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不停车收费)技术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交通以及运输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截止到年底,我国高速公路达9.6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⑴。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7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规划目标增加了9108公里车道里程为32.86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建成。11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到2015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10.8万公里、65万公里和390万公里,我国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络,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建有高速公路,我国的省道和国道的总体技术均达到良等水平。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放缓以及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高公路行业将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然而,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民用家用汽车、民用载货汽车、民用载客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多,高速公路的运营压力不断增大。为了减少高速公路的运营压力,不少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都实施”限牌“等措施通过抑制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全国各地也在部分节假日期间实施收费站不设卡免费通行的措施减少公路拥堵现象。但是,对于部分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即使只在节假日期间实施免费通行缓解拥堵,但在占据大部分时间的非节假日期间,收费站利用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运作,汽车必然需要停车缴费来完成通行过程,也无法真正地缓解长期处于拥堵状态的路段的交通压力。为此,通过引用电子收费(不停车收费)方式即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收费方式在收费站进行收费,是缓解拥堵路段的有效举措之一。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多项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在路面交通的管理和监控。国际上制定了一套适用于ITS中道路与车辆之间的通讯协议—专用短程通讯(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协议,它定义了道路和车辆之间的通信和交换过程。随着ITS的发展,在上个世纪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西方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并且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方面。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利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后台收费系统与IC卡的远程数据通信功能。在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无须停车,计算机自动读取车辆信息,对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分类,并在出口处自动从IC卡上扣掉所需要缴的金额。在实际现场,由于收费站的栏杆起降以及其他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车辆可以20km/h的速度驶过收费站,在整个交费过程中操作人员不直接介入,只对设备进行管理、监督以及处理特别事件。ETC系统的车道
通行能力能提高5到10倍。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如果其收费账户上的余额低于预先规定的水平时,可从信用卡账户上自动转账,免去了客户为收费账户不断补充资金的麻烦。对于商业客户来说,他们雇佣的司机不需要在收费站进行现金或票据支付,进而避免了各种舞弊现象。而目,ETC还可以减少收费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收费成本。对于公众来说,ETC消除了汽车在收费站处的等待,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更加清洁。
智能交通系统虽然能为高速公路缓解拥堵压力,但前期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的收费站可以利用ITS替代传统人工收费或半自动收费,对于车流量小的路段的收费站依然采用传统人工收费的方式进行,并开设一条ITS车道方便已经使用ITS系统的车主。除此之外,IC卡的充值方式应考虑便利性,如与各大银行或支付宝等合作,给用户提供多种充值方式,在高速公路服务站甚至普通便利店也应提供充值服务,普及IC卡的使用逐步替代传统的停车缴费过站额方式。相信在不久以后,智能交通系统会广泛应用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中。
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不停车收费)技术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交通以及运输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截止到年底,我国高速公路达9.6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⑴。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7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规划目标增加了9108公里车道里程为32.86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建成。11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到2015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10.8万公里、65万公里和390万公里,我国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络,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建有高速公路,我国的省道和国道的总体技术均达到良等水平。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放缓以及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高公路行业将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然而,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民用家用汽车、民用载货汽车、民用载客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多,高速公路的运营压力不断增大。为了减少高速公路的运营压力,不少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都实施”限牌“等措施通过抑制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全国各地也在部分节假日期间实施收费站不设卡免费通行的措施减少公路拥堵现象。但是,对于部分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即使只在节假日期间实施免费通行缓解拥堵,但在占据大部分时间的非节假日期间,收费站利用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运作,汽车必然需要停车缴费来完成通行过程,也无法真正地缓解长期处于拥堵状态的路段的交通压力。为此,通过引用电子收费(不停车收费)方式即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收费方式在收费站进行收费,是缓解拥堵路段的有效举措之一。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多项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在路面交通的管理和监控。国际上制定了一套适用于ITS中道路与车辆之间的通讯协议—专用短程通讯(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协议,它定义了道路和车辆之间的通信和交换过程。随着ITS的发展,在上个世纪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西方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并且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方面。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利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后台收费系统与IC卡的远程数据通信功能。在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无须停车,计算机自动读取车辆信息,对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分类,并在出口处自动从IC卡上扣掉所需要缴的金额。在实际现场,由于收费站的栏杆起降以及其他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车辆可以20km/h的速度驶过收费站,在整个交费过程中操作人员不直接介入,只对设备进行管理、监督以及处理特别事件。ETC系统的车道
通行能力能提高5到10倍。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如果其收费账户上的余额低于预先规定的水平时,可从信用卡账户上自动转账,免去了客户为收费账户不断补充资金的麻烦。对于商业客户来说,他们雇佣的司机不需要在收费站进行现金或票据支付,进而避免了各种舞弊现象。而目,ETC还可以减少收费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收费成本。对于公众来说,ETC消除了汽车在收费站处的等待,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更加清洁。
智能交通系统虽然能为高速公路缓解拥堵压力,但前期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的收费站可以利用ITS替代传统人工收费或半自动收费,对于车流量小的路段的收费站依然采用传统人工收费的方式进行,并开设一条ITS车道方便已经使用ITS系统的车主。除此之外,IC卡的充值方式应考虑便利性,如与各大银行或支付宝等合作,给用户提供多种充值方式,在高速公路服务站甚至普通便利店也应提供充值服务,普及IC卡的使用逐步替代传统的停车缴费过站额方式。相信在不久以后,智能交通系统会广泛应用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