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1 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未使用危险化学品,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这些物质中,现根据己查到MSDS 见附件3。
本项目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辨识分析如下:
(1)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见表3-1:
表3-1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表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的火灾危险划分为甲、乙、丙等五类。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柠檬酸等属丙类火灾危险介质。
(3)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危险性类别划分:原料氯化锌属于第8.3类其他腐蚀品;原料过硫酸铵第5.1类氧化剂,丙烯酸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
(4)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标准辨识,PP 粒子、PE 粒子、
EPS 粒子、塑料袋等为无毒物危害。
(5)根椐国家安监局等八部委《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辨识,产品生产中所涉及到的物质未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6)根椐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辨识,该公司使用的物质未列入高毒物品目录。
(7)根椐《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2005年)辨识,使用的物质未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目录。
(8)根椐《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辨识,该公司使用的物质未列入监控化学品名录。
因此,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生产中,客观存在着火灾和爆炸、化学灼伤、腐蚀、泄漏和扩散、粉尘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另外公司配有较多机械设备。所以生产作业的危险性主要有:机械伤害、高温烫伤、电气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噪声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3.2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主要生产复合阻垢缓蚀剂、杀菌剂、磺酸共聚物,使用的原材料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腐蚀、泄露和扩散、中毒、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由于生产过程还使用了空压机设备,会产生噪声,因此,还存在噪声的危险有害因素。
3.3 生产设备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空压机、成型机、锅炉、发泡机、成套系统等,在生产设备方面存在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材质不当。本项目中的反应釜的加热管道,在生产时的温度高达到80℃左右,如果管道选择的材质存在问题时,不能长期承受高温和腐蚀,管道有发生泄漏而引发生产事故。
(2)焊接缺陷。本项目中设备、管道系统如存在脱焊、虚焊等焊接缺陷,在运行时会引发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制造问题。本项目需使用的设备,如因制造技术、工艺不过关,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在正常生产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4)安全附件不全。设备的安全附件如防护罩、密封盖等不全,设备安全使用构成隐患。将造成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6)安装不规范。如果在设备初期安装或在检维修安装时位置安装的不对,在实际生产中将会引起设备损坏;如果操作人员在抢修作业时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发生触电、灼伤、机械伤害等危险。
3.4 产品及原料储存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生产使用的原料主要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有火灾、腐蚀、泄露和扩散的危险有害因素。
3.5 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的公用辅助工程包括供配电、给排水、供汽、供气。 供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人员的触电。导致触电的原因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设备的漏电、防护距离的不足、工作环境太潮湿等;电缆线路遭遇腐蚀老化会发生短路引起火灾事故。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和消防用水。供水系统需要使用到水泵,会产生机械伤害、噪声、触电等危害;地下供排水管网发生泄漏会导致其它建筑基础破坏。
本项目生产中需使用蒸汽加热,易产生蒸汽烫伤伤害。
3.6 选址、周边环境及道路交通主要影响辨识与分析
本建设项目对外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火灾、泄露和扩散,因此发生火灾、泄露事故时,可能会对周围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影响。
燕昊化工位于高淳县东坝镇双芜路8号,公司主大门座东朝西
(人流主出入口),门前130m 外为宽约25m 的宁望公路。过宁望公路是空旷农田;公司北面是闲置待开发的空地;东面为公司次大门(物流出入口)毗邻东坝镇开发区公路;南面毗邻南京骄阳化工厂。厂区与周围有高约2m 围墙相隔。与周边最近的居民村落约为800m 。区内道路状况良好,紧邻主干道(宁望公路),发生事故时,消防车和外部救援队伍可以顺利到达本企业,人员也可以较为方便的疏散至安全区。
3.7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包括雷击、台风、洪水、高温、冰冻、地震、龙卷风等。 在南京高淳地区夏季多雷雨天气,建筑物和人员可能遭受雷击,造成建筑及电气设备损坏,导致火灾以及人员触电身亡等事故。本项目仓库储存有可燃物,也会因遭受雷击而引发火灾事故。 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夏季在太平洋生成的台风会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登陆。台风过境时会产生8级以上的大风,并伴随暴雨,会对支撑不牢固的户外设施造成损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南京高淳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有梅雨期,排水不畅处,容易遭受内涝,造成停电、设备损坏、人员溺亡等事故。本项目地坪设计标高为35.50-39.83m ,,符合防涝要求。
南京高淳地区夏季比较炎热,持续的酷暑会使设备过热导致火灾以及人员中暑等事故。
南京高淳地区冬季并不十分寒冷,因此遭受冰冻的损害比较小,但也要防止百年一遇的大雪冰冻天气造成的交通及人员冻伤、设备冻坏等事故。
南京高淳地区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因此存在一定的地震威胁,发生地震灾害时将会对本项目厂房建筑、道路、设备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人员因此也可能由于建筑的垮塌而伤残甚至死亡。
其他自然灾害出现的可能性相对很小,可以依托城市紧急救援系
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防御和处理。
3.8 平面布置主要影响辨识与分析
1)装置平面布置
(1)燕昊化工厂区所占区域基本呈长方形(西面呈约135°三角形),占地面积约27062 m2,其中生产装置及辅助建筑占地面积约4250 m2,厂区中间互有交叉的厂区道路将厂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北区域为生产车间、锅炉房;南区域为成品原料库、污水处理区;西区域为办公楼和生活区,厂内主要建筑为砖混结构,主、副通道形成环路,路宽为6m~12m不等,消防通道畅通。生产车间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与燃煤锅炉房、成品原料仓库的间距均为26m ,满足规范要求。成品原料仓库与办公楼间距为52m ,满足规范要求。
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各建筑物之间安全防火间距基本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的要求。
厂区道路畅通,消防车辆可顺利进入厂内展开工作。厂区紧靠高望路、东坝镇开发区公路,运输很方便。
3.9 检维修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检维修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物体打击、触电、烫伤、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
高处作业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帽等容易造成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临时用电若未设置警示标志、未戴绝缘防护等容易造成触电事故;高处动火作业,焊渣等飞溅,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烫伤;检修机械设备时误启动造成机械伤害。
进入限制性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危险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假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限制性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着火伤人。限制性
空间作业还会受到爆炸、中毒的威胁。可见限制性空间作业,缺氧与富氧,毒害物质超过安全浓度,都会造成事故。
进入限制性空间内作业,与电气设施接触频繁,照明灯具、电动工具如漏电,都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3.10 人的失误辨识与分析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看,操作缺陷或违章操作,就其实质而言,亦可归结为管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同时还鉴于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难于迅速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预防伤亡事故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安全管理。
人的失误主要有三个方面:违章作业、安全管理不善和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1)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主要表现在:
①错误指挥、错误操作或操作失误;
②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③各作业环节之间,由于中间环节多,相距较远,在缺乏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
④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等。
(2)企业安全管理不善
安全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
①未制定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
②对生产和承运物料输送中的物质性质(理化性质、危险特性等)以及有关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
③对生产和输送中的设备、设施及工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
④生产设备设施中泵、管道及附件存在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⑤违章作业也是安全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安全管理不善,可能
引发严重的泄漏事故,由于泄漏事故可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及其它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事故。
(3)作业人员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和其他负荷超限等);
②健康状况异常(带病作业等);
③从事禁忌作业(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等);
④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侥幸心理、其他异常心理等); ⑤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等)。
3.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1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术语和定义
(1)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单元unit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I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1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表2。
②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特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特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 1/Q1+ q2/Q2+…q n /Qn ≥1 (1)
式中:
q 1,q 2, 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
Q 1,Q 2, 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对企业使用的化学品原辅材料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经辨识,其结果为0.005<1。该公司未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故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1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小结
根据对本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存在着火灾和爆炸、化学灼伤、腐蚀、泄漏和扩散、粉尘危害、机械伤害、高温烫伤、电气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腐蚀;主要风险类型也为火灾、腐蚀泄露。火灾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幅射。事故后果主要是对厂内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的生产装置、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机械伤害可能对在场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物料中的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氧化性。很有可能导致管道、设备发生泄漏事故,其中的物料泄露、扩散很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或者窒息,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此外,在生产和设备的检(维)修过程中,还存在着电气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危害因素。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该公司未使用危险化学品,故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1 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未使用危险化学品,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这些物质中,现根据己查到MSDS 见附件3。
本项目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辨识分析如下:
(1)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见表3-1:
表3-1主要物质的危害特性表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的火灾危险划分为甲、乙、丙等五类。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柠檬酸等属丙类火灾危险介质。
(3)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危险性类别划分:原料氯化锌属于第8.3类其他腐蚀品;原料过硫酸铵第5.1类氧化剂,丙烯酸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
(4)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标准辨识,PP 粒子、PE 粒子、
EPS 粒子、塑料袋等为无毒物危害。
(5)根椐国家安监局等八部委《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辨识,产品生产中所涉及到的物质未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6)根椐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辨识,该公司使用的物质未列入高毒物品目录。
(7)根椐《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2005年)辨识,使用的物质未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目录。
(8)根椐《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辨识,该公司使用的物质未列入监控化学品名录。
因此,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生产中,客观存在着火灾和爆炸、化学灼伤、腐蚀、泄漏和扩散、粉尘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另外公司配有较多机械设备。所以生产作业的危险性主要有:机械伤害、高温烫伤、电气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噪声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3.2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主要生产复合阻垢缓蚀剂、杀菌剂、磺酸共聚物,使用的原材料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腐蚀、泄露和扩散、中毒、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由于生产过程还使用了空压机设备,会产生噪声,因此,还存在噪声的危险有害因素。
3.3 生产设备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空压机、成型机、锅炉、发泡机、成套系统等,在生产设备方面存在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材质不当。本项目中的反应釜的加热管道,在生产时的温度高达到80℃左右,如果管道选择的材质存在问题时,不能长期承受高温和腐蚀,管道有发生泄漏而引发生产事故。
(2)焊接缺陷。本项目中设备、管道系统如存在脱焊、虚焊等焊接缺陷,在运行时会引发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制造问题。本项目需使用的设备,如因制造技术、工艺不过关,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在正常生产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4)安全附件不全。设备的安全附件如防护罩、密封盖等不全,设备安全使用构成隐患。将造成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6)安装不规范。如果在设备初期安装或在检维修安装时位置安装的不对,在实际生产中将会引起设备损坏;如果操作人员在抢修作业时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发生触电、灼伤、机械伤害等危险。
3.4 产品及原料储存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生产使用的原料主要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有火灾、腐蚀、泄露和扩散的危险有害因素。
3.5 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的公用辅助工程包括供配电、给排水、供汽、供气。 供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人员的触电。导致触电的原因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设备的漏电、防护距离的不足、工作环境太潮湿等;电缆线路遭遇腐蚀老化会发生短路引起火灾事故。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和消防用水。供水系统需要使用到水泵,会产生机械伤害、噪声、触电等危害;地下供排水管网发生泄漏会导致其它建筑基础破坏。
本项目生产中需使用蒸汽加热,易产生蒸汽烫伤伤害。
3.6 选址、周边环境及道路交通主要影响辨识与分析
本建设项目对外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火灾、泄露和扩散,因此发生火灾、泄露事故时,可能会对周围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影响。
燕昊化工位于高淳县东坝镇双芜路8号,公司主大门座东朝西
(人流主出入口),门前130m 外为宽约25m 的宁望公路。过宁望公路是空旷农田;公司北面是闲置待开发的空地;东面为公司次大门(物流出入口)毗邻东坝镇开发区公路;南面毗邻南京骄阳化工厂。厂区与周围有高约2m 围墙相隔。与周边最近的居民村落约为800m 。区内道路状况良好,紧邻主干道(宁望公路),发生事故时,消防车和外部救援队伍可以顺利到达本企业,人员也可以较为方便的疏散至安全区。
3.7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包括雷击、台风、洪水、高温、冰冻、地震、龙卷风等。 在南京高淳地区夏季多雷雨天气,建筑物和人员可能遭受雷击,造成建筑及电气设备损坏,导致火灾以及人员触电身亡等事故。本项目仓库储存有可燃物,也会因遭受雷击而引发火灾事故。 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夏季在太平洋生成的台风会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登陆。台风过境时会产生8级以上的大风,并伴随暴雨,会对支撑不牢固的户外设施造成损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南京高淳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有梅雨期,排水不畅处,容易遭受内涝,造成停电、设备损坏、人员溺亡等事故。本项目地坪设计标高为35.50-39.83m ,,符合防涝要求。
南京高淳地区夏季比较炎热,持续的酷暑会使设备过热导致火灾以及人员中暑等事故。
南京高淳地区冬季并不十分寒冷,因此遭受冰冻的损害比较小,但也要防止百年一遇的大雪冰冻天气造成的交通及人员冻伤、设备冻坏等事故。
南京高淳地区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因此存在一定的地震威胁,发生地震灾害时将会对本项目厂房建筑、道路、设备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人员因此也可能由于建筑的垮塌而伤残甚至死亡。
其他自然灾害出现的可能性相对很小,可以依托城市紧急救援系
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防御和处理。
3.8 平面布置主要影响辨识与分析
1)装置平面布置
(1)燕昊化工厂区所占区域基本呈长方形(西面呈约135°三角形),占地面积约27062 m2,其中生产装置及辅助建筑占地面积约4250 m2,厂区中间互有交叉的厂区道路将厂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北区域为生产车间、锅炉房;南区域为成品原料库、污水处理区;西区域为办公楼和生活区,厂内主要建筑为砖混结构,主、副通道形成环路,路宽为6m~12m不等,消防通道畅通。生产车间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与燃煤锅炉房、成品原料仓库的间距均为26m ,满足规范要求。成品原料仓库与办公楼间距为52m ,满足规范要求。
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各建筑物之间安全防火间距基本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的要求。
厂区道路畅通,消防车辆可顺利进入厂内展开工作。厂区紧靠高望路、东坝镇开发区公路,运输很方便。
3.9 检维修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本项目检维修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物体打击、触电、烫伤、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
高处作业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帽等容易造成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临时用电若未设置警示标志、未戴绝缘防护等容易造成触电事故;高处动火作业,焊渣等飞溅,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烫伤;检修机械设备时误启动造成机械伤害。
进入限制性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危险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假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限制性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着火伤人。限制性
空间作业还会受到爆炸、中毒的威胁。可见限制性空间作业,缺氧与富氧,毒害物质超过安全浓度,都会造成事故。
进入限制性空间内作业,与电气设施接触频繁,照明灯具、电动工具如漏电,都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3.10 人的失误辨识与分析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看,操作缺陷或违章操作,就其实质而言,亦可归结为管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同时还鉴于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难于迅速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预防伤亡事故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安全管理。
人的失误主要有三个方面:违章作业、安全管理不善和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1)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主要表现在:
①错误指挥、错误操作或操作失误;
②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③各作业环节之间,由于中间环节多,相距较远,在缺乏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
④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等。
(2)企业安全管理不善
安全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
①未制定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
②对生产和承运物料输送中的物质性质(理化性质、危险特性等)以及有关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
③对生产和输送中的设备、设施及工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
④生产设备设施中泵、管道及附件存在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⑤违章作业也是安全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安全管理不善,可能
引发严重的泄漏事故,由于泄漏事故可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及其它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事故。
(3)作业人员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和其他负荷超限等);
②健康状况异常(带病作业等);
③从事禁忌作业(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等);
④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侥幸心理、其他异常心理等); ⑤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等)。
3.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1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术语和定义
(1)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单元unit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I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1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表2。
②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特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特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 1/Q1+ q2/Q2+…q n /Qn ≥1 (1)
式中:
q 1,q 2, 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
Q 1,Q 2, 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对企业使用的化学品原辅材料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经辨识,其结果为0.005<1。该公司未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故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1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小结
根据对本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南京燕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物质有: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异噻唑啉酮、苯骈三氮唑、溴化钠、柠檬酸中除溴化钠外均为可燃物;其中氯化锌、丙烯酸属于腐蚀性物质;过硫酸铵属于氧化性物质。存在着火灾和爆炸、化学灼伤、腐蚀、泄漏和扩散、粉尘危害、机械伤害、高温烫伤、电气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腐蚀;主要风险类型也为火灾、腐蚀泄露。火灾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幅射。事故后果主要是对厂内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的生产装置、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机械伤害可能对在场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物料中的氯化锌、丙烯酸、过硫酸铵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氧化性。很有可能导致管道、设备发生泄漏事故,其中的物料泄露、扩散很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或者窒息,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此外,在生产和设备的检(维)修过程中,还存在着电气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危害因素。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该公司未使用危险化学品,故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