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兼论文学研究的走势
李 昕
在美国文学史上, 《觉醒》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而具有重要地位。自 20 世纪 80 年代译入中国以来, 《觉醒》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并在上关宏旨、 下涉细微的研究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此外还有 5 篇论文引入比较的方法,比较的对象包括 《苔丝》《宝贝儿》《紫颜色》《群芳厅》和张洁的小
说等,体现了比较文学兴起对 《觉醒》研究的影响。
( 二) 艺术特色及其他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对 《觉醒》叙事技巧的
一、1985 ~ 1995: 初步译介和总体评析 分析成为另一焦点,而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作品中的意
国内学者对 《觉醒》的关注始自 1985 年,与女性 主义思潮的西学东渐相伴而生。此后十年间的研究以 总体介绍、评述为主,女性意识是关注的焦点,研究 视角相对单一,观点比较相近。
据 CNKI 数据统计,1985 ~ 1995 年间有关 《觉醒》 的论文共 8 篇,其中 5 篇以作品或作者为标题或副标 题,对作者生平、故事梗概和作品主题进行了一般性 介绍、评析。研究中,学者们聚焦于作品的女性意识, 指出作品颂扬女性独立、抨击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 的积极意义。《一只朦醒的鸟》首次明确地将主人公 埃德娜作为分析对象,论述了伦理、婚姻、宗教等对 她的扼杀; 《觉醒、独立及离家出走》是唯一一篇引 入比较方法的论文; 而 《女性觉醒的颂歌》则将 《觉 醒》作为美国女性文学第一阶段的代表成果予以介绍。
象和象征的运用,相关论文 6 篇,具体涉及自然景物、 人物及空间意象的象征等,并有 1 篇论及作品的人物 塑造和语言特色。另有 1 篇集中探讨了反讽在 《觉醒》 中的运用。
此外,这段时间还出现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分析 《觉醒》的论文 2 篇,运用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觉醒》 的论文 1 篇,结合文学流派分析 《觉醒》的论文 2 篇, 分析作者艺术观的作品 1 篇,分析作品结局的论文 1 篇,谈及 《觉醒》翻译和接受的论文各 1 篇。
三、2006 ~ 2012: 寻求突破和新意频现
进入 21 世纪之后,随着国内学术积累的深厚和中 外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国的学术研究迅速走向繁荣,
学者们锐意进取而新意频现。
考察 2006 ~ 2012 年间的 《觉醒》批评,成果数量
二、1996 ~ 2005: 理论深化和趋向多元
的逐年递增是显见的。据 CNKI 统计,《觉醒》的年度
1996 ~ 2005 年间是中国学术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 研究成果从 2006 年的全年 8 篇递增到 2012 年的全年 学术期刊数量增多,学术思想译介频繁,学人理论意 56 篇,7 年间累计文献总量达到 221 篇。总结这一时 识增强,学术成果大幅提升。此间的 《觉醒》研究, 期的成果,在继续丰富心理分析、原型分析、精神分 理论依托深度的有所加强,论述角度渐趋多元。 析、艺术手法分析等的同时,呈现如下特征:
( 一) 女性主义与其他学科嫁接 根据 CNKI 数据统计,在 1996 ~ 2005 年间,有关
毋庸讳言,在此间全部 221 篇学术论文中,数量 《觉醒》的期刊论文共 47 篇。对这些文章进行归类分
析发现,此间学者关注最多的依然是女性主义方面, 最多的仍然是女性主义方面的论文,占总量的 1 /3 强, 相关论文 31 篇; 分析作品叙事技巧和艺术特色的论文 但这些论文不论在级别还是影响力方面都表现一般。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女性主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 7 篇,余 9 篇。
( 一) 女性主义方面 产生的跨学科视点。 以女性主义为视点的论文呈现出不同于第一个时 1. 生态女性主义: 是生态科学和女性主义结合的
产物,于 20 世纪末在西方异军突起,随后在中国掀起 期的特点: 这些论文更好地避免了理论基点笼统、研 究视点雷同的现象。学者们以女性主义文论为依托,
对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女性 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女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研 究中多能运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较有新意的研究包括 从 “双性同体”角度探讨作者的创作思想和 《觉醒》 中的人物形象的论文 2 篇,论述 《觉醒》对母亲形象 的解构的论文 1 篇。这表明在依托文论进行文学批评 方面,中国学者不但走向细微和深刻,也在另辟蹊径。
研究热潮。受此影响,在所有跨学科的 《觉醒》文献 中,从生态女性主义方面切入的论文最多,共 10 篇。 这些论文虽然各有侧重,但均立足于女性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分析女主人公的反抗及最终命运。
2. 女性主义空间批评: 与文学研究向空间维度拓 展相适应,一些学者着力于论述空间与女性的关系, 从而出现了女性主义与空间科学的嫁接。李毅峰曾以 女性主义地理学为依托,从空间转变角度对艾德娜觉
2013%短篇小
醒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阐释; 刘虹君也从生存空间、经济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探讨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 沈凝芬则将空间作为女性自我的外在存在,探讨了艾德娜 对异质空间的追寻及其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随着文化批评的兴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刘晓丹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据,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解读艾德娜对自由的理想及对父权的反抗。
界》结合中国哲学中的虚静观对 《觉醒》进行了分析。这些可谓中国学者对 《觉醒》研究的独特贡献。
四、结 语
4. 此外,女性主义还与身体叙事、服饰研究相结合,产生了研究 《觉醒》中的服装哲学、身体叙事的论 文,这也是此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 二) 语言学视角
20 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所受到的最大的影响来自语言学。《觉醒》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 2009 年以来,学者们运用语言学上的及物性系统理论、话语基调理论、评价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多元对话理论、主位系统理论等对 《觉醒》进行了分析。不可否认,这些分析中确有少数刻意、牵强之作,但总体丰富了我们对 《觉醒》语言本质的认识,体现了研究的客观性及科学性。
《觉醒》自 1985 介绍入中国历时近 30 年,纵观近 30 年的 《觉醒》研究,既在内容与形式、文本与政治之间不断地拓展研究的范畴,又紧扣文学批评发展的趋势,呼应着文学研究中每一种的 “转向”: 语言学转向、空间转向、读者转向、文化转向、伦理转向。可以预期,在文学研究思潮不断更新的形势下,《觉醒》研究仍将展现符合其自身地位的生命力。但在追逐文学潮流各种转向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从满足于第二手的空泛议论向扎扎实实的第一手研究的转向”,才会切实提高研究的水准,实现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崔美凌,李春宁. 追求自我与迷失自我———艾德娜悲
剧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名作欣赏,2011( 30) .
[2]桂婷. 女性文学中的医患关系分析———以《黄色的墙
纸》《觉醒》《钟形罩》为例[J]. 海外英语,2011( 10) .
[3]郭云,曾竹青. 从谴责到赞誉———凯特 ·肖邦《觉醒》的批评接受史回顾[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2008( 03) .
[4]韩捷进. 觉醒、独立及离家出走———试析娜 拉、埃德娜和乔安娜[J]. 海南师院学报,1994( 02) .
( 三) 文化批评的视角
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古已有之,但在文学批评被语言学及形式主义文论主导的 20 世纪,文化批评备受冷落,直至后期才重新掀起声势浩大的 “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受此影响,《觉醒》研究的文化视角也成果颇丰。刘红卫从伦理环境入手探讨 《觉醒》的拒绝与接受问题; 樊英波探讨了独特的克里奥社会文化对艾德娜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 夏万碧从 《觉醒》中一段医生对艾德娜状况的评述入手,透视 《觉醒》产生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 崔美凌、李春宁则对艾德娜悲剧进行了文学伦理学的解读; 桂婷又将 《觉醒》作为范本之一,分析了之中的医患关系。这些论文多发表于重要期刊,受到较大的关 注。
( 四) 《觉醒》接受研究
[5]李昕.《觉醒》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 名作欣赏,
2012( 30) .
地理学视角重读《觉醒》[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02) .
[6]李毅峰. 从空间的变化看爱德娜的解放———从女性主义
[7]刘虹君. 论《觉醒》中女主人公的空间诉求 [J]. 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 06) .
[8]刘红卫. 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受[J]. 外国文学研究,2008( 06) .
义角度解读《觉醒》[J]. 文学界( 理论版) ,2012( 04) .
[9]刘晓丹. 梦想与现实的对抗———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
《觉醒》起伏跌宕的接受史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国内
[10]阮航. 女性觉醒的颂歌———试论美国妇女文学的产生
学界较为集中的 《觉醒》接受研究出自此间。郭云、曾竹
和发展[J]. 河池师专学报( 文科版) ,1990( 04) .
青首先对《觉醒》的接受历程进行了回顾,田丰等则主要
[11]沈凝芬. 话语、空间与女性自我建构———福柯
综述了国内学者对艾德娜死亡的不同认识,刘红卫将伦生存美学视域下之《觉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哲学理环境作为《觉醒》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李
社会科学版) ,2012( 10) .
昕则从《觉醒》译本的翻译、出版、流通入手,考察《觉醒》[12]田丰,吴非晓. 论凯特·肖邦的《觉醒》在中国的在中国接受的范围和程度。 接受[J]. 现代交际,2010( 05) .
( 五) 中国特色解读 [13]夏万碧. 透视《觉醒》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自 《觉醒》引入之始,学者们就致力于用 《觉醒》观照中国本土文学。迄今为止,被拿来和 《觉醒》比较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 《伤逝》 《狂人日记》《雷雨》《京华烟云》《沉香屑·第一炉香》《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另外也出现了用中国哲学解读 《觉醒》的尝试。这之中以万雪梅最为突出。2006、2007、 2010 年间,她分别发表论文,其博士论文也是此话题的延展。而王虹的论文 《论 〈觉醒〉虚静的审美境
[J]. 名作欣赏,2010( 18) .
[14]王虹. 论《觉醒》虚静的审美境界[J]. 外国文学,
2011( 03) .
[作者简介]
李昕( 1979— ) ,女,吉林长春人,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英诗歌比较研究、女性主义文
学研究、叙事学研究。
短篇小 2013
《觉醒》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兼论文学研究的走势
李 昕
在美国文学史上, 《觉醒》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而具有重要地位。自 20 世纪 80 年代译入中国以来, 《觉醒》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并在上关宏旨、 下涉细微的研究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此外还有 5 篇论文引入比较的方法,比较的对象包括 《苔丝》《宝贝儿》《紫颜色》《群芳厅》和张洁的小
说等,体现了比较文学兴起对 《觉醒》研究的影响。
( 二) 艺术特色及其他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对 《觉醒》叙事技巧的
一、1985 ~ 1995: 初步译介和总体评析 分析成为另一焦点,而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作品中的意
国内学者对 《觉醒》的关注始自 1985 年,与女性 主义思潮的西学东渐相伴而生。此后十年间的研究以 总体介绍、评述为主,女性意识是关注的焦点,研究 视角相对单一,观点比较相近。
据 CNKI 数据统计,1985 ~ 1995 年间有关 《觉醒》 的论文共 8 篇,其中 5 篇以作品或作者为标题或副标 题,对作者生平、故事梗概和作品主题进行了一般性 介绍、评析。研究中,学者们聚焦于作品的女性意识, 指出作品颂扬女性独立、抨击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 的积极意义。《一只朦醒的鸟》首次明确地将主人公 埃德娜作为分析对象,论述了伦理、婚姻、宗教等对 她的扼杀; 《觉醒、独立及离家出走》是唯一一篇引 入比较方法的论文; 而 《女性觉醒的颂歌》则将 《觉 醒》作为美国女性文学第一阶段的代表成果予以介绍。
象和象征的运用,相关论文 6 篇,具体涉及自然景物、 人物及空间意象的象征等,并有 1 篇论及作品的人物 塑造和语言特色。另有 1 篇集中探讨了反讽在 《觉醒》 中的运用。
此外,这段时间还出现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分析 《觉醒》的论文 2 篇,运用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觉醒》 的论文 1 篇,结合文学流派分析 《觉醒》的论文 2 篇, 分析作者艺术观的作品 1 篇,分析作品结局的论文 1 篇,谈及 《觉醒》翻译和接受的论文各 1 篇。
三、2006 ~ 2012: 寻求突破和新意频现
进入 21 世纪之后,随着国内学术积累的深厚和中 外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国的学术研究迅速走向繁荣,
学者们锐意进取而新意频现。
考察 2006 ~ 2012 年间的 《觉醒》批评,成果数量
二、1996 ~ 2005: 理论深化和趋向多元
的逐年递增是显见的。据 CNKI 统计,《觉醒》的年度
1996 ~ 2005 年间是中国学术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 研究成果从 2006 年的全年 8 篇递增到 2012 年的全年 学术期刊数量增多,学术思想译介频繁,学人理论意 56 篇,7 年间累计文献总量达到 221 篇。总结这一时 识增强,学术成果大幅提升。此间的 《觉醒》研究, 期的成果,在继续丰富心理分析、原型分析、精神分 理论依托深度的有所加强,论述角度渐趋多元。 析、艺术手法分析等的同时,呈现如下特征:
( 一) 女性主义与其他学科嫁接 根据 CNKI 数据统计,在 1996 ~ 2005 年间,有关
毋庸讳言,在此间全部 221 篇学术论文中,数量 《觉醒》的期刊论文共 47 篇。对这些文章进行归类分
析发现,此间学者关注最多的依然是女性主义方面, 最多的仍然是女性主义方面的论文,占总量的 1 /3 强, 相关论文 31 篇; 分析作品叙事技巧和艺术特色的论文 但这些论文不论在级别还是影响力方面都表现一般。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女性主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 7 篇,余 9 篇。
( 一) 女性主义方面 产生的跨学科视点。 以女性主义为视点的论文呈现出不同于第一个时 1. 生态女性主义: 是生态科学和女性主义结合的
产物,于 20 世纪末在西方异军突起,随后在中国掀起 期的特点: 这些论文更好地避免了理论基点笼统、研 究视点雷同的现象。学者们以女性主义文论为依托,
对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女性 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女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研 究中多能运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较有新意的研究包括 从 “双性同体”角度探讨作者的创作思想和 《觉醒》 中的人物形象的论文 2 篇,论述 《觉醒》对母亲形象 的解构的论文 1 篇。这表明在依托文论进行文学批评 方面,中国学者不但走向细微和深刻,也在另辟蹊径。
研究热潮。受此影响,在所有跨学科的 《觉醒》文献 中,从生态女性主义方面切入的论文最多,共 10 篇。 这些论文虽然各有侧重,但均立足于女性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分析女主人公的反抗及最终命运。
2. 女性主义空间批评: 与文学研究向空间维度拓 展相适应,一些学者着力于论述空间与女性的关系, 从而出现了女性主义与空间科学的嫁接。李毅峰曾以 女性主义地理学为依托,从空间转变角度对艾德娜觉
2013%短篇小
醒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阐释; 刘虹君也从生存空间、经济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探讨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 沈凝芬则将空间作为女性自我的外在存在,探讨了艾德娜 对异质空间的追寻及其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随着文化批评的兴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刘晓丹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据,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解读艾德娜对自由的理想及对父权的反抗。
界》结合中国哲学中的虚静观对 《觉醒》进行了分析。这些可谓中国学者对 《觉醒》研究的独特贡献。
四、结 语
4. 此外,女性主义还与身体叙事、服饰研究相结合,产生了研究 《觉醒》中的服装哲学、身体叙事的论 文,这也是此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 二) 语言学视角
20 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所受到的最大的影响来自语言学。《觉醒》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 2009 年以来,学者们运用语言学上的及物性系统理论、话语基调理论、评价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多元对话理论、主位系统理论等对 《觉醒》进行了分析。不可否认,这些分析中确有少数刻意、牵强之作,但总体丰富了我们对 《觉醒》语言本质的认识,体现了研究的客观性及科学性。
《觉醒》自 1985 介绍入中国历时近 30 年,纵观近 30 年的 《觉醒》研究,既在内容与形式、文本与政治之间不断地拓展研究的范畴,又紧扣文学批评发展的趋势,呼应着文学研究中每一种的 “转向”: 语言学转向、空间转向、读者转向、文化转向、伦理转向。可以预期,在文学研究思潮不断更新的形势下,《觉醒》研究仍将展现符合其自身地位的生命力。但在追逐文学潮流各种转向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从满足于第二手的空泛议论向扎扎实实的第一手研究的转向”,才会切实提高研究的水准,实现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崔美凌,李春宁. 追求自我与迷失自我———艾德娜悲
剧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名作欣赏,2011( 30) .
[2]桂婷. 女性文学中的医患关系分析———以《黄色的墙
纸》《觉醒》《钟形罩》为例[J]. 海外英语,2011( 10) .
[3]郭云,曾竹青. 从谴责到赞誉———凯特 ·肖邦《觉醒》的批评接受史回顾[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2008( 03) .
[4]韩捷进. 觉醒、独立及离家出走———试析娜 拉、埃德娜和乔安娜[J]. 海南师院学报,1994( 02) .
( 三) 文化批评的视角
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古已有之,但在文学批评被语言学及形式主义文论主导的 20 世纪,文化批评备受冷落,直至后期才重新掀起声势浩大的 “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受此影响,《觉醒》研究的文化视角也成果颇丰。刘红卫从伦理环境入手探讨 《觉醒》的拒绝与接受问题; 樊英波探讨了独特的克里奥社会文化对艾德娜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 夏万碧从 《觉醒》中一段医生对艾德娜状况的评述入手,透视 《觉醒》产生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 崔美凌、李春宁则对艾德娜悲剧进行了文学伦理学的解读; 桂婷又将 《觉醒》作为范本之一,分析了之中的医患关系。这些论文多发表于重要期刊,受到较大的关 注。
( 四) 《觉醒》接受研究
[5]李昕.《觉醒》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 名作欣赏,
2012( 30) .
地理学视角重读《觉醒》[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02) .
[6]李毅峰. 从空间的变化看爱德娜的解放———从女性主义
[7]刘虹君. 论《觉醒》中女主人公的空间诉求 [J]. 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 06) .
[8]刘红卫. 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受[J]. 外国文学研究,2008( 06) .
义角度解读《觉醒》[J]. 文学界( 理论版) ,2012( 04) .
[9]刘晓丹. 梦想与现实的对抗———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
《觉醒》起伏跌宕的接受史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国内
[10]阮航. 女性觉醒的颂歌———试论美国妇女文学的产生
学界较为集中的 《觉醒》接受研究出自此间。郭云、曾竹
和发展[J]. 河池师专学报( 文科版) ,1990( 04) .
青首先对《觉醒》的接受历程进行了回顾,田丰等则主要
[11]沈凝芬. 话语、空间与女性自我建构———福柯
综述了国内学者对艾德娜死亡的不同认识,刘红卫将伦生存美学视域下之《觉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哲学理环境作为《觉醒》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李
社会科学版) ,2012( 10) .
昕则从《觉醒》译本的翻译、出版、流通入手,考察《觉醒》[12]田丰,吴非晓. 论凯特·肖邦的《觉醒》在中国的在中国接受的范围和程度。 接受[J]. 现代交际,2010( 05) .
( 五) 中国特色解读 [13]夏万碧. 透视《觉醒》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自 《觉醒》引入之始,学者们就致力于用 《觉醒》观照中国本土文学。迄今为止,被拿来和 《觉醒》比较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 《伤逝》 《狂人日记》《雷雨》《京华烟云》《沉香屑·第一炉香》《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另外也出现了用中国哲学解读 《觉醒》的尝试。这之中以万雪梅最为突出。2006、2007、 2010 年间,她分别发表论文,其博士论文也是此话题的延展。而王虹的论文 《论 〈觉醒〉虚静的审美境
[J]. 名作欣赏,2010( 18) .
[14]王虹. 论《觉醒》虚静的审美境界[J]. 外国文学,
2011( 03) .
[作者简介]
李昕( 1979— ) ,女,吉林长春人,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英诗歌比较研究、女性主义文
学研究、叙事学研究。
短篇小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