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第七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一)填空题 1. 金属再结晶概念的前提是 ,它与重结晶的主要区别是 。 2. 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指 ,它与熔点的大致关系是 。 3.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 4.回复是 ,再结晶是 。5.临界变形量的定义是 ,通常临界变形量约在 范围内。 6.金属板材深冲压时形成制耳是由于 造成的。 7.根据经验公式得知,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 。

8.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的驱动力是____________ ;晶粒长大阶段的驱动力为__________ 。

9.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与重结晶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

10.冷变形金属的低温回复,电阻率明显下降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高温回复时,弹性应变能基本消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若细化固态纯铜的晶粒,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

(二)判断题

1.金属的预先变形越大,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 ( )

2.变形金属的再结晶退火温度越高,退火后得到的晶粒越粗大。 ( )

3.金属的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过程。 ( )

4.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 )

5.再结晶过程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

程。 ( );

6 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凡是加热以后的变形为热加工,反之不加热的变形为冷加工。 ( )

7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冷变形金属的变形量,会使再结晶温度下降。 ( )

8.凡是重要的结构零件一般都应进行锻造加工。 ( )

9.在冷拔钢丝时,如果总变形量很大,中间需安排几次退火工序。 ( )

10.从本质上讲,热加工变形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而冷加工变形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 )

(三)选择题

1.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型( )。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B 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 与再结晶前的金属相同 D.形成新的晶型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 )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 B.一个温度范围 C 一个临界点 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

3.为了提高大跨距铜导线的强度,可以采取适当的( )。

A.冷塑变形加去应力退火 B 冷塑变形加再结晶退火

C 热处理强化 D.热加工强化

4 下面制造齿轮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

A.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D.由钢液浇注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加工钨在1 000℃发生再结晶 B 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450℃

C 冷加工铅在0℃也会发生再结晶 D.冷加工铝的T再≈0.4Tm=0.4X660℃

=264℃

6 下列工艺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绳吊装大型零件淬火加热时入炉和出炉

B 用冷拉强化的弹簧钢丝作沙发弹簧

C 室温可以将保险丝拉成细丝而不采取中间退火

D.铅的铸锭在室温多次轧制成为薄板,中间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7 冷加工金属回复时,位错( )。

A.增加 B.大量消失 C.重排 D 不变

8在相同变形量情况下,高纯金属比工业纯度的金属( )。

A.更易发生再结晶 B.更难发生再结晶

C 更易发生回复 D.更难发生回复

9 在室温下经轧制变形50%的高纯铅的显微组织是( ) 。

A.沿轧制方向伸长的晶粒 B.纤维状晶粒

C 等轴晶粒 D.带状晶粒

(四)改错题

1.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为1 100℃。

3.低碳钢试样的临界变形度一般都大于30%

4.锡在室温下加工是冷加工,钨在1000℃变形是热加工。

5.再结晶退火温度就是最低再结晶温度。

6.再结晶就是重结晶。

(五)问答题

1.钨(Tm =3 410C)在l 100℃、锡(Tm =232℃)在室温时进行的冷变形加工分别属

于冷加工或热加工?

2.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至1 000℃,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3.当把铅铸锭在室温下经多次轧制成薄铅板时,需不需要进行中间退火?为什么?

4.用冷拔钢丝缠绕的螺旋弹簧,经低温加热后,其弹力要比未加热的好,这是为什么?

5.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你会感到越弯越硬,但稍隔一会儿再行弯折,你会发现铅板又像初时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

6.用低碳钢板冲压成型的零件,冲压后发现各部位的硬度不同?为什么? 如何解决?

7.三个低碳钢试样变形度为5%,15%,30%,如果将它们加热至800℃,指出哪个产生粗晶粒?为什么?

8.口杯采用低碳钢板冷冲而成,如果钢板的晶粒大小很不均匀,那么冲压后常常发现口杯底部出现裂纹,这是为什么?

9.试述影响再结晶过程的因素。如何确定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和实际再结晶退火温度?

10.如何区分热加工与冷加工?为什么锻件比铸件的性能好?热加工会造成哪些缺陷?

11.已知某低碳钢的抗拉强度为500MPa,若要选用这个牌号的钢来制造抗拉强度达900MPa 的机器零件,问应采用除热处理以外的哪一种加工方法。

12.作沙发的冷拉弹簧钢丝,冷卷簧以后一般的弹性都能符合要求。

13.在冷拔钢丝生产过程中,常常要穿插几次中间退火工序才能拉到最终所需的尺寸要求。如不中间退火,一直拉拔到最终尺寸,钢丝表面往往出现裂纹(发纹)甚至有中途拉断的现象发生。这是什么原因?试述中间退火的原理及其作用。

14.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室温下,铝的塑性优于铁;铁的塑性优于锌。

(六) 作图题

1.拉制半成品铜丝的过程如图5—1,试在图的下部绘出不同阶段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示意图,并加以适当解释。

(七)计算题

1.铅的熔点为327℃,锡的熔点为232℃,它们分别在室温20℃下进行压力加工,此时有无加工硬化现象?为什么?

2.已知W 的熔点为3410℃,Fe为1538℃,Cu为1083℃,Pb为327℃。 比较几种金属在室温下塑性变形的能力,并简述理由。

(八)思考题

1.用以下三种方法制成齿轮,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1) 由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 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3)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在纯铁板上冲一个孔,再将此板加热至200℃、400℃、600℃后保温1h, 试分析其孔边缘内部组织的变化。

第七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一)填空题 1. 金属再结晶概念的前提是 ,它与重结晶的主要区别是 。 2. 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指 ,它与熔点的大致关系是 。 3.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 4.回复是 ,再结晶是 。5.临界变形量的定义是 ,通常临界变形量约在 范围内。 6.金属板材深冲压时形成制耳是由于 造成的。 7.根据经验公式得知,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 。

8.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的驱动力是____________ ;晶粒长大阶段的驱动力为__________ 。

9.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与重结晶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

10.冷变形金属的低温回复,电阻率明显下降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高温回复时,弹性应变能基本消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若细化固态纯铜的晶粒,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

(二)判断题

1.金属的预先变形越大,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 ( )

2.变形金属的再结晶退火温度越高,退火后得到的晶粒越粗大。 ( )

3.金属的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过程。 ( )

4.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 )

5.再结晶过程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

程。 ( );

6 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凡是加热以后的变形为热加工,反之不加热的变形为冷加工。 ( )

7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冷变形金属的变形量,会使再结晶温度下降。 ( )

8.凡是重要的结构零件一般都应进行锻造加工。 ( )

9.在冷拔钢丝时,如果总变形量很大,中间需安排几次退火工序。 ( )

10.从本质上讲,热加工变形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而冷加工变形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 )

(三)选择题

1.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型( )。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B 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 与再结晶前的金属相同 D.形成新的晶型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 )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 B.一个温度范围 C 一个临界点 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

3.为了提高大跨距铜导线的强度,可以采取适当的( )。

A.冷塑变形加去应力退火 B 冷塑变形加再结晶退火

C 热处理强化 D.热加工强化

4 下面制造齿轮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

A.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D.由钢液浇注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加工钨在1 000℃发生再结晶 B 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450℃

C 冷加工铅在0℃也会发生再结晶 D.冷加工铝的T再≈0.4Tm=0.4X660℃

=264℃

6 下列工艺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绳吊装大型零件淬火加热时入炉和出炉

B 用冷拉强化的弹簧钢丝作沙发弹簧

C 室温可以将保险丝拉成细丝而不采取中间退火

D.铅的铸锭在室温多次轧制成为薄板,中间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7 冷加工金属回复时,位错( )。

A.增加 B.大量消失 C.重排 D 不变

8在相同变形量情况下,高纯金属比工业纯度的金属( )。

A.更易发生再结晶 B.更难发生再结晶

C 更易发生回复 D.更难发生回复

9 在室温下经轧制变形50%的高纯铅的显微组织是( ) 。

A.沿轧制方向伸长的晶粒 B.纤维状晶粒

C 等轴晶粒 D.带状晶粒

(四)改错题

1.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为1 100℃。

3.低碳钢试样的临界变形度一般都大于30%

4.锡在室温下加工是冷加工,钨在1000℃变形是热加工。

5.再结晶退火温度就是最低再结晶温度。

6.再结晶就是重结晶。

(五)问答题

1.钨(Tm =3 410C)在l 100℃、锡(Tm =232℃)在室温时进行的冷变形加工分别属

于冷加工或热加工?

2.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至1 000℃,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3.当把铅铸锭在室温下经多次轧制成薄铅板时,需不需要进行中间退火?为什么?

4.用冷拔钢丝缠绕的螺旋弹簧,经低温加热后,其弹力要比未加热的好,这是为什么?

5.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你会感到越弯越硬,但稍隔一会儿再行弯折,你会发现铅板又像初时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

6.用低碳钢板冲压成型的零件,冲压后发现各部位的硬度不同?为什么? 如何解决?

7.三个低碳钢试样变形度为5%,15%,30%,如果将它们加热至800℃,指出哪个产生粗晶粒?为什么?

8.口杯采用低碳钢板冷冲而成,如果钢板的晶粒大小很不均匀,那么冲压后常常发现口杯底部出现裂纹,这是为什么?

9.试述影响再结晶过程的因素。如何确定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和实际再结晶退火温度?

10.如何区分热加工与冷加工?为什么锻件比铸件的性能好?热加工会造成哪些缺陷?

11.已知某低碳钢的抗拉强度为500MPa,若要选用这个牌号的钢来制造抗拉强度达900MPa 的机器零件,问应采用除热处理以外的哪一种加工方法。

12.作沙发的冷拉弹簧钢丝,冷卷簧以后一般的弹性都能符合要求。

13.在冷拔钢丝生产过程中,常常要穿插几次中间退火工序才能拉到最终所需的尺寸要求。如不中间退火,一直拉拔到最终尺寸,钢丝表面往往出现裂纹(发纹)甚至有中途拉断的现象发生。这是什么原因?试述中间退火的原理及其作用。

14.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室温下,铝的塑性优于铁;铁的塑性优于锌。

(六) 作图题

1.拉制半成品铜丝的过程如图5—1,试在图的下部绘出不同阶段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示意图,并加以适当解释。

(七)计算题

1.铅的熔点为327℃,锡的熔点为232℃,它们分别在室温20℃下进行压力加工,此时有无加工硬化现象?为什么?

2.已知W 的熔点为3410℃,Fe为1538℃,Cu为1083℃,Pb为327℃。 比较几种金属在室温下塑性变形的能力,并简述理由。

(八)思考题

1.用以下三种方法制成齿轮,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1) 由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 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3)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在纯铁板上冲一个孔,再将此板加热至200℃、400℃、600℃后保温1h, 试分析其孔边缘内部组织的变化。


相关文章

  • 材料工程基础考试重要知识点
  • 材料工程基础考试重要知识点 材料工程基础考试重要知识点 . .......................................................................................... ...查看


  •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教学大纲
  •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键合(4学时) 了解物质由原子组成,而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键合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 (二).原子间的键合: (三).高分子链. §2 原子间的键合 (一).金属键 ...查看


  •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
  • 基本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 作者: 赵品 出版社: 出版年: 2002年 页数: 定价: 25.8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九五"国家重点图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本科最新专业目录编 ...查看


  • 机械制造基础上册重点知识
  • 机械制造基础上册 第一章 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种类: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 抗剪强度 . 抗扭强度等. 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其 ...查看


  • 对不同钢压缩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31卷第4期2007年4月 机械工程材料 Materials for V01.31No.4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pr.2007 应变速率对不同钢压缩真应力一应变曲线的影响 张红英,张鸿冰.陈浩时 (上海应用技术 ...查看


  • 工程材料总结
  •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一. 二. 三. 四. 金属晶体特性 五. 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确定的熔点 各向异性 晶面.晶面指数.晶面族 晶向.晶向指数.晶向族 非晶体 三条棱长:a.b.c(晶格常数) 晶格:晶格参数 晶体 晶胞 三棱 ...查看


  • 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 材料:以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等的物质. 同素异晶转变:同一种金属元素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晶体结构类型变化的现象称 为同素异晶转变.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固溶体: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 ...查看


  •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 几种强化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强化机制: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 细晶强化:是由于晶粒减小,晶粒数量 ...查看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考试复习要点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复习资料 13上午九到十一点 一号公教楼407 1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凝固方式:(l )逐层凝固方式 (2)糊状凝固方式 (3)中间凝固方式 影响因素:(l)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