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鸡"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到纸包鸡,凡是看过动画片《麦兜

  的故事》的人都忍俊不禁,有个经典片段,麦太在电视美食节目中,介绍纸包鸡的做法:“首先将纸包鸡小心撕开,大家就会有一张包鸡纸及一块鸡,接着把包鸡纸像我这样子包住那块鸡,然后再像这样子用包鸡纸包包包包住它,那一味‘包鸡纸’包鸡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啊?”绕口令一样的台词逗乐了许多观众,这一段还常被人用作手机铃声。

  纸包鸡本是广西梧州传统名菜,后来在广东及港台地区也十分流行,不少北方年轻人是通过麦兜动画片始知此菜大名。这几年港式餐厅在大陆遍地开花,招牌菜“纸包鸡”为来客必点。纸包鸡的烹制方法当然没有麦太说得那么马虎草率,早年因工序繁复、用料考究,品相和味道脱俗,权贵名流皆趋之若鹜。

  1931年,陈济棠通电反蒋驱走广东省长陈铭枢,很快便集广东军政大权于一身,人称“南天王”。他在广州大宴贵宾,宴席菜单虽安排了无数山珍海味,但陈济棠还是担心太庸俗不够霸气。这时,他最宠爱的贤内助、精明能干的姨太太莫秀英(后被扶正)发话:加一道梧州纸包鸡作为压席菜。因她在梧州吃过一次纸包鸡,确信这道菜压得住台面。当时广州还没有能做正宗纸包鸡的厨师,陈济棠当即派专机赴梧州粤西楼置办,同时买了特制酥皮狗两只、原汁三蛇酒一箱,飞速端上了广州宴席。包鸡的纸打开时,还冒着热气,奇香扑鼻,果然惊艳四座。

  专机采买菜肴,真有点“石崇斗富”的意思,如此排场固不值得称道,但陈济棠的豪举在广东一带捧红了纸包鸡,时人戏谑“梧州美食,鸡犬飞天”。纸包鸡本来只取去了骨头的鸡腿和鸡翅制作,饭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路。改用全鸡,去头、脚、颈后切块。当时广东华侨返乡,尝到纸包鸡后都很喜欢,纷纷买来装进铁罐焊封,带到海外给家人享用。因此纸包鸡在港澳、东南亚等地大负盛名。

  纸包鸡大概起源于清末民初,据说是梧州园林同园中的翠环楼酒家所创,发明者一说是香港来的崔姓名厨,一说是桂林籍的黄姓师傅。正宗纸包鸡要采用肉质鲜嫩的三黄鸡,在鸡肉表面轻拉花刀,用酱油、姜汁、白糖、八角、红谷米、五香粉、胡椒粉、葱白和汾酒等调料腌制。汾酒度数较低,且纯正清香,腌制鸡肉别有风味。

  包鸡的纸最初用“玉扣纸”。此纸产自福建汀州,为嫩竹制造,光滑柔韧,莹润如玉,本是名贵的书画用纸,这时被大厨引来作了烹饪良器。将纸裁成5寸左右见方,放入150℃油中炸一下,这样就变硬了不易溶烂。把腌制好的鸡肉用纸包成严丝合缝的长方块,如此才能锁住鸡肉和调料的香浓原汁。下180℃左右的花生油中,炸至纸皮膨胀,鸡块浮至油面,黄而不焦,即可装盘。食用时用筷子把纸皮扒开,原汁香气扑鼻而来,鸡肉外酥里嫩而不油腻。

  据说上世纪30年代孙中山的大公子孙科在南京设宴,也上了纸包鸡。列席的冯玉祥第一次吃这道菜,没有经验,见色泽金黄十分好看,便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孙科忙着四处敬酒,没照顾到,回头看见冯将军久久咀嚼不下咽,神情尴尬,当时就猜到他是连纸吞了纸包鸡,赶忙悄悄做示范,夹来一块鸡肉解开玉扣纸,冯玉祥这才恍然。

  如今,手工制作玉扣纸的工艺已经基本消失,制作纸包鸡大多采用锡纸,还有很多饭店用糯米纸,入口即化,也省得初来乍到的宾客打不开局面。免去炸纸的过程,制作工艺简单起来,而且鸡的养殖效率大幅提高,鸡肉成本也比较低。如今纸包鸡不仅在港式餐厅中可以吃到。在家也方便制作,用来待客蛮“拿得出手”,真是旧时王谢“桌上鸡”,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到纸包鸡,凡是看过动画片《麦兜

  的故事》的人都忍俊不禁,有个经典片段,麦太在电视美食节目中,介绍纸包鸡的做法:“首先将纸包鸡小心撕开,大家就会有一张包鸡纸及一块鸡,接着把包鸡纸像我这样子包住那块鸡,然后再像这样子用包鸡纸包包包包住它,那一味‘包鸡纸’包鸡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啊?”绕口令一样的台词逗乐了许多观众,这一段还常被人用作手机铃声。

  纸包鸡本是广西梧州传统名菜,后来在广东及港台地区也十分流行,不少北方年轻人是通过麦兜动画片始知此菜大名。这几年港式餐厅在大陆遍地开花,招牌菜“纸包鸡”为来客必点。纸包鸡的烹制方法当然没有麦太说得那么马虎草率,早年因工序繁复、用料考究,品相和味道脱俗,权贵名流皆趋之若鹜。

  1931年,陈济棠通电反蒋驱走广东省长陈铭枢,很快便集广东军政大权于一身,人称“南天王”。他在广州大宴贵宾,宴席菜单虽安排了无数山珍海味,但陈济棠还是担心太庸俗不够霸气。这时,他最宠爱的贤内助、精明能干的姨太太莫秀英(后被扶正)发话:加一道梧州纸包鸡作为压席菜。因她在梧州吃过一次纸包鸡,确信这道菜压得住台面。当时广州还没有能做正宗纸包鸡的厨师,陈济棠当即派专机赴梧州粤西楼置办,同时买了特制酥皮狗两只、原汁三蛇酒一箱,飞速端上了广州宴席。包鸡的纸打开时,还冒着热气,奇香扑鼻,果然惊艳四座。

  专机采买菜肴,真有点“石崇斗富”的意思,如此排场固不值得称道,但陈济棠的豪举在广东一带捧红了纸包鸡,时人戏谑“梧州美食,鸡犬飞天”。纸包鸡本来只取去了骨头的鸡腿和鸡翅制作,饭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路。改用全鸡,去头、脚、颈后切块。当时广东华侨返乡,尝到纸包鸡后都很喜欢,纷纷买来装进铁罐焊封,带到海外给家人享用。因此纸包鸡在港澳、东南亚等地大负盛名。

  纸包鸡大概起源于清末民初,据说是梧州园林同园中的翠环楼酒家所创,发明者一说是香港来的崔姓名厨,一说是桂林籍的黄姓师傅。正宗纸包鸡要采用肉质鲜嫩的三黄鸡,在鸡肉表面轻拉花刀,用酱油、姜汁、白糖、八角、红谷米、五香粉、胡椒粉、葱白和汾酒等调料腌制。汾酒度数较低,且纯正清香,腌制鸡肉别有风味。

  包鸡的纸最初用“玉扣纸”。此纸产自福建汀州,为嫩竹制造,光滑柔韧,莹润如玉,本是名贵的书画用纸,这时被大厨引来作了烹饪良器。将纸裁成5寸左右见方,放入150℃油中炸一下,这样就变硬了不易溶烂。把腌制好的鸡肉用纸包成严丝合缝的长方块,如此才能锁住鸡肉和调料的香浓原汁。下180℃左右的花生油中,炸至纸皮膨胀,鸡块浮至油面,黄而不焦,即可装盘。食用时用筷子把纸皮扒开,原汁香气扑鼻而来,鸡肉外酥里嫩而不油腻。

  据说上世纪30年代孙中山的大公子孙科在南京设宴,也上了纸包鸡。列席的冯玉祥第一次吃这道菜,没有经验,见色泽金黄十分好看,便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孙科忙着四处敬酒,没照顾到,回头看见冯将军久久咀嚼不下咽,神情尴尬,当时就猜到他是连纸吞了纸包鸡,赶忙悄悄做示范,夹来一块鸡肉解开玉扣纸,冯玉祥这才恍然。

  如今,手工制作玉扣纸的工艺已经基本消失,制作纸包鸡大多采用锡纸,还有很多饭店用糯米纸,入口即化,也省得初来乍到的宾客打不开局面。免去炸纸的过程,制作工艺简单起来,而且鸡的养殖效率大幅提高,鸡肉成本也比较低。如今纸包鸡不仅在港式餐厅中可以吃到。在家也方便制作,用来待客蛮“拿得出手”,真是旧时王谢“桌上鸡”,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章

  • 乌衣巷燕子今日仍然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 乌衣巷燕子今日仍然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作者:乌尔沁   2012-05-11 15:45 星期五 阴 乌衣巷燕子今日仍然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南京.或者.金陵.有一条安安静静并且带有一点怀旧情绪的江南巷子.然而她并不怎么普通,因为她不是别的什么普 ...查看


  • [今日关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系列展览"石渠宝笈展"真迹一经展出,便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观览,每天上万人排队参观(基本上需要排队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一睹<清明上河图&g ...查看


  • [国粹收藏]昔日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7501"瓷是1975年1月,当时设在江西的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文件指示精神,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秘密研制的一批专供毛主席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生活用瓷,由于当时的工程代号为"75 ...查看


  • 关于桥的诗句:乌衣巷
  • <乌衣巷>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 ...查看


  • 必背古诗:乌衣巷
  • ',1)"> (点击上方的五个按键,经典解读) 必背古诗:乌衣巷 刘禹锡 zhūquèqiáobiānyěcǎohuā 朱雀桥边野草花, wūyīxiàngkǒuxīyángxié 乌衣巷口夕阳斜. jiùshíwángxi ...查看


  • 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句
  •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 ...查看


  • 刘禹锡诗选
  • 刘禹锡诗选 原文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这真好像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 ...查看


  • 五一系列活动
  • 五一劳动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黄金假期,对准备买楼的 上班族来说,这时才有足够的时间看楼,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开展活动, 既能促销楼盘,又能满足广大业主的强烈文化需求,增进发展商与业 主之间的友谊,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让珠东的业主朋友们度 ...查看


  • 闲聊唐诗七绝,赏十大巅峰佳作
  • 说诗首推唐朝,各种体裁的诗在唐朝发展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对于小编来说,是比较喜欢唐朝的七绝的:短短28个字,诗人的感情一览无余,又绝对不晦涩,相反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怎能让人不爱? 今天,小编就选了一些传唱度比较高的十首七绝,邀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