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文风甚重要

  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文风看似事小,实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徽章。徽章是佩戴于身上的人的身份、职业等的标志,而作为人的精神徽章,文风则是为文者的心性、人品、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表征。鲁迅的文章语言犀利,用词典雅,字句凝练,长于辩理,尖刻而不失幽默,嬉怒哀骂中透着诙谐和风趣,被人形容为“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丝丝尖厉的声音,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反映了鲁迅本人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毛泽东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用典妙趣横生,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是通俗与典雅、朴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胸襟、气魄和独特个性。正因如此,所以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阅其文,乃知其人”。

  文风不仅是为文者个人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而且与社会风气联系紧密,甚至与国运兴衰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大凡国运上升时期,文风一般都表现出清新质朴、刚毅稳健的特点;而每当统治者穷奢极欲、腐化堕落之际,文风也往往沾染淫巧侈丽、浮华轻艳的习气。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倘若某个国家的风尚变得躁动,并堕落为享乐,那就意味着言辞很快会沾上这种优柔寡断、娘娘腔的习气。”对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有深刻认识。唐宋时期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和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都既是文风改革运动,也是力图通过革除文风积弊而提振国运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把文风与学风、党风并提。他在讨伐“党八股”时,给它列了八大罪状,说它到处害人、流毒全党、祸国殃民。

  环顾时下中国学界,文风问题实不宜乐观。一方面,用汉字写洋文几成一种时尚。有些人著书撰文,总喜欢模仿西方学者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这其实是鲁迅先生早已批判过的那种洋八股。这类用汉字写的洋文,就好比是中国人的厨房里烹制出来的西餐,它们难以成为中国人的可口食品,更不可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刻意生造概念和诘屈聱牙的语词的也大有人在。有人把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称为“词藻的盛宴”和“概念的竞技场”,它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艰深文浅陋、以华丽饰虚假、以奇僻之字盖思想平庸的不良文风。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革除这些文风积弊,就必须自觉养成清新、质朴的文风。

  (转自2014年3月3日《光明日报》)

  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文风看似事小,实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徽章。徽章是佩戴于身上的人的身份、职业等的标志,而作为人的精神徽章,文风则是为文者的心性、人品、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表征。鲁迅的文章语言犀利,用词典雅,字句凝练,长于辩理,尖刻而不失幽默,嬉怒哀骂中透着诙谐和风趣,被人形容为“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丝丝尖厉的声音,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反映了鲁迅本人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毛泽东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用典妙趣横生,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是通俗与典雅、朴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胸襟、气魄和独特个性。正因如此,所以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阅其文,乃知其人”。

  文风不仅是为文者个人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而且与社会风气联系紧密,甚至与国运兴衰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大凡国运上升时期,文风一般都表现出清新质朴、刚毅稳健的特点;而每当统治者穷奢极欲、腐化堕落之际,文风也往往沾染淫巧侈丽、浮华轻艳的习气。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倘若某个国家的风尚变得躁动,并堕落为享乐,那就意味着言辞很快会沾上这种优柔寡断、娘娘腔的习气。”对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有深刻认识。唐宋时期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和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都既是文风改革运动,也是力图通过革除文风积弊而提振国运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把文风与学风、党风并提。他在讨伐“党八股”时,给它列了八大罪状,说它到处害人、流毒全党、祸国殃民。

  环顾时下中国学界,文风问题实不宜乐观。一方面,用汉字写洋文几成一种时尚。有些人著书撰文,总喜欢模仿西方学者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这其实是鲁迅先生早已批判过的那种洋八股。这类用汉字写的洋文,就好比是中国人的厨房里烹制出来的西餐,它们难以成为中国人的可口食品,更不可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刻意生造概念和诘屈聱牙的语词的也大有人在。有人把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称为“词藻的盛宴”和“概念的竞技场”,它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艰深文浅陋、以华丽饰虚假、以奇僻之字盖思想平庸的不良文风。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革除这些文风积弊,就必须自觉养成清新、质朴的文风。

  (转自2014年3月3日《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浅析苏轼作品风格创新之处及其影响
  • 题 目:浅析苏轼作品风格创新之处及其影响 学生姓名: 文 奕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0702402022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 0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目 录 一.苏轼生平简介,以及苏轼作品的意义以及影响 二.苏轼作品的创新之 ...查看


  • 欧阳修与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却依然亦师亦友?
  • [导读]欧阳修与王安石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其的足记,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参与攥写了<新唐书><五代史>等作品,也是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 欧阳修与王安石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 ...查看


  • [2017年高考作文范文]文如其人
  • 以前听说过字如其人的说法,说通过一个人的字迹便可大致看出这人的性格品质,后来又听到文如其人的这一说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个人若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其做人的标准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所谓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说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会把你所 ...查看


  • 从"誓"说开去
  • 摘要:据可查的我国最早的公文名称是"誓".<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公文汇编,它对后世公文的写作有很大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古代公文写作在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的特色. 关键词:简论 古代公文 写作特色 据可查的资 ...查看


  •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实践中拓展提升媒体服务功能
  •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中央政治局 ...查看


  • 送别诗:朝中措·平山堂
  • <朝中措·平山堂>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朝中措·平山堂>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朝中措·平山堂>原文 平山阑槛倚晴空⑶,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⑷,别来几度春风⑸. 文章太守⑹,挥毫万 ...查看


  • 话题作文"风"
  • 话题作文"风" [作文题目] 我们经常读到这些诗词:"大风起兮云飞扬":"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雨欲来风满楼":"夜阑卧听风吹雨":&quo ...查看


  • 潮州韩文公庙碑
  •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潮州韩文公庙碑>是一篇创作于宋代时期的散文,作者苏轼.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祜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 作品名称:潮州韩文公庙碑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 ...查看


  • 古今名人命谱:北宋大家欧阳修
  • \ 古今名人命谱:北宋大家欧阳修 2014-06-02 17:51阅读:991 X 作者:相山 欧阳修命:丁未 戊申 乙卯 戊寅 大运: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辛丑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六月廿一寅时,立秋第四天,生于绵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