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

消防管理研究

论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

宋晓勇

(四川省消防总队,四川成都610072)

要:在综合研究评估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火灾

风险、灾区的经济技术水准、拟采用防火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风险后果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消防技术规范提出了适度的、可新了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民安置;消防安全中图分类号:X92,TU241.6,TU36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9一0029(2008)07一0538一0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O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

“5・1

2”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为妥善安排灾民的临

时住所,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在数天内紧急搭建330万顶帐篷,在三个月内修建150万套过渡安置房。由于时间紧迫、工程量大,加上没有相应的防火技术规范和监督法规,消防监督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后,共发生防震棚火灾3142起,烧死341人,烧伤980人,火灾及冻灾共伤亡8271人,次生灾害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32%,比例相当惊人。为避免汶川地震灾后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经综合考虑灾区地理、地质、气候、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情况,研究评估了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和灾区经济技术水准,采2008年5月14日紧急起草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消防基本要求》,5月16日报请省政府纳入《四川省“5・12”地震救灾过渡安置规划导则》实施。为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代拟了《关于切实加强灾区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四川省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建设消防技术措施》和《四川省地震灾民安置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分别于5月27日、30日发布实施,有力地规范了灾民安置点的防火技术措施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了灾民安置点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笔者就相关防火技术和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l灾民安置点选址

灾民安置点选址应遵循工程建设选址的基本原则,应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滑坡、地面塌陷、

538

万 

方数据泥石流、洪灾、雷击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和堰塞湖泄洪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避开现状危房、高大建筑物、重大污染源、可燃材料堆场、易燃易爆化学品及放射物品存放处、高压走廊、高压燃气管道及其影响范围。同时,应尽量远离树木、铁塔、电杆等易受雷击的物体。

在满足以上条件同时,选择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尽量靠近干线公路,设置2条以上宽度不小于4m的通车道路与外部联系。2帐篷安置点的防火问题

汶川地震后,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和群众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搭建了上百万顶帐篷和大量简易篷布房作为临时住所。除少量帐篷外,绝大多数帐篷不具阻燃性能,酷暑、生活用火、吸烟和使用蚊香驱蚊等加大了帐篷安置点的火灾风险。

事实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帐篷火灾亦时有发生。1997年4月15日,在伊斯兰教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地区,一个占地25km2的帐篷区因煤气罐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当时的地面温度超过了40C,在风速达36km/h的强风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并席卷了近6

km2

的帐篷区。大火烧毁7万多顶帐篷,烧死、踩死343人,

000多人受伤。由此可见,灾民帐篷安置点的防火问

题不容忽视。

2.1

帐篷面料的阻燃性能

民政行业标准《12m2救灾专用单帐篷》(MZ/

T011—2001)对单面涂层帐篷面料阻燃性能作了要求,用《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5,155—1997)测试其阻燃性能,防水阻燃化纤篷布续、阴燃时间不应大于15s,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50mm。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阻燃篷布通用技术条件》(GA9l一1995)规定,用《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5454)和《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垂直法》(GB5455)测试其阻燃性能,橡胶或塑料双面涂层阻燃篷布的氧指数不应大于26.0,燃烧、阴燃时间不应大于

s,损毁长度不应大于80mm。事实上,同样覆盖面积

的“单面涂层”、“双面涂层”帐篷,其最大容纳人数、火灾荷载和火灾风险是大致相同的,不宜提出不同的阻燃要求。而现实情况是此次紧急状态下生产、调集的帐

FireScienceand

TechnoIogy,July2008・Vol

27,No.7

操作的防火技术措施,以“组织灾民自防自救”为指导思想,创取相应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了可能的风险后果后,

篷大多不能满足上述阻燃性能要求,应当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

2.2帐篷安置点平面布局

如上所述,此次紧急状态下生产、调集的帐篷大多不具阻燃性能,而不使用这些帐篷几乎是不可能的。经研究采取了分段分片实施防火分隔并规范生活用火用电的办法预防火烧连营。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对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木结构单层建筑的相关要求,规定帐篷安置点每一防火分区面积不宜大于600m2,确有困难时不应大于1

200

m2。防火分区之间保持12m以上的防火间

距,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8m。同时结合防火间距妥善布置安全疏散通道,帐篷安置点内主要道路宽度不小

于4m。见图l所示。

图l北川中学帐遁宿舍区

2.3帐篷安置点的灭火器配置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一2005)对民用建筑中危险级A类火灾场所的要求,规定每300m2帐篷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确定1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最小灭火级别不低于2A的手提式3

kg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3)不少于2具,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20

m。

3过渡安置房的防火问题3.1构件耐火性能和建筑构造

从防火角度看,过渡安置房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建,燃烧性能不宜低于《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规定的C级(或GB8624—1997规定的B1级)要求。此次过渡安置房工程所用板材夹芯材料不燃类极少,大多遇明火即熔融滴淌并释放大量有毒烟雾,曾有人提出不建议使用。但控制风险所采用的措施需综合评估其投入、可能性及可行性。汶川地震后为了安置灾民,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亲自视察板材生产工厂。要求举全国之力加工过渡安置房板材。全国300多家板材厂夜以继日。每天可生产1.5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7月第27卷第7期

万 

方数据万套安置房板材。要在三个月内生产150万套过渡安置房板材,而不准使用上述夹芯材料显然是不可行的。经研究对板材的燃烧性能、公用厨房的围护墙和隔墙提出以下要求:

(1)夹芯板耐火性能要求:

聚苯乙烯夹芯板:阻燃型(ZR),氧指数≥30%硬质聚氨酯夹芯板:B1级建筑材料

岩棉夹芯板:厚度≥80mm,耐火极限≥60min;

厚度<80mm,耐火极限≥30

min。

(2)ASA系列板材耐火性能要求:

面密度为36kg/m2的60mm厚实心ASA墙板其耐火极限≥2

h。

(3)公用厨房的围护墙和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

于0.75h。

3.2

平面布局

参照“建规”对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木结构单层建

筑的相关要求,规定过渡安置房成组团布置,每50套作为一个防火单元,每组团建筑面积不大于1

200m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组团内建筑之间间距不应小于4m,组团之间建筑间距不应小于9m。参照“建规”对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关要求,此防火间距偏于保守。经研究决定取组团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8

m,

组团内建筑行间距不小于4m。确有困难时,组团内建

筑设置房间门的墙面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行间距不应小

于4m,不设置房间门的墙面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行间

距不宜小于2m,见图2所示。

图2建设中的过渡安置房

公共服务设施应作为单独防火单元,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

m。

另外,安置点内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应结合主要道路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应根据场地建设条件,设置不少于两个方向的安全疏散通道,并设置明显标志。

539

3.3

消防设施3.3.1

消防给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按照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要求,经研究决定过渡安置点必须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有条件的安置点应设置露天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应居于安置点内且邻主要‘道路布置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3.2灭火器配置

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民用建筑轻危险级A类火灾场所,每10套安置住房(200m2)应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确定1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最小灭火级别不低于1A的手提式1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l)不少于2具,最大保护距离不大

于25m。

3.4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

中小学、幼儿园、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活动

房间和疏散走道,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

3.5电气线路敷设

从实际情况看,过渡安置房的室内线路基本上都采用了直敷布线方式,一部分采用了穿管布线方式,通常情况下能满足防火要求。

防雷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雷暴日数分布图,除汉源的年平均雷暴日数接近60~80d/a以外,汶川、都江堰、彭州、北川、青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约为20~30d/a。在经济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灾民安置点可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相关规定,因地制宜地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4.1防直击雷措施4。1。l过渡安置房

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房宜装设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作为接闪器,使活动板房和金属构架简易房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雷针、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Q。

4.2.2

帐篷

宜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整个帐篷区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Q。其引下线应设在离帐篷2m且行人不易触摸的地方。

540

万 

方数据4.2防雷电波侵入措施4.2.1过渡安置房

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点架空引入的高压供电线路,宜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并将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低压架空进出线宜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供电线路宜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各活动板房,金属管应在进出处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Q。

电话、网络和电视等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宜在两端就近接地。有条件的可在设备端安装浪涌保护器。

4.2.2

帐篷

以帐篷为主面积大于10

ooo

m2的灾民临时安置

点,其高、低压架空供电线路应满足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点的相关要求。

低压供电线路宜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管应在进出处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Q。

进、出安置点的电话、网络和电视等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宜在两端就近接地。有条件的可在设备端安装浪涌保护器。5消防安全管理

“组织灾民自防自救”是确保灾民安置点消防安全的指导思想。如果要消防监督机构检查到每一顶帐篷,既不现实,也没有法规依据。唯一可操作的依据是四川省政府、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指令性文件。按照公安部令第73号《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对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综合考虑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公安派出所的警力和防火业务水平,参照《四川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将50户以上的灾民安置点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属地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由安置点管理单位负责,并规定了安置点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在1000户

FireScienceand

TechnoIogy,July2008・Vol

27,No.7

r—一“以一¨“一一””一p~一-栅一“棚“删圳一枷”^…一’”“一“”州“”一“”一”“一”““一”“”一”“一“”州…一”””。”“”一”“”卅”一…一“枷洲删∽。^椭棚卅“一川。圳¨¨“—懈棚¨¨‘’

(含)以上的安置点设消防警务室,配1名消防警官或专(兼)职消防民警。警务室配备消防斧、消火栓扳手、消防水带、水枪、手提式灭火器、手持扩音器和强光手电筒等消防装备,根据需要配备手抬机动消防泵和轻型消防车。50~1000户的安置点设消防警务执勤点,配1名义务消防队员。同时,要求所有灾民安置点制定防火公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规定组建义务消防队,落实轮流值班人员,开展24h防火巡查。6结语

此次汶川地震造成的危害极为惨烈。在前所未有的突发灾难面前,值得总结的是消防监督部门在第一时间起草并报请四川省政府、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了切实加强灾区消防工作、灾区过渡安置点建设消防技术措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强有力地指导规范'『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工作;以“组织灾民自防自救”为指导思想贯穿整个预防次生灾害工作,创新了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坚持实事求是地面对灾后现实和实际,综合研究评估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灾区的经济技术水准、拟采用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可能的风险后果,参照相关消防技术规范制定适度的、可操作的防火措施。

6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的日子。迄今为止,未见灾民安置点发生火灾的报告。避免了重蹈海城地震后防震棚发生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覆辙。这一切应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英明指挥,但消防监督部门快速的反应、准确的判定、及时的汇报和果断的行动是值得充分肯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7月第27卷第7期

定的。事实证明,汶川地震灾后的防火措施符合2008年6月8日公布施行的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精神。笔者相信,在未来3至5年事实同样会证明,灾民过渡安置点的防火措施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正确性。

Discussiononfiresafetyofmakeshiftsites

afterearthquakein

Wenchuan

SONGXiao—yong

(SichuanGeneralFireBrigade,SichuanChengdu610072,

China)

Abstract:Thefireriskdisasterusedthe

area

ofmakeshiftsites,economy

levelof

to

andfeasibilityoffircprotectionmeasures

be

on

wereestimatedafterearth(1uakeinevaluation

of

conseq

uence

Wenchuan.Based

consultedwith

ofrisk,fire

put

protectioncodes,feasiblemeasuresoffirepreventionwereforward.

new

Modeloffire

protection

supervisingand

managementwasmadewhichguidingideologyis“organizing

thevictimsintoseIf—save”.Key

words:Wenchuanearthquake;makeshiftsitesofvictims;

firesafetv

作者简介:宋晓勇(1958一),男,四川巴中人,四川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建筑火灾预防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四川省成都市石人南路2号,610072。

收稿日期:2008—06—12

541

万方数据 

论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宋晓勇

四川省消防总队,四川,成都,610072消防科学与技术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7(7)6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郭其云. 董希琳. 段耀勇. 吴立志. GUO Qi-yun. DONG Xi-lin. DUAN Yao-yong. WU Li-zhi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消防安全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7(1)

2. 李忠红. LI Zhong-hong 流域性梯级电站群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3. 地震最新自救建议:要躲在桌子下[期刊论文]-乡村科技2011(4)

4. 何中华 "5.12"特大地震灾后德阳帐篷安置点消防安全形势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08,7(24)5. 宣科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期刊论文]-农机具之友2006(5)6. 地震逃生的误区[期刊论文]-初中生2008(25)

7. 陈仁政 亲历"5·12",思考地震误区[期刊论文]-知识就是力量2008(6)

8. 陈仁政. 陈仕达 亲历"5·12",思考地震误区(续)[期刊论文]-知识就是力量2008(7)

9. 杨云海. 赵洁 从房屋结构设计角度论述抗震自救的措施[期刊论文]-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6)10. 张治洮 地震预报突破在气象前兆[会议论文]-2006

引证文献(6条)

1. 宋晓勇 彩钢夹芯板房和帐篷的防火间距研究[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11)2. 宋晓勇 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防灾研究[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12)

3. 宋晓勇 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选址、环保和防火探讨[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7)4. 潘京 从"5·12"大地震谈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7)

5. 刘海燕. 蒲远祥 由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3·29"火灾引发的思考[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10)

6. 王宝山. 黄廷林. 卢金锁. 侯圣春 地震灾区过渡房安置点供水系统设计探讨[期刊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fkxyjs200807022.aspx

消防管理研究

论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

宋晓勇

(四川省消防总队,四川成都610072)

要:在综合研究评估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火灾

风险、灾区的经济技术水准、拟采用防火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风险后果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消防技术规范提出了适度的、可新了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民安置;消防安全中图分类号:X92,TU241.6,TU36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9一0029(2008)07一0538一0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O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

“5・1

2”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为妥善安排灾民的临

时住所,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在数天内紧急搭建330万顶帐篷,在三个月内修建150万套过渡安置房。由于时间紧迫、工程量大,加上没有相应的防火技术规范和监督法规,消防监督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后,共发生防震棚火灾3142起,烧死341人,烧伤980人,火灾及冻灾共伤亡8271人,次生灾害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32%,比例相当惊人。为避免汶川地震灾后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经综合考虑灾区地理、地质、气候、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情况,研究评估了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和灾区经济技术水准,采2008年5月14日紧急起草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消防基本要求》,5月16日报请省政府纳入《四川省“5・12”地震救灾过渡安置规划导则》实施。为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代拟了《关于切实加强灾区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四川省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建设消防技术措施》和《四川省地震灾民安置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分别于5月27日、30日发布实施,有力地规范了灾民安置点的防火技术措施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了灾民安置点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笔者就相关防火技术和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l灾民安置点选址

灾民安置点选址应遵循工程建设选址的基本原则,应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滑坡、地面塌陷、

538

万 

方数据泥石流、洪灾、雷击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和堰塞湖泄洪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避开现状危房、高大建筑物、重大污染源、可燃材料堆场、易燃易爆化学品及放射物品存放处、高压走廊、高压燃气管道及其影响范围。同时,应尽量远离树木、铁塔、电杆等易受雷击的物体。

在满足以上条件同时,选择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尽量靠近干线公路,设置2条以上宽度不小于4m的通车道路与外部联系。2帐篷安置点的防火问题

汶川地震后,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和群众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搭建了上百万顶帐篷和大量简易篷布房作为临时住所。除少量帐篷外,绝大多数帐篷不具阻燃性能,酷暑、生活用火、吸烟和使用蚊香驱蚊等加大了帐篷安置点的火灾风险。

事实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帐篷火灾亦时有发生。1997年4月15日,在伊斯兰教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地区,一个占地25km2的帐篷区因煤气罐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当时的地面温度超过了40C,在风速达36km/h的强风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并席卷了近6

km2

的帐篷区。大火烧毁7万多顶帐篷,烧死、踩死343人,

000多人受伤。由此可见,灾民帐篷安置点的防火问

题不容忽视。

2.1

帐篷面料的阻燃性能

民政行业标准《12m2救灾专用单帐篷》(MZ/

T011—2001)对单面涂层帐篷面料阻燃性能作了要求,用《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5,155—1997)测试其阻燃性能,防水阻燃化纤篷布续、阴燃时间不应大于15s,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50mm。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阻燃篷布通用技术条件》(GA9l一1995)规定,用《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5454)和《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垂直法》(GB5455)测试其阻燃性能,橡胶或塑料双面涂层阻燃篷布的氧指数不应大于26.0,燃烧、阴燃时间不应大于

s,损毁长度不应大于80mm。事实上,同样覆盖面积

的“单面涂层”、“双面涂层”帐篷,其最大容纳人数、火灾荷载和火灾风险是大致相同的,不宜提出不同的阻燃要求。而现实情况是此次紧急状态下生产、调集的帐

FireScienceand

TechnoIogy,July2008・Vol

27,No.7

操作的防火技术措施,以“组织灾民自防自救”为指导思想,创取相应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了可能的风险后果后,

篷大多不能满足上述阻燃性能要求,应当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

2.2帐篷安置点平面布局

如上所述,此次紧急状态下生产、调集的帐篷大多不具阻燃性能,而不使用这些帐篷几乎是不可能的。经研究采取了分段分片实施防火分隔并规范生活用火用电的办法预防火烧连营。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对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木结构单层建筑的相关要求,规定帐篷安置点每一防火分区面积不宜大于600m2,确有困难时不应大于1

200

m2。防火分区之间保持12m以上的防火间

距,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8m。同时结合防火间距妥善布置安全疏散通道,帐篷安置点内主要道路宽度不小

于4m。见图l所示。

图l北川中学帐遁宿舍区

2.3帐篷安置点的灭火器配置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一2005)对民用建筑中危险级A类火灾场所的要求,规定每300m2帐篷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确定1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最小灭火级别不低于2A的手提式3

kg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3)不少于2具,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20

m。

3过渡安置房的防火问题3.1构件耐火性能和建筑构造

从防火角度看,过渡安置房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建,燃烧性能不宜低于《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规定的C级(或GB8624—1997规定的B1级)要求。此次过渡安置房工程所用板材夹芯材料不燃类极少,大多遇明火即熔融滴淌并释放大量有毒烟雾,曾有人提出不建议使用。但控制风险所采用的措施需综合评估其投入、可能性及可行性。汶川地震后为了安置灾民,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亲自视察板材生产工厂。要求举全国之力加工过渡安置房板材。全国300多家板材厂夜以继日。每天可生产1.5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7月第27卷第7期

万 

方数据万套安置房板材。要在三个月内生产150万套过渡安置房板材,而不准使用上述夹芯材料显然是不可行的。经研究对板材的燃烧性能、公用厨房的围护墙和隔墙提出以下要求:

(1)夹芯板耐火性能要求:

聚苯乙烯夹芯板:阻燃型(ZR),氧指数≥30%硬质聚氨酯夹芯板:B1级建筑材料

岩棉夹芯板:厚度≥80mm,耐火极限≥60min;

厚度<80mm,耐火极限≥30

min。

(2)ASA系列板材耐火性能要求:

面密度为36kg/m2的60mm厚实心ASA墙板其耐火极限≥2

h。

(3)公用厨房的围护墙和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

于0.75h。

3.2

平面布局

参照“建规”对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木结构单层建

筑的相关要求,规定过渡安置房成组团布置,每50套作为一个防火单元,每组团建筑面积不大于1

200m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组团内建筑之间间距不应小于4m,组团之间建筑间距不应小于9m。参照“建规”对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关要求,此防火间距偏于保守。经研究决定取组团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8

m,

组团内建筑行间距不小于4m。确有困难时,组团内建

筑设置房间门的墙面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行间距不应小

于4m,不设置房间门的墙面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行间

距不宜小于2m,见图2所示。

图2建设中的过渡安置房

公共服务设施应作为单独防火单元,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

m。

另外,安置点内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应结合主要道路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应根据场地建设条件,设置不少于两个方向的安全疏散通道,并设置明显标志。

539

3.3

消防设施3.3.1

消防给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按照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要求,经研究决定过渡安置点必须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有条件的安置点应设置露天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应居于安置点内且邻主要‘道路布置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3.2灭火器配置

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民用建筑轻危险级A类火灾场所,每10套安置住房(200m2)应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确定1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最小灭火级别不低于1A的手提式1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l)不少于2具,最大保护距离不大

于25m。

3.4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

中小学、幼儿园、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活动

房间和疏散走道,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

3.5电气线路敷设

从实际情况看,过渡安置房的室内线路基本上都采用了直敷布线方式,一部分采用了穿管布线方式,通常情况下能满足防火要求。

防雷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雷暴日数分布图,除汉源的年平均雷暴日数接近60~80d/a以外,汶川、都江堰、彭州、北川、青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约为20~30d/a。在经济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灾民安置点可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相关规定,因地制宜地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4.1防直击雷措施4。1。l过渡安置房

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房宜装设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作为接闪器,使活动板房和金属构架简易房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雷针、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Q。

4.2.2

帐篷

宜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整个帐篷区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Q。其引下线应设在离帐篷2m且行人不易触摸的地方。

540

万 

方数据4.2防雷电波侵入措施4.2.1过渡安置房

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点架空引入的高压供电线路,宜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并将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低压架空进出线宜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供电线路宜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各活动板房,金属管应在进出处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Q。

电话、网络和电视等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宜在两端就近接地。有条件的可在设备端安装浪涌保护器。

4.2.2

帐篷

以帐篷为主面积大于10

ooo

m2的灾民临时安置

点,其高、低压架空供电线路应满足活动板房、金属构架简易房等过渡安置点的相关要求。

低压供电线路宜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管应在进出处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Q。

进、出安置点的电话、网络和电视等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引入,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宜在两端就近接地。有条件的可在设备端安装浪涌保护器。5消防安全管理

“组织灾民自防自救”是确保灾民安置点消防安全的指导思想。如果要消防监督机构检查到每一顶帐篷,既不现实,也没有法规依据。唯一可操作的依据是四川省政府、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指令性文件。按照公安部令第73号《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对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综合考虑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公安派出所的警力和防火业务水平,参照《四川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将50户以上的灾民安置点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属地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由安置点管理单位负责,并规定了安置点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在1000户

FireScienceand

TechnoIogy,July2008・Vol

27,No.7

r—一“以一¨“一一””一p~一-栅一“棚“删圳一枷”^…一’”“一“”州“”一“”一”“一”““一”“”一”“一“”州…一”””。”“”一”“”卅”一…一“枷洲删∽。^椭棚卅“一川。圳¨¨“—懈棚¨¨‘’

(含)以上的安置点设消防警务室,配1名消防警官或专(兼)职消防民警。警务室配备消防斧、消火栓扳手、消防水带、水枪、手提式灭火器、手持扩音器和强光手电筒等消防装备,根据需要配备手抬机动消防泵和轻型消防车。50~1000户的安置点设消防警务执勤点,配1名义务消防队员。同时,要求所有灾民安置点制定防火公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规定组建义务消防队,落实轮流值班人员,开展24h防火巡查。6结语

此次汶川地震造成的危害极为惨烈。在前所未有的突发灾难面前,值得总结的是消防监督部门在第一时间起草并报请四川省政府、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了切实加强灾区消防工作、灾区过渡安置点建设消防技术措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强有力地指导规范'『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工作;以“组织灾民自防自救”为指导思想贯穿整个预防次生灾害工作,创新了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坚持实事求是地面对灾后现实和实际,综合研究评估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风险、灾区的经济技术水准、拟采用措施的可行性,并预测可能的风险后果,参照相关消防技术规范制定适度的、可操作的防火措施。

6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的日子。迄今为止,未见灾民安置点发生火灾的报告。避免了重蹈海城地震后防震棚发生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覆辙。这一切应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英明指挥,但消防监督部门快速的反应、准确的判定、及时的汇报和果断的行动是值得充分肯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7月第27卷第7期

定的。事实证明,汶川地震灾后的防火措施符合2008年6月8日公布施行的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精神。笔者相信,在未来3至5年事实同样会证明,灾民过渡安置点的防火措施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正确性。

Discussiononfiresafetyofmakeshiftsites

afterearthquakein

Wenchuan

SONGXiao—yong

(SichuanGeneralFireBrigade,SichuanChengdu610072,

China)

Abstract:Thefireriskdisasterusedthe

area

ofmakeshiftsites,economy

levelof

to

andfeasibilityoffircprotectionmeasures

be

on

wereestimatedafterearth(1uakeinevaluation

of

conseq

uence

Wenchuan.Based

consultedwith

ofrisk,fire

put

protectioncodes,feasiblemeasuresoffirepreventionwereforward.

new

Modeloffire

protection

supervisingand

managementwasmadewhichguidingideologyis“organizing

thevictimsintoseIf—save”.Key

words:Wenchuanearthquake;makeshiftsitesofvictims;

firesafetv

作者简介:宋晓勇(1958一),男,四川巴中人,四川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建筑火灾预防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四川省成都市石人南路2号,610072。

收稿日期:2008—06—12

541

万方数据 

论汶川地震灾后灾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宋晓勇

四川省消防总队,四川,成都,610072消防科学与技术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7(7)6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郭其云. 董希琳. 段耀勇. 吴立志. GUO Qi-yun. DONG Xi-lin. DUAN Yao-yong. WU Li-zhi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消防安全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7(1)

2. 李忠红. LI Zhong-hong 流域性梯级电站群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3. 地震最新自救建议:要躲在桌子下[期刊论文]-乡村科技2011(4)

4. 何中华 "5.12"特大地震灾后德阳帐篷安置点消防安全形势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08,7(24)5. 宣科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期刊论文]-农机具之友2006(5)6. 地震逃生的误区[期刊论文]-初中生2008(25)

7. 陈仁政 亲历"5·12",思考地震误区[期刊论文]-知识就是力量2008(6)

8. 陈仁政. 陈仕达 亲历"5·12",思考地震误区(续)[期刊论文]-知识就是力量2008(7)

9. 杨云海. 赵洁 从房屋结构设计角度论述抗震自救的措施[期刊论文]-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6)10. 张治洮 地震预报突破在气象前兆[会议论文]-2006

引证文献(6条)

1. 宋晓勇 彩钢夹芯板房和帐篷的防火间距研究[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11)2. 宋晓勇 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防灾研究[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12)

3. 宋晓勇 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选址、环保和防火探讨[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7)4. 潘京 从"5·12"大地震谈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7)

5. 刘海燕. 蒲远祥 由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3·29"火灾引发的思考[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10)

6. 王宝山. 黄廷林. 卢金锁. 侯圣春 地震灾区过渡房安置点供水系统设计探讨[期刊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fkxyjs200807022.aspx


相关文章

  • 永登县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应急演练方案
  • 永登县疾控中心地震灾后卫生防疫 应急演练方案 一.疾控中心主任(张玉琛):按照疫情控制要求,县疾控中心立即启动<永登县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永登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永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 ...查看


  • 汶川大地震震撼人心的图片故事
  • 北川县城成为一片废墟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手不停地呼唤温家宝安慰受伤儿童都江堰聚源中学1000余名师生被埋 震后的汶川县城武警战士用血肉之躯营救幸存者公路被大石阻断乘坐直升机抵达汶川的解放军在搬运救援物资 市民排队献血学生家长看着孩子 ...查看


  • 民政局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篇 概 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与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灾后重建项目 1.1.2 建设地址:某县陵江镇群丰村六组 1.1.3 项目业主: 1.1.4 建设性质:灾后恢复重建 1.1.5 建设规 ...查看


  • 抗震救灾倡议书范文
  • 各保险机构: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死亡逾万人,灾区大量房屋垮塌.基础设施被毁.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灾情高度重视,xx 对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温**总理紧急赶赴地震灾区坐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 ...查看


  • "脱岗,绝不能容忍!"
  • 这个基层县级政权在废墟中如何恢复重建?1000多干部,这个劫后余生的特殊群体,又是怎样演绎"灾民"与"救助者"的双重角色? 汶川地震,"地下"震中虽然不在北川,但"地上& ...查看


  • 映秀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映秀幼儿园建设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总论.................................................................................... ...查看


  • 儿童友好家园工作简讯
  • 儿童友好家园 2008 年 10 月 二〇〇八年第一期(总第一期)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编 卷 首 语 儿童友好家园是 5.12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合作 ...查看


  •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 腾讯网首页 手机腾讯网 邮箱 网站导航 最新报道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网友评论 震区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展开 4月14日用手机拍摄的地震现场照片 现场图:省气象局办公室出现裂缝 玉树地震前的人们 1 2 3 4 视频报道更多 玉树消 ...查看


  • 普及地震知识 1
  • 普及地震知识 科学应对灾害 第一章 人类面对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地震灾害 第一节 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家知道,地震活动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昼夜阴晴.四季变化一样.事实上地球上地震的次数非常的多.每年可以达到几百万次.幸好,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