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泥石流地质灾害
作者:黄云龙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4期
摘 要:人头山村泥石流沟位于张家口市城区东部,地势北东高南西低,相对高差近
500m,沟口是人头山村和其所属的大片耕地,该沟曾于2002年、2008年发生泥石流灾害,毁坏农田,冲毁道路,冲走牲畜,给当地人民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人头山村
一、泥石流治理必要性
泥石流沟口下游为人头山村,居民聚集,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将造成人员伤亡或无家可归,大片耕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并造成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严重损失,同时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及当地群众迫切要求进行治理。
根据勘查结果,人头山沟泥石流物源条件较丰富,且沟域内地形较陡峻,有利于地表降水和泥沙汇集,具备泥石流易发条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
有鉴于此,对该泥石流进行有效地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泥石流灾害体基本特征
(一)泥石流沟域特征。人头山村泥石流沟主沟长3.32km,沟域面积3.01km2,沟槽平均纵比降在85‰左右。流域内支沟发育较少,规模也较小,多呈“V”型。人头山沟泥石流没有典型的流通区,沟域主要为形成区和堆积区组成,堆积区主要分布于沟口人头山村及下游扇形地区,其余地段为形成区。
(二)泥石流水源特征。降雨是引发人头山村泥石流爆发的主要诱因,工作区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属冀西北山间盆地,受地域、地形、地貌等条件影响,大气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发生在6~9月份,其中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多以大雨或暴雨的形式出现,并具有笼罩面积小、历时短、强度大等特点。根据张家口市气象部门长期降雨资料,泥石流流域内日或24小时最大降雨量、1小时最大降雨量和10分钟最大降雨量分别为:100.4mm、47.0mm和24.3mm。降雨不仅增大了坡体的自身重量,还给坡体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促使坡体软化和滑面抗剪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该地区降水的形式和过程不仅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水源,沟床两侧松散堆积物及破碎岩体也易形成崩塌体,为泥石流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泥石流防治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泥石流地质灾害
作者:黄云龙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4期
摘 要:人头山村泥石流沟位于张家口市城区东部,地势北东高南西低,相对高差近
500m,沟口是人头山村和其所属的大片耕地,该沟曾于2002年、2008年发生泥石流灾害,毁坏农田,冲毁道路,冲走牲畜,给当地人民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人头山村
一、泥石流治理必要性
泥石流沟口下游为人头山村,居民聚集,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将造成人员伤亡或无家可归,大片耕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并造成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严重损失,同时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及当地群众迫切要求进行治理。
根据勘查结果,人头山沟泥石流物源条件较丰富,且沟域内地形较陡峻,有利于地表降水和泥沙汇集,具备泥石流易发条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
有鉴于此,对该泥石流进行有效地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泥石流灾害体基本特征
(一)泥石流沟域特征。人头山村泥石流沟主沟长3.32km,沟域面积3.01km2,沟槽平均纵比降在85‰左右。流域内支沟发育较少,规模也较小,多呈“V”型。人头山沟泥石流没有典型的流通区,沟域主要为形成区和堆积区组成,堆积区主要分布于沟口人头山村及下游扇形地区,其余地段为形成区。
(二)泥石流水源特征。降雨是引发人头山村泥石流爆发的主要诱因,工作区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属冀西北山间盆地,受地域、地形、地貌等条件影响,大气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发生在6~9月份,其中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多以大雨或暴雨的形式出现,并具有笼罩面积小、历时短、强度大等特点。根据张家口市气象部门长期降雨资料,泥石流流域内日或24小时最大降雨量、1小时最大降雨量和10分钟最大降雨量分别为:100.4mm、47.0mm和24.3mm。降雨不仅增大了坡体的自身重量,还给坡体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促使坡体软化和滑面抗剪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该地区降水的形式和过程不仅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水源,沟床两侧松散堆积物及破碎岩体也易形成崩塌体,为泥石流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泥石流防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