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法
一、 緒論: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想要做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大到蓋房子,小到做玩具模型,都有一定的工程步驟或是組合說明。再舉幾個例子:寫書法可以臨摹帖子、烹飪有食譜可供參考、就連外出遊玩都有旅遊導覽來引導,那麼寫作文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呢?也許很多人認為,寫作是內心情感的抒發,怎麼能有一定的方法或規則來遵循或限定,再說得明白一點,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有哪一位是先學什麼作文方法,然後才寫出流傳百代的好文章的呢? 回答上面的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思考:第一,「作文」和「文學作品」還是有所差別的,本作文法的討論主要是針對中學生的作文,尤其是面對學測的作文測驗,提供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幫助學生寫出一篇平穩通順的作文,可以在測驗中拿到較好的成績,至於能不能進一步寫出更佳的作品而成為作家,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第二,就算文學家們沒有依循所謂的「方法」來從事創作,並不代表世上不存在作文的法則,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我們分析這些優秀的作品時,發現它們「恰巧」都擁有相同的特色、技巧及原則,也就是說不管是這世上存有寫作的方法只是大家習焉不察,還是我們從前人優秀的作品中提煉出了可供遵循的方法,總之可以在前人的智慧基礎上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又何樂而不為呢?
作文要寫得好,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來看,換一種說法,就是「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引導作文,第一步驟就是要先想清楚要寫什麼,所以「審題」的功夫很重要,而寫出來的內容能不能吸引人,就要看你能不能「言人所未言」,這就牽涉到文章「立意」的高下了,以上兩個部分是屬於內容的範圍。就形式而言,作文該怎麼寫,那就包括「運材」、「佈局」、「措辭」三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後三個單元所要探討的重點。
二、 審題:
所謂「審題」就是「審察題目」,是作者對文章的題目作認真的審查,正確理解題意,明白確定題目對體裁、內容、選材範圍等方面的要求,使文章能有盡善盡美的發揮。
(一)「命題作文」的審題:
當然,在進行下列五個步驟之前,先要看清楚題目的每個字,例如:題目是「國文的重要」,你一個不小心寫成「國父的重要」,那一定文不對題,拿不到任何分數。又例如:「項羽拿破崙論」,看成「項羽拿破輪子」,那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
(1)明辨題目的意義:
題目的意義,可分為分為字面與內涵兩方面:
字面的例題:「一本書的啟示」:(1)一本書:所以不是一篇文章、幾本書,或是未經出版的作品。(例如同學的筆記、自己的日記)(2)「啟示」是對自身的思想行為有所啟發或覺悟的意思,不是內容、價值或形式。所以無論寫成「一篇文章的啟示」或「一本書的內容」都不恰當。 又如:「論藝術教育的重要」:忽略「教育」而大談「藝術」的重要,或是忽略「重要」而大談藝術教育的現況或缺失,都不符合題意。
內涵的例題:要是不能掌握文題的內涵,就等於「隔靴搔癢」,例如:「路」這個題目,除了寫有形的路之外,更要寫「無形之路」:友誼之路、心靈之路、人生之路、社會國家或民族之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更有內涵、更切近重點而更有深度。
課堂練習:(1)讀書甘苦談:別寫成「考試甘苦談」,不能只談苦而不談甘。
(2)窗:眼睛是靈魂之窗,巴黎是流行的窗口,股市是經濟的窗口等等。
(2)把握題目的重心:
明辨題目的意義之後,就要把握題目的重心。
例題:(1)狹義題的重點,從題目上比較容易看出,例如「讀書的目的」,重點就是「目的」。
廣義題:像「談讀書」,重點就難掌握,談讀書的樂趣、重要、方法皆無不可。
(2)單項題較單純,例如「怎樣孝順父母」重點就在「怎麼樣」做。
多項題比較不容易找到重點,例如:「青年與國家」,這是注重相互關係的題目,而且要分清楚是什麼關係。
一、 因果關係:奮鬥與人生,求學與做人
奮鬥可以開創光明人生,奮鬥是因,光明的人生是果
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做人的方法
二、 相等關係:學問與品德,讚美與批評,求學與做人
求學是求得更高的學問,對事業有更大的貢獻;成功的做人,是人生一大目標。求學和做人都很重要,所以二者是相等關係。
三、相反關係:益友與損友,理想與幻想
課堂練習:學問為濟事之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關係
反省自己,關心別人、紅花與綠葉-------相等關係
勤勉與懶惰、生活的苦澀與甜美-------相反關係
擁有與享有、成功與失敗------特別,可從不同的角度。
(3)認清題目的範圍:
把握了題目的重心之後,就要認清題目的範圍。
例題:「安和樂利社會的省思」,從頭到尾只歌頌社會的安和樂利,而不做「省思」,或一路透過「省思」而否定社會之安和樂利的,都越出了題目的範圍。
(1)每個作文題目,對作文的選材總是有一定限制,這種限制,具體表現在時間、地點,、字數、對象和內容等方面上。
(2)如記敘文,要注意是「寫人為主」或「敘事為主」等。從時間的範圍上來看,事件發生應有先後之別。從地點範圍上來看,事件發生也有甲地與乙地的區分。從對象範團上來看,「我的父親」總不能寫成別人的父親吧!
(3)「日記二則」,絕不能只寫一則,或多寫為三則。
(4)「我最知己的朋友」,就只能寫一位。
(5)題目也有「廣」、「狹」之分,,廣義題,又叫「寬題」,狹義題又叫「窄題」。廣義題如「論勤」,可寫的範圍很寬廣,可談「勤是什麼」、「勤的重要性」、「怎樣養成勤的習慣」、「勤與儉」等,因為可寫的內容太多,所以要抉擇精華來寫。而「狹義題」例如「怎樣培養勤的習慣」,可寫的範圍很狹窄,所以材料少,容易造成內容的貧乏,必須從無情中發出至情,多方舉例,開拓題材,寄寓哲理。
課堂練習:大題小作(寬題窄作)以95指考題目「想飛」為例:
想飛→有翅膀的鳥→遨翔天空→自由自在
人有許多壓力、束縛、限制→想掙脫→自由自在
想飛就是想擺脫壓力→找方法→讀古人詩詞、聽喜歡的音樂、從事自己喜歡的任何正當休閒生活→飛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小題大作(窄題寬作)以「我們這一班」為例:
這個題目很淺顯,如果只寫班上的各形各色人物,或是教室的擺設佈置,最多加上上課的老師們,其實很難有出色的發揮。
因此,可以從一個小的事件出發,例如某向班際比賽的過程與結果,談論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或是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又或者一位同學家中發生困難,同學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而體會到社會救濟、互助合作的重要。
(4)決定寫作的體裁:
認清了題目的範圍之後,就要決定寫作的體裁。
請看下列三個題目:
(1)記一次登山活動
(2)登山情
(3)論登山
文章的體裁,就是文章表現的形式。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的。體裁選擇得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內容的表達,也影響行文的態度。
題目中出現「記」字的,如「露營記」都是要求寫記敘文。題目中不出現「記」字,但涉及到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是寫記敘文。如「在校運會上」。 題目若帶有象徵性,如「父親,我們的太陽」,具有抒情色彩,這類文章往往以記敘為主,適當地結合正抒情和議論。
題目中如出現談議論說駁等字的,如「談環保」、「論節儉」等,都是要求寫論說文的。如果題目中沒出現這些字,但比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的,像「自由與放縱」等,也是寫論說文。
有些題目要求寫「感想」或「心得體會」的如讀「論毅力的心得」等是要求寫論說文。有的題目要求對事物作介紹或以物命名,如「能源」等,也是要求寫論說文。(偏重於說明文)
適合用論說文寫的,就不勉強用記敘文或抒情文來寫。同樣的,適合用記敘文來寫的,用論說文就不適宜了。如「我的母親」一題,宜藉記敘而抒情,要是用論說文來寫,.真不知如何下筆。
課堂練習:談偶像、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談人生觀、比讀書更重要的事、一句話的啟示、人和為貴、怎樣做個有用的人、如何推行禮貌運動、「愛、生活與學習」讀後感。-----論說文。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一場及時雨、走過四季、溪頭之旅------記敘文。 感受、靜夜思、令我感動的場面、自然之美-------抒情文。
(5)確定寫作的立場:
審辨了題目的意義、重心、範圍、並決定寫作的體裁之後,在正式寫作之前,還有一件待做的事,那就是確定寫作的立場。
例如:「我對基測加考作文的看法」。要注意是「我」,而不是其他人,而「我」對各位來說,是學生的身分,所以寫作的人要以什麼身分說話,還有究竟是贊成還是反對,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加以確定,千萬不可隨意移易立場,因為立場一移易,那就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弄得人一頭霧水了。
(二)「引導作文」的審題:
這一類型作文的「審題」,就不僅僅是看標題幾個大字,還要仔細讀在引導作文的試題中,與題目相關的說明文字,從中我們可以歸納一些寫作的方向。
(97一次基測)
題目:當一天的老師
說明:求學至今,你遭遇過許多不同的老師,如果請你當一天的老師,你會做些什麼?是在家政課上,安排學生服裝表演?還是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教學?或是整天都面帶微笑,不責備學生?......請寫出你的想法與做法。
三、 立意:
立意就是依據題意建立主旨的意思。
(一) 確立文章的主旨:
(1) 代表題意及寫作目的
(2) 使文章重點明確
(3) 統領全文,表明全文精義所在
(4) 決定文章內容,便利蒐集材料
(二) 常用的立意方法:
(1) 比喻立意法:從比喻的事物中,領悟出道哩,作為文章的主旨。
例:(一)〈談恕道〉 恕:慈憐、悲憫。(兄弟檔的故事)
例:(二)〈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富蘭克林吃魚的故事)
(2) 一意貫徹法:用一、二字或一個要義,確立中心的主旨,貫徹全文。
例:陳之藩的〈謝天〉一文,即以「謝天」二字貫串全文。
(3) 推陳出新法:有些題目,一看就知道大部分的人,會往千篇一律的方面
寫,這時如果能別出心裁,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可讓讀者感受深刻。
例:〈龜兔賽跑〉。
(三) 確立主旨的例子:
以「讀書」這個大主題為例:
(一) 〈談讀書〉: 單項廣義題,沒有明示主旨所在,只要談和讀書有關的都可以。
(二) 〈讀書的重要〉:單項狹義題,「為什麼」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明示要寫「為什麼」要讀書的理由。
(三) 〈讀書的方法〉:單項狹義題,「怎麼樣」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明示要寫「怎麼樣」讀書的方法。
(四) 〈讀書的意義〉:單項狹義題,「是什麼」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名示要寫讀書「是什麼」的意義或本質。
四、 運材:
運材就是將搜尋、簡別所得的材料加以運用的意思。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方法:
(一) 賓主:
作者想要具體的表出詞章的義旨,除了要直接運用主要材料之外,往往也需要間接的藉著輔助材料來使意義突顯,以增強它的感染或說服力量。
例:左忠毅公軼事。 Ex:我的......,我最難忘......
(二) 虛實:
所謂的「虛」,指的是「無」,是抽象,所謂的「實」,指的是「有」,是具體。 實→所見、所聞、所為的實際材料。
無→個人內心的感覺或想像所捕捉或製造的抽象材料。
例:鄭人買履:實→買鞋。
虛→捨本逐末。
(三) 正反:
一般說來,作者尋覓材料加以運用,既可全著眼於「正」的一面,也可以專著眼於「反」的一面。
例:(1) 沈復〈兒時記趣〉→從頭到尾著眼於正面的「趣」事,
(2)〈駁上網使學業退步〉→從反面論上網的強大功能,不從正面談「上網的負
面效應」。
(3) 〈論同情〉→從「正面」肯定同情,亦可「反面」提到濫用同情的不當。
(四) 順逆:
(製造衝突) 例:父子一同到非洲打獵→遇到獅子襲擊→兒子傳電報回來說父親被獅子咬死了→母親回電報要兒子把屍體運回→收到棺材→打開一看是獅子屍體→母親再一次打電報告知送錯屍體→兒子回電報→沒錯,爸爸的屍體在獅子肚子裡。
(五) 抑揚:
(1) 欲抑先揚法:朱自清「白種人的種族優越感」,(小男孩貌如天使;卻口出惡言。)
(2) 欲揚先抑法:〈計程車司機〉。
五、 佈局:
佈局就是安排材料使成系統的意思。要安排材料,使成系統,本無一定的規則可言,全得看作者的意度心營來盡其巧妙。不過,對一般學生來說,只要合乎秩序、聯貫、統一的原則就可以了。
(一) 秩序原則:
佈局要有秩序、有層次。一個大主旨下有很多小主題,每個小主題要安排得井然有序。
(二) 連貫原則:
全文的線索要連貫,有頭有尾,有過渡、有照應。以下是幾個使文章連貫的小技巧:
(1) 自然銜接:1、事件 ┼ 價值
第一段:事件→第二段:轉眼之間,幾年過去了......
例:〈最難忘的事〉第一段先寫難忘的事,第二段接著寫,「轉眼之間,我已是高三的學生了。然後提出反省。
2、景物 ┼ 情意
第一段:景物的描寫→第二段:人與美景的銜接句。
例1、對我來說,美景不只是美景......
例2、眼前的美景,不僅在我眼中,更在我心底...
3、道理 ┼ 例子
第一段:道理→第二段:舉個例子。
例1、第一段道理→第二段:古往今來,某個道理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 例子。
例2、第一段道理→第二段:相信大家對某個例子都不陌生。┼ 例子。
(2) 次序連貫:1、首先 ┼ 其次 ┼ 再次 ┼ 最後
2、首先 ┼ 其次 ┼ 再者 ┼ 最後
3、因此 ┼ 這樣看來 ┼ 總而言之
4、此外 ┼ 由此可見 ┼ 綜上所述
5、進一步來說 ┼ 話說回來 ┼ 值得一提的是 ┼ 總之
(3) 情節發展:1、時間因素:
開始→後來→最後
早晨→上午→下午
兒時→少年→青年
例:記得「國二以後」的我,......「基測前夕」......
,「上了高中」......,「現在,上了高三」的我
2、穿插道理:
例:第一段結尾:.........聽到母親親切地吹促我喝掉牛奶,我竟然不耐煩地把牛奶倒掉。
第二段開始:那時不知道,被我倒掉的,不只是牛奶,還有母親無可取代的愛呀!
(4) 因為所以:1、扣關鍵句:
第一段道理┼ 第二段總結全文的關鍵句┼為什麼┼原因
例:〈逆境〉:
第一段:......看到一隻蝴蝶痛苦地掙脫,便「好心地」將它從蛹裡抽出來......幾分鐘隻後蝴蝶就死了。當時母親告訴我:「你不是幫它,而是害它」。
第二段:我的好心變成傷害,為什麼?......對蝴蝶而言,沒有經歷從蛹中完全掙脫出來的痛苦,就無法變成翩翩飛舞的美麗蝴蝶......原來,上天總是將極大的祝福蘊藏在使人痛苦的逆境中。
2、引用佳句:
第一段道理┼ 第二段名言佳句┼ 一點也沒錯 ┼ 原因 例:〈逆境〉:
第一段:......看到一隻蝴蝶痛苦地掙脫,便「好心地」將它從蛹裡抽出來......幾分鐘隻後蝴蝶就死了。當時母親告訴我:「你不是幫它,而是害它」。
第二段:有句名言說:「逆境是通往美麗的唯一道路。」一點也沒錯。......唯有親自嚐過了那份痛苦,生命才能因此蛻變,......。
(5) 發生轉折:1、正面過頭:
第一段:正面觀點 ┼ 第二段:前面雖帶來好處,然而,一旦過頭,當成某某藉口(或流於濫用)......┼反面觀點。
例:〈隨遇而安〉:
第一段:經過大風大浪的長者,常常以「隨遇而安」來勉勵年輕人......隨遇而安的人,他的精神感到富足,所以不會為了無所謂的逐利感到煩惱。
第二段:前面所說抱持「隨遇而安」的心態,雖然讓我們更能適應環境、自在滿足,然而,一但過頭,把「隨遇而安」當成「不思進取」的藉口,......
2、另一角度:
第一段:正面觀點 ┼ 第二段:話雖如此,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如此。┼ 反面觀點。
例:〈謊言〉:
第一段:從小我們就知道說謊是不對的,......說謊的人,遲早要為謊言付出代價。
第二段:謊言的確是令人憎惡的,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如是。......喪夫的妻子對兒子說謊,說父親是經商遠行;親人瞞住惡耗,只為了不
讓病危的祖父知道孫子已遭不測......這些謊言雖然虛假,卻出於善意,它們是人們柔軟溫暖的心的化身。
3、不能忽略:
第一段正面觀點┼第二段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反面觀點。 例:〈隨遇而安〉:
第一段:小草的生命力是所有植物裡最頑強的......
第二段: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意志剛強的小草,它的身形卻最為柔軟。......如果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再大的生命力還是無從表現。
(三) 統一原則:
作文的過程,主要是為了服務主旨的,主旨就是中心思想。文意雖分成數段,但都要接受主旨的支配與領導。
六、 措辭:
措辭是控御文字以適當表達思想情意的意思。
(一) 感嘆:
(二) 設問:
(三) 摹寫:
(四) 引用:
(五) 析字:
(六) 轉品:
(七) 婉曲:
(八) 誇飾:
(九) 譬喻:
(十) 借代:
(十一) 轉化:
(十二) 映櫬:
(十三) 倒反:
(十四) 鑲嵌:
(十五) 類疊:
(十六) 對偶:
(十七) 排比:
(十八) 層遞:
(十九) 頂真:
(二十) 倒裝: ??
??
??
??
1
中學生作文法
一、 緒論: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想要做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大到蓋房子,小到做玩具模型,都有一定的工程步驟或是組合說明。再舉幾個例子:寫書法可以臨摹帖子、烹飪有食譜可供參考、就連外出遊玩都有旅遊導覽來引導,那麼寫作文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呢?也許很多人認為,寫作是內心情感的抒發,怎麼能有一定的方法或規則來遵循或限定,再說得明白一點,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有哪一位是先學什麼作文方法,然後才寫出流傳百代的好文章的呢? 回答上面的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思考:第一,「作文」和「文學作品」還是有所差別的,本作文法的討論主要是針對中學生的作文,尤其是面對學測的作文測驗,提供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幫助學生寫出一篇平穩通順的作文,可以在測驗中拿到較好的成績,至於能不能進一步寫出更佳的作品而成為作家,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第二,就算文學家們沒有依循所謂的「方法」來從事創作,並不代表世上不存在作文的法則,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我們分析這些優秀的作品時,發現它們「恰巧」都擁有相同的特色、技巧及原則,也就是說不管是這世上存有寫作的方法只是大家習焉不察,還是我們從前人優秀的作品中提煉出了可供遵循的方法,總之可以在前人的智慧基礎上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又何樂而不為呢?
作文要寫得好,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來看,換一種說法,就是「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引導作文,第一步驟就是要先想清楚要寫什麼,所以「審題」的功夫很重要,而寫出來的內容能不能吸引人,就要看你能不能「言人所未言」,這就牽涉到文章「立意」的高下了,以上兩個部分是屬於內容的範圍。就形式而言,作文該怎麼寫,那就包括「運材」、「佈局」、「措辭」三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後三個單元所要探討的重點。
二、 審題:
所謂「審題」就是「審察題目」,是作者對文章的題目作認真的審查,正確理解題意,明白確定題目對體裁、內容、選材範圍等方面的要求,使文章能有盡善盡美的發揮。
(一)「命題作文」的審題:
當然,在進行下列五個步驟之前,先要看清楚題目的每個字,例如:題目是「國文的重要」,你一個不小心寫成「國父的重要」,那一定文不對題,拿不到任何分數。又例如:「項羽拿破崙論」,看成「項羽拿破輪子」,那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
(1)明辨題目的意義:
題目的意義,可分為分為字面與內涵兩方面:
字面的例題:「一本書的啟示」:(1)一本書:所以不是一篇文章、幾本書,或是未經出版的作品。(例如同學的筆記、自己的日記)(2)「啟示」是對自身的思想行為有所啟發或覺悟的意思,不是內容、價值或形式。所以無論寫成「一篇文章的啟示」或「一本書的內容」都不恰當。 又如:「論藝術教育的重要」:忽略「教育」而大談「藝術」的重要,或是忽略「重要」而大談藝術教育的現況或缺失,都不符合題意。
內涵的例題:要是不能掌握文題的內涵,就等於「隔靴搔癢」,例如:「路」這個題目,除了寫有形的路之外,更要寫「無形之路」:友誼之路、心靈之路、人生之路、社會國家或民族之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更有內涵、更切近重點而更有深度。
課堂練習:(1)讀書甘苦談:別寫成「考試甘苦談」,不能只談苦而不談甘。
(2)窗:眼睛是靈魂之窗,巴黎是流行的窗口,股市是經濟的窗口等等。
(2)把握題目的重心:
明辨題目的意義之後,就要把握題目的重心。
例題:(1)狹義題的重點,從題目上比較容易看出,例如「讀書的目的」,重點就是「目的」。
廣義題:像「談讀書」,重點就難掌握,談讀書的樂趣、重要、方法皆無不可。
(2)單項題較單純,例如「怎樣孝順父母」重點就在「怎麼樣」做。
多項題比較不容易找到重點,例如:「青年與國家」,這是注重相互關係的題目,而且要分清楚是什麼關係。
一、 因果關係:奮鬥與人生,求學與做人
奮鬥可以開創光明人生,奮鬥是因,光明的人生是果
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做人的方法
二、 相等關係:學問與品德,讚美與批評,求學與做人
求學是求得更高的學問,對事業有更大的貢獻;成功的做人,是人生一大目標。求學和做人都很重要,所以二者是相等關係。
三、相反關係:益友與損友,理想與幻想
課堂練習:學問為濟事之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關係
反省自己,關心別人、紅花與綠葉-------相等關係
勤勉與懶惰、生活的苦澀與甜美-------相反關係
擁有與享有、成功與失敗------特別,可從不同的角度。
(3)認清題目的範圍:
把握了題目的重心之後,就要認清題目的範圍。
例題:「安和樂利社會的省思」,從頭到尾只歌頌社會的安和樂利,而不做「省思」,或一路透過「省思」而否定社會之安和樂利的,都越出了題目的範圍。
(1)每個作文題目,對作文的選材總是有一定限制,這種限制,具體表現在時間、地點,、字數、對象和內容等方面上。
(2)如記敘文,要注意是「寫人為主」或「敘事為主」等。從時間的範圍上來看,事件發生應有先後之別。從地點範圍上來看,事件發生也有甲地與乙地的區分。從對象範團上來看,「我的父親」總不能寫成別人的父親吧!
(3)「日記二則」,絕不能只寫一則,或多寫為三則。
(4)「我最知己的朋友」,就只能寫一位。
(5)題目也有「廣」、「狹」之分,,廣義題,又叫「寬題」,狹義題又叫「窄題」。廣義題如「論勤」,可寫的範圍很寬廣,可談「勤是什麼」、「勤的重要性」、「怎樣養成勤的習慣」、「勤與儉」等,因為可寫的內容太多,所以要抉擇精華來寫。而「狹義題」例如「怎樣培養勤的習慣」,可寫的範圍很狹窄,所以材料少,容易造成內容的貧乏,必須從無情中發出至情,多方舉例,開拓題材,寄寓哲理。
課堂練習:大題小作(寬題窄作)以95指考題目「想飛」為例:
想飛→有翅膀的鳥→遨翔天空→自由自在
人有許多壓力、束縛、限制→想掙脫→自由自在
想飛就是想擺脫壓力→找方法→讀古人詩詞、聽喜歡的音樂、從事自己喜歡的任何正當休閒生活→飛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小題大作(窄題寬作)以「我們這一班」為例:
這個題目很淺顯,如果只寫班上的各形各色人物,或是教室的擺設佈置,最多加上上課的老師們,其實很難有出色的發揮。
因此,可以從一個小的事件出發,例如某向班際比賽的過程與結果,談論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或是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又或者一位同學家中發生困難,同學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而體會到社會救濟、互助合作的重要。
(4)決定寫作的體裁:
認清了題目的範圍之後,就要決定寫作的體裁。
請看下列三個題目:
(1)記一次登山活動
(2)登山情
(3)論登山
文章的體裁,就是文章表現的形式。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的。體裁選擇得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內容的表達,也影響行文的態度。
題目中出現「記」字的,如「露營記」都是要求寫記敘文。題目中不出現「記」字,但涉及到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是寫記敘文。如「在校運會上」。 題目若帶有象徵性,如「父親,我們的太陽」,具有抒情色彩,這類文章往往以記敘為主,適當地結合正抒情和議論。
題目中如出現談議論說駁等字的,如「談環保」、「論節儉」等,都是要求寫論說文的。如果題目中沒出現這些字,但比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的,像「自由與放縱」等,也是寫論說文。
有些題目要求寫「感想」或「心得體會」的如讀「論毅力的心得」等是要求寫論說文。有的題目要求對事物作介紹或以物命名,如「能源」等,也是要求寫論說文。(偏重於說明文)
適合用論說文寫的,就不勉強用記敘文或抒情文來寫。同樣的,適合用記敘文來寫的,用論說文就不適宜了。如「我的母親」一題,宜藉記敘而抒情,要是用論說文來寫,.真不知如何下筆。
課堂練習:談偶像、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談人生觀、比讀書更重要的事、一句話的啟示、人和為貴、怎樣做個有用的人、如何推行禮貌運動、「愛、生活與學習」讀後感。-----論說文。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一場及時雨、走過四季、溪頭之旅------記敘文。 感受、靜夜思、令我感動的場面、自然之美-------抒情文。
(5)確定寫作的立場:
審辨了題目的意義、重心、範圍、並決定寫作的體裁之後,在正式寫作之前,還有一件待做的事,那就是確定寫作的立場。
例如:「我對基測加考作文的看法」。要注意是「我」,而不是其他人,而「我」對各位來說,是學生的身分,所以寫作的人要以什麼身分說話,還有究竟是贊成還是反對,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加以確定,千萬不可隨意移易立場,因為立場一移易,那就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弄得人一頭霧水了。
(二)「引導作文」的審題:
這一類型作文的「審題」,就不僅僅是看標題幾個大字,還要仔細讀在引導作文的試題中,與題目相關的說明文字,從中我們可以歸納一些寫作的方向。
(97一次基測)
題目:當一天的老師
說明:求學至今,你遭遇過許多不同的老師,如果請你當一天的老師,你會做些什麼?是在家政課上,安排學生服裝表演?還是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教學?或是整天都面帶微笑,不責備學生?......請寫出你的想法與做法。
三、 立意:
立意就是依據題意建立主旨的意思。
(一) 確立文章的主旨:
(1) 代表題意及寫作目的
(2) 使文章重點明確
(3) 統領全文,表明全文精義所在
(4) 決定文章內容,便利蒐集材料
(二) 常用的立意方法:
(1) 比喻立意法:從比喻的事物中,領悟出道哩,作為文章的主旨。
例:(一)〈談恕道〉 恕:慈憐、悲憫。(兄弟檔的故事)
例:(二)〈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富蘭克林吃魚的故事)
(2) 一意貫徹法:用一、二字或一個要義,確立中心的主旨,貫徹全文。
例:陳之藩的〈謝天〉一文,即以「謝天」二字貫串全文。
(3) 推陳出新法:有些題目,一看就知道大部分的人,會往千篇一律的方面
寫,這時如果能別出心裁,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可讓讀者感受深刻。
例:〈龜兔賽跑〉。
(三) 確立主旨的例子:
以「讀書」這個大主題為例:
(一) 〈談讀書〉: 單項廣義題,沒有明示主旨所在,只要談和讀書有關的都可以。
(二) 〈讀書的重要〉:單項狹義題,「為什麼」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明示要寫「為什麼」要讀書的理由。
(三) 〈讀書的方法〉:單項狹義題,「怎麼樣」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明示要寫「怎麼樣」讀書的方法。
(四) 〈讀書的意義〉:單項狹義題,「是什麼」型題目,題目主旨已經名示要寫讀書「是什麼」的意義或本質。
四、 運材:
運材就是將搜尋、簡別所得的材料加以運用的意思。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方法:
(一) 賓主:
作者想要具體的表出詞章的義旨,除了要直接運用主要材料之外,往往也需要間接的藉著輔助材料來使意義突顯,以增強它的感染或說服力量。
例:左忠毅公軼事。 Ex:我的......,我最難忘......
(二) 虛實:
所謂的「虛」,指的是「無」,是抽象,所謂的「實」,指的是「有」,是具體。 實→所見、所聞、所為的實際材料。
無→個人內心的感覺或想像所捕捉或製造的抽象材料。
例:鄭人買履:實→買鞋。
虛→捨本逐末。
(三) 正反:
一般說來,作者尋覓材料加以運用,既可全著眼於「正」的一面,也可以專著眼於「反」的一面。
例:(1) 沈復〈兒時記趣〉→從頭到尾著眼於正面的「趣」事,
(2)〈駁上網使學業退步〉→從反面論上網的強大功能,不從正面談「上網的負
面效應」。
(3) 〈論同情〉→從「正面」肯定同情,亦可「反面」提到濫用同情的不當。
(四) 順逆:
(製造衝突) 例:父子一同到非洲打獵→遇到獅子襲擊→兒子傳電報回來說父親被獅子咬死了→母親回電報要兒子把屍體運回→收到棺材→打開一看是獅子屍體→母親再一次打電報告知送錯屍體→兒子回電報→沒錯,爸爸的屍體在獅子肚子裡。
(五) 抑揚:
(1) 欲抑先揚法:朱自清「白種人的種族優越感」,(小男孩貌如天使;卻口出惡言。)
(2) 欲揚先抑法:〈計程車司機〉。
五、 佈局:
佈局就是安排材料使成系統的意思。要安排材料,使成系統,本無一定的規則可言,全得看作者的意度心營來盡其巧妙。不過,對一般學生來說,只要合乎秩序、聯貫、統一的原則就可以了。
(一) 秩序原則:
佈局要有秩序、有層次。一個大主旨下有很多小主題,每個小主題要安排得井然有序。
(二) 連貫原則:
全文的線索要連貫,有頭有尾,有過渡、有照應。以下是幾個使文章連貫的小技巧:
(1) 自然銜接:1、事件 ┼ 價值
第一段:事件→第二段:轉眼之間,幾年過去了......
例:〈最難忘的事〉第一段先寫難忘的事,第二段接著寫,「轉眼之間,我已是高三的學生了。然後提出反省。
2、景物 ┼ 情意
第一段:景物的描寫→第二段:人與美景的銜接句。
例1、對我來說,美景不只是美景......
例2、眼前的美景,不僅在我眼中,更在我心底...
3、道理 ┼ 例子
第一段:道理→第二段:舉個例子。
例1、第一段道理→第二段:古往今來,某個道理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 例子。
例2、第一段道理→第二段:相信大家對某個例子都不陌生。┼ 例子。
(2) 次序連貫:1、首先 ┼ 其次 ┼ 再次 ┼ 最後
2、首先 ┼ 其次 ┼ 再者 ┼ 最後
3、因此 ┼ 這樣看來 ┼ 總而言之
4、此外 ┼ 由此可見 ┼ 綜上所述
5、進一步來說 ┼ 話說回來 ┼ 值得一提的是 ┼ 總之
(3) 情節發展:1、時間因素:
開始→後來→最後
早晨→上午→下午
兒時→少年→青年
例:記得「國二以後」的我,......「基測前夕」......
,「上了高中」......,「現在,上了高三」的我
2、穿插道理:
例:第一段結尾:.........聽到母親親切地吹促我喝掉牛奶,我竟然不耐煩地把牛奶倒掉。
第二段開始:那時不知道,被我倒掉的,不只是牛奶,還有母親無可取代的愛呀!
(4) 因為所以:1、扣關鍵句:
第一段道理┼ 第二段總結全文的關鍵句┼為什麼┼原因
例:〈逆境〉:
第一段:......看到一隻蝴蝶痛苦地掙脫,便「好心地」將它從蛹裡抽出來......幾分鐘隻後蝴蝶就死了。當時母親告訴我:「你不是幫它,而是害它」。
第二段:我的好心變成傷害,為什麼?......對蝴蝶而言,沒有經歷從蛹中完全掙脫出來的痛苦,就無法變成翩翩飛舞的美麗蝴蝶......原來,上天總是將極大的祝福蘊藏在使人痛苦的逆境中。
2、引用佳句:
第一段道理┼ 第二段名言佳句┼ 一點也沒錯 ┼ 原因 例:〈逆境〉:
第一段:......看到一隻蝴蝶痛苦地掙脫,便「好心地」將它從蛹裡抽出來......幾分鐘隻後蝴蝶就死了。當時母親告訴我:「你不是幫它,而是害它」。
第二段:有句名言說:「逆境是通往美麗的唯一道路。」一點也沒錯。......唯有親自嚐過了那份痛苦,生命才能因此蛻變,......。
(5) 發生轉折:1、正面過頭:
第一段:正面觀點 ┼ 第二段:前面雖帶來好處,然而,一旦過頭,當成某某藉口(或流於濫用)......┼反面觀點。
例:〈隨遇而安〉:
第一段:經過大風大浪的長者,常常以「隨遇而安」來勉勵年輕人......隨遇而安的人,他的精神感到富足,所以不會為了無所謂的逐利感到煩惱。
第二段:前面所說抱持「隨遇而安」的心態,雖然讓我們更能適應環境、自在滿足,然而,一但過頭,把「隨遇而安」當成「不思進取」的藉口,......
2、另一角度:
第一段:正面觀點 ┼ 第二段:話雖如此,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如此。┼ 反面觀點。
例:〈謊言〉:
第一段:從小我們就知道說謊是不對的,......說謊的人,遲早要為謊言付出代價。
第二段:謊言的確是令人憎惡的,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如是。......喪夫的妻子對兒子說謊,說父親是經商遠行;親人瞞住惡耗,只為了不
讓病危的祖父知道孫子已遭不測......這些謊言雖然虛假,卻出於善意,它們是人們柔軟溫暖的心的化身。
3、不能忽略:
第一段正面觀點┼第二段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反面觀點。 例:〈隨遇而安〉:
第一段:小草的生命力是所有植物裡最頑強的......
第二段: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意志剛強的小草,它的身形卻最為柔軟。......如果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再大的生命力還是無從表現。
(三) 統一原則:
作文的過程,主要是為了服務主旨的,主旨就是中心思想。文意雖分成數段,但都要接受主旨的支配與領導。
六、 措辭:
措辭是控御文字以適當表達思想情意的意思。
(一) 感嘆:
(二) 設問:
(三) 摹寫:
(四) 引用:
(五) 析字:
(六) 轉品:
(七) 婉曲:
(八) 誇飾:
(九) 譬喻:
(十) 借代:
(十一) 轉化:
(十二) 映櫬:
(十三) 倒反:
(十四) 鑲嵌:
(十五) 類疊:
(十六) 對偶:
(十七) 排比:
(十八) 層遞:
(十九) 頂真:
(二十) 倒裝: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