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注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齐的样子。

  作者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注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齐的样子。

  作者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相关文章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路雨添花
  •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草如有情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l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偶成
  • <春日偶成>原文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注释 ①偶成:不经意写成的诗. ②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③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 ...查看


  • 四下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 [四下教案 古诗两首 江南春 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四下教案 古诗两首 江南春 春日偶成.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 ...查看


  • 有关于春天的诗句
  • 有关于春天的诗句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2.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石孝友<好事近> 3.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辛弃疾<满江红> 4.马踏春泥半是花. ...查看


  • 早春消息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早春消息 赵丽宏 早春时节,虽然乍暖还冷,但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大自然不慌不忙将春意一点一点透露出来,出其不意地给人惊喜.古人描绘春意的诗句,今天读为还会让人产生共鸣,会让人情不自禁会心而笑.现代文明的发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汉宫春·立春日
  •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 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 清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
  • <立春日游苑迎春>原文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 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立春日游苑迎春>作者简介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原文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作者简介 元淮(12??-128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