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2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

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

1. 如何处理材料?

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 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剪裁指对材料的 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 处理。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 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 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 略。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 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 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

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在写作实践 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这是一 组对立的叙述技巧。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 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 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曲叙和直叙不一样。曲叙就是委婉曲折 的叙述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作者只 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这种技巧使文章 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 巧。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 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 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 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记叙、描写、议论、 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 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 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修改 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 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 质量。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经过反复、多次的修 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捍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 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 品拿给读者看。

二、作品题:(共1 道试题,共55 分。)

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 认识或感受文章。 要求: 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

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

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

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

读《凝视崇高》有感

《凝视崇高》开头写道: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 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但苍老的头颅永远 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 命运。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 人该思想些什么呢? 中国人爱追赶潮流。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 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

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 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

我们的文学里有太 多的卑微了。这该也是一种鼓噪吧。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写 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 扯”.......作家毕淑敏的话不就是对那些借口“著书只为 稻粱谋”的“作家”们的真实写照吗?在那些人的内心深处, 有“崇高”的位置吗?生花妙笔把卑微刻划得淋漓尽致,不 能说这些刻划没有正面的意义,不能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 人的需要。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学者,是否能多倡导社 会的主流呢?是否能端出一盆温暖而清洁的水为人们荡涤 自身的污垢呢?是否能给读者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呢? 毕竟人是需要阳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 什么崇高的举动。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 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 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一颗崇高之心?是因为他在心中颠 倒了崇高与卑微的位置:他们在权贵之下感到卑微,在弱者 面前却深感“崇高”。

那么,是不是崇高的人就不应该有卑微的心理?不是的。当一个人在高山大川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在滚滚东 逝的江水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什 么是崇高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崇高的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我 们不敢说已经做到了崇高,至少我们可以凝视崇高,可以选 择平凡——崇高的侧面是平凡。

02任务

1、我谈人物传记的写作

首先,传记的写作,要忠实历史,实事求是,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写作传记不可有任何杜撰和写作者作者的主观臆断,要严格尊重历史,认真再现历史,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传主。

其次,要掌握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概括人们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几种:以时间为序、以空间为序或时空转换。

另外,语言表达不流于直白,要有文学色彩。

最后,文章要篇幅自由,重点突出,展示人物的丰厚内涵。要求我们要抓住传主的人生重要之点,一斑而窥全豹,一目而尽显精神,少则数千字,多则数万言,同样可以再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2、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03任务

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答: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提分论式、分论总提式、并列式、对 比式和递进式几种,它们有时相互交叉,产生出灵活多样的结构形态。 1、总提分论式,也称“总——分——总”式。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先 总承题,继而分述,最后总括论点。2、分论总提式,也称“中心插 入”式。这种结构方式就是中心论点为贯串全文的主线,其他部分都 要紧紧地围绕主线,扣信中心,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3、递进 式,也称“层层深入”式。这种结构,可使文章随着对中心论点的逐 层深入论述开始一层深似一层,逐层挖掘,显示出动人心魄的力度。 此外还有并列式、对比式等多种方式。

2.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教案的编写。

答: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一 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编写的具体又可实际操作的教学进程方案。 它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科学性、系统性、独有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教案编写的要求:1、把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 给整个学科的教学安排造成混乱,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将无法实现。 2、既要熟悉原教材,又要了解授课对象。3、凸现基本理论和主要掌 握的知识点。一个好的教案,总是会使人感到重点难点明确突出,轻 重缓急安排适当。4、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辅助讲授和巩固知识。5、 语言表达力求既准确生动,又通俗显明。6、要及时更新教案。教案 的更新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教案的不断更新,对每一位 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科水平和教 学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70 分。)

1. 你是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的?请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自拟标题,联系教育实际,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西班牙巴莱拉在《佩比塔希梅尼斯》中曾经写道:“我对两种对立 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真谛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懂得事理,让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拥有文化,让那些缺乏教育的人接受教育。而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不得不谈到教育的模式或者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

西班牙人巴莱拉说:“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 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和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 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 理的年龄,出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之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 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巴莱拉这个观点其实很平常的道出了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因材施 教”的教育理念。 设想一下,你在课堂上如果对未成年人大讲特讲性爱抑或强暴之 类的话题,孩子能接受吗?你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大讲特讲深奥 的哲学抑或大讲特讲高深莫测的尖端科学,这些人能接受吗?我想这 就是巴莱拉所谓的“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吧。

由此我想,巴莱拉无非要告诉那些从事教育的人们,教育是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当接受教育的人还不能真正接受那些具有刺激意味和 深奥难懂的道理时,你最好避而不谈,尽量教给他们一些浅显的知识, 让他们逐渐的积累之。天长日久,零碎的知识积累得多了,被教育者 自身就具备了识别能力,这时候,你再把那些“避开未被认识的恶” 教给他们,已经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并且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人对此就不 感觉遥远和深奥了,他们也就乐意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了。这恐怕就是 巴莱拉所谓的“认识恶”了。 教育是个繁复而又持久性的过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不能把握教 育的这种规律,就会走上形而上学的歪路,受教育者也就不会合情合 理的接受教育了;反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们严格的按照教育教学规 律从事教学,受教育者就会在健康正确的引导下成长起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看,巴莱拉传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很注重“因 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感 觉老先生的见地太深刻了,尽管我们现在一味的大谈特谈西方教育理 念,大书特书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你如果真正的钻研了中华古代成功 的教育理念,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祖们在教育方面总结出来的许多 方式方法至今还是行之有效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事教育的人如何评 判和应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了。 我想,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教学空头理 论,而是在于他如何把握教育对象,如何真正的把需要知识的人循循 善诱的教导好并使他们成才。

一言以蔽之,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甚至将来的,作为一个教育 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教育对象,一定要根据学情教 育学生,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青红皂白不分一刀切。

04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写作实操,涵盖教材7 个单元。 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 种体裁练习写作一短文。 写作示范——记叙文:

家乡的柑橘

我的家乡 XX 县 XX 乡,盛产柑橘,远近闻名。漫山遍野栽满了柑橘树。 家乡的柑橘树从春到秋都是美丽、诱人的。

春天,柑橘树长满雪白的小花,像天空中飘落焉的雪花那样美丽。 早晨我漫步在果园里,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滋润心肺,舒服极 了。夜里一阵风雨声,洒下白花遍地银。橘花谢了,逐渐长成豆子般 大小的橘果。橘果橘叶都是绿油油的,若不留意,分辨不出哪是橘叶,哪是橘果。

夏天,橘果在微风中向过往行人点头致意。由于果农精心料理, 橘果越长越大,由绿变黄,黄得发亮,如盏盏惹人喜爱的小灯笼。

秋天,柑橘成熟了,村子里的人们忙着去果园采柑橘。我也跟着爹爹妈妈到果园。人们看着又大又黄的柑橘,满意地笑了。我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剪着带果的橘枝。不一会儿,人们挑着一筐筐橙黄的柑橘,带着喜悦,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出果园,让果香飘到四面八方。 我喜爱家乡的果园,更爱我的故乡。

05任务

1. 各小组自行确定所阅读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有组织地参观、阅读或观看一部电影或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

看《李小龙传奇》有感 最近看了李小龙传奇,深受其精神影响,他的爱国精神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向这位伟人学习的需要。想看看大家对《李小龙传奇》有什么深刻体会已经在网络上看完一遍《李小龙传奇》,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观 看有关李小龙的影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愧为“2008 最受人们 欢迎的电视剧”,这是一部结合励志、爱国、人生哲理为主旋律的经 典电视剧,全景再现了“李小龙短暂而又辉煌夺目的32 个年华”这部电视剧秉承了央视制作严谨和震撼大气的风格,李小龙的一生就是一 部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传奇,他让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世界上有 了声音和荣耀,让中国功夫再次激荡澎湃起来,他的敢做敢为和心中有国、国在心中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甚至世界所有人学习。最后回想中国在李小龙之后为什么没有美国做得好呢,这不得不 让我们反思,李小龙生前却是一个以宣传中国为己任的世界级中国明星,我们却近乎要把这个民族英雄忘记。感觉拍的挺平实的,也许导演就是想拍出很平实的李小龙,毕竟大家以前都看的是神坛上的李小龙,其中很多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感动和流点小泪,这次前六集至少我觉得拍的很具有生活感,觉得李小龙也是从很普通的中学生蜕变到后来的武学大师,看完后又难免会扼腕叹息,真是天妒英才。这是让我们这些小辈们或者说升斗小民更近一步了解这个传奇人物—一代武打哲学宗师李小龙的 最好电视剧,通过这部片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武术 在世界风行的贡献,也不会忘记他做人坚持的信念和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这部电视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宗旨和“黄飞鸿”差不多,就是:只要是你认为是值得的都不要轻易放弃,并马上付诸与实践;无论你 身在何时何地都要警告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而且做人要有自信做事更要脚踏实地,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这就是伟大李小龙用短暂一生践行和告诫我们的人生哲理 。

06任务

讨论题目

1.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

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要求

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答:我认为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离开了哪一方,语文教育都会倾斜也会失去平衡的.阅读与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互渗互补,相得益彰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赏,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相关相联,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两个方面,并且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二者之间有着互动性、渗透性、互助性。阅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教学是打通作文教学的通道.尤其是“快速阅读法”的应用,学生们快速丰富知识,也为作文教学开掘出更多的活水。对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备课时能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融为一体,这样 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水平和完善程度,其内涵较多地侧重于先天的生理性特征。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生理基础。

在医学临床上,素质多指病理性体质异常,即个体对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如过敏性素质、出血性素质、痉挛性素质、癔症性素质等。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素质是指从事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或承担某种社会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潜力,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领导素质、军事素质、教师素质、法官素质、警官素质、职工素质、专业素质和技术素质等。一般来说,各行各业、各种岗位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都有其特定的要求,有共性也有个性,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潜力。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素质多侧重于社会属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下所形成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的、对其活动效率和未来发展能产生广泛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特点的总和。诸如身体条件、智能发展、文化素养、政治理念、思想水平、心理视野、高层次心理结构(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潜力都属于素质的范畴。

素质说到底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良好的、个性化的素质结构是内在的、和谐的,因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的。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5.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答: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

写作积累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

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二、范围要广。为了积累,学生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可以建立班级书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积累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07任务和08任务

个人总结需要自行完成 学习完《阅读与写作》后,是我受益匪浅,使自己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经过了这个学期这门课的学习之后,让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明白许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搞好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课文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则是课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书 上的阅读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称得上篇篇是美文,我把它们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精讲细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谈这篇阅读为 什么感人、或生动?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开头、新颖的题目、意味深长的结尾„„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去。这样一来,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自然就合二为一了。学生循序渐进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了初步认识,渐渐明白了怎样去写好作文。

二、明确写作是一种技能,需指导和练习

写作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但写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每篇文章都具有题目、结构、中心意思、材料、 语言等,写作文就是这些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分解开来,进行每一个单项的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如可以单项训练开头、结尾,练 审题、练立意,进行人物外貌、动

作、心理的刻画等等。而这样的优美片断往往散见于课文,让学生仿着课文去写,经常这样练习,再进行整篇文章写作就会水到渠成。

(一)开头、结尾的指导

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凤头(开头)、猪肚(主要内容)、豹尾(结尾)三个大的部分。作文合格与否,通常是看“猪肚”是否实在;作文美观与否,则通常 是看“凤头”是否美观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简练。风头、豹尾,是作文的脸面,尤其重要。通常的作文要求是“凤头”要美观直接、“豹尾”要有力、简练。 那么这时的流水帐作文中开头和结尾可能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让他们美化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 : 开头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内容),在句式上就尽量用一两个好词语;结尾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交代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同总结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上就尽量用抒情感叹、排比、反问等有力、简练的句子。

( 二 ) 审题和立意的指导

凡是作文都有题目,根据题目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常常与学生讨论我们的课题,如前两日学习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谈用此诗句来 做课题的好处。学生不仅查出了此句的出处,还谈到古时战场上将士们为国尽忠,无白布裹尸而用战马的皮来包裹英雄的遗体。他们谈到:用此诗句为题说明了毛岸 英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只有青山才配埋忠骨。英雄不论死在哪里,只要是为祖国而死,英魂和忠骨于青山同在。在写读后感前,我要求学生的作文题要有大 标题与小标题,大标题要凝聚自己的强烈感受,小标题要明确读于哪篇文章。有了要求,学生写《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的大标题饱含激情:《大义凛然英雄绝 唱》、《人民的英雄与骄傲》„写《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大标题有《落后就要挨打》、《中华不能再受辱》等题。我班有个别学生总是跑题,我告诉学生,审题就 是要抠字眼,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的分析,看它对写作有哪些暗示、要求和限制。审题是为了切题,只有把握准了,才能使作文不偏题。还引导学生学会 立意,立意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立意、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围绕主题来选择、确定。它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审 题而来,即所谓先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都是十分重要的。立意要做到正确、深刻、新颖、真实、集中。有些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思 想,这时立意应着重考虑选哪些材料来表现中心,这些材料怎样安排。有些题目只暗示了写作对象、选材范围和文体类型,这时立意就应自定中心。

(三)人物外貌、动作、心理刻画的指导

我时常告诉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外貌是指人的外部模样,包括身材、长相、姿态、穿着打扮等。成功的 外貌描写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性格更突出,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而且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会结合课文去谈。如《尊严》课后及时让学生习 作,首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其次,指导学生抓住特征写,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点,观察出这个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及习惯的 表情、神态。要选取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来写,只有这样,人物的外貌才能描写得准确、形象,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我还对学生讲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就要 通过这个人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多处写主席的动作,我让学生体会那些动作词语,从中能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主席失去儿子的无比悲痛。 告诉学生只有写好人物的行动,才能使人物的思想得到具体表现。行动能把人物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动作描写就是这么有神奇效力。描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一般指的是描写人物的心情、想法等。在描写人物的文章中,常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主席想我的儿子死了可以运回来,百姓的儿子不是儿子吗 ?... 从中写出主席的心理活动,使读者将心比心地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如何利用阅读指导作文写作

我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会带来阅读、写作教学的双丰收。我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课文补白。给有些意犹未尽的课文进行想象补白。如学了《小摄影师》一文,想象这个故事后来怎样,学生想象丰富,续写的生动。

(二)仿写。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了《翠鸟》第一自然段后,孩子们能感受到作者如何描述翠鸟颜色非常鲜艳,知道了是按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这时我便引导孩子们选择一种自己 喜爱的鸟,仿照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方法按先总后分的段式写一写鸟的外形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从他们手中写出了各种和样美丽的鸟儿。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 就可写《我爱故乡的》。

( 三 ) 、拓展式练习法

把阅读与扩写结合起来就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需要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习到写作技 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对象。也可摘抄优美句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管是扩写还是续写、改写,都是在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和发挥。如教学完《慈母 情深》一课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写有关母亲的诗,学生写得很精彩。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合二为一,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既省时省力,又能促进学生写 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写出优秀的习作。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我今天所谈只是我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相信也是老师们教学中常用做法,不到之处敬请指出。当 然,习作教学立足课本,立足课堂,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仍是我当前的选择,也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做到更好。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是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的。具体做法是:①选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用生 动的、情趣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文章,研读短文内容,并结合短文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感受。②结 合短文内容开展有趣的活动。以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

首先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②范读,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优美的音韵就像溪水一样不知不觉流 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③导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品味文章的优美与绝妙。首先感知文字内容,扫除 生字词障碍,接着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图画”,以“图画”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融入其中。

三.鼓励学生习作,提高写作的能力。

习作方面,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选写作的题目,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写作的潜力。在作文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涌现出来 的好词佳句,奇思妙想进行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写作,讲评学生的写作时,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对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过渡等,哪怕有点滴好处都 不放过,均大加表扬,逐渐培养学生爱好写作的习惯。

01任务

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

1. 如何处理材料?

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 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剪裁指对材料的 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 处理。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 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 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 略。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 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 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

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在写作实践 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这是一 组对立的叙述技巧。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 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 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曲叙和直叙不一样。曲叙就是委婉曲折 的叙述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作者只 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这种技巧使文章 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 巧。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 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 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 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记叙、描写、议论、 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 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 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修改 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 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 质量。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经过反复、多次的修 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捍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 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 品拿给读者看。

二、作品题:(共1 道试题,共55 分。)

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 认识或感受文章。 要求: 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

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

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

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

读《凝视崇高》有感

《凝视崇高》开头写道: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 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但苍老的头颅永远 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 命运。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 人该思想些什么呢? 中国人爱追赶潮流。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 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

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 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

我们的文学里有太 多的卑微了。这该也是一种鼓噪吧。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写 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 扯”.......作家毕淑敏的话不就是对那些借口“著书只为 稻粱谋”的“作家”们的真实写照吗?在那些人的内心深处, 有“崇高”的位置吗?生花妙笔把卑微刻划得淋漓尽致,不 能说这些刻划没有正面的意义,不能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 人的需要。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学者,是否能多倡导社 会的主流呢?是否能端出一盆温暖而清洁的水为人们荡涤 自身的污垢呢?是否能给读者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呢? 毕竟人是需要阳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 什么崇高的举动。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 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 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一颗崇高之心?是因为他在心中颠 倒了崇高与卑微的位置:他们在权贵之下感到卑微,在弱者 面前却深感“崇高”。

那么,是不是崇高的人就不应该有卑微的心理?不是的。当一个人在高山大川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在滚滚东 逝的江水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什 么是崇高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崇高的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我 们不敢说已经做到了崇高,至少我们可以凝视崇高,可以选 择平凡——崇高的侧面是平凡。

02任务

1、我谈人物传记的写作

首先,传记的写作,要忠实历史,实事求是,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写作传记不可有任何杜撰和写作者作者的主观臆断,要严格尊重历史,认真再现历史,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传主。

其次,要掌握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概括人们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几种:以时间为序、以空间为序或时空转换。

另外,语言表达不流于直白,要有文学色彩。

最后,文章要篇幅自由,重点突出,展示人物的丰厚内涵。要求我们要抓住传主的人生重要之点,一斑而窥全豹,一目而尽显精神,少则数千字,多则数万言,同样可以再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2、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03任务

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答: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提分论式、分论总提式、并列式、对 比式和递进式几种,它们有时相互交叉,产生出灵活多样的结构形态。 1、总提分论式,也称“总——分——总”式。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先 总承题,继而分述,最后总括论点。2、分论总提式,也称“中心插 入”式。这种结构方式就是中心论点为贯串全文的主线,其他部分都 要紧紧地围绕主线,扣信中心,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3、递进 式,也称“层层深入”式。这种结构,可使文章随着对中心论点的逐 层深入论述开始一层深似一层,逐层挖掘,显示出动人心魄的力度。 此外还有并列式、对比式等多种方式。

2.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教案的编写。

答: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一 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编写的具体又可实际操作的教学进程方案。 它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科学性、系统性、独有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教案编写的要求:1、把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 给整个学科的教学安排造成混乱,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将无法实现。 2、既要熟悉原教材,又要了解授课对象。3、凸现基本理论和主要掌 握的知识点。一个好的教案,总是会使人感到重点难点明确突出,轻 重缓急安排适当。4、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辅助讲授和巩固知识。5、 语言表达力求既准确生动,又通俗显明。6、要及时更新教案。教案 的更新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教案的不断更新,对每一位 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科水平和教 学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70 分。)

1. 你是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的?请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自拟标题,联系教育实际,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西班牙巴莱拉在《佩比塔希梅尼斯》中曾经写道:“我对两种对立 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真谛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懂得事理,让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拥有文化,让那些缺乏教育的人接受教育。而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不得不谈到教育的模式或者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

西班牙人巴莱拉说:“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 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和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 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 理的年龄,出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之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 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巴莱拉这个观点其实很平常的道出了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因材施 教”的教育理念。 设想一下,你在课堂上如果对未成年人大讲特讲性爱抑或强暴之 类的话题,孩子能接受吗?你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大讲特讲深奥 的哲学抑或大讲特讲高深莫测的尖端科学,这些人能接受吗?我想这 就是巴莱拉所谓的“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吧。

由此我想,巴莱拉无非要告诉那些从事教育的人们,教育是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当接受教育的人还不能真正接受那些具有刺激意味和 深奥难懂的道理时,你最好避而不谈,尽量教给他们一些浅显的知识, 让他们逐渐的积累之。天长日久,零碎的知识积累得多了,被教育者 自身就具备了识别能力,这时候,你再把那些“避开未被认识的恶” 教给他们,已经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并且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人对此就不 感觉遥远和深奥了,他们也就乐意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了。这恐怕就是 巴莱拉所谓的“认识恶”了。 教育是个繁复而又持久性的过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不能把握教 育的这种规律,就会走上形而上学的歪路,受教育者也就不会合情合 理的接受教育了;反之,如果从事教育的人们严格的按照教育教学规 律从事教学,受教育者就会在健康正确的引导下成长起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看,巴莱拉传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很注重“因 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感 觉老先生的见地太深刻了,尽管我们现在一味的大谈特谈西方教育理 念,大书特书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你如果真正的钻研了中华古代成功 的教育理念,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祖们在教育方面总结出来的许多 方式方法至今还是行之有效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事教育的人如何评 判和应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了。 我想,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教学空头理 论,而是在于他如何把握教育对象,如何真正的把需要知识的人循循 善诱的教导好并使他们成才。

一言以蔽之,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甚至将来的,作为一个教育 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教育对象,一定要根据学情教 育学生,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青红皂白不分一刀切。

04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写作实操,涵盖教材7 个单元。 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 种体裁练习写作一短文。 写作示范——记叙文:

家乡的柑橘

我的家乡 XX 县 XX 乡,盛产柑橘,远近闻名。漫山遍野栽满了柑橘树。 家乡的柑橘树从春到秋都是美丽、诱人的。

春天,柑橘树长满雪白的小花,像天空中飘落焉的雪花那样美丽。 早晨我漫步在果园里,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滋润心肺,舒服极 了。夜里一阵风雨声,洒下白花遍地银。橘花谢了,逐渐长成豆子般 大小的橘果。橘果橘叶都是绿油油的,若不留意,分辨不出哪是橘叶,哪是橘果。

夏天,橘果在微风中向过往行人点头致意。由于果农精心料理, 橘果越长越大,由绿变黄,黄得发亮,如盏盏惹人喜爱的小灯笼。

秋天,柑橘成熟了,村子里的人们忙着去果园采柑橘。我也跟着爹爹妈妈到果园。人们看着又大又黄的柑橘,满意地笑了。我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剪着带果的橘枝。不一会儿,人们挑着一筐筐橙黄的柑橘,带着喜悦,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出果园,让果香飘到四面八方。 我喜爱家乡的果园,更爱我的故乡。

05任务

1. 各小组自行确定所阅读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有组织地参观、阅读或观看一部电影或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

看《李小龙传奇》有感 最近看了李小龙传奇,深受其精神影响,他的爱国精神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向这位伟人学习的需要。想看看大家对《李小龙传奇》有什么深刻体会已经在网络上看完一遍《李小龙传奇》,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观 看有关李小龙的影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愧为“2008 最受人们 欢迎的电视剧”,这是一部结合励志、爱国、人生哲理为主旋律的经 典电视剧,全景再现了“李小龙短暂而又辉煌夺目的32 个年华”这部电视剧秉承了央视制作严谨和震撼大气的风格,李小龙的一生就是一 部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传奇,他让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世界上有 了声音和荣耀,让中国功夫再次激荡澎湃起来,他的敢做敢为和心中有国、国在心中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甚至世界所有人学习。最后回想中国在李小龙之后为什么没有美国做得好呢,这不得不 让我们反思,李小龙生前却是一个以宣传中国为己任的世界级中国明星,我们却近乎要把这个民族英雄忘记。感觉拍的挺平实的,也许导演就是想拍出很平实的李小龙,毕竟大家以前都看的是神坛上的李小龙,其中很多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感动和流点小泪,这次前六集至少我觉得拍的很具有生活感,觉得李小龙也是从很普通的中学生蜕变到后来的武学大师,看完后又难免会扼腕叹息,真是天妒英才。这是让我们这些小辈们或者说升斗小民更近一步了解这个传奇人物—一代武打哲学宗师李小龙的 最好电视剧,通过这部片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武术 在世界风行的贡献,也不会忘记他做人坚持的信念和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这部电视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宗旨和“黄飞鸿”差不多,就是:只要是你认为是值得的都不要轻易放弃,并马上付诸与实践;无论你 身在何时何地都要警告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而且做人要有自信做事更要脚踏实地,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这就是伟大李小龙用短暂一生践行和告诫我们的人生哲理 。

06任务

讨论题目

1.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

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要求

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答:我认为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离开了哪一方,语文教育都会倾斜也会失去平衡的.阅读与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互渗互补,相得益彰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赏,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相关相联,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两个方面,并且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二者之间有着互动性、渗透性、互助性。阅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教学是打通作文教学的通道.尤其是“快速阅读法”的应用,学生们快速丰富知识,也为作文教学开掘出更多的活水。对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备课时能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融为一体,这样 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水平和完善程度,其内涵较多地侧重于先天的生理性特征。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生理基础。

在医学临床上,素质多指病理性体质异常,即个体对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如过敏性素质、出血性素质、痉挛性素质、癔症性素质等。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素质是指从事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或承担某种社会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潜力,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领导素质、军事素质、教师素质、法官素质、警官素质、职工素质、专业素质和技术素质等。一般来说,各行各业、各种岗位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都有其特定的要求,有共性也有个性,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潜力。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素质多侧重于社会属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下所形成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的、对其活动效率和未来发展能产生广泛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特点的总和。诸如身体条件、智能发展、文化素养、政治理念、思想水平、心理视野、高层次心理结构(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潜力都属于素质的范畴。

素质说到底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良好的、个性化的素质结构是内在的、和谐的,因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的。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5.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答: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

写作积累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

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二、范围要广。为了积累,学生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可以建立班级书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积累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07任务和08任务

个人总结需要自行完成 学习完《阅读与写作》后,是我受益匪浅,使自己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经过了这个学期这门课的学习之后,让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明白许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搞好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课文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则是课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书 上的阅读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称得上篇篇是美文,我把它们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精讲细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谈这篇阅读为 什么感人、或生动?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开头、新颖的题目、意味深长的结尾„„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去。这样一来,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自然就合二为一了。学生循序渐进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了初步认识,渐渐明白了怎样去写好作文。

二、明确写作是一种技能,需指导和练习

写作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但写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每篇文章都具有题目、结构、中心意思、材料、 语言等,写作文就是这些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分解开来,进行每一个单项的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如可以单项训练开头、结尾,练 审题、练立意,进行人物外貌、动

作、心理的刻画等等。而这样的优美片断往往散见于课文,让学生仿着课文去写,经常这样练习,再进行整篇文章写作就会水到渠成。

(一)开头、结尾的指导

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凤头(开头)、猪肚(主要内容)、豹尾(结尾)三个大的部分。作文合格与否,通常是看“猪肚”是否实在;作文美观与否,则通常 是看“凤头”是否美观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简练。风头、豹尾,是作文的脸面,尤其重要。通常的作文要求是“凤头”要美观直接、“豹尾”要有力、简练。 那么这时的流水帐作文中开头和结尾可能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让他们美化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 : 开头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内容),在句式上就尽量用一两个好词语;结尾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交代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同总结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上就尽量用抒情感叹、排比、反问等有力、简练的句子。

( 二 ) 审题和立意的指导

凡是作文都有题目,根据题目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常常与学生讨论我们的课题,如前两日学习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谈用此诗句来 做课题的好处。学生不仅查出了此句的出处,还谈到古时战场上将士们为国尽忠,无白布裹尸而用战马的皮来包裹英雄的遗体。他们谈到:用此诗句为题说明了毛岸 英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只有青山才配埋忠骨。英雄不论死在哪里,只要是为祖国而死,英魂和忠骨于青山同在。在写读后感前,我要求学生的作文题要有大 标题与小标题,大标题要凝聚自己的强烈感受,小标题要明确读于哪篇文章。有了要求,学生写《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的大标题饱含激情:《大义凛然英雄绝 唱》、《人民的英雄与骄傲》„写《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大标题有《落后就要挨打》、《中华不能再受辱》等题。我班有个别学生总是跑题,我告诉学生,审题就 是要抠字眼,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的分析,看它对写作有哪些暗示、要求和限制。审题是为了切题,只有把握准了,才能使作文不偏题。还引导学生学会 立意,立意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立意、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围绕主题来选择、确定。它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审 题而来,即所谓先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都是十分重要的。立意要做到正确、深刻、新颖、真实、集中。有些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思 想,这时立意应着重考虑选哪些材料来表现中心,这些材料怎样安排。有些题目只暗示了写作对象、选材范围和文体类型,这时立意就应自定中心。

(三)人物外貌、动作、心理刻画的指导

我时常告诉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外貌是指人的外部模样,包括身材、长相、姿态、穿着打扮等。成功的 外貌描写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性格更突出,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而且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会结合课文去谈。如《尊严》课后及时让学生习 作,首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其次,指导学生抓住特征写,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点,观察出这个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及习惯的 表情、神态。要选取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来写,只有这样,人物的外貌才能描写得准确、形象,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我还对学生讲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就要 通过这个人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多处写主席的动作,我让学生体会那些动作词语,从中能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主席失去儿子的无比悲痛。 告诉学生只有写好人物的行动,才能使人物的思想得到具体表现。行动能把人物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动作描写就是这么有神奇效力。描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一般指的是描写人物的心情、想法等。在描写人物的文章中,常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主席想我的儿子死了可以运回来,百姓的儿子不是儿子吗 ?... 从中写出主席的心理活动,使读者将心比心地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如何利用阅读指导作文写作

我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会带来阅读、写作教学的双丰收。我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课文补白。给有些意犹未尽的课文进行想象补白。如学了《小摄影师》一文,想象这个故事后来怎样,学生想象丰富,续写的生动。

(二)仿写。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了《翠鸟》第一自然段后,孩子们能感受到作者如何描述翠鸟颜色非常鲜艳,知道了是按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这时我便引导孩子们选择一种自己 喜爱的鸟,仿照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方法按先总后分的段式写一写鸟的外形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从他们手中写出了各种和样美丽的鸟儿。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 就可写《我爱故乡的》。

( 三 ) 、拓展式练习法

把阅读与扩写结合起来就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需要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习到写作技 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对象。也可摘抄优美句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管是扩写还是续写、改写,都是在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和发挥。如教学完《慈母 情深》一课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写有关母亲的诗,学生写得很精彩。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合二为一,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既省时省力,又能促进学生写 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写出优秀的习作。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我今天所谈只是我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相信也是老师们教学中常用做法,不到之处敬请指出。当 然,习作教学立足课本,立足课堂,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仍是我当前的选择,也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做到更好。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是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的。具体做法是:①选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用生 动的、情趣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文章,研读短文内容,并结合短文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感受。②结 合短文内容开展有趣的活动。以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

首先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②范读,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优美的音韵就像溪水一样不知不觉流 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③导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品味文章的优美与绝妙。首先感知文字内容,扫除 生字词障碍,接着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图画”,以“图画”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融入其中。

三.鼓励学生习作,提高写作的能力。

习作方面,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选写作的题目,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写作的潜力。在作文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涌现出来 的好词佳句,奇思妙想进行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写作,讲评学生的写作时,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对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过渡等,哪怕有点滴好处都 不放过,均大加表扬,逐渐培养学生爱好写作的习惯。


相关文章

  • (修改语段)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修改语段 修改1: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参考答案: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 雅思备考,一个月就go了
  • 一开始准备写分享,我心理是拒绝的.但作为上班备考的速食烤鸭,我的准备过程还是很高效的,希望能帮得到着同样时间紧.任务重的烤鸭们.为了精准参考,先自报一下个人情况.毕业四年,本科小语种专业,六级530多,工作中使用英语频率不高.雅思准备一个月 ...查看


  • 网络文学阅读答案
  •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 ...查看


  • 教师教学智慧作业参考答案
  • 城关一小<教师教学智慧>作业 冯文龙 第一章 理解教材的能力 2012.11.26 1.理解教材指的是什么? 答:一般所说的理解教材,主要指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达到理性上的掌握.理解教材主要包括璐姐教材的结构 ...查看


  • 中央电大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答案
  • 中央电大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答案 答案(一) 一.结合实例谈谈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 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是说一篇文章 ...查看


  • 1[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 第十三课<散文家谈散文>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 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了解一般散文的评论方法.通过反复品味,获得自己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见解. 2. 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 ...查看


  • Dbtltta托福考试
  •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托福 TOEFL(The Test of ...查看


  • 托福考试介绍
  • 托福 TOEFL(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TOEFL)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文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