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保定高三期末摸底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第1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2分。

(3)将第1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是 ( )

A.孔子 B.盂子 C.老子 D2.商鞅变法中下令废止了“田里不鬻”的规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3 4。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

”从中可看 ( )

A B.全国知名的大人物很多

C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5”这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影响有 ( ) ①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②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③科举成为时人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下列有关唐朝的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

的是 ( )

A.昭陵石刻像残块 B.《新唐书》

C.电视剧《贞观长歌》 D.有关唐朝的传说

7.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不可分割一部分最早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8.“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与此同时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

A.“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

B.“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C.“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

D.“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9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话本的兴起

10.朱元璋曾经做过一首诗:拥被”。出现上述诗中情况,与下列哪项举措密切相关 )

A.废行省,设三司 B.特务统治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八股取士

11.“督臣谭纶、帅臣戚继光治塞垣,夹垣为台,高数丈,矢石相及,环蓟而台者三千,垣周二千

余里。自是,外寇不敢深入” )

A.京、冀一带 C.江、浙一带

1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分工更细密

B.地区从南方沿伸到北方

C.部门涉及冶铁、伐木等

D.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13.1876不积极,称之为“炫奇会” ( )

A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 )

B.齐心协力 相得益彰

C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

15.辛丑年初,慈禧太后颁布上谕:“尔中外臣公,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所能挽回厄运。惟有

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舍此更无他策”。文中“变法”指 ( )

A.洋务运功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深受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颁布这个文献的直

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能体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是 ( )

A.确立主权在民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盼原则

C.规定国民享有的权利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7.有人形容某次中日战争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文中的“战”指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台州之役

C.多伦之战 D.抗日战争

18.“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此材料反映的办学思想 ( )

A.出自北大校长陈独秀的主张 B.助长了高等学府自由散漫的风气

C.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D.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

19.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

兼并未盛行也”。20世纪初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20是 )

A.均田免粮 B.无处不均匀

C.平均地权 D.一平二调 一大二公

21.口号印证历史,下列口号出现的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战争时期

22.1940年5月16“我皇军第

( )

A.项英 B D.杨靖宇

23.2010年是抗战胜利65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告了中国抗成的最终

,主要是指 ( ) ②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④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A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1958年5

( )

A

D

第Ⅱ卷

本卷为材料问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25.(8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图是太平州”。

——(宋)杨万里《诚斋集》

(圩田)虽有水旱绵可救御,凡一熟之余,不惟本境是食,又可赡及邻郡,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

——(元)王祯《农书》

庆元二年(1196)绍兴当地官员徐次铎奏:“湖田(圩田)之上供,岁不过五万余石。两县岁一水旱,其所捐所放,赈济劝分,殆不啻十余万石,其得失多寡盖已相绝矣。”

——徐次铎《复鉴湖汉》

淳熙十年(1183),大理寺丞张抑奏:“近者浙西豪宗,每则旱岁,占湖为田,筑为长堤,中植榆柳,外捍茭芦,于是旧为田者,始隔水之出入。苏、湖、常、秀昔有水患,近多旱灾,盖出于此。”

从取水;逮至水溢,则顺流疏新局面,复以民田为壑。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进行评价。(8

26.(14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

材料二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

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江

的和谐理想境界。

(1(6分)

(2(3分)

(35分)

:乾隆年间,当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参观他们的新式武器时,这位清朝的名将居然很不屑的说道“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材料二:同治三年,李鸿章书恭亲王和文祥,“(中国士大夫)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视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萎。……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阶段分明;

第一阶段(1950—1959),我国与外国签订购买成套设326个,包括苏联215项,东欧国家108项,西方国家3项,其中97%是重工业。

第二阶段(1960—1971),从1963年到1966年,我国先后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签订80多项引进合同,进口成套设备84项,用汇218美元。

第三阶段(1972—1977),对外签约成交达3916美元,其中成套设备汇约3115亿美元,占80%,其中包括从美国引进的彩电显像管或成套生产技术项目,购买英国三叉载飞机等。

第四阶段(1978—1989):重点引进软件技术,以增强我国研制、设计和创新能力,引进项目以单项技术为主,进口自己不能制造的单机、关键设备。

第五阶段(1990年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结合引进与消化、析发展新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发展道路。

(14(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李鸿章的愿望是否得以实现?(10分)

(3之外中国经济有何重大创举?分)

28.(8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8月23双日不打炮。再后来,“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唱段打宣传弹,直至1979

材料二:从20世纪80年代至90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

7000多人次。20lO年9月7台湾等地有影响力的各界华人精英,围绕“华人能为二十一世纪贡献什么?”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

(1(4分)

(2(4分)

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48分)

1—5BDBCA 6—10ABABC 11—15ADBCC 16—20DACBD

21—24CBAD

第Ⅱ卷 材料问答题(52分)

25.( 8 分)

济重心南移。(5分)

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旱灾害增加,农民受灾尤为严重。(326.( 14分)

(1)传统建筑工艺与外来佛教艺术相结合。(2分)

神之路;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4 分)

(2)以面南为尊,封闭性,天人合一。(3分)

(3( 5 分)

27.(22分)

(1先进技术的重要。(4分)

(2(6 (4分)

(3

5 分)

(3 分)

28.( 8 分)

(1

4分)

(2“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施;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如 有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4分)

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第1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2分。

(3)将第1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是 ( )

A.孔子 B.盂子 C.老子 D2.商鞅变法中下令废止了“田里不鬻”的规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3 4。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

”从中可看 ( )

A B.全国知名的大人物很多

C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5”这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影响有 ( ) ①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②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③科举成为时人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下列有关唐朝的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

的是 ( )

A.昭陵石刻像残块 B.《新唐书》

C.电视剧《贞观长歌》 D.有关唐朝的传说

7.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不可分割一部分最早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8.“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与此同时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

A.“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

B.“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C.“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

D.“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9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话本的兴起

10.朱元璋曾经做过一首诗:拥被”。出现上述诗中情况,与下列哪项举措密切相关 )

A.废行省,设三司 B.特务统治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八股取士

11.“督臣谭纶、帅臣戚继光治塞垣,夹垣为台,高数丈,矢石相及,环蓟而台者三千,垣周二千

余里。自是,外寇不敢深入” )

A.京、冀一带 C.江、浙一带

1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分工更细密

B.地区从南方沿伸到北方

C.部门涉及冶铁、伐木等

D.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13.1876不积极,称之为“炫奇会” ( )

A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 )

B.齐心协力 相得益彰

C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

15.辛丑年初,慈禧太后颁布上谕:“尔中外臣公,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所能挽回厄运。惟有

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舍此更无他策”。文中“变法”指 ( )

A.洋务运功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深受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颁布这个文献的直

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能体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是 ( )

A.确立主权在民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盼原则

C.规定国民享有的权利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7.有人形容某次中日战争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文中的“战”指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台州之役

C.多伦之战 D.抗日战争

18.“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此材料反映的办学思想 ( )

A.出自北大校长陈独秀的主张 B.助长了高等学府自由散漫的风气

C.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D.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

19.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

兼并未盛行也”。20世纪初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20是 )

A.均田免粮 B.无处不均匀

C.平均地权 D.一平二调 一大二公

21.口号印证历史,下列口号出现的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战争时期

22.1940年5月16“我皇军第

( )

A.项英 B D.杨靖宇

23.2010年是抗战胜利65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告了中国抗成的最终

,主要是指 ( ) ②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④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A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1958年5

( )

A

D

第Ⅱ卷

本卷为材料问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25.(8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图是太平州”。

——(宋)杨万里《诚斋集》

(圩田)虽有水旱绵可救御,凡一熟之余,不惟本境是食,又可赡及邻郡,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

——(元)王祯《农书》

庆元二年(1196)绍兴当地官员徐次铎奏:“湖田(圩田)之上供,岁不过五万余石。两县岁一水旱,其所捐所放,赈济劝分,殆不啻十余万石,其得失多寡盖已相绝矣。”

——徐次铎《复鉴湖汉》

淳熙十年(1183),大理寺丞张抑奏:“近者浙西豪宗,每则旱岁,占湖为田,筑为长堤,中植榆柳,外捍茭芦,于是旧为田者,始隔水之出入。苏、湖、常、秀昔有水患,近多旱灾,盖出于此。”

从取水;逮至水溢,则顺流疏新局面,复以民田为壑。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进行评价。(8

26.(14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

材料二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

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江

的和谐理想境界。

(1(6分)

(2(3分)

(35分)

:乾隆年间,当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参观他们的新式武器时,这位清朝的名将居然很不屑的说道“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材料二:同治三年,李鸿章书恭亲王和文祥,“(中国士大夫)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视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萎。……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阶段分明;

第一阶段(1950—1959),我国与外国签订购买成套设326个,包括苏联215项,东欧国家108项,西方国家3项,其中97%是重工业。

第二阶段(1960—1971),从1963年到1966年,我国先后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签订80多项引进合同,进口成套设备84项,用汇218美元。

第三阶段(1972—1977),对外签约成交达3916美元,其中成套设备汇约3115亿美元,占80%,其中包括从美国引进的彩电显像管或成套生产技术项目,购买英国三叉载飞机等。

第四阶段(1978—1989):重点引进软件技术,以增强我国研制、设计和创新能力,引进项目以单项技术为主,进口自己不能制造的单机、关键设备。

第五阶段(1990年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结合引进与消化、析发展新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发展道路。

(14(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李鸿章的愿望是否得以实现?(10分)

(3之外中国经济有何重大创举?分)

28.(8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8月23双日不打炮。再后来,“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唱段打宣传弹,直至1979

材料二:从20世纪80年代至90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

7000多人次。20lO年9月7台湾等地有影响力的各界华人精英,围绕“华人能为二十一世纪贡献什么?”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

(1(4分)

(2(4分)

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48分)

1—5BDBCA 6—10ABABC 11—15ADBCC 16—20DACBD

21—24CBAD

第Ⅱ卷 材料问答题(52分)

25.( 8 分)

济重心南移。(5分)

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旱灾害增加,农民受灾尤为严重。(326.( 14分)

(1)传统建筑工艺与外来佛教艺术相结合。(2分)

神之路;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4 分)

(2)以面南为尊,封闭性,天人合一。(3分)

(3( 5 分)

27.(22分)

(1先进技术的重要。(4分)

(2(6 (4分)

(3

5 分)

(3 分)

28.( 8 分)

(1

4分)

(2“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施;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如 有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4分)


相关文章

  • 保定市2015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 2016年高考摸底语文试题答案 1.C (表述绝对.从原文"利有其合理性"与"凡是符合道义的正当的利益"中可以明确,利还有其非合理性.因此,"肯定利的合理性"错.) 2.A (逻辑 ...查看


  • 2016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R
  • 1. 古诗文默写(5分) (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的修辞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揭示了风看似微弱实际无坚不摧的力量.)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__,随风满地石乱走. (2)韩愈的<左迁至蓝 ...查看


  •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
  • 阶段综合测评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查看


  •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6
  • 第七章动量.能量守恒 题组一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 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1.(2011届高三复习全国100所名校物理试题精选二十二)如图7所示,A .B 两木 ...查看


  • 个人情况说明评职称
  • 个人情况说明 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情况说明如下: 一 担任班主任情况 2003年9月---2004年7月 担任综合专业部美术专业203班高二班主任 2004年9月---2005年7月 担任综合专业部美术专业203班高三班主任 2007年9月 ...查看


  • 2014年高考(115)河北省保定市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
  • 河北省保定市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 ...查看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高三物理试题 ◇2012年高考全国卷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新课标_含答案)◇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2012年重庆高考物理部分试 ...查看


  • 高三年级组计划
  • 凤庆一中2014学年高三年级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提高高三毕业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总结上一届高三年级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做好本届高三年级教学工作和年 ...查看


  • 希望中学高三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校长讲话稿
  • 高三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希望中学2011届高三全体师生隆重聚会,举行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全体高三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勇于拼搏.全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