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的种类

金日冷却塔基本参数:进水温度温度37,出水32;湿球温度27或28

一、冷却塔分类

1, 冷却塔根据被冷却水在塔内是否与空气接触,可以分为开式与闭式

开式冷却塔中,循环水和空气与塔部件相接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水质易受污染,滋生军团菌,设备腐蚀结垢等,闭式冷却塔主要依靠管外喷淋水的蒸发带走热量,其冷却流体环路封闭,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了系统结垢的可能性,有利于系统的高效运行。 2, 冷却塔按喷淋水与空气的流向又可分为横流塔和逆流塔

逆流式塔的冷却水与空气逆向接触,通过布水器散水,热交换效率高即冷却效果相对较好,但由于配水系统阻力大且塔体比横流式高,故相对噪声要大过横流式,在对安静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选用超低噪声型;

横流式塔为重力式散水,散水阻力小,但热交换效率低于逆流式,填料用量大,占地面积较大,优点是检修方便,清洁保养时不需停机,且塔体高度低于逆流式;

3, 冷却塔按有无填料分为填料式和无填料式

4, 喷射无风机式冷却塔

喷射无风机式塔的最大优点即超低噪声、无振动,水滴飞溅也很少,从环保角度来看是理想的冷却设备,但其占地和高度都超过前两种,并且为满足喷射水压,循环水泵的扬程较大,为防止喷嘴堵塞对水质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这三种型式可谓各有短长,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侧重综合比较,选用最适合的冷却塔。

二、冷却塔冷却效果

冷却塔冷却效果取决于3个要素:(1)冷空气量与冷却水量的比值(气水比);(2)冷却介质冷空气和被冷却介质接触的比表面积:(3)冷却时间。

三、冷却塔关键技术

1、冷却塔填料

按填料的表面形式通常可分为点滴式、薄膜式和点滴薄膜式

点滴式填料的缺点在于它单位体积的冷却能力较差。在同等冷却量下,需要更多的体积,其次这种填料大多是悬挂在塔内的,这就加大了施工和维修难度。

薄膜式的缺点在于:由于薄膜式填料内的水速相对较慢,容易形成污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甚至会出现堵塞现象,造成冷却塔效率降低。

大多数逆流式冷却塔采用PVC 膜式填料, 主要有: 斜折波、双斜波、S 波、T- 25 斜波等

点滴薄膜式填料具有点滴式填料和薄膜式填料的双重功能。

无填料冷却塔的发展

淋水填料用到的材料有木材、竹子、石棉水泥、水泥网格、塑料、玻璃钢、陶瓷等 目前冷却塔淋水填料存在的问题是:风阻大和淋水密度小 。在研发过程中,同时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是矛盾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相信在未来冷却塔填料中会有更多更好的新成员加入进来,从而推动冷却塔不断向前发展。

冷却塔内填料层的热、质交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很多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其进行讨论,因此微观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1) 《冷却塔填料性能试验台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2006

冷却塔淋水填料的热工性能分析是分析冷却塔传热传质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冷却塔传热传质和阻力性能依赖于实验台中进行实测,把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各种经验关系式,供设计和评选时使用,主要是国外早年的研究,我国60-70年代开发了相关试验台,对进水温度、填料层高度、水气比等冷却塔性能进行分析

2) 《逆流式冷却塔填料及淋水分布的数值优化设计》2000

在冷却能力较强的区域,增加填料层厚度或相应增大此区域的淋水密度,而在冷却能力较低的区域减少填料层厚度或淋水密度,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填料分布及非均匀淋水密度分布对提高冷却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最佳的填料层分布及淋水密度分布。考虑工程实际要求,给出了一些优化设计方案,其冷却效果(冷热水温度差)可以比均匀填料均匀淋水增加0.7℃ ,也比单独考虑淋水配置提高了约0.3℃

3) 《逆流式冷却塔螺旋式填料的开发设想》2001

指出水流的分散性和空气阻力是相互制约的,它们不能同时改善,是现在的逆流塔效率不能提高的关键问题所在,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填料即螺旋式填料,具有风阻小、体积小、气流相对均匀和淋水密度大的综合优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逆流塔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新型填料的结构

该结构是一种流线型的带状曲面填料,填料带呈蜂窝状曲线结构,水可以穿过这种填料带.并且被重新分散与分配.形成均匀的水滴。空气则不能穿过这种填料带,而是沿两条填料带之间的空隙运行,且不改变方向。由于各填料带之间的空隙较大,所以对空气的阻力就相当小,从而使效率得以提高。螺旋式填料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填料的结构及工作状态分别见图2、图3。从图1看出,有几层相互平行的填料带,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共绕在中心柱上,而每层填料只有一片,所以耗用材料很少。此技术最适用于圆形塔。

在运行时,水穿过多层的斜面填料带,每穿过一层,便被重新分散一次,同时也使下落速度减慢一次。空气不是与水从同一孔隙中穿过。而是沿着流线型的填料带横向旋转向上,没有弯折,所以阻力极小,淋水的密度也可以增大,提高了效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空气与水相互制约的问题。

4)《新型无填料喷射式冷却塔的性能探讨》2007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无填料的喷雾式冷却塔,但是该种冷却塔不仅进塔压力比传统填料冷却塔高出一倍,增加了水泵耗能,还给现有的冷却塔的改造替换增加了成本。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无填料喷射式冷却塔,不仅进塔水压与传统填料冷却塔相当,而且耗水量基本一样,但冷却效率明显提高,目前已开始投入市场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喷射式冷却塔的热水从塔的下部向上喷射。空气都是由冷却塔的底部进人,在引风机的作用由下向上流动。因为喷射式冷却塔的热水通过喷嘴喷出小水珠到达收水器的下方,再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集水盘,所以整个热湿交换过程已不是单纯的顺流或者逆流,而是顺流和逆流的有机结合。

填料冷却塔和无填料冷却塔结构的比较

2、冷却塔配水

冷却塔中配水的好坏,是影响其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在运行中的冷却塔,由于配水不好,致使冷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配水形式有环形母管压力配水和母管端部分叉配水管配水。喷头布置有配水管底部开孔直接安装喷头及配水管中部开孔两端弯管安装喷头。

1) 《提高冷却塔配水均匀性的探讨》2000

通过水力计算,分析了水压分布规律,指出冷却塔的喷头布置、配管形式对布水均匀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布水均匀度的对策,认为采用全对称树枝状配管及六角形喷头布置方式可有效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均匀度。

First 喷头平面布置形式的比较

以上三种形式,方阵布置最简单,均匀性居第三位,三角形布置是在方阵基础上采用错排布置而成,布置稍复杂,布水均匀性提高,居于中间水平。六角形布置是三角形布置的改进,布置形式类似,但行距与同行排距不同,布置计算更复杂些,而布水均匀性 则最佳。

Second 常见的配管形式比较

提出以下建议

a 喷头安装不宜在同一平面

b 主干管变径

c 改变喷头连接管的长度

d 改变支干管的中心标高

e 配水管采用全对称树枝状布置

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配水的研究与发展》2008

3)《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虹吸式竖井配水的探讨》2001

A 多个竖井配水,供水量大的竖井水位高.供水量小的水位低,根据实测有的差值可达0.5m左右。水位高的竖井供水区淋水密度大,水位低的竖井供水区淋水密度小,这样导致冷却塔 配水不均匀。

B 中央套筒式竖井配水,在同一个中央竖井内设置内、外2个筒,内筒承担冷却塔内区配水,外筒承担冷却塔外区配水。内筒和外筒分别由2条供水管供水。2条管又分别接自冷却塔外循

环水母管上。这种方式和多竖井配水存在相同的缺点。

C 中央竖井用启闭机闸板门配水,在竖井顶部与主水槽连接处,设置启闭机和闸板¨关闭供冷却塔内区配水的主水槽.使冬季内区停止配水一但由于冷却塔内是高湿热环境,启闭机 和闸板门安装不久,就锈蚀失灵.达不到启闭的目的。

为了避免前述几种竖井配水方式存在的缺陷,故提出了既能保证冷却塔内外区均匀配水,又能根据冬、夏季冷却塔不同的运行工况.自动转换成冷却塔外区配水或全塔配水状态的虹吸式竖井配水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冷却水研究所已研究出虹吸式竖井配水,随着不同季节水泵开启台数及进塔水量的变化,自动完成全塔配水或仅外区配水,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原理:虹吸式竖井配水系统由压力主水槽与配水管构成。压力主水槽直接与中央竖井相接,配水管从压力主水槽两侧或一侧接出,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塔。溅散水流的喷头,在配水管下或两侧安装。为能实现冷却塔全塔区或仅外区配水,供冷却塔内、外区的压力主水槽分别设置。

为便于布置,压力主水槽作成上、下2层,上层供内区水,下层供外区水。冷却塔外区是全年配水运行,内区在冬季可停止配水。所以下主水槽常年有水,进口不需要作成虹吸式。为使敞开式进口上层主水槽有供水与停水状况,故作成虹吸式进口,竖井水位上升到一定值时,虹吸生成,通过虹吸作用,使主水槽进水;当竖井水位降到某一值时,虹吸破坏.上主水槽停止进水.实现仅冷却塔外区配水。

3、冷却塔流场分析

1)《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流场模型的建立及计算》2008

Hawlader等对冷却塔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填料、配水喷嘴和除水器等的工作状况,建立了雨区和填料层汽水流动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时塔内的流场参数和出塔水温等参数,给出了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的计算和评价模型,并对不同外界天气状况时冷却塔外部的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Kaiser等以太阳能代替风扇,模拟了机械通风冷却塔内部的工作情况,并分析了水滴直径、环境温度、淋水密度等各种参数对冷却塔的影响。

翟志强等对侧风对冷却塔塔内传热传质的分析和空气绕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赵振国等对不同高度进风口的冷却塔进行了模型试验,得到了进口流场分布和阻力系数 模型

《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流场模型的建立及计算》以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

象,建立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和冷却塔内传热传质的物理模型,

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动力场的分布规律,可定量评价冷却塔的运行状况。

2)《横向风对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空气流场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1997

实验在清华大学的低速风洞中进行,以抽风机作为空冷塔内上升气流的动力源,风洞气 流模拟横向风。整个空冷塔模型(除散热片)及连接管道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实验中通过插在塔底盘上的钢针头部特殊粘接的短丝线以及乙二酵烟雾发生器经烟室烟管产生的烟线直观观察了空冷塔内流场受横向风影响的情况 并利用五孔探针仔细测量了塔内不同高度(离散热片上沿分别为7O、110、140ram)截面内的速度分布及塔内总流量随横向风变化的状况。就一些改进设想(如在塔内底部加进适当导流板——十字型或雪花型)进行了研究。

4、冷却塔收水器设计

收水器是减除冷却塔排出湿热空气中夹带的大量细小水滴,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水雾污染和结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装置。收水器要阻力小,收水效率高、耐久、耐腐蚀、强度高、施工维修方便。

5、噪声控制

6、冷却介质(海水冷却塔的研究)

试验表明冷却水的性质对冷却塔本身(特别是填料)的性能有影响。(海水填料塔的研究) 采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是我国沿海火力发电厂以及其它工业企业冷却用水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从海洋取水使用后又将废水排回海洋的传统做法,避免了近海的热污染;极大的减少了从海洋取水的数量, 节约了大量的基建投资。

文献《海水对冷却塔淋水填料热力性能的影响》2000给出了以氯化钠溶液代替海水,对全梯波填料进行3个海水浓度的热力特性试验来说明海水对填料性能的影响。未考虑氯化钠以外的其它各种元素和离子对填料热力特性影响, 《海水冷却塔淋水填料热力阻力特性研究》2007采用海盐溶液来模拟海水进行了系统试验,结果中包含了除氯化钠外的其它离子和元素对填料热力特性影响。选取了不同波型与不同高度及多种海水浓度进行试验工况组合。试验得出海水对填料热力性能的影响公式。

7、新塔形

金日冷却塔基本参数:进水温度温度37,出水32;湿球温度27或28

一、冷却塔分类

1, 冷却塔根据被冷却水在塔内是否与空气接触,可以分为开式与闭式

开式冷却塔中,循环水和空气与塔部件相接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水质易受污染,滋生军团菌,设备腐蚀结垢等,闭式冷却塔主要依靠管外喷淋水的蒸发带走热量,其冷却流体环路封闭,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了系统结垢的可能性,有利于系统的高效运行。 2, 冷却塔按喷淋水与空气的流向又可分为横流塔和逆流塔

逆流式塔的冷却水与空气逆向接触,通过布水器散水,热交换效率高即冷却效果相对较好,但由于配水系统阻力大且塔体比横流式高,故相对噪声要大过横流式,在对安静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选用超低噪声型;

横流式塔为重力式散水,散水阻力小,但热交换效率低于逆流式,填料用量大,占地面积较大,优点是检修方便,清洁保养时不需停机,且塔体高度低于逆流式;

3, 冷却塔按有无填料分为填料式和无填料式

4, 喷射无风机式冷却塔

喷射无风机式塔的最大优点即超低噪声、无振动,水滴飞溅也很少,从环保角度来看是理想的冷却设备,但其占地和高度都超过前两种,并且为满足喷射水压,循环水泵的扬程较大,为防止喷嘴堵塞对水质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这三种型式可谓各有短长,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侧重综合比较,选用最适合的冷却塔。

二、冷却塔冷却效果

冷却塔冷却效果取决于3个要素:(1)冷空气量与冷却水量的比值(气水比);(2)冷却介质冷空气和被冷却介质接触的比表面积:(3)冷却时间。

三、冷却塔关键技术

1、冷却塔填料

按填料的表面形式通常可分为点滴式、薄膜式和点滴薄膜式

点滴式填料的缺点在于它单位体积的冷却能力较差。在同等冷却量下,需要更多的体积,其次这种填料大多是悬挂在塔内的,这就加大了施工和维修难度。

薄膜式的缺点在于:由于薄膜式填料内的水速相对较慢,容易形成污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甚至会出现堵塞现象,造成冷却塔效率降低。

大多数逆流式冷却塔采用PVC 膜式填料, 主要有: 斜折波、双斜波、S 波、T- 25 斜波等

点滴薄膜式填料具有点滴式填料和薄膜式填料的双重功能。

无填料冷却塔的发展

淋水填料用到的材料有木材、竹子、石棉水泥、水泥网格、塑料、玻璃钢、陶瓷等 目前冷却塔淋水填料存在的问题是:风阻大和淋水密度小 。在研发过程中,同时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是矛盾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相信在未来冷却塔填料中会有更多更好的新成员加入进来,从而推动冷却塔不断向前发展。

冷却塔内填料层的热、质交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很多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其进行讨论,因此微观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1) 《冷却塔填料性能试验台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2006

冷却塔淋水填料的热工性能分析是分析冷却塔传热传质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冷却塔传热传质和阻力性能依赖于实验台中进行实测,把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各种经验关系式,供设计和评选时使用,主要是国外早年的研究,我国60-70年代开发了相关试验台,对进水温度、填料层高度、水气比等冷却塔性能进行分析

2) 《逆流式冷却塔填料及淋水分布的数值优化设计》2000

在冷却能力较强的区域,增加填料层厚度或相应增大此区域的淋水密度,而在冷却能力较低的区域减少填料层厚度或淋水密度,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填料分布及非均匀淋水密度分布对提高冷却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最佳的填料层分布及淋水密度分布。考虑工程实际要求,给出了一些优化设计方案,其冷却效果(冷热水温度差)可以比均匀填料均匀淋水增加0.7℃ ,也比单独考虑淋水配置提高了约0.3℃

3) 《逆流式冷却塔螺旋式填料的开发设想》2001

指出水流的分散性和空气阻力是相互制约的,它们不能同时改善,是现在的逆流塔效率不能提高的关键问题所在,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填料即螺旋式填料,具有风阻小、体积小、气流相对均匀和淋水密度大的综合优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逆流塔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新型填料的结构

该结构是一种流线型的带状曲面填料,填料带呈蜂窝状曲线结构,水可以穿过这种填料带.并且被重新分散与分配.形成均匀的水滴。空气则不能穿过这种填料带,而是沿两条填料带之间的空隙运行,且不改变方向。由于各填料带之间的空隙较大,所以对空气的阻力就相当小,从而使效率得以提高。螺旋式填料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填料的结构及工作状态分别见图2、图3。从图1看出,有几层相互平行的填料带,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共绕在中心柱上,而每层填料只有一片,所以耗用材料很少。此技术最适用于圆形塔。

在运行时,水穿过多层的斜面填料带,每穿过一层,便被重新分散一次,同时也使下落速度减慢一次。空气不是与水从同一孔隙中穿过。而是沿着流线型的填料带横向旋转向上,没有弯折,所以阻力极小,淋水的密度也可以增大,提高了效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空气与水相互制约的问题。

4)《新型无填料喷射式冷却塔的性能探讨》2007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无填料的喷雾式冷却塔,但是该种冷却塔不仅进塔压力比传统填料冷却塔高出一倍,增加了水泵耗能,还给现有的冷却塔的改造替换增加了成本。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无填料喷射式冷却塔,不仅进塔水压与传统填料冷却塔相当,而且耗水量基本一样,但冷却效率明显提高,目前已开始投入市场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喷射式冷却塔的热水从塔的下部向上喷射。空气都是由冷却塔的底部进人,在引风机的作用由下向上流动。因为喷射式冷却塔的热水通过喷嘴喷出小水珠到达收水器的下方,再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集水盘,所以整个热湿交换过程已不是单纯的顺流或者逆流,而是顺流和逆流的有机结合。

填料冷却塔和无填料冷却塔结构的比较

2、冷却塔配水

冷却塔中配水的好坏,是影响其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在运行中的冷却塔,由于配水不好,致使冷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配水形式有环形母管压力配水和母管端部分叉配水管配水。喷头布置有配水管底部开孔直接安装喷头及配水管中部开孔两端弯管安装喷头。

1) 《提高冷却塔配水均匀性的探讨》2000

通过水力计算,分析了水压分布规律,指出冷却塔的喷头布置、配管形式对布水均匀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布水均匀度的对策,认为采用全对称树枝状配管及六角形喷头布置方式可有效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均匀度。

First 喷头平面布置形式的比较

以上三种形式,方阵布置最简单,均匀性居第三位,三角形布置是在方阵基础上采用错排布置而成,布置稍复杂,布水均匀性提高,居于中间水平。六角形布置是三角形布置的改进,布置形式类似,但行距与同行排距不同,布置计算更复杂些,而布水均匀性 则最佳。

Second 常见的配管形式比较

提出以下建议

a 喷头安装不宜在同一平面

b 主干管变径

c 改变喷头连接管的长度

d 改变支干管的中心标高

e 配水管采用全对称树枝状布置

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配水的研究与发展》2008

3)《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虹吸式竖井配水的探讨》2001

A 多个竖井配水,供水量大的竖井水位高.供水量小的水位低,根据实测有的差值可达0.5m左右。水位高的竖井供水区淋水密度大,水位低的竖井供水区淋水密度小,这样导致冷却塔 配水不均匀。

B 中央套筒式竖井配水,在同一个中央竖井内设置内、外2个筒,内筒承担冷却塔内区配水,外筒承担冷却塔外区配水。内筒和外筒分别由2条供水管供水。2条管又分别接自冷却塔外循

环水母管上。这种方式和多竖井配水存在相同的缺点。

C 中央竖井用启闭机闸板门配水,在竖井顶部与主水槽连接处,设置启闭机和闸板¨关闭供冷却塔内区配水的主水槽.使冬季内区停止配水一但由于冷却塔内是高湿热环境,启闭机 和闸板门安装不久,就锈蚀失灵.达不到启闭的目的。

为了避免前述几种竖井配水方式存在的缺陷,故提出了既能保证冷却塔内外区均匀配水,又能根据冬、夏季冷却塔不同的运行工况.自动转换成冷却塔外区配水或全塔配水状态的虹吸式竖井配水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冷却水研究所已研究出虹吸式竖井配水,随着不同季节水泵开启台数及进塔水量的变化,自动完成全塔配水或仅外区配水,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原理:虹吸式竖井配水系统由压力主水槽与配水管构成。压力主水槽直接与中央竖井相接,配水管从压力主水槽两侧或一侧接出,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塔。溅散水流的喷头,在配水管下或两侧安装。为能实现冷却塔全塔区或仅外区配水,供冷却塔内、外区的压力主水槽分别设置。

为便于布置,压力主水槽作成上、下2层,上层供内区水,下层供外区水。冷却塔外区是全年配水运行,内区在冬季可停止配水。所以下主水槽常年有水,进口不需要作成虹吸式。为使敞开式进口上层主水槽有供水与停水状况,故作成虹吸式进口,竖井水位上升到一定值时,虹吸生成,通过虹吸作用,使主水槽进水;当竖井水位降到某一值时,虹吸破坏.上主水槽停止进水.实现仅冷却塔外区配水。

3、冷却塔流场分析

1)《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流场模型的建立及计算》2008

Hawlader等对冷却塔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填料、配水喷嘴和除水器等的工作状况,建立了雨区和填料层汽水流动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时塔内的流场参数和出塔水温等参数,给出了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的计算和评价模型,并对不同外界天气状况时冷却塔外部的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Kaiser等以太阳能代替风扇,模拟了机械通风冷却塔内部的工作情况,并分析了水滴直径、环境温度、淋水密度等各种参数对冷却塔的影响。

翟志强等对侧风对冷却塔塔内传热传质的分析和空气绕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赵振国等对不同高度进风口的冷却塔进行了模型试验,得到了进口流场分布和阻力系数 模型

《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流场模型的建立及计算》以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

象,建立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和冷却塔内传热传质的物理模型,

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动力场的分布规律,可定量评价冷却塔的运行状况。

2)《横向风对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空气流场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1997

实验在清华大学的低速风洞中进行,以抽风机作为空冷塔内上升气流的动力源,风洞气 流模拟横向风。整个空冷塔模型(除散热片)及连接管道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实验中通过插在塔底盘上的钢针头部特殊粘接的短丝线以及乙二酵烟雾发生器经烟室烟管产生的烟线直观观察了空冷塔内流场受横向风影响的情况 并利用五孔探针仔细测量了塔内不同高度(离散热片上沿分别为7O、110、140ram)截面内的速度分布及塔内总流量随横向风变化的状况。就一些改进设想(如在塔内底部加进适当导流板——十字型或雪花型)进行了研究。

4、冷却塔收水器设计

收水器是减除冷却塔排出湿热空气中夹带的大量细小水滴,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水雾污染和结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装置。收水器要阻力小,收水效率高、耐久、耐腐蚀、强度高、施工维修方便。

5、噪声控制

6、冷却介质(海水冷却塔的研究)

试验表明冷却水的性质对冷却塔本身(特别是填料)的性能有影响。(海水填料塔的研究) 采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是我国沿海火力发电厂以及其它工业企业冷却用水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从海洋取水使用后又将废水排回海洋的传统做法,避免了近海的热污染;极大的减少了从海洋取水的数量, 节约了大量的基建投资。

文献《海水对冷却塔淋水填料热力性能的影响》2000给出了以氯化钠溶液代替海水,对全梯波填料进行3个海水浓度的热力特性试验来说明海水对填料性能的影响。未考虑氯化钠以外的其它各种元素和离子对填料热力特性影响, 《海水冷却塔淋水填料热力阻力特性研究》2007采用海盐溶液来模拟海水进行了系统试验,结果中包含了除氯化钠外的其它离子和元素对填料热力特性影响。选取了不同波型与不同高度及多种海水浓度进行试验工况组合。试验得出海水对填料热力性能的影响公式。

7、新塔形


相关文章

  • 冷却塔的种类及其结构.docx
  • 冷却塔的种类及其结构 一.冷却塔的种类 1. 开式冷却塔的冷却原理就是,通过将循环水以喷雾方式,喷淋到玻璃纤维的填料上,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换热,再有风机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 此种冷却方式,首期的投 ...查看


  • 钢的热处理种类
  • 钢的热处理种类 2007年12月06日 星期四 02:30 P.M.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两类. 1. 退火 退火就是将金属或合金的工 ...查看


  • 汽车发动机有哪些种类
  • 汽车发动机有哪些种类? 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来自于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一台汽车发动机往往具有3个以上的汽缸,而国产的中高档车型中,不少采用V型6汽缸发动机,因此,我们在购买新车 ...查看


  • 24退火的种类及工艺
  • 退火的种类及工艺 退火的种类1.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为退火,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查看


  • 热流道的种类和结构
  • 热流道的种类与应用 时间:2005-8-24 9:51:36 在应用热流道技术时,浇口型式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浇口型式直接决定热流道系统元件的选用及模具的制造与使用. 因而根据浇口型式的不同可将热流道系统分成三大类型,既(1)热尖式或称热针 ...查看


  • 空压机冷却系统水垢的形成及防治
  • 第33卷第5期 2009年10月 中 国 钼 业 CH I NA MOLYBDENUM I NDUSTRY V ol 33N o 5 O c t ober 2009 空压机冷却系统水垢的形成及防治 张军春 (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 陕西 凤 ...查看


  • 食品加工与保藏
  • 第一章 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及其保鲜(P64.65) 1. 名词解析 果蔬呼吸强度(P28):在酶的参与下的一种缓慢地氧化过程,使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放出能量.这种能量一部分维持果蔬的正常代谢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到 ...查看


  • 热处理种类应用
  • 1.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 ...查看


  • 煤的工业分析
  • 返回 实验1 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了解煤的使用性能及煤种的判断方法. 3.学会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量. 二.实验原理 固体燃料煤是由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通常包含碳(C).氢(H).氧(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