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汇额度的计算方法

汇发[2010]61号 核查系统出口可收汇额的计算: (1) 一般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一般贸易项下逐笔出口

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进料加工贸易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3)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来料加工贸易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与收汇比例乘积累加之和。

来料加工贸易收汇比例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核定,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后确定。

(4)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可收汇额包括:

①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其他贸易方式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②根据企业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出口收汇情况以及出口日期在2007年12月31日前且备案的远期收汇日期在2008年7月14日之后的出口情况确定的出口可收汇额初始值。

预收货款可收汇额,依据企业已登记预收货款和前12个月出口收汇情况,由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生成。

船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特殊行业以及出口买方信贷项下提前收汇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提高预收货款可收汇额。申请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出口合同以及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外汇局自收到完整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不核准的决定。

(2)

(3) 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操作规程

一、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4) 二、出口收汇

(5) 三、联网核查与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划出

(6) 四、待核查账户资金退汇/结汇/划转核准

(7)

五、外汇局对出口可收汇额的调整。

(8)

六、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应急预案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两个公式分别看都比较难理解,但是将两个公式合并后就成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这样一来,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就表现得比较明晰起来,也就是从认定的出口销售额中,剔除掉免税购进的原材料价款后的剩余部分对应的征退税差额。这样计算的原因包括三个,第一,免税购进材料本身不包含进项税,所以不应该计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此要予以剔除;第二因为出口货物实际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准确确定,因此计算免抵退税额时采用人为设定其进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这个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税率;第三,基于第二条同样的理由,因为无法直接计算应退税额,所以变通的办法,先来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以此作为间接计算免抵退的一个中间数据。

汇发[2010]61号 核查系统出口可收汇额的计算: (1) 一般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一般贸易项下逐笔出口

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进料加工贸易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3)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来料加工贸易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与收汇比例乘积累加之和。

来料加工贸易收汇比例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核定,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后确定。

(4)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可收汇额包括:

①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其他贸易方式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②根据企业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出口收汇情况以及出口日期在2007年12月31日前且备案的远期收汇日期在2008年7月14日之后的出口情况确定的出口可收汇额初始值。

预收货款可收汇额,依据企业已登记预收货款和前12个月出口收汇情况,由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生成。

船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特殊行业以及出口买方信贷项下提前收汇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提高预收货款可收汇额。申请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出口合同以及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外汇局自收到完整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不核准的决定。

(2)

(3) 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操作规程

一、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4) 二、出口收汇

(5) 三、联网核查与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划出

(6) 四、待核查账户资金退汇/结汇/划转核准

(7)

五、外汇局对出口可收汇额的调整。

(8)

六、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应急预案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两个公式分别看都比较难理解,但是将两个公式合并后就成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这样一来,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就表现得比较明晰起来,也就是从认定的出口销售额中,剔除掉免税购进的原材料价款后的剩余部分对应的征退税差额。这样计算的原因包括三个,第一,免税购进材料本身不包含进项税,所以不应该计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此要予以剔除;第二因为出口货物实际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准确确定,因此计算免抵退税额时采用人为设定其进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这个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税率;第三,基于第二条同样的理由,因为无法直接计算应退税额,所以变通的办法,先来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以此作为间接计算免抵退的一个中间数据。


相关文章

  • 贸易债权与债务
  • 贸易债权与债务 1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8-12-23 5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下发<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延期付款部分)操作指引>的通知 2008-09-26 6 国家外 ...查看


  • 出口退税.外汇核销重大政策会议通知
  • 紧急通知!出口退税.外汇核销重大政策会议通知 2012年7月18日-20日 2012.06.14,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2年第24号公告,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 2012.06.01,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 ...查看


  •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1
  • 培训对象: 1.具有进出口业务的新办企业的财会人员: 2.没有做过外贸财务的外贸企业会计: 3.有志从事外贸会计工作的财会人员: 4.对外企出口退税业务感兴趣的财会人员: 5.想学习外贸会计实务的其他财会人员. 培训内容: 一. 进出口业务 ...查看


  • (附件2)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 附件2: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境内机构(以下简称企业)出口后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收回货款或按规定存放境外:进口后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货款 ...查看


  • 收汇和结汇是什么意思
  • 收汇和结汇是什么意思 外汇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其实就是指外币,很多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外汇来进行投资.很多的外企或者是做进出口生意的企业都会收到外汇,因为这就是一种从境外汇到境内指定银行户头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大多数的企业都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外汇 ...查看


  •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 [一]有价证券及衍生产品发行.交易项下的外汇管理 第十一章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的基本要求中,对于预计收汇日期超过出口报关( )天的,企业应到外汇局办理远期收汇备案手续. A.30 B.90 C.1 ...查看


  • 国际保理业务的特点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
  • 国际保理业务的特点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 摘要:国际保理业务在当今世界贸易的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与信用证业务进行比较,分析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面临的难题,并提出我国开办保理业务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保理业务: ...查看


  •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与收汇风险研究_王丽
  •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与收汇风险研究 王 丽 刘红芬 王颖芳 1摘 要2 随着买方市场在全球贸易中逐步形成, 出口商的竞争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 其中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加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此也带来了出口收汇风险的增加.本文 ...查看


  • 出口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
  • 出口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已开始融入世 界经济的潮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除了价格竞争之外, 选择结算方式 也成了一种重要竞争手段, 且每一种结算方式都有其潜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