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垄断型企业系列谈”(十四):
自由现金流估值法妙在思维卓越
尽管消费垄断型企业都应该有充裕的自由现金流,尽管内在价值即未来自由现金流的多寡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如此重要,但价值投资者真的去用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详细推算的话,都会感到迷茫和吃力:这是一件无法精确的计算。
首先是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如果按照过去平均水平增长计算,自然容易解决;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未来就一定会继续按照以往的平均增长速度继续增长?未来会发生多少事情,未来有多少不可知?你事先知道非典吗?你事先知道欧债危机吗?还有,如果过去存在泡沫,或者过去属于企业的高成长的初创阶段,特别是带有明显周期性的行业,过往的数据皆成了问题:它们将会误导对未来的计算。
其次是企业未来的存续时间如何计算?一些公式是10年,一些是15年,一些公式是10年再加上永续年金。还有个别人采用5年的公式。然而企业未来的寿命有长有短,可口可乐一百年了仍然青春焕发,而不少企业特别是纳斯达克上市的一些科技股不到10年就破产、摘牌。企业未来的存续期间不仅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按不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来划分,很难有一个标准年份。
第三是折现率。巴老指出应该用无风险的美国长期国债特别是30年国债利率来折现。但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也经常调整。何况投资美国以外的国家,各国国情不同,长期国债利率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巴西和希腊就与一般国家相差巨大。
第四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是如何界定自由现金流产生的起点年份。这些复杂的情况大致有:
1,一般企业在初创阶段只有投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全用作资本性支出还嫌不足,还要借债投入,根本没有自由现金流。它们完全没有内在价值吗?一定要等它们有了自由现金流以后再估算吗?如果估算,未来十年自由现金流的增长依据明显缺少以往的增长数据,此事如何解决?从哪一年开始才能作为依据估值?
2,很多行业比如高投入的公用事业企业如水电厂、核电站、高速公路等投资多年,主体建成运营后还在扩建,很多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小于资本性支出,没有自由现金流。但明显的是它们一旦建成,成本将只剩下贷款利息、维修费用,自由现金流显著增多。我们从何时开始为这些行业估值?
3,还有更典型的,一些盈利能力很强,主营业务和净利润高速增长,多年净资产收益率也维持在15%以上的消费类特别是乳业和啤酒类龙头企业,由于一直在高速扩张,不断收购新的产能,资本性支出长期高踞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之上,根本算不出自由现金流。它们没有内在价值吗?在中国,著名乳企伊利股份上市16年,利润增长40倍,市值增长近130倍(未扣除再融资影响),是最大长期牛股之一。然而翻开它的财务报表计算自由现金流,就会发现这家公司一直到现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低于资本性支出,根本没有自由现金流可言。难道我们16年都要因为无法估值而将其放弃?
可见,企业未来可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的估值方法虽然号称最为科学,但实际最难计算。难怪芒格先生说,“虽然巴菲特最推崇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但我从未见他坐下来拿着计算器仔细计算过。”
我是认真计算过的人。早已发现这个估值方法难以把握,更难以精确计算。但它的真正意义并不在这里。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思想意义。说到此处,我想起最近出版过一本好书《价值投资,从看懂财报开始》的北京的孙旭东先生,他在自己的博客《谈谈折现现金流估值》一文中有一段话:“我认为,折现现金流与其说是一种估值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折现现金流法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我们目光长远地分析一家公司,促使我们全面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各种因素。” 这段话我非常欣赏。
我同样认为, 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虽然难以精确计算,但瑕不掩瑜,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投资史上的思想光辉!
这种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的伟大指导意义在于:
一,它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好才是真的好。研究企业未来确切的利润增长点,持续竞争优势和优异的长期基本特征,永远是投资者最主要的工作;
二,它让我们瞄准长寿的企业,因为长寿的企业经营时间长,永续年金大,产生现金多,内在价值高。不要纠结在10年,15年还是5年等争论不休、难以界定的具体数字上,要尽量从是否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角度去思考,去投资;
三,它指给了我们一条正确的选股方向:要尽量避开那些缺乏经济商誉和无形资产、生产同质化产品、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折旧费用高昂,同时还要不断投入资本以维护市场地位和正常生产、资本性开支巨大且无休无止的产业或企业。要尽量挑选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性支出来保持高增长的企业;
四,它提示我们注意安全:折现率与风险成反比,采用较高的折现率总比较低的折现率更能够抗拒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买便宜是硬道理;
五,它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无论企业有多么优秀,如果在经营多年之后,仍然不能拥有大量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如果不能以股东利益为先,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
这些卓越的思想除了动态市盈率的估值方法有些接近以外,其他如市销率、市净率、市现率、市红率等估值方法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巴菲特甚至指出:“一般的准则,诸如股息率、市盈率甚至是成长率,除非他们能够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任何线索,否则与价值评估没有一点关联(2000年致股东的信)。”
好,以上四讲谈到的是拥有商誉、主要靠无形资产赚钱的行业或企业,在自由现金流方面必然拥有的重要优势,以及自由现金流估值方法的重大意义。这个话题就谈到这里。在自由现金流之外,让我们继续思考,消费垄断型企业还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享有哪些其他优势呢?
“消费垄断型企业系列谈”(十四):
自由现金流估值法妙在思维卓越
尽管消费垄断型企业都应该有充裕的自由现金流,尽管内在价值即未来自由现金流的多寡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如此重要,但价值投资者真的去用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详细推算的话,都会感到迷茫和吃力:这是一件无法精确的计算。
首先是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如果按照过去平均水平增长计算,自然容易解决;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未来就一定会继续按照以往的平均增长速度继续增长?未来会发生多少事情,未来有多少不可知?你事先知道非典吗?你事先知道欧债危机吗?还有,如果过去存在泡沫,或者过去属于企业的高成长的初创阶段,特别是带有明显周期性的行业,过往的数据皆成了问题:它们将会误导对未来的计算。
其次是企业未来的存续时间如何计算?一些公式是10年,一些是15年,一些公式是10年再加上永续年金。还有个别人采用5年的公式。然而企业未来的寿命有长有短,可口可乐一百年了仍然青春焕发,而不少企业特别是纳斯达克上市的一些科技股不到10年就破产、摘牌。企业未来的存续期间不仅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按不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来划分,很难有一个标准年份。
第三是折现率。巴老指出应该用无风险的美国长期国债特别是30年国债利率来折现。但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也经常调整。何况投资美国以外的国家,各国国情不同,长期国债利率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巴西和希腊就与一般国家相差巨大。
第四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是如何界定自由现金流产生的起点年份。这些复杂的情况大致有:
1,一般企业在初创阶段只有投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全用作资本性支出还嫌不足,还要借债投入,根本没有自由现金流。它们完全没有内在价值吗?一定要等它们有了自由现金流以后再估算吗?如果估算,未来十年自由现金流的增长依据明显缺少以往的增长数据,此事如何解决?从哪一年开始才能作为依据估值?
2,很多行业比如高投入的公用事业企业如水电厂、核电站、高速公路等投资多年,主体建成运营后还在扩建,很多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小于资本性支出,没有自由现金流。但明显的是它们一旦建成,成本将只剩下贷款利息、维修费用,自由现金流显著增多。我们从何时开始为这些行业估值?
3,还有更典型的,一些盈利能力很强,主营业务和净利润高速增长,多年净资产收益率也维持在15%以上的消费类特别是乳业和啤酒类龙头企业,由于一直在高速扩张,不断收购新的产能,资本性支出长期高踞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之上,根本算不出自由现金流。它们没有内在价值吗?在中国,著名乳企伊利股份上市16年,利润增长40倍,市值增长近130倍(未扣除再融资影响),是最大长期牛股之一。然而翻开它的财务报表计算自由现金流,就会发现这家公司一直到现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低于资本性支出,根本没有自由现金流可言。难道我们16年都要因为无法估值而将其放弃?
可见,企业未来可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的估值方法虽然号称最为科学,但实际最难计算。难怪芒格先生说,“虽然巴菲特最推崇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但我从未见他坐下来拿着计算器仔细计算过。”
我是认真计算过的人。早已发现这个估值方法难以把握,更难以精确计算。但它的真正意义并不在这里。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思想意义。说到此处,我想起最近出版过一本好书《价值投资,从看懂财报开始》的北京的孙旭东先生,他在自己的博客《谈谈折现现金流估值》一文中有一段话:“我认为,折现现金流与其说是一种估值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折现现金流法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我们目光长远地分析一家公司,促使我们全面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各种因素。” 这段话我非常欣赏。
我同样认为, 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虽然难以精确计算,但瑕不掩瑜,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投资史上的思想光辉!
这种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的伟大指导意义在于:
一,它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好才是真的好。研究企业未来确切的利润增长点,持续竞争优势和优异的长期基本特征,永远是投资者最主要的工作;
二,它让我们瞄准长寿的企业,因为长寿的企业经营时间长,永续年金大,产生现金多,内在价值高。不要纠结在10年,15年还是5年等争论不休、难以界定的具体数字上,要尽量从是否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角度去思考,去投资;
三,它指给了我们一条正确的选股方向:要尽量避开那些缺乏经济商誉和无形资产、生产同质化产品、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折旧费用高昂,同时还要不断投入资本以维护市场地位和正常生产、资本性开支巨大且无休无止的产业或企业。要尽量挑选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性支出来保持高增长的企业;
四,它提示我们注意安全:折现率与风险成反比,采用较高的折现率总比较低的折现率更能够抗拒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买便宜是硬道理;
五,它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无论企业有多么优秀,如果在经营多年之后,仍然不能拥有大量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如果不能以股东利益为先,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
这些卓越的思想除了动态市盈率的估值方法有些接近以外,其他如市销率、市净率、市现率、市红率等估值方法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巴菲特甚至指出:“一般的准则,诸如股息率、市盈率甚至是成长率,除非他们能够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任何线索,否则与价值评估没有一点关联(2000年致股东的信)。”
好,以上四讲谈到的是拥有商誉、主要靠无形资产赚钱的行业或企业,在自由现金流方面必然拥有的重要优势,以及自由现金流估值方法的重大意义。这个话题就谈到这里。在自由现金流之外,让我们继续思考,消费垄断型企业还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享有哪些其他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