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

学习兴趣是诸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养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问题。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体会。

首先要重视始业课和序言课的设计,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比例线段时,我先讲了一则故事:公安人员一次在侦破案件时,发现在现场有作案人留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取下脚印,并根据脚印推算出作案人的身高,作为侦破案件的科学依据。那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原来有这样一个比例关系:脚印长:身高=1:7,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颇有兴致地量脚印算身高,也有学生从自己的身高推算自己鞋子的尺码来印证。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比例线段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讲授内容要贴近生活和实际,举例要生动有趣,为学生铺设好通向数学宫殿的桥梁,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用且能学好。如在等比数列这单元,我讲了借羊分羊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老大得一半,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分呢?难倒了兄弟三人。这时来了一老农,手牵一头羊,思索了片刻说:我把这头羊先借给你们,这样一共18头羊,按比例不是好分了,老大得九头,老二得六头,老三得二头,还剩下一头仍还给我。这样分对吗?似对又不对,这就使学生对学习等比数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学完等比数列,学生纷纷证明这样分的方法是正确的,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兴趣也明显提高。

第三,教法要多样,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被动局面。固定一种形式容易使学生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产生单调、厌倦

的感觉。围绕中心,读读议议,自学讨论不失为一好方法。如在讲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课本上有这样一题:解方程:A ,我让学生自解、互议、互评,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别人的不同看法要摆事实,找论据,在比较中取长补短。有个学生别出心裁,把原式配成A 的形式,得A ,所以A 。这种多向信息交流,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激发学习上的探索和进取心。

数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抽象,普通中学的学生解题时模仿老师的多,因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技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我在讲完二次式定理后说:今天是星期一,从今天算起第50天是星期几?学生的思维一下凝滞住了,我接着在关键处诱发了一下:一个星期有七天,50天有多少个七天,还余几天?茅塞顿开:求余数,迅即有学生列出。前50项都含有7的因数,所以50除以7的余数是1。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仍是星期一!这种获得成功的激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平面几何里黄金分割这一节,学生对它的背景了解甚少,我给学生指出这不是数学游戏,而是科学的结晶,自古到今为什么这样受人重视,发动学生去问、去找。从.618在人体结构美中的价值、到大自然中植物叶序现象,如向日葵花序中小花的排列,其顺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与逆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之比为:12/21、34/55、89/144;从人体最佳室温23摄氏度到华罗庚的优选方法;直到最近由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思维活动的心脑最佳频率耦合系数也含有0.618,应有尽有。还有个学生从辞海中查到1:1.618可有数列2,3,5,8,12,21,…相邻两项之比来表示,不仅大开眼界,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趣味骤增。此后,学生经常注意自己周围的数学问题。并能从报刊上吸取养料。一学生看到介绍用设辅助求知数的方法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等等,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他兴奋不已,更刻苦学习数学。

第四,标新立异,留下悬念。中学生心理有一个特点:好奇。它往往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以数学本身丰富的内容,处处给予新鲜感。

1、探求解题的捷径。乘法公式A 学生都能背出,但它的变形就不一定知晓,为灵活掌握这一公式,在新年到来之际,请学生计算A 学生粗一看,从数字关系总觉得有捷径可走,但怎么走捉摸不定,当点出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A 后,学生一眼就看出,原式等于1990。一学生说:“我明年也会编了。”他列出了算式“”提高了兴趣,又活用了公式。

2、培养发散性思维,探求解题方法。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模仿教师的多,摆脱不了常规,解题有时就会遇到困难,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探索。如化简A 学生一见分母中含有根号,就想到有理化分母,花费了很多时间,若注意到A 就很简便了。

3、留下悬念。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靠问题来激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断设问,不断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留下悬念,会引起思索,产生刺激,调动学习情绪。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节,留下二个问题:(1)若a 、b 、c 成勾股数,那a :b :c 是多少?当场有不少学生脱口而出:3:4:5,我进一步指出;3、4、5是构成勾股数,但勾股数是不是一定为3:4:5,如9、40、41。

(2)给你一个正整数a (a>0),你能不能写出另两个整数,使其组成勾股数,如

课后议论纷纷,各叙已见,最终统一了认识,送来了答案,学生说:有味,印象深。学习数学的空气浓厚。

此外,数学用语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通过公式则更简明。教师的用语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忽视的,美好的语言,能诱发思考,掀动心绪,振奋精神,切忌罗嗦。

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

学习兴趣是诸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养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问题。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体会。

首先要重视始业课和序言课的设计,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比例线段时,我先讲了一则故事:公安人员一次在侦破案件时,发现在现场有作案人留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取下脚印,并根据脚印推算出作案人的身高,作为侦破案件的科学依据。那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原来有这样一个比例关系:脚印长:身高=1:7,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颇有兴致地量脚印算身高,也有学生从自己的身高推算自己鞋子的尺码来印证。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比例线段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讲授内容要贴近生活和实际,举例要生动有趣,为学生铺设好通向数学宫殿的桥梁,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用且能学好。如在等比数列这单元,我讲了借羊分羊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老大得一半,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分呢?难倒了兄弟三人。这时来了一老农,手牵一头羊,思索了片刻说:我把这头羊先借给你们,这样一共18头羊,按比例不是好分了,老大得九头,老二得六头,老三得二头,还剩下一头仍还给我。这样分对吗?似对又不对,这就使学生对学习等比数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学完等比数列,学生纷纷证明这样分的方法是正确的,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兴趣也明显提高。

第三,教法要多样,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被动局面。固定一种形式容易使学生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产生单调、厌倦

的感觉。围绕中心,读读议议,自学讨论不失为一好方法。如在讲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课本上有这样一题:解方程:A ,我让学生自解、互议、互评,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别人的不同看法要摆事实,找论据,在比较中取长补短。有个学生别出心裁,把原式配成A 的形式,得A ,所以A 。这种多向信息交流,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激发学习上的探索和进取心。

数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抽象,普通中学的学生解题时模仿老师的多,因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技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我在讲完二次式定理后说:今天是星期一,从今天算起第50天是星期几?学生的思维一下凝滞住了,我接着在关键处诱发了一下:一个星期有七天,50天有多少个七天,还余几天?茅塞顿开:求余数,迅即有学生列出。前50项都含有7的因数,所以50除以7的余数是1。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仍是星期一!这种获得成功的激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平面几何里黄金分割这一节,学生对它的背景了解甚少,我给学生指出这不是数学游戏,而是科学的结晶,自古到今为什么这样受人重视,发动学生去问、去找。从.618在人体结构美中的价值、到大自然中植物叶序现象,如向日葵花序中小花的排列,其顺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与逆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之比为:12/21、34/55、89/144;从人体最佳室温23摄氏度到华罗庚的优选方法;直到最近由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思维活动的心脑最佳频率耦合系数也含有0.618,应有尽有。还有个学生从辞海中查到1:1.618可有数列2,3,5,8,12,21,…相邻两项之比来表示,不仅大开眼界,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趣味骤增。此后,学生经常注意自己周围的数学问题。并能从报刊上吸取养料。一学生看到介绍用设辅助求知数的方法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等等,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他兴奋不已,更刻苦学习数学。

第四,标新立异,留下悬念。中学生心理有一个特点:好奇。它往往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以数学本身丰富的内容,处处给予新鲜感。

1、探求解题的捷径。乘法公式A 学生都能背出,但它的变形就不一定知晓,为灵活掌握这一公式,在新年到来之际,请学生计算A 学生粗一看,从数字关系总觉得有捷径可走,但怎么走捉摸不定,当点出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A 后,学生一眼就看出,原式等于1990。一学生说:“我明年也会编了。”他列出了算式“”提高了兴趣,又活用了公式。

2、培养发散性思维,探求解题方法。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模仿教师的多,摆脱不了常规,解题有时就会遇到困难,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探索。如化简A 学生一见分母中含有根号,就想到有理化分母,花费了很多时间,若注意到A 就很简便了。

3、留下悬念。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靠问题来激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断设问,不断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留下悬念,会引起思索,产生刺激,调动学习情绪。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节,留下二个问题:(1)若a 、b 、c 成勾股数,那a :b :c 是多少?当场有不少学生脱口而出:3:4:5,我进一步指出;3、4、5是构成勾股数,但勾股数是不是一定为3:4:5,如9、40、41。

(2)给你一个正整数a (a>0),你能不能写出另两个整数,使其组成勾股数,如

课后议论纷纷,各叙已见,最终统一了认识,送来了答案,学生说:有味,印象深。学习数学的空气浓厚。

此外,数学用语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通过公式则更简明。教师的用语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忽视的,美好的语言,能诱发思考,掀动心绪,振奋精神,切忌罗嗦。


相关文章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 ...查看


  • 教研活动案例数学
  •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 --低段数学计算教学教研活动案例 活动背景: 数学做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 是学习数学和 ...查看


  •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摘 要:要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激起小学生阅读的需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 ...查看


  • 体育心理学论文
  •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 学习动机的激发 课程名称: <体育心理学> 班 级: 社体111 学 号: 2011072003 姓 名: 刘落落 2014年11月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 摘要:本文对学习动机与兴趣的产生与形成, ...查看


  •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一.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培养激发学习作文兴趣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这是老师们非常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为就目前作文教学现状看,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作文教学的 ...查看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 数学与应用数学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摘要]: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 ...查看


  •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 ...查看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原因是: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 ...查看


  • 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衡量一种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教学效果.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有法但无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