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在各科教学中,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予以突破,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位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它已经不属热点话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依然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就结合今天冉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简单谈谈如何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一、何为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某组、某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有的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重点不会因人而异,但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二、如何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重点
这个根据,只是大的方向,课程标准也只是明确了各个学段的目标内容,而并没有细化到各册、各单元、每篇课文的要求。我觉得,为了让自己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最好要熟悉新课程标准中一至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清楚学生在哪个学段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特别要留意同一知识技能在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如:朗读、默读、词语理解、标点等,在不同的学段,其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看着课标一目了然,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犯错误,往往出现超前的现象,把不该本学段掌握的,却作为重点处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比如,大家都清楚的,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句”为重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以“段”为重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以“篇”为重点,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许没有完全遵照执行,偶尔可能会有“拔苗助长”的现象。
因此,个人认为,只有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才不会让自己在确定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时,出现较大偏差。
(二)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确定重点
老师们,《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因为该书每课都为我们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它是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上不能失去的宝贝。这儿,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不要忽视《教师教
学用书》前的“说明”部分。它可是具体地就该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基本结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等作了说明。如果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整体把握该册教材,清楚该册教材的各方面信息,尤其是该册教材的内容、目标、重难点,会为你该册的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三)根据单元导读确定重点
老师们,教材重难点的确定,除了前面提到的两方面以外,我还觉得单元导读非常重要。在单元导读里,往往明确地指出了该组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举例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读。出示)大家看,关于本组教材的学习,课本中的导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很清楚,这就成了学习本组课文的重点了。当然,我们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单元,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大家看,到了这儿,我们基本清楚了这个单元课文的重难点了。
(四)根据教材特点确定重点
老师们,前面所提到的确定教材重难点的方法,其实大家都比较熟悉,并且还经常这样实践。这里,我想提出一点,教材重点的确定,还要因课文的特点而定。说实话,语文教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生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虽然简单地归纳成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可在每课的教学中,究竟训练些什么,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又以谁为重?恐怕就要由该课的文本特点来定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做敏感的语文教师,文本中特殊的语言现象绝不放过。这更考验了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在解读课文时,要练就语文教师的慧眼。例如: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如何体会?如何学用?层次分明的语段如何训练概括能力?怎样依据文本特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能否捕捉到一些宝贵的练笔机会?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就可以将它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来处理。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如果一节课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外面打转,没有深入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进行咬文嚼字,恐怕是不好的。其实,这一点说明:用教材教,就不仅仅围绕课文内容打转,更把目光关注到语言、关注到语文的工具性上,真正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真上来。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冉老师就注意到了文本的一大特点——语言优美,尤其是反应“奇丽的景色”一段,冉老师就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注意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的理解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训练朗读甚至背诵。这就让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浓了,
培养了学生理解、感悟能力,同时学积累了优美的词句与段落。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的。
另外,根据教材特点定重点,还有一点我想提出,就是关注课文中的一些其他信息,如泡泡图中的问题,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课后的讨论练习,都是我们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出示本课的相关练习)
(五)根据学情确定难点
这一方面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平时很注重这一点。只要大家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最近发展区,会适时调整教材的难点的。如今天冉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整个难度适当降低,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它的教学难点又有所不同了。
老师们,其实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平常用的集体备课的方式,也能让我们快速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三、怎样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一)注重文本解读
迅速把握教材重难点,是教师的一种能力,这需要训练。个人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学习解读文本入手。每册可以找几篇课文,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先独立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并备课。在此基础上,再借助相关的资料,寻找自己解读文本的问题与不足,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文本。当然,在自己独立思考时,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虽然有时多花了一点时间,但对自己独立把握教材的能力,大有帮助,同时为自己创新地进行教学设计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教学设计
优化的教学设计,对于抓住、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当确立了教学重难点之后,我们就应该思考,我要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些重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单元要求、文本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了。我认为,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线,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来进行板块设计是一种好方法。这就有可能打破文本甚至教材的顺序,进行教材的重组。但是,这种设计可以让教师容易把握,清楚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自己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让自己在教学中更加灵动,并且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效果肯定就更好了。如今天冉老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就进行了巧妙的板块设计。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关键语句,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讨论,以学定教,自主学习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样,课堂轻松活跃,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三)注重以读为本
“读”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证明。同时,“读”也是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学生在理解词句有困难时,一般是读比讲好,当他通过自读而悟时,此知识更容易被牢记,且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当遇到优美的语句、段落时,更要我们尽情地“读”,在读中去体会、想象、享受„„(举例冉老师的读)
(四)注重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学习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往往会在教懂学生之后,小结学习方法。这很好,这会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后的类似知识不再会是难点了。(举例冉老师的学法指导)
(五)注重互动交流
11版新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明确地提出是“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四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说明,语文课堂上的多方位交流是多么重要。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学习交流,这不仅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好方式,也是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的。但值提提醒的是,我们现在的有些课堂,合作交流是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这要求我们平时的课堂多注重合作交流的指导。
(六)注重媒体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它的使用,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举例冉老师的媒体运用)。
各位领导、老师们,关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之法,我只是一些粗浅的感受与认识,在此抛砖引玉,相信老师们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愿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探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例谈如何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在各科教学中,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予以突破,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位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它已经不属热点话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依然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就结合今天冉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简单谈谈如何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一、何为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某组、某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有的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重点不会因人而异,但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二、如何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重点
这个根据,只是大的方向,课程标准也只是明确了各个学段的目标内容,而并没有细化到各册、各单元、每篇课文的要求。我觉得,为了让自己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最好要熟悉新课程标准中一至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清楚学生在哪个学段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特别要留意同一知识技能在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如:朗读、默读、词语理解、标点等,在不同的学段,其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看着课标一目了然,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犯错误,往往出现超前的现象,把不该本学段掌握的,却作为重点处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比如,大家都清楚的,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句”为重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以“段”为重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以“篇”为重点,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许没有完全遵照执行,偶尔可能会有“拔苗助长”的现象。
因此,个人认为,只有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才不会让自己在确定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时,出现较大偏差。
(二)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确定重点
老师们,《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因为该书每课都为我们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它是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上不能失去的宝贝。这儿,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不要忽视《教师教
学用书》前的“说明”部分。它可是具体地就该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基本结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等作了说明。如果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整体把握该册教材,清楚该册教材的各方面信息,尤其是该册教材的内容、目标、重难点,会为你该册的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三)根据单元导读确定重点
老师们,教材重难点的确定,除了前面提到的两方面以外,我还觉得单元导读非常重要。在单元导读里,往往明确地指出了该组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举例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读。出示)大家看,关于本组教材的学习,课本中的导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很清楚,这就成了学习本组课文的重点了。当然,我们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单元,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大家看,到了这儿,我们基本清楚了这个单元课文的重难点了。
(四)根据教材特点确定重点
老师们,前面所提到的确定教材重难点的方法,其实大家都比较熟悉,并且还经常这样实践。这里,我想提出一点,教材重点的确定,还要因课文的特点而定。说实话,语文教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生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虽然简单地归纳成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可在每课的教学中,究竟训练些什么,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又以谁为重?恐怕就要由该课的文本特点来定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做敏感的语文教师,文本中特殊的语言现象绝不放过。这更考验了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在解读课文时,要练就语文教师的慧眼。例如: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如何体会?如何学用?层次分明的语段如何训练概括能力?怎样依据文本特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能否捕捉到一些宝贵的练笔机会?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就可以将它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来处理。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如果一节课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外面打转,没有深入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进行咬文嚼字,恐怕是不好的。其实,这一点说明:用教材教,就不仅仅围绕课文内容打转,更把目光关注到语言、关注到语文的工具性上,真正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真上来。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冉老师就注意到了文本的一大特点——语言优美,尤其是反应“奇丽的景色”一段,冉老师就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注意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的理解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训练朗读甚至背诵。这就让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浓了,
培养了学生理解、感悟能力,同时学积累了优美的词句与段落。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的。
另外,根据教材特点定重点,还有一点我想提出,就是关注课文中的一些其他信息,如泡泡图中的问题,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课后的讨论练习,都是我们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出示本课的相关练习)
(五)根据学情确定难点
这一方面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平时很注重这一点。只要大家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最近发展区,会适时调整教材的难点的。如今天冉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整个难度适当降低,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它的教学难点又有所不同了。
老师们,其实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平常用的集体备课的方式,也能让我们快速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三、怎样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一)注重文本解读
迅速把握教材重难点,是教师的一种能力,这需要训练。个人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学习解读文本入手。每册可以找几篇课文,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先独立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并备课。在此基础上,再借助相关的资料,寻找自己解读文本的问题与不足,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文本。当然,在自己独立思考时,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虽然有时多花了一点时间,但对自己独立把握教材的能力,大有帮助,同时为自己创新地进行教学设计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教学设计
优化的教学设计,对于抓住、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当确立了教学重难点之后,我们就应该思考,我要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些重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单元要求、文本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了。我认为,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线,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来进行板块设计是一种好方法。这就有可能打破文本甚至教材的顺序,进行教材的重组。但是,这种设计可以让教师容易把握,清楚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自己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让自己在教学中更加灵动,并且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效果肯定就更好了。如今天冉老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就进行了巧妙的板块设计。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关键语句,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讨论,以学定教,自主学习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样,课堂轻松活跃,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三)注重以读为本
“读”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证明。同时,“读”也是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学生在理解词句有困难时,一般是读比讲好,当他通过自读而悟时,此知识更容易被牢记,且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当遇到优美的语句、段落时,更要我们尽情地“读”,在读中去体会、想象、享受„„(举例冉老师的读)
(四)注重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学习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往往会在教懂学生之后,小结学习方法。这很好,这会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后的类似知识不再会是难点了。(举例冉老师的学法指导)
(五)注重互动交流
11版新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明确地提出是“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四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说明,语文课堂上的多方位交流是多么重要。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学习交流,这不仅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好方式,也是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的。但值提提醒的是,我们现在的有些课堂,合作交流是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这要求我们平时的课堂多注重合作交流的指导。
(六)注重媒体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它的使用,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举例冉老师的媒体运用)。
各位领导、老师们,关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之法,我只是一些粗浅的感受与认识,在此抛砖引玉,相信老师们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愿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探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