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制定促进科研人员流动政策,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引进国外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提高创新效率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要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建立公开统

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浪潮。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制定促进科研人员流动政策,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引进国外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提高创新效率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要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建立公开统

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浪潮。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相关文章

  • 辅导员复习资料
  • 一.全国两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 ...查看


  • 2015两会热点
  • 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 2015年03月03日 08: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乌梦达 叶前 崔清新)进入倒计时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 ...查看


  • 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
  • 来源: 新华网 2015年3月1日 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乌梦达.叶前.崔清新)进入倒计时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 ...查看


  • 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话题
  • 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话题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乌梦达.叶前.崔清新)进入倒计时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qu ...查看


  • 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 届X 次会议.由于两个会议 ...查看


  • 人代会闭幕时讲话(2015.集锦6)
  • 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闭幕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建言献策,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体现出了良好 ...查看


  • 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 1
  • 2015年两会十大热点 2015年是一个具有标签意义的年份,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还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两 ...查看


  • 人代会闭幕时讲话 (2015.集锦1)
  • 人代会闭幕时讲话(2015.集锦1) 宿迁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国强: 宿迁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这是一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大会, ...查看


  • 新华社2015年年献词
  • 新华社2015年献词 <满怀信心成就新的梦想>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当时间叩响新年的大门,2014那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时刻定格为难忘的历史记忆,汇成涌动的时代大潮,澎湃着2015的新期待和新希望. 过去一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