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由来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提出来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设并确定其为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经由巴黎公社委员会组织原则--“议行合一”发展来的。三层含义:(1)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担。(2)是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3)公社委员会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体制和结构上,强调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直接制约,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大牵扯。(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动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 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5

4

.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展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二、主要国家机关

(一)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1.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的职权。

2.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3.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

4.监督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二)行政机关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行政立法权2.议案权3.行政管理权4.行政区划管理权 5.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6.社会管理权7.行使人大及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三)司法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构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提起公诉,对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贪污提出抗诉。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和如下几项原则:

(1)法院和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进审判、检察活动的原则;(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原则;(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特权,不容民族歧视原则;(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原则;(6)公开审判原则;(7)民主集中制即合议制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由来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提出来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设并确定其为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经由巴黎公社委员会组织原则--“议行合一”发展来的。三层含义:(1)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担。(2)是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3)公社委员会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体制和结构上,强调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直接制约,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大牵扯。(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动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 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5

4

.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展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二、主要国家机关

(一)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1.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的职权。

2.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3.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

4.监督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二)行政机关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行政立法权2.议案权3.行政管理权4.行政区划管理权 5.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6.社会管理权7.行使人大及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三)司法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构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提起公诉,对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贪污提出抗诉。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和如下几项原则:

(1)法院和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进审判、检察活动的原则;(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原则;(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特权,不容民族歧视原则;(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原则;(6)公开审判原则;(7)民主集中制即合议制原则


相关文章

  • [政治学]教学大纲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 法 分 院 执笔人:陈海燕 审稿人:王淑敏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三.教学目标:<政治学>是 ...查看


  • 政治学原理
  • 一名词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 ...查看


  • 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1]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一.高考考点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 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q ...查看


  • 论国家利益
  •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论国家利益 --兼论我国民法典中民事权利的边界 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 董文军 吉林大 学法学院 讲师 关键词: 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权利 内容提要: 权利 ...查看


  • 高三政治国家的本质
  •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一.课程标准: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1.1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1.2 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 ...查看


  • 体育单招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常识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国家性质和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国家职能 一.概念 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国体:即国家的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查看


  • 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
  • 1997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 郭小聪 (中山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副教授 广州 510275)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性与公共[摘 要] 性的统一,任何割裂这种统一 ...查看


  •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 作者:王浦劬 社会学评论 2014年09期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及 ...查看


  •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
  •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 1.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 决定的. 第二, 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 政治的 ...查看


  • 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
  • [政治 ] "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 ◎刘志明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和学术界努力探讨且争论激烈的问题.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一度使世界舆论尤其是西方舆论认为全球正进入"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