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县农科教办„2010‟06号
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常利民副县长的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明确目标,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行动。
2、抓住重点,整体推进。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同时,大面积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3、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采
取各种贴近和方便农民的培训方式、方法,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优质的媒体资源和教育培训服务。
二、目标任务
在我县全面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村建立一个“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确立一名村干部为农民科技培训辅导员,并负责农民培训工作,每个村级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每年培训200名学员,全县培训学员60000人,其中中等及以上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每年组织专兼职培训教师进村 3500 人次;提高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源的利用率,收听收视的农民达到 27万人次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科学管理,坚持农民培训三进村
县农科教办和县农广校负责组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地方性媒体资源的开发、制作、发送。
县乡村培训机构是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
(1)培训教师进村。农科教办和农广校组织成立100人以上的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300名农民教育培训辅导员队伍。讲师团的培训教师要进村入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个培训教师至少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资料,组织讲座和播放技术光盘,结合农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年进村
不少于12次;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建立乡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面对市场的能力。
(2)媒体资源进村。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报纸、杂志、电话、科技直通车等载体,综合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系统在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如农村中小学、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大专院校、文化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现有媒体资源,将政策法规常识、农业科技知识、农民致富信息等内容传送到千家万户。
各村级培训基地要充分利用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和CCTV-7《农广天地》栏目的教学节目,积极争取在农民教育培训节目播出时段组织农民收听与收看,还要通过乡镇现有的广播站和有线电视播出农民教育培训节目。
每村建好一个农民科技书屋。根据农民需求,不断充实农民科技书屋新的媒体资源,提高科技图书、报刊杂志、VCD光盘等媒体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书屋的作用。
(3)人才培养进村。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每年每村举办各种培训班不少于4期,培
训农民200人以上。
组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在村里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根据农民从事的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系统培训,使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着力培养一大批骨干农民。
组织实施中央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围绕产业设臵专业,在条件较好的村举办中专教学班,重点培养村组干部、专业能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管理员等。为每个村培养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不少于5 人。
2、争取支持,确保经费投入。完成前述目标任务,必要经费开支至少需要200万元以上:6万名学员,每人10元技术资料费,共计60万元;6万名学员分布在全县296个点,每个点专家授课4次,师资费2400元,全县共计70万元;技能培训(包括认证培训)4000人,每人200元,共计80万元。实用技术类和科普类培训经费则更多。因此,各级培训单位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优质粮食生产工程、种子工程、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动物疫病防控、扶贫开发等重要项目工程紧密结合,积极承担项目培训和示范、推广任务。争取和利用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资助和捐赠,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向前发展。
3、整合师资,提升培训效果。全县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师资库,从教育、科研、推广和专业协会等机构中选聘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每个乡至少要有2名以上的兼职教师。通过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效果。
4、加强宣传 ,形成良好氛围。各农科教中心要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动员培训教师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特别要根据农民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行动的实施效果和先进经验,大力营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长沙县职教中心办公室
二O一0年五月
长县农科教办„2010‟06号
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常利民副县长的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明确目标,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行动。
2、抓住重点,整体推进。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同时,大面积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3、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采
取各种贴近和方便农民的培训方式、方法,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优质的媒体资源和教育培训服务。
二、目标任务
在我县全面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村建立一个“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确立一名村干部为农民科技培训辅导员,并负责农民培训工作,每个村级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每年培训200名学员,全县培训学员60000人,其中中等及以上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每年组织专兼职培训教师进村 3500 人次;提高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源的利用率,收听收视的农民达到 27万人次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科学管理,坚持农民培训三进村
县农科教办和县农广校负责组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地方性媒体资源的开发、制作、发送。
县乡村培训机构是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
(1)培训教师进村。农科教办和农广校组织成立100人以上的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300名农民教育培训辅导员队伍。讲师团的培训教师要进村入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个培训教师至少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资料,组织讲座和播放技术光盘,结合农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年进村
不少于12次;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建立乡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面对市场的能力。
(2)媒体资源进村。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报纸、杂志、电话、科技直通车等载体,综合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系统在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如农村中小学、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大专院校、文化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现有媒体资源,将政策法规常识、农业科技知识、农民致富信息等内容传送到千家万户。
各村级培训基地要充分利用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和CCTV-7《农广天地》栏目的教学节目,积极争取在农民教育培训节目播出时段组织农民收听与收看,还要通过乡镇现有的广播站和有线电视播出农民教育培训节目。
每村建好一个农民科技书屋。根据农民需求,不断充实农民科技书屋新的媒体资源,提高科技图书、报刊杂志、VCD光盘等媒体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书屋的作用。
(3)人才培养进村。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每年每村举办各种培训班不少于4期,培
训农民200人以上。
组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在村里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根据农民从事的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系统培训,使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着力培养一大批骨干农民。
组织实施中央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围绕产业设臵专业,在条件较好的村举办中专教学班,重点培养村组干部、专业能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管理员等。为每个村培养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不少于5 人。
2、争取支持,确保经费投入。完成前述目标任务,必要经费开支至少需要200万元以上:6万名学员,每人10元技术资料费,共计60万元;6万名学员分布在全县296个点,每个点专家授课4次,师资费2400元,全县共计70万元;技能培训(包括认证培训)4000人,每人200元,共计80万元。实用技术类和科普类培训经费则更多。因此,各级培训单位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优质粮食生产工程、种子工程、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动物疫病防控、扶贫开发等重要项目工程紧密结合,积极承担项目培训和示范、推广任务。争取和利用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资助和捐赠,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向前发展。
3、整合师资,提升培训效果。全县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师资库,从教育、科研、推广和专业协会等机构中选聘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每个乡至少要有2名以上的兼职教师。通过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效果。
4、加强宣传 ,形成良好氛围。各农科教中心要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动员培训教师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特别要根据农民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行动的实施效果和先进经验,大力营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长沙县职教中心办公室
二O一0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