思想和中国艺术历来都重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状态,尽管儒家的伦理体系中非常偏重于等级秩序,所谓/尊尊长长0、/亲亲爱爱0,但社会伦理的建构,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为此,孔子大讲/仁者爱人0,墨子专持/兼爱0,孟子直接提出了/民为贵0、/君为轻0。而在更偏于审美思维的/庄0与/禅0中,则更看重人的独立性和本性的复归。庄子反对/落马首,穿牛鼻0,提倡返朴归真,骨子里则是充满着深刻的反异化精神和人道主义。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0(5庄子#齐物论6),恰恰正是典型的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从思维的出发点上就指出了人不应过多地向外追求,太看重物欲、名利,而应/法天贵真0,学会/乘物以游心0的逍遥,这就不仅是反异化,而且也将一般思维纳入了艺术思维的轨道,不啻令人想起海德格尔所推崇的/诗意地栖居0。为此,中国艺术思维也就特别强调/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0。就此而言,中国艺术思维中所注重的/人本0,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从人的本位、从对人的终极关怀中去思考、去处世。禅思中所强调的/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0、/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0(5坛经6)等等,都是将本性提升到与佛性等同的高度。似这样地看重/自我0,看重自我的觉悟,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当下)

[7]

。今天,我们重提中国艺

术思维,并进而开掘与传播它的意味性、深刻性,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目的正在于这种思维可提醒我们:大餐盛宴之余,仍需再冷静地思索;紧张刺激之后,仍应有所自省和诘问。孰长孰短,何轻何重,当然只有个体自己体味,自我觉悟后,方有效果,否则,别人的叮咛,耳提面命式的教条都是不管用的。如是,须从整体上来改造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而在这改造中,中国艺术思维不失为一种既重要又现实的参照。

中国艺术思维中的/参与时间意识的原始的四维空间观0是最贴近现代数、理认识和现代人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的认知逻辑的。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观念是,对时空加以重新描述,也就是在讨论空间时,一定要加上时间的观念。此时此地,彼时彼地,或此时彼地,彼时此地,否则,空洞的时空观是难以描述某一现象、事物或人的真实情状的。/而中国人历来注重生命的延续,看重传宗接代,大倡庙堂香火,就其思维逻辑而言,本身就蕴蓄着一种永恒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反映在艺术思维中,就是中国艺术的-表现力.和对永恒的追求,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的时间节奏。0

宗白华早就指出过,/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0。/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0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即便是诗、画,更不用说章回小说、戏曲等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烙上历史的印记、时间的痕迹,中国艺术的厚重史感和对史识的把握是由来已久的。历史地考量某种现象,某个人的功过成败,历史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种族、地区、人群的不同,历史地审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不仅仅只关涉到艺术品含金量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代人反观自我、人类,乃至于思考地球命运的一种必须要有的思维路子和总体策略。

当然,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性,还不止上述这四个方面,我曾在5中国艺术思维史6中对此作过更为详尽的描述,而且也不回避/冥思0作为审美的中介,论及了/天人合一0本身所内含的辩证思维,中国艺术思维存在着诗化了的/泛巫0意识,与/雅0、/和0的特殊的艺术思维气质,也很看重对于/意念0的理解,在此不必一一赘述。但凡此种种,对于疗救今人认知中的通病都不无补益,近

[12](P89)

[5](P394)

日见美国学者本#海伦瑞齐评论余华的小说5兄弟6时道:/在余华的叙述中,20世纪末中国的腐化堕落,其奢侈浪费的程度与它所取代的毛主义式的节衣缩食一样怪诞不经。0

[13]

这一解说,一点不

错,而且中国当下的腐化堕落、奢侈浪费、醉生梦死、招摇撞骗,不只怪诞不经,实则已经发展到了害人不利己,也有损人格、国格,破坏民族形象的地步,不仅骗中国人,骗自己人,也骗洋人。假冒伪劣产品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0,电话短讯设局,网络购物弄假,冒名顶替者层出不穷,简直防不胜防,处处都有陷阱。这不是集体性、国民性思维都出了毛病?就此而言,再倡中国艺术思维中的静思、反省,追求审美的超凡脱俗的境界,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三、纠偏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漠视和对中国智慧的亵渎

长期来,我们对中国艺术文本的认同与肯定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中国艺术精神,形成中国艺术瑰宝的原因,即它的思维形式及其优劣的认识是欠缺的、肤浅的。尽管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述已数不胜数,徐复观的5中国艺术精神6也已给了它极高的定位与评介,但仍有一些人在再论艺术精神时的指向是混乱的,或不确切的。比较常见的是认为魏晋玄学促成山水画之兴起,但并非玄学中的庄学精神是艺术精神,原因是玄学对山水画的影响不是内在的而是外在的。诚然,将庄学精神完全等同于中国艺术精神肯定有偏,但庄学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或者说/道0的精神奠定了传统艺术精神的基本框架,发展到后来出现的/庄禅0互补、/庄禅0合流,又为中国艺术精神之成熟注入了极具审美化和思辨性的活性因子,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暂且不讨论艺术精神,但隋唐以降,庄禅合流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影响之深、作用之大,且其生命力之强,迄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模式,乃至无知,足令人扼腕叹息。中国艺术思维重视味与思,从/观象0到/味象0,再到/取象0,而后再回复至更高层面的/味0,这才能领悟象中之意,才能/得意而忘象0,达到再次哲学意义上的味,才说得上品味、鉴赏。中国古人看重之/意0含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意0是具有/超越性0的,而这种/超越性0又须依赖于学识与才情的演示才能获得。中国人重/思0,这种/思0既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是整体的通盘思量,又是需要凭/心0去体证的。不管是冥思、遐思、静思、禅思,都既包含着整体性理解,又收入了自我反省的逻辑,如孔子所讲的/学而不思则罔0,孟子强调的/心之官则思0云云。如果是面对艺术创新,则又融化了想象与情感,其中还掺进了中国知识分子所深藏在心的/雅0与/和0。如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0、/俯仰自得,游心太玄0等等。可以说中国艺术思维之成形正有赖于儒、道、释等多家学派及其思维方法的互渗。它的前提是须先进入/虚静0态,从庄子的/唯道集虚0,到刘勰的/贵在虚静0、陆机的/耽思旁讯0,直至佛家的/识心见性0/空一起相0,都强调不应执着于/有0,而要通过皮相的表层去直观本质,这与/现象学0中所讲的/悬置0(Epoch ),或将眼前的现象归入括号中去十分相似,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强调/现象的还原0,是为了使人的思路回到始源状态去获得/真实的实在性0,实际上是见出一种抽象的/纯粹意识0。而中国艺术思维中的虚静,不仅仅是起点,也是终点,即体验也须在虚静中才能真正完成。所谓/澄怀味象0、/澄怀观道0。这种虚静思维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思维,但对于艺术鉴赏、对于悟透人生、对于理解宇宙,都极有启示意义。如今有人提出要对/阿Q0精神作重新认识,认为于光远在谈及文革境遇时,就记录了自己的/革命阿Q主义0,聂绀弩在5自叙6中谈到作家和难友的/文革/体验时,也说:/人没有阿Q气怎能生活?0阿Q精神具有某种镇痛的和聊以自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但这/毕竟0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批判法,比之中国艺术思维中所推崇的由/虚静0而/味象0,由/味象0而/参透0,仍只是小巫见大巫,只是一种简单的肤浅的自我调节,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而中国艺术思维则要求从思维本身就艺术化地看待人世和人生的全过程,强调参悟本性的意义存在,强调从认识逻辑的起点上就应自觉地去消解压力,不管是来自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情感上的压力。如人不从自性中去消解,任何一种劝说都无补于事,都只会呈现为一种说教,更遑论/精神胜利法0这种自欺欺人的意念本就十分脆弱,其恒常性值得怀疑,而它对主体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和意志力反而会起到蚀化的反作用。

问题在于,目前国民,乃至学术圈内,对于中国艺术思维的认识太过肤浅,即使是艺术理论界也只是将它视作一种早已远去的文化遗产作一般性形)

[6]

上表述,最高的礼遇也只是将它目为一种/学问0。而且,仅仅只属中国艺术的历史范畴的命题,而未能从中发现它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人生观,以及一般人的理性思维等直接相关,且有着更为深广的当下意义和超时代意义。另方面,当前某些主流媒体又对所谓的/伪国学0津津乐道,似是而非地炒作5论语6、5庄子6等等,不仅从学术上将年轻人误导至不识原典、不求真知的学问的歧途,而且,在社会心理层面上推波助澜地使人们对早已逝去了的代表封建皇朝的汉唐帝国作出完全非历史化的一厢情愿的罗曼蒂克想象,既混淆了是非、史实与史识,也起到了极为拙劣的麻醉的作用,得到好处的,仅仅只是那些貌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论/古0说/今0的所谓/文化0明星和充斥着商业化包装的媒体。外国学者,外国的汉学家,即使是对儒、道、释有专门研究的学者,他们所了解和看重的中国智慧,大多也仍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文本或一般性历史,而对于中国艺术思维独具的魅力,中国艺术思维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的了解,往往知之不多,更遑论能认识到它在带有神秘性、封建性的同时,也潜藏着强盛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这就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作更多案头工作,对历史悠久的中国艺术思维作出整体性的反思和全方位的挖掘。我觉得,比起重拾所谓的/整理国故0,理清中国艺术思维的来龙去脉,重识中国艺术思维的超越性和它对当下文艺创作、当下人思维的塑造,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笔者曾指出:在禅意、禅思、庄的精神所合力作用下的中国艺术思维中,蕴含着人类普遍需要的/亚宗教情感0。亚宗教情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宗教派生而出的概念,其实,/在人类社会尚未出现宗教以前,亚宗教式的精神寄托就已经客观存在。例如巫术、神话、传说、原始先验论等等,严格说来它们都不属后来被正规化了的宗教范畴。,,但却已经具备了某种十分接近宗教气息的亚宗教因素。0

[14](P305、306)

亚宗教气息在人类情感需要方面涉及/如道德情感、伦理观念、人格模式、

的范畴极广,

信念、信仰等等。在这些范畴中都隐藏着一种类似图腾崇拜的虔诚情感,这就是亚宗教情感。0

[14](P305、306)

简言之,它既非纯宗教情感,但又具

有接近某种宗教气息的情感特征。这种情感不仅潜伏于人们对于传统真、善、美的理解中,而且在今天的/先锋艺术0、/后现代艺术0,乃至文化认识论中出现的/女性主义0、/生态主义0、/核心价

第2期金丹元:开掘与传播中国艺术思维的当下意义

值0、/现代性0等各类当下热议的话题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可以见到类似情感的渗透或隐性显现。中国艺术思维中,由于积淀了相当含量的庄的逍遥和反异化意识,融入了不易察觉的禅思和禅所看重的自觉地参悟,觉悟须靠自力、自度等等,因此,中国艺术思维中的亚宗教因素与亚宗教情感尤为丰富和具思辨性,况且/禅向里跨一步即是儒的风雅,向外迈一步便是道的虚无。0

[14](P315)

如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0、/生生之谓易0。易、太极、元气、道等概念都是一种守恒的依据,它的

背后透露出的是对大自然守恒的尊重,对生命力守恒的执着,把生命的流动看作是神韵、气韵的永恒存在,而不是生生死死的各种外在生命形态。即从艺术追求的起点上就指出外在形态是多变的,也总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生命力,人对生命的向往,人的生命感是长存的,这种对本体的守恒性,当然有他保守的、僵化的一面,如说/天不变道亦不变0,强调继承性、连续性、遵循旧制、祖述古训等等,都极易产生阻碍人进取、革新和开放的负面作用,也比较易被伪道学家在死守旧伦理旧传统时所利用。但从终极理念上看,守恒即要求抱元守一,要求保证一种均势和平衡,而不是破坏和不断地纷争与冲突。比之以武力来实现征服,以暴力来搞恐怖,因过快过急的心态或超支提取的心理,而导至出现的经济危机、金融风暴,为追求无境止的物质享受而丧失本我、自我,中国的艺术思维不是更大气,更不张狂,也更具它自身的守恒性吗?

(四)圆形的动态把握

/圆形的0,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中国艺术思维形式从直觉起,至境界止,正好是一个圆式的更高层的循环

[5](P386-389)

介乎于出世与入

世之间,而且显示出出世、入世来去自由的灵活性。因此,它能卸去忧愁、排解苦恼,又让人在对艺术产生愉悦和审美满足的过程中去领悟/执着与超脱0的辩证关系,让人自身自觉地去体证/竹影扫阶尘不动0、/水流任急境常静0的哲理,自己去开悟/待客如独居,独居如待客0的况味。因此,它也更易体现苏珊#朗格所言之/艺术表现的是一种艺术家所认识到的人类普遍情感0。为此,有必要纠偏于对中国艺术思维的漠视,有必要提请注意对中国艺术思维的狭隘理解,恰恰是对一种人类智慧的亵渎。

笔者曾在5中国艺术思维史6之最后一章,专门论及了中国艺术思维的局限性和超时代意义,但在此我想重申的是,它的超时代性至少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超念的辩证统一律

这种超念的辩证统一,是基于整体性认识之上的,它与现代物理学关于时空的认知,关于粒子的稳定性、场方程、对正负两极的互相认同等的思维路子是一致的。

(二)匀称的原则

中国人强调的和谐为美、艺术意象,追求艺术所折射的精神家园,用审美的和较少功利目的眼光去看人生和世界,凡此种种都充溢着艺术思维中自身就储存的匀称原则。如写文章要求文情并茂,心物相融;书画都强调/不质不形0,/狂怪求理0,

[16]

/无墨求染0;山水画要求/远景烟笼,深岩云锁0深0

[17][18]

[15](P10)

,以区别于西方艺术思维的

层层递进。且中国艺术思维以/冥思0为中介,也为核心,由直觉(静观)向意象发展,由意象统领着情感、想象,同时又不时反馈于冥思,上升至境界后,又回复到更高层次的冥思。二是指中国艺术思维源于古代关于一切都在圆中派生、繁衍、变化的宇宙论,即把整个天、地、人,整个世界都看作是生命大化流行的过程。故5易6中的八卦图和道的象征图都是圆形,佛教讲/轮回0,重/法轮0,中国艺术也强调技法的圆熟,境界的圆通,而所谓动态的把握是指在圆式思维中的变动,而非直线的、方程式的、公式化的。为此,才有了/天人合一0、/物我同体0的经验之谈。而这种带有感应性质的动态思维也非常契合现代科技思维之革新。即将宇宙看作一个有生命存在的、互有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方面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又不断从无中生有,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0(5老子#第四十章6);另方面,物质的运动、现象的变化走到极致,都会朝着反向发生变异。中国武术、中医中讲的意念、行气,针灸里说的经脉等等也都与这种动态把握有关。

由此可见,尽管从今天的视角而言,中国艺术

)

,/形势崇卑,权衡大小,景色远近,剂量浅等等,虽不是西方人之立体透视,逼真模拟,

却有一种神似胜于形似的美感,一种意会中的匀称,而这与现代科学中所强调的对称性、平衡态等的说法也一拍即合。

(三)朦胧的守恒逻辑

现代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的理性观照都是建立在守恒逻辑之上的,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时空守恒等等。中国艺术思维非常注重守恒原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思维似乎只是一种古典式的东方人的艺术思维,它的局限性、保守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穿透性极强,迄今对我们来说仍能提供种种思维方式上的参照。虽说对它的惰性力量和超越性还可作进一步的开拓和挖掘,但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和艺术研究领域内亟待重视,在将之进行现代性改造时,应大力传播的一种思维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技术的力量、经济的作用正在左右着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则更需要一种全人类都不能小觑的/亚宗教情感0去弥补人的生存状态、思维模式中的陋习与缺陷。世界性政治经济力量的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

研究[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周慧虹.励志书,成也/浅0败也/浅0

报,2009,(11).

[3]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J].文艺报,1985,(7).[4]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7.

[5]金丹元.中国艺术思维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

社,2004.

[6]樊星.当代文学对国民性的新认识[J].文艺研究,

2009,

(10).

[7][唐]张彦远语.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Z].[8]楞伽师资记(卷一)[Z].[9]东坡题跋(卷二)韩柳诗[Z].

[J].文学

对比,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人的思维需要一种理智、冷峻的力的平衡。

这个平衡概念远远超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范畴,也不仅仅只体现在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供需关系、能源匮乏、金融失衡等方面,它包括人的一切现行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各种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而在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重视并边改造边传播这种思维,显然是利大于弊、益多于害的,因为在讨论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秩序的合理性命题时,最关键的是从思维立场开始,是将观念转变为人们内化了的自觉地认同和反省。

[10]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Z].[11]袁枚.随园诗话(卷五)[Z].

[1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

[13]本#海伦瑞齐.粗俗的幽默是愚蠢而有效的讽刺手段

[J].上海文化,2009,(6).

[14]金丹元.禅意与化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3.

[1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译者前言[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6][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17][唐]王维.山水诀[M].

[18][清]汤贻汾.画筌析览#论山第一[Z].

TheContemporarySignificanceofDevelopingandPopularizing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

JINDan-yuan

(SchoolofFilmandTVArt,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In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andcommercialization,humanbeingshavebecomeinsatiableandoftenconfusetruthandfalse-hood,andtheacademicandartcirclesarenoexception.ThepaperholdsthatthecausesofthisproblemarerelatedtotheignoranceofthinkingbysomeChinesepeopleandthesolutionreliesonthepopularizationof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whichhasgreatsignificancetoredressingthesocialabusesandmisknowledgeofmodernmen.

Keywords:pointofdeparture;contemporarysignificanceoftheChineseartisticthinking;redressingthesocialabusesduetoignorance

(责任编辑 江云岷)

)


相关文章

  • 摄影记者生存危机下的新闻摄影教育革新
  • 随着影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引发摄影的平民化,以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融合,新闻摄影遇到前所末有的挑战,摄影记者的生存危机日益凸显.2013年5月30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宣布裁撤摄影部,该部28人无一保住饭碗,其中包括19 ...查看


  • 道教与跨文化传播
  • 道教,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由张道陵张天师于东汉时期创立,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1]而<道经>上则记载道教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 ...查看


  •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 广电视听 ● 崔风华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纪 实性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以便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因素材不足导致二次拍摄.所以每当前期拍摄完成后,留给后期编辑的是一大堆的原始素材.这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条片子怎么编?素材如何 ...查看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 指导教师:王卫平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 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 ...查看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电视艺术学 第一章 导论 二.什么是电视艺术 1. 电视:传播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方式.它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 2.电视传播方式分为三大类: (1)传达形态--主要指传递现实生活信息,传播科学性文化知识为内容的电视 ...查看


  •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 作者:凌建英宗志平 文学评论 2007年06期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 什么是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文学的定位.选择,决 ...查看


  • [儿童文学创作论]课程练习
  • 大专函授自考教材: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儿童文学创作论>课程练习 班级 单位 姓名 (林方秋男 编制) 一.填空题 1.文学(艺术)创作作为审美活动,它是以 为其主要目的和 ...查看


  • 第一章 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重点难点 一.关于第一章的章节脉络 我们要抓住整个阅读课程给我们的哪些领域.阅读的体裁,同时要抓住每一种体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通过阅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阅读最终的功效是什么,都要通过每一类文章的体裁,同时还要展示学术界几种主要的 ...查看


  •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文艺观象)
  •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少衡(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 核心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