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限制和开放的结合,是束缚与自由的统
一。这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选材范围,易于考生动笔,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写好半命题作文,看似容易,但要彰显个性,显示才情,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准确审题,立意求深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8年江西省中考作文试题“有时,我也想_________”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细读提示语,我们会发现:文题是要求考生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体验,是自我的“真情流露”,而且,这样的想法是“不曾付诸行动的”。其次是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制性词语。文题在“也”字上加了着重号,作了特别强调,“有时”“也”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该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如在紧张中,产生放松自己,获取自由的想法;在顺境产生,产生想经历一次磨砺自己的想法。准确审题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审题要
求?是否正确鲜明?是否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应该继续寻求更佳的立意角度。只有这样,你的文章的立意才会正确鲜明,才会高远而独特深刻。 二、 精心补题,材料求新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我们应打破惯有的思维顶事,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进行补题,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同学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能独树一帜。如湖南益阳2007年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_________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巧妙补题,以新颖取胜。 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另辟蹊径,在材料的“新”上下工夫,它会让你的作文格外引人注目。 三、 精选文体,形式求新
为了方便学生,中考作文大多要求“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我们还是要按各类文体的特征和要求去作文。是记叙文就要有必要的记叙要素;是议论文就要观点明确,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文体杂糅。作为考生必须有文体意识,
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作文。在文体上我们不妨尝试创新,来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与才情。比如“有时,我也想___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可以在写作时以书信的形式告诉父母——有时,我也想摆脱束缚;以节目访谈的形式邀请动物嘉宾畅谈——有时,我也想地球没有人类,表现环保的主题;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自我的感情体验——有时,我也想学习退步等。还有题记小标式、剧本式、童话式、寓言式、演讲稿等作文形式都可以成为创新之翼,助你的作文飞翔在高分的蓝天上。 四、 挥洒才情,表达求新
在中考作文中,“表达优美、富有个性”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其具体表现在:雅词丰富、句式灵活、修辞生动、首尾精致、段落优美、表达流畅。为此,考生可以凭借积累和才情,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见长,以文采取胜;灵活的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活化用,巧展才情,提升文章的品位。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借鉴名篇佳作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在模仿之中进行再创造,以此来提高自我表达的技巧。并且还要善于巧妙运用新近积累的精美词汇、流行用语以及精巧句式,以此来优化自我语言的表达。只有表达灵动,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行,让自我真情与思想流淌于字里行间,闪耀夺目的光彩!
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且看2008年全国各地部分中考半命题作文:
1、苏州:聆听 ______
2、山东威海:______的肩膀
3、湖南岳阳:______需要______
4、山东枣庄:______在细微处
5、贵阳:完美的______
写作点拨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文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已给的题目部分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这样,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 有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规定了取材的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
(二)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如“坦然看”(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命题者在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比如“告别”(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运用修辞手法
如“是”(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运用组合
如“沐浴在”这个作文题.有考生就将英语单词组合于题目中成“沐浴在English中”.新颖别致。再如,“的背后”(湖北仙桃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运用组合的方法.以“2〉5的背后”为题,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令人拍案叫绝。
真题回放
作文题目:让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2006
年广东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文题诠释
要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审题主题求新。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走进”与“心灵”做文章。“走进”是方式,是手段;“心灵”是根本,是归宿。“走进”是出彩的关键,“心灵”是写作的基础,可以说任何美好的美德与精神,都可以成为下笔的素材,考生可以从试题的提示语入笔,也可以透过提示语后面的省略号寻找更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颖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作文只是对某种美德的简单赞美,而对渴望的美德缺少讲述的过程,内容就会偏离题意。
二是细腻描写情感求真。用什么方式才能让美好的品德与精神“走进心灵”呢?这是文章能不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将情感放在波澜曲折的情节里就很巧,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哪会看见彩虹,也许正是由于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坷与不幸,经历了失败与困苦,自己对某种美德的渴望与追求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也可以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景物来表露自我心迹。不过,不管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做文章,是很重要的。
三是善用修辞语言求美。写情感类的文章,不少考生往往重视了心理的刻划,忽视了语言的雕琢,以致内容充实而语言难以出众,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比喻与排比的手法来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可以借用诗词或典故来增添底蕴,做到了这点,你的文章自然就文质兼美了。 考场佳作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演讲稿)
深圳一考生
各位评委、各位: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有人说,民族精神如一缕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儿女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儿女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的长空,我们的热血会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指南录》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激情四处燃烧。突破时间的缚束,我的思绪会变得飘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母亲,是祖国,赋予了他们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的思想感情,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可曾想起“粒粒皆辛苦”,可曾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我们谈论学习为了什么时,可曾想过“为中华崛起而”的周总理?当我们高谈阔论军事之强时,可曾想到为国争光的钱学森?当我们高谈阔论科学发展之时,可曾想起航天英雄杨利伟呢?
是它——民族精神,让母亲美得无与伦比,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高歌母亲的伟大,高歌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特色点评
对于以情感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强调要化大为小,学会透过细小的事件展示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而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演讲者从“民族精神”这一大气的角度切入,可谓新意顿
生。开篇的一组排比句,比喻生动准确,语言气势恢宏;接着荡开一笔,将目光落到历史英雄身上,从热爱国家的文天祥,到忧国忧民的屈原,到笑对死亡的谭嗣同,无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文章事例丰富、情感充沛,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最后文章落笔于现实生活,将四位现代人物的行为用一组排比句引出,连用四问,直叩读者心扉,主题极为深刻。 跟踪训练
半命题作文:这里有______(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务必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看,难度不大,几乎生活中的故事都可作为写作素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先把题填好,如果来个“先文而后题”那就要陷入盲目作文了,有的考生作文后连题目都忘了填就更可笑了。文题“这里有”,首先明确了考生要选定自己生活的特定的环境、状况或特色。然后是确定题材。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一个词,这个词能恰当地概括自己确定的题材,反映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文题括号里所提供的词语都是社会上很时尚的,并且是中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你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最有内容可写的词语构思即可。当然也可以另选词语,要注意思想积极向上,着力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开笔作文时不能忘了,你填充的词语就是你全文的线索。
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出题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命题形式。
二、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作者。
半命题作文因其比全命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自由度更大,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半命题作文以后的命题趋势将是自由度更大,普遍性更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一)材料半命题作文
例1:2008年浙江嘉兴卷中考作文: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你以“第二次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例2:2008年贵州贵阳市中考作文: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积极追求开完美,何谓“完美”?词典上解释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其实每个人对完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叶完美的期望更是五彩缤纷。
请以“完美的 ”(如: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初中生活、人生、家庭、人格、答案、瞬间、谢幕、作品、建筑„„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l )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学校名和人名。
例3:2008年中考浙江杭州萧山区语文作文题一:
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无材料半命题作文
例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半命题作文: 的肩膀
例2:2008年山东淄博中考半命题作文: 其实很快乐
例3:2008年山东枣庄中考半命题作文: 在细微处
例4:四川山东德州半命题作文:我依然
例5:四川成都中考半命题作文:震撼我心灵的__________
例6:四川泸州作文:当________来临
例7:山东省半命题作文:在 中学到
例8:山东泰安半命题作文: 与
例9:山东东营半命题作文:我依然
例10:江西南昌半命题作文:有时,我也想
例11:湖南岳阳半命题作文: 需要
例12:湖南郴州半命题作文: 使我(们)
例13:苏州半命题作文:聆听_____
例14:湖北荆州 半命题作文:为了心中的
例15:内蒙古鄂尔多斯: 1、 站起来 ;2、______的日子
例16:四川攀枝花半命题作文 :找寻
例17:河北中考半命题作文:那一刻,我们
例18:广东厦门半命题作文: 真有趣
例19:2008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 1、“ 你误会了我”;2、 “ 和 ”
例20:2009年贵州贵阳市中考适应性半命题作文: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
四、半命题作文的选材与审题 、命题
半命题作文能补上一个好题目,不仅能使思路顺畅,加快作文速度,而且能使全文增色,提高作文质量。补题能思前想后,煞费一番苦心。那成功女神就会手捧鲜花向你走来。
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的自由度一般都比较大,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补题时,先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拟定完整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于“命题作文”。
因此,半命题作文的选材和审题实际就是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等完成命题而后作文的过程。
审题、命题时,在出题给定条件下,考生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调动自己全部的文化、生活、情感等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角度完成立意(确立写作主题)、命题。
2、选择自己最能够发挥特长(如表达方式、文章体裁等)的角度切入而完成命题,为自己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
3、命题切忌笼统、含糊不清,也力求避免空洞和“小题大做”——题目过大,尽量发挥“以小见大”的特点。
4、命题一定结合自己的立意,即写作的内容,思想感情,切忌“题文脱离”、“题文脱节”。
5、要合乎语法规则,不得有错误。
6、要考虑恰当的修辞方法,讲究文辞美。
完成命题后,就按照命题作文要求作文。(指导略)
五、半命题作文示例及思路点拨
例1: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真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这道题目补题的关键是把“触觉”伸向生活的其它领域,选出丰富多彩的材料来。可从家庭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种菜、养花、待客、烧菜、做饭等;可从学校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读书、演讲、办报等;可从社会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关心别人、XX公益活动(如植树、保护环境等);还可以从自己的修养和个性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宽容、忍耐、吃苦、谦让、尊老等等。如此去构思,把学会的内容具体、真实地写出,再适当兼以一些其它表达方式,写出的文章一定很精彩。
例2:请以“生活好比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再补足题目。(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书写认真工整。(4)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填入的内容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它直接概括了所写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即文章的主题。填完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生活”是本体,“好比”是喻词,喻体是要考生填的。填题时,要根据要求“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来思考,填好题,填妙题。如:“生活好比一首歌”、“生活好比爬大山”、“生活好比怪味豆”、“生活好比万花筒”等都是很好的题目。如果填成了“活好比快乐”、“生活好比学习”,则是读不通的怪题。
写作生活感悟类作文,在选材上不受任何限制,关键是选好自己亲生经历的事情,表现出独特的真情实感,以己心动人心,以己情动人情。做到这些,写出的文章就符合考题要求了。不过,要想出类拔萃,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写作时要化大为小,变抽象为具体,如:化为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等。
(2)最好写身边新近发生的、紧贴社会生活热点的事情,强调一个“新”字,悟出一个“理”字,突出一个“情”字。
(3)讲究方法。就本题而言,心理描写尤为重要,把生活感受从不同角度写详、写细、写深,用你的亲身经历,实际感受,去感动读者。
例3: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
这个题目一反贵阳市“用眼睛反映生活”的作文思路,转变角度“用耳朵感受生活”。出题人的目的虽然换了一个角度,但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现实、文化、生活、情感的积累、感悟等的要求仍然没有改变。
阅读题目条件,我们很轻易的就知道题眼就是“听到”。它概定了考生思维、写作的角度,必须是“用听觉”去“感受”,没有“听”
的内容,作文必然失败;作文得分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是否充分发挥了“听”的作用和功能。
找到题眼后,也不能忽略其他限制性条件:1、环境是“月光下”,不能是其他的;2、“听”的状态是“仿佛”——是自己最感触的、最真实的体验、感悟;3、“听”的人是“我”,既概定了是“我”对历史、现实、文化、生活、情感等的感悟,也概定了写作的“第一人称”特点及要求。
明确这些后,结合以上的“六点要求”,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就出来了。 (教师、学生互动——合作、探究——总结)
六、巩固训练
思考下列作文题目,完成命题,并选择其中之一作文。
1、 的 声音
2、 的声音
3、读
4、 的述说
5、我读懂了
6、我最欣赏
7、风雨中的
8、我好想
9、我感到
10、畅想
11、未来的
12、当我面对 的时候
13、那一幕,我难以
14、有 ,就有
15、那一刻,我体验到了
附录一:三种文章的基本要求
1、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六要素清楚;线索清楚,脉络清楚,且贯穿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思想健康;等。
2、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典型充分,与自己的观点一致;论证严密、准确、合理;结构合理恰当;正确的运用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语言或形象生动,或具体准确,通俗易懂;等。
3、说明文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说明对象;说明事物抓住失去的特征;说明顺序科学合理,符合事物的规律;说明方法正确恰当;语言准确,或平实,或生动;等
附录二:写好半命题作文
近两年来,半命题作文有上升趋势,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自由度还是较大。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思考试题中提供的词句
有些同学在考场作文时,为了抢时间,对题中提供的句子粗略一看,就匆忙填上词语,这样往往导致下笔作文时无话可写或写得不深刻。其实,我们应对试题所给的词句应仔细理解,想一想用什么词最恰当,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半命题有前补和后补两种情况,如“告别 ”和“ 也美丽”。“告别”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种解释:一是离别;二是辞行;三是表示哀悼。因此可选取其一写自己最有经历和体验等来进行构思成文,如“告别悲观”、“告别不是悲伤”等。
2、要确定写作范围,写作主旨
遇到半命题作文,要明确作文题的要求、内容与范围。然后去寻找自己写作上最拿手的材料,根据材料选择恰当的词补充完整题目。例如“享
受 ”,可以写具体的活动,如上课、体育、绘画等活动;可以选择抽象意义的精神活动,如快乐、生命等,经过一番思考,再从中选定一个进行作文。
3、拟题要从小着手,不要拘泥所给提示
中考中,有些半命题作文,给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词语,但有些词语较为常见或自己没有这些方面的经历,限制了自己的写作自由。这时,不要心急,应打开自己记忆仓库,搜寻一下还可以填上哪些词语,符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或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把这些词语与材料联系起来,再想一想是否对应,然后才确定所填的词,这样,才不至于写作空泛,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限制和开放的结合,是束缚与自由的统
一。这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选材范围,易于考生动笔,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写好半命题作文,看似容易,但要彰显个性,显示才情,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准确审题,立意求深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8年江西省中考作文试题“有时,我也想_________”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细读提示语,我们会发现:文题是要求考生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体验,是自我的“真情流露”,而且,这样的想法是“不曾付诸行动的”。其次是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制性词语。文题在“也”字上加了着重号,作了特别强调,“有时”“也”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该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如在紧张中,产生放松自己,获取自由的想法;在顺境产生,产生想经历一次磨砺自己的想法。准确审题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审题要
求?是否正确鲜明?是否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应该继续寻求更佳的立意角度。只有这样,你的文章的立意才会正确鲜明,才会高远而独特深刻。 二、 精心补题,材料求新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我们应打破惯有的思维顶事,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进行补题,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同学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能独树一帜。如湖南益阳2007年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_________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巧妙补题,以新颖取胜。 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另辟蹊径,在材料的“新”上下工夫,它会让你的作文格外引人注目。 三、 精选文体,形式求新
为了方便学生,中考作文大多要求“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我们还是要按各类文体的特征和要求去作文。是记叙文就要有必要的记叙要素;是议论文就要观点明确,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文体杂糅。作为考生必须有文体意识,
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作文。在文体上我们不妨尝试创新,来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与才情。比如“有时,我也想___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可以在写作时以书信的形式告诉父母——有时,我也想摆脱束缚;以节目访谈的形式邀请动物嘉宾畅谈——有时,我也想地球没有人类,表现环保的主题;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自我的感情体验——有时,我也想学习退步等。还有题记小标式、剧本式、童话式、寓言式、演讲稿等作文形式都可以成为创新之翼,助你的作文飞翔在高分的蓝天上。 四、 挥洒才情,表达求新
在中考作文中,“表达优美、富有个性”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其具体表现在:雅词丰富、句式灵活、修辞生动、首尾精致、段落优美、表达流畅。为此,考生可以凭借积累和才情,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见长,以文采取胜;灵活的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活化用,巧展才情,提升文章的品位。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借鉴名篇佳作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在模仿之中进行再创造,以此来提高自我表达的技巧。并且还要善于巧妙运用新近积累的精美词汇、流行用语以及精巧句式,以此来优化自我语言的表达。只有表达灵动,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行,让自我真情与思想流淌于字里行间,闪耀夺目的光彩!
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且看2008年全国各地部分中考半命题作文:
1、苏州:聆听 ______
2、山东威海:______的肩膀
3、湖南岳阳:______需要______
4、山东枣庄:______在细微处
5、贵阳:完美的______
写作点拨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文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已给的题目部分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这样,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 有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规定了取材的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
(二)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如“坦然看”(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命题者在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比如“告别”(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运用修辞手法
如“是”(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运用组合
如“沐浴在”这个作文题.有考生就将英语单词组合于题目中成“沐浴在English中”.新颖别致。再如,“的背后”(湖北仙桃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运用组合的方法.以“2〉5的背后”为题,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令人拍案叫绝。
真题回放
作文题目:让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2006
年广东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文题诠释
要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审题主题求新。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走进”与“心灵”做文章。“走进”是方式,是手段;“心灵”是根本,是归宿。“走进”是出彩的关键,“心灵”是写作的基础,可以说任何美好的美德与精神,都可以成为下笔的素材,考生可以从试题的提示语入笔,也可以透过提示语后面的省略号寻找更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颖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作文只是对某种美德的简单赞美,而对渴望的美德缺少讲述的过程,内容就会偏离题意。
二是细腻描写情感求真。用什么方式才能让美好的品德与精神“走进心灵”呢?这是文章能不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将情感放在波澜曲折的情节里就很巧,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哪会看见彩虹,也许正是由于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坷与不幸,经历了失败与困苦,自己对某种美德的渴望与追求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也可以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景物来表露自我心迹。不过,不管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做文章,是很重要的。
三是善用修辞语言求美。写情感类的文章,不少考生往往重视了心理的刻划,忽视了语言的雕琢,以致内容充实而语言难以出众,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比喻与排比的手法来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可以借用诗词或典故来增添底蕴,做到了这点,你的文章自然就文质兼美了。 考场佳作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演讲稿)
深圳一考生
各位评委、各位: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有人说,民族精神如一缕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儿女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儿女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的长空,我们的热血会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指南录》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激情四处燃烧。突破时间的缚束,我的思绪会变得飘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母亲,是祖国,赋予了他们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的思想感情,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可曾想起“粒粒皆辛苦”,可曾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我们谈论学习为了什么时,可曾想过“为中华崛起而”的周总理?当我们高谈阔论军事之强时,可曾想到为国争光的钱学森?当我们高谈阔论科学发展之时,可曾想起航天英雄杨利伟呢?
是它——民族精神,让母亲美得无与伦比,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高歌母亲的伟大,高歌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特色点评
对于以情感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强调要化大为小,学会透过细小的事件展示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而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演讲者从“民族精神”这一大气的角度切入,可谓新意顿
生。开篇的一组排比句,比喻生动准确,语言气势恢宏;接着荡开一笔,将目光落到历史英雄身上,从热爱国家的文天祥,到忧国忧民的屈原,到笑对死亡的谭嗣同,无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文章事例丰富、情感充沛,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最后文章落笔于现实生活,将四位现代人物的行为用一组排比句引出,连用四问,直叩读者心扉,主题极为深刻。 跟踪训练
半命题作文:这里有______(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务必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看,难度不大,几乎生活中的故事都可作为写作素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先把题填好,如果来个“先文而后题”那就要陷入盲目作文了,有的考生作文后连题目都忘了填就更可笑了。文题“这里有”,首先明确了考生要选定自己生活的特定的环境、状况或特色。然后是确定题材。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一个词,这个词能恰当地概括自己确定的题材,反映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文题括号里所提供的词语都是社会上很时尚的,并且是中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你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最有内容可写的词语构思即可。当然也可以另选词语,要注意思想积极向上,着力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开笔作文时不能忘了,你填充的词语就是你全文的线索。
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出题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命题形式。
二、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作者。
半命题作文因其比全命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自由度更大,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半命题作文以后的命题趋势将是自由度更大,普遍性更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一)材料半命题作文
例1:2008年浙江嘉兴卷中考作文: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你以“第二次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例2:2008年贵州贵阳市中考作文: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积极追求开完美,何谓“完美”?词典上解释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其实每个人对完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叶完美的期望更是五彩缤纷。
请以“完美的 ”(如: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初中生活、人生、家庭、人格、答案、瞬间、谢幕、作品、建筑„„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l )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学校名和人名。
例3:2008年中考浙江杭州萧山区语文作文题一:
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无材料半命题作文
例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半命题作文: 的肩膀
例2:2008年山东淄博中考半命题作文: 其实很快乐
例3:2008年山东枣庄中考半命题作文: 在细微处
例4:四川山东德州半命题作文:我依然
例5:四川成都中考半命题作文:震撼我心灵的__________
例6:四川泸州作文:当________来临
例7:山东省半命题作文:在 中学到
例8:山东泰安半命题作文: 与
例9:山东东营半命题作文:我依然
例10:江西南昌半命题作文:有时,我也想
例11:湖南岳阳半命题作文: 需要
例12:湖南郴州半命题作文: 使我(们)
例13:苏州半命题作文:聆听_____
例14:湖北荆州 半命题作文:为了心中的
例15:内蒙古鄂尔多斯: 1、 站起来 ;2、______的日子
例16:四川攀枝花半命题作文 :找寻
例17:河北中考半命题作文:那一刻,我们
例18:广东厦门半命题作文: 真有趣
例19:2008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 1、“ 你误会了我”;2、 “ 和 ”
例20:2009年贵州贵阳市中考适应性半命题作文: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
四、半命题作文的选材与审题 、命题
半命题作文能补上一个好题目,不仅能使思路顺畅,加快作文速度,而且能使全文增色,提高作文质量。补题能思前想后,煞费一番苦心。那成功女神就会手捧鲜花向你走来。
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的自由度一般都比较大,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补题时,先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拟定完整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于“命题作文”。
因此,半命题作文的选材和审题实际就是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等完成命题而后作文的过程。
审题、命题时,在出题给定条件下,考生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调动自己全部的文化、生活、情感等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角度完成立意(确立写作主题)、命题。
2、选择自己最能够发挥特长(如表达方式、文章体裁等)的角度切入而完成命题,为自己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
3、命题切忌笼统、含糊不清,也力求避免空洞和“小题大做”——题目过大,尽量发挥“以小见大”的特点。
4、命题一定结合自己的立意,即写作的内容,思想感情,切忌“题文脱离”、“题文脱节”。
5、要合乎语法规则,不得有错误。
6、要考虑恰当的修辞方法,讲究文辞美。
完成命题后,就按照命题作文要求作文。(指导略)
五、半命题作文示例及思路点拨
例1: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真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这道题目补题的关键是把“触觉”伸向生活的其它领域,选出丰富多彩的材料来。可从家庭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种菜、养花、待客、烧菜、做饭等;可从学校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读书、演讲、办报等;可从社会生活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关心别人、XX公益活动(如植树、保护环境等);还可以从自己的修养和个性方面去考虑,选出学会宽容、忍耐、吃苦、谦让、尊老等等。如此去构思,把学会的内容具体、真实地写出,再适当兼以一些其它表达方式,写出的文章一定很精彩。
例2:请以“生活好比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再补足题目。(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书写认真工整。(4)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填入的内容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它直接概括了所写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即文章的主题。填完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生活”是本体,“好比”是喻词,喻体是要考生填的。填题时,要根据要求“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来思考,填好题,填妙题。如:“生活好比一首歌”、“生活好比爬大山”、“生活好比怪味豆”、“生活好比万花筒”等都是很好的题目。如果填成了“活好比快乐”、“生活好比学习”,则是读不通的怪题。
写作生活感悟类作文,在选材上不受任何限制,关键是选好自己亲生经历的事情,表现出独特的真情实感,以己心动人心,以己情动人情。做到这些,写出的文章就符合考题要求了。不过,要想出类拔萃,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写作时要化大为小,变抽象为具体,如:化为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等。
(2)最好写身边新近发生的、紧贴社会生活热点的事情,强调一个“新”字,悟出一个“理”字,突出一个“情”字。
(3)讲究方法。就本题而言,心理描写尤为重要,把生活感受从不同角度写详、写细、写深,用你的亲身经历,实际感受,去感动读者。
例3: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
这个题目一反贵阳市“用眼睛反映生活”的作文思路,转变角度“用耳朵感受生活”。出题人的目的虽然换了一个角度,但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现实、文化、生活、情感的积累、感悟等的要求仍然没有改变。
阅读题目条件,我们很轻易的就知道题眼就是“听到”。它概定了考生思维、写作的角度,必须是“用听觉”去“感受”,没有“听”
的内容,作文必然失败;作文得分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是否充分发挥了“听”的作用和功能。
找到题眼后,也不能忽略其他限制性条件:1、环境是“月光下”,不能是其他的;2、“听”的状态是“仿佛”——是自己最感触的、最真实的体验、感悟;3、“听”的人是“我”,既概定了是“我”对历史、现实、文化、生活、情感等的感悟,也概定了写作的“第一人称”特点及要求。
明确这些后,结合以上的“六点要求”,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就出来了。 (教师、学生互动——合作、探究——总结)
六、巩固训练
思考下列作文题目,完成命题,并选择其中之一作文。
1、 的 声音
2、 的声音
3、读
4、 的述说
5、我读懂了
6、我最欣赏
7、风雨中的
8、我好想
9、我感到
10、畅想
11、未来的
12、当我面对 的时候
13、那一幕,我难以
14、有 ,就有
15、那一刻,我体验到了
附录一:三种文章的基本要求
1、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六要素清楚;线索清楚,脉络清楚,且贯穿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思想健康;等。
2、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典型充分,与自己的观点一致;论证严密、准确、合理;结构合理恰当;正确的运用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语言或形象生动,或具体准确,通俗易懂;等。
3、说明文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说明对象;说明事物抓住失去的特征;说明顺序科学合理,符合事物的规律;说明方法正确恰当;语言准确,或平实,或生动;等
附录二:写好半命题作文
近两年来,半命题作文有上升趋势,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自由度还是较大。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思考试题中提供的词句
有些同学在考场作文时,为了抢时间,对题中提供的句子粗略一看,就匆忙填上词语,这样往往导致下笔作文时无话可写或写得不深刻。其实,我们应对试题所给的词句应仔细理解,想一想用什么词最恰当,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半命题有前补和后补两种情况,如“告别 ”和“ 也美丽”。“告别”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种解释:一是离别;二是辞行;三是表示哀悼。因此可选取其一写自己最有经历和体验等来进行构思成文,如“告别悲观”、“告别不是悲伤”等。
2、要确定写作范围,写作主旨
遇到半命题作文,要明确作文题的要求、内容与范围。然后去寻找自己写作上最拿手的材料,根据材料选择恰当的词补充完整题目。例如“享
受 ”,可以写具体的活动,如上课、体育、绘画等活动;可以选择抽象意义的精神活动,如快乐、生命等,经过一番思考,再从中选定一个进行作文。
3、拟题要从小着手,不要拘泥所给提示
中考中,有些半命题作文,给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词语,但有些词语较为常见或自己没有这些方面的经历,限制了自己的写作自由。这时,不要心急,应打开自己记忆仓库,搜寻一下还可以填上哪些词语,符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或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把这些词语与材料联系起来,再想一想是否对应,然后才确定所填的词,这样,才不至于写作空泛,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