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答案

15课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1,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 。

司马光是北宋的 家, 家。

2.用“∕”线给下列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1)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2)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3)自 以 为 大 有 所 益。 (4)即 更 刮 目 相 待。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孙权是如何向吕蒙劝学的?(2分)

(1)先以“当涂掌事”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2)再以“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指 出学习的可能性,使吕蒙心悦诚服。

6.请你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它们的现代汉语的意思分别是:

吴下阿蒙:原特指不好读书的阿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本文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使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8.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为好友?这个结尾说明了什么?

(1)因为吕蒙有非凡的才略和谋略,所以与之结友。

(2)既说明了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还说明了鲁肃的敬才、爱才。

9.文中写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吕蒙的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0.孙权用反问否定吕蒙事务繁多的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

11.孙权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句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2.鲁肃赞扬吕蒙才学长进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3.文中表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15.“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 孙权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1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1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18.《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两文给你哪些启示?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结果不同: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庸之人;吕蒙最终成为一个有才干的人。

(2)生长环境不同:仲永出生“世隶耕”家庭,其父贪图小利,“不使学”。而吕蒙受君主孙权的影响,从而使他才略出众。

启示: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课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1,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 。

司马光是北宋的 家, 家。

2.用“∕”线给下列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1)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2)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3)自 以 为 大 有 所 益。 (4)即 更 刮 目 相 待。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孙权是如何向吕蒙劝学的?(2分)

(1)先以“当涂掌事”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2)再以“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指 出学习的可能性,使吕蒙心悦诚服。

6.请你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它们的现代汉语的意思分别是:

吴下阿蒙:原特指不好读书的阿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本文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使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8.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为好友?这个结尾说明了什么?

(1)因为吕蒙有非凡的才略和谋略,所以与之结友。

(2)既说明了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还说明了鲁肃的敬才、爱才。

9.文中写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吕蒙的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0.孙权用反问否定吕蒙事务繁多的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

11.孙权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句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2.鲁肃赞扬吕蒙才学长进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3.文中表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15.“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 孙权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1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1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18.《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两文给你哪些启示?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结果不同: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庸之人;吕蒙最终成为一个有才干的人。

(2)生长环境不同:仲永出生“世隶耕”家庭,其父贪图小利,“不使学”。而吕蒙受君主孙权的影响,从而使他才略出众。

启示: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相关文章

  • 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
  •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 ...查看


  •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1]
  • <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 ...查看


  • 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 练习三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 是: :< ...查看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第一. 说教材 <孙权劝学>是选自人教版语文七 ...查看


  • 孙权劝学的练习
  • 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初( ),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 )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及课外古诗词前五首试卷
  • 文言文一课一测(七下三) 班级_____座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以下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查看


  • 古文二则导学案 答案
  • 一.课前抽测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 三.合作探究 1. <孙权劝学>一文只用119个字就讲述了四件事,这四件事依次是什么?这些事告诉 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四件事依次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吕鲁论议.吕鲁结友 通过孙权劝学,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说课稿
  •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说课稿 单位:新郑市市直中学 姓名: 刘 真 真 时间:二零一四年六月 <孙权劝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 ...查看


  •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doc - 初中
  • 一.概述 · 学科:语文 年级:七年级: · 课题来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所需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 析 知识目标 1.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能力目标 1.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