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处着眼,打好基础。
2、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加强课堂纪律、楼道文明的检查。
3、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重点进行养成教育的检查。
二、实施细则内容:
1、开学初进行学前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了解校园;对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进行规范;见到老师、同学如何问好等;进行学前教育,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会使用礼貌用语等)各班评选出“文明礼貌小标兵”。
2、进行“我是集体中的一员”的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帮助,要谦让)。各班评选出“团结友爱的好学生”。尽快全面了解新生情况,可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片等形式。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组成一个集体,初步渗透集体的观念,告诉学生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热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刚开学阶段,班主任老师要多盯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有耐心地手把手的教,多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特别关注那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
4、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情况和对一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
5、重点进行上课(听铃进教室、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课间休息(重点是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大嚷大叫)等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对课间休息的管理,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课间要多巡视。
6、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如: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进办公室有规矩;在楼道里能安静地走,不跑;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公物、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等。(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良好的氛围中培养熏陶出来的,教师应该用一言一行来做学生的榜样。)
7、开专题家长会:让家长学习《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阶段》。重点在于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各班主任总结本班开学一周的情况及本学期的一些安排和要求。(有条件的话,可以具体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学生在校生活反馈表》,由班主任填写,家长签字,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
一、德育重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班级意识,教育学生融人集体生活,热爱集体。
(2)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动手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少年先锋队。
(4))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用。
(5)进行理想主义教育,争做文明小公民,增强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作业认真完成。
二、实施细则内容:
1、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在各方面经常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争取家长的配合,本学期结束应该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联系任课教师和家长,具体的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家长和学生的精神负担。最后做好班级的全面总结工作,填好学生评价手册及评语,安排好假期有计划的家访。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
2、我爱红领巾,我要加入少先队。建立健全中小队干部。
3、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办到。
4、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不抄袭别人作业,考试不作弊。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加大力度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自查、抽查、互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尽快改正。
6、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班主任老师在小干部轮换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培养几个小干部,锻炼他们的能力。任课老师配合班主任老师进行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一、德育重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
2、做时间的主人,在各方面力求管好自己。进行刻苦学习的教育。培养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加强年级组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在课堂上配合班主任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习惯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二.实施细则内容。
1、做好学生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起始工作。增强学生凝聚力和集体主义意识。抓常规教育。进行干部改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稳定秩序,抓班风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
3、做好与家长的协调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习惯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4、五爱的要求,通过活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并且努力按照队的作风要求自己。针对本班情况,组织主题班队会。
5、学习过民主生活,有时大家商量。搞好班、队建设,搞好各项活动。
6、响应学校号召,鼓励“学有特色”,为培养有实小特色的学生而努力。培养小干部的能力,做老师的小助手。
7、与家长多沟通,多联系,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一、德育重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开展榜样学习的活动,确定班级学习的榜样或模范。
2.初步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
3.进行班干部轮换,争做集体的主人。
4.将“三自”教育推向高潮,评选小主人奖。进行年级作业展,比一比谁是学习的主人,组织好学生进行语文百词赛、数学百题赛。
5.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让学生互帮互助,以“一帮一”的形式复习。
二、实施细则内容
1、配合学校、少先队搞好一系列活动。
2、、进行班干部轮换,在班级的管理上,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树立做班级主人的意识。让学生参与中队的建设和管理。
3、稳定秩序,抓养成教育。
4、树立良好的班风,开展榜样学习的活动。
5、在集体活动中增长本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我是集体的主人,要为集体争光。
6、我怎样学习落实《小学生常规》。
7、比一比谁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互帮互助,以“一帮一”的形式复习。鼓励“学有特色”,为培养有实小特色的学生而努力。培养小干部的能力,做老师的小助手。
8、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替学校排忧解难。
一、德育重点
(1)爱心教育,重点做在孝心教育上,孝敬父母。
(2)责任感教育,懂得责任的意义,学会负责、勇于负责。
(3)培养意志品质,进行不怕苦的教育,为上中学打基础。
(4)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共意识
(5)正确的认识青春期发育
二、实施细则内容
1、从情感教育人手,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挚爱。
2、有关责任这一话题进行讨论。a.什么是“责任”?b.为什么要有责任感?c.学会负责
3、公平竞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通过社会调查,理解其中的意义
4、走向社区,美化社区,——《美在我心中》。
5、明确纪律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每个同学正常学习的条件,了解《规范》内容,了解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学习法律知识,做到遵纪守法。
6、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
7、培养学生遵守公德,严于律已的品质,使学生能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8、通过深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民情,同时服务于社会。如:到街道参加社区活动。到街道、部队、工厂进行社会调查。
9、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利用自身所教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
一、德育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处着眼,打好基础。
2、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加强课堂纪律、楼道文明的检查。
3、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重点进行养成教育的检查。
二、实施细则内容:
1、开学初进行学前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了解校园;对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进行规范;见到老师、同学如何问好等;进行学前教育,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会使用礼貌用语等)各班评选出“文明礼貌小标兵”。
2、进行“我是集体中的一员”的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帮助,要谦让)。各班评选出“团结友爱的好学生”。尽快全面了解新生情况,可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片等形式。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组成一个集体,初步渗透集体的观念,告诉学生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热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刚开学阶段,班主任老师要多盯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有耐心地手把手的教,多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特别关注那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
4、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情况和对一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
5、重点进行上课(听铃进教室、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课间休息(重点是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大嚷大叫)等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对课间休息的管理,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课间要多巡视。
6、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如: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进办公室有规矩;在楼道里能安静地走,不跑;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公物、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等。(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良好的氛围中培养熏陶出来的,教师应该用一言一行来做学生的榜样。)
7、开专题家长会:让家长学习《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阶段》。重点在于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各班主任总结本班开学一周的情况及本学期的一些安排和要求。(有条件的话,可以具体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学生在校生活反馈表》,由班主任填写,家长签字,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
一、德育重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班级意识,教育学生融人集体生活,热爱集体。
(2)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动手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少年先锋队。
(4))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用。
(5)进行理想主义教育,争做文明小公民,增强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作业认真完成。
二、实施细则内容:
1、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在各方面经常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争取家长的配合,本学期结束应该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联系任课教师和家长,具体的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家长和学生的精神负担。最后做好班级的全面总结工作,填好学生评价手册及评语,安排好假期有计划的家访。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
2、我爱红领巾,我要加入少先队。建立健全中小队干部。
3、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办到。
4、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不抄袭别人作业,考试不作弊。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加大力度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自查、抽查、互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尽快改正。
6、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班主任老师在小干部轮换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培养几个小干部,锻炼他们的能力。任课老师配合班主任老师进行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一、德育重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
2、做时间的主人,在各方面力求管好自己。进行刻苦学习的教育。培养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加强年级组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在课堂上配合班主任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习惯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二.实施细则内容。
1、做好学生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起始工作。增强学生凝聚力和集体主义意识。抓常规教育。进行干部改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稳定秩序,抓班风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
3、做好与家长的协调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习惯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4、五爱的要求,通过活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并且努力按照队的作风要求自己。针对本班情况,组织主题班队会。
5、学习过民主生活,有时大家商量。搞好班、队建设,搞好各项活动。
6、响应学校号召,鼓励“学有特色”,为培养有实小特色的学生而努力。培养小干部的能力,做老师的小助手。
7、与家长多沟通,多联系,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一、德育重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开展榜样学习的活动,确定班级学习的榜样或模范。
2.初步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
3.进行班干部轮换,争做集体的主人。
4.将“三自”教育推向高潮,评选小主人奖。进行年级作业展,比一比谁是学习的主人,组织好学生进行语文百词赛、数学百题赛。
5.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让学生互帮互助,以“一帮一”的形式复习。
二、实施细则内容
1、配合学校、少先队搞好一系列活动。
2、、进行班干部轮换,在班级的管理上,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树立做班级主人的意识。让学生参与中队的建设和管理。
3、稳定秩序,抓养成教育。
4、树立良好的班风,开展榜样学习的活动。
5、在集体活动中增长本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我是集体的主人,要为集体争光。
6、我怎样学习落实《小学生常规》。
7、比一比谁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互帮互助,以“一帮一”的形式复习。鼓励“学有特色”,为培养有实小特色的学生而努力。培养小干部的能力,做老师的小助手。
8、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替学校排忧解难。
一、德育重点
(1)爱心教育,重点做在孝心教育上,孝敬父母。
(2)责任感教育,懂得责任的意义,学会负责、勇于负责。
(3)培养意志品质,进行不怕苦的教育,为上中学打基础。
(4)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共意识
(5)正确的认识青春期发育
二、实施细则内容
1、从情感教育人手,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挚爱。
2、有关责任这一话题进行讨论。a.什么是“责任”?b.为什么要有责任感?c.学会负责
3、公平竞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通过社会调查,理解其中的意义
4、走向社区,美化社区,——《美在我心中》。
5、明确纪律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每个同学正常学习的条件,了解《规范》内容,了解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学习法律知识,做到遵纪守法。
6、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
7、培养学生遵守公德,严于律已的品质,使学生能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8、通过深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民情,同时服务于社会。如:到街道参加社区活动。到街道、部队、工厂进行社会调查。
9、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利用自身所教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