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21 第 1 02年 期  ( 总第 19期 ) 9  广西社 会 科学 GUAN GXIS   HEHUIKE E   XU  NO. . 01   01 2 2( u l i l, O.9 ) C mua v y N 19   te[ 文献编码 ] o:0 36 /. s.04— 9 7 2 1 . 105 di1 .9 9ji n 10 6 1.0 2 O . 1  s论“ 历史决 定论 ” 的贫 困 胡沫  。 赵凯荣 (. 1武汉 大学哲 学学 院 , 北 湖 武汉 40 7 ;. 30 22 武汉 工业 学 院思政课 部 , 湖北 武汉 40 2   30 3)[ 摘要]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 内 ,   容 针对各种历 史非决定论的诘难 , 人们在捍卫马克思  历史决定论的科 学性 时, 实际上又使原本不贫困的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陷入 了另一种形式的“ 决定论的贫困”  , 即在 辩护 中, 马克 思历 史决定论被 抽 离了具体 的生成 过程 、 史 的丰 富性 和 本体 论承 蕴 而沦 落为 充 满谱 系风  历险 、 象思辨和 现 象学直观 的 贫 困。 抽  [ 关键词] 唯物 史观历史决定论贫困  [ 中图分类号] B 【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6 1 (02 0 — 04 0    04— 97 2 1) 1 06 — 6在 历 史 决定 论 的讨 论 中, 有个 东西 始 终 是 混 淆 论 的说 明。这 个 理 由是说 不 通 的 , 为它 忽 视 了 一  因 个基 本事 实 : 无论 是 历史 决 定 论 自身 发 展 过程 还 是 的, 那就是唯物史观与历史决定论之间的关 系问题,   它们往往被理解 为同一个概念 , 根据各 自表述习惯  和需要可 以随时替换表达 。这种混淆妨碍 了人们理  解马克思唯物史 观的全部 内涵 , 使人们在捍卫马克  思历 史决 定论 而批 判 各 种 非 决 定 论 的 同 时 , 往 不  往 由 自主地认同了各种非决定论思想而承认马克思历  史决定论需要“ 修补” 或增添新 的内涵, 如认为马克  思历史决定论是因果决定论 , 也是统计决定论 、 系统  决 定论 、 社会 相 对 论 ; 辩 证 决定 论 , 是 历 史 合 力  是 也 论、 历史过程论 、 历史生成论 , 等等。这时 , 要批判 的   对象却变成 了可 以认 同的对象 , 而要捍卫 的对象却  变 成 了应 修 正 的对 象 , 终 , 最 马克 思 唯 物史 观 的全 部  内涵被剥离 ,历史决定论 ” “ 不再是马克思的历史决  定论 ,历史决定论” “ 成为贫困。   历 史决定 论 的 生成 过 程 与 “ 史 决 定 论 ” 历 的 一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发展历程 , 他们都经过了不同 形态 的历 史决 定 论 , 一 个 由唯 心 主 义 历 史决 定 论  有 向唯物 主义历 史决定 论 的转 化 和提 升过 程 。这 种 理  解无 疑是 将历史 上 承担各 种决 定论 缺 陷 的责 任 推 给  了马克 思 。   历史 决定 论是 一种 承认 历 史 过程 是 受 历史 因果  性、 历史规 律 性 和 历 史 必 然性 决 定 的理 论 学 说 。在  人 类思想 史上 , 历史 决定论 经 历 了一 个 发展 过 程 , 即 从神学历史决定论 ( 历史宿命论 ) 人性历史决定论  、 ( 机械历 史决定 论 ) 理性 历史决 定论 ( 、 唯心 主义历 史  决 定论 ) 到马 克思 历史 决 定论 ( 唯物 辩 证 决 定论 ) 演  进 的过 程 。 维 科 是 严 格 意 义 上 的历 史 哲 学 的开 创  者 。他把人类历史 的中心从神移向人类本 身, 并从  人性的角度 肯定 了历史规律的存在 。在维科看来 ,  历 史有 自己的规 律 , 人是 历史 的创造 者 , 完 全能 够  人 认 识 自己创 造 的历 史 , 本 不 需 要 上 帝 的启 示 。但  根 是, 维科 对 历史 规 律 的认 识 并 未 达 到 唯物 主义 的理  解 , 在宣 布 “ 他 人类创 造历 史” 同时 , 的 又陷 入 了二律 、谱 系风 险 有人认为历史决定论就是唯物史观 的别名 , 理  由是在马克思之前不存在任何形式 的历史决定论 ,   只有唯物史观才从整体上对社会运动真正作 出决定 [ 收稿 日期]0 1 0 — 5 2 1 — 7 0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 目(0 J70 1 ) 1Y A 10 6  [ 作者简介] g(99 ) 男, 胡- 1 一 , 湖北荆门人, 6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赵凯荣(92 ) 男, 16 一 , 内蒙古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6   4论“ 史决 定论 ” 历 的贫 困 背反——提 出“ 上帝创造 自然 ” 最终未能摆脱神学  , 历史决定论 。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则看 到了   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注意到二者 的区别。   在 黑格 尔看 来 , 自然是绝 对 理性 在 空 间 中的展 开 , 历  史则是绝对理性 在时间中的展 开 , 存在于人类历史  之前的绝对理性 是历史 的真正主宰 , 人仅仅是绝对 理 性 自我 实现 的手 段和 工具 。黑格 尔 把 人 性历 史 决 唯物史观的诞 生使历史决定论不仅走 向了科学 , 而  且具 有 了意识 形 态属 性 , 即马 克思 历 史 决 定 论 既 是  科学问题式 的, 也是意识形态规范式的。正是这种  科学与哲学 、 实证与批判、 历史与逻辑、 历史辩证法 与一般唯物主义、 经济与政治的完美结合 , 使马克思  历史决定论 在波普 那里成 了迄 今为止理论 中最纯 粹、 影响最广泛因而最为危险的“ 历史决定论形式 ”  , 从而激起了各种历史非决定论的诘难。   这样 来 看 , 马克 思 的 唯物 史 观 是 不 能仅 仅 理 解  为历史决定论 的。一方 面, 历史决定论本身充满歧  义, 在歧义的阐释 中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实历史维  度被遮蔽 。历史决定论 的歧义不是人类历史本身导  致的( 因为历史 本 身没有 逻辑 纷 争 , 它总 是 以原 因 和 结 果 、 然性 和偶 然性 为逻 辑 自洽 ) 而 是 马克思 、 必 , 恩 定论从形而上学 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 , 使历史决定论  获得了辩证性质 , 但是 , 历史规律在他那里是外在的  规定而不是历史 自身生成的 , 这种历史决定论本质  上是客观唯心主义 的。剥去黑格尔历史决定论的神  秘外衣 , 从历史 的真正主体——现实人的存在及其  发 展 过程 出 发 去 揭 示 历 史 运 动 的 规 律 及 其 特 殊 性 ,  历史 哲学 由抽 象 的思辨 形 而上 学转 向“ 门唯一 ” 一 的  历史 科学 , 史 获 得 了 实证 性 和 现 实 性 。完 成 这 一  历格斯的后人们在各 自立场上的区隔而表现为理解上 的对立所 导 致 的。一个 重要 理 解差 异 是 各种 正 统 的  马 克思 主义 者忽视 了马克思 唯 物史 观 创 立 的双 重维  度L : 3 一是 为 了抵 御 各 种 唯心 史 观 片 面 夸 大历 史 进    J任务的 , 正是马克思。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全部  意义就在于 , 他确认 了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 , 而  人 的实践 活 动规 律就是 历 史规 律 ,历 史 不过 是 追 去  “ 着 自己 目的的 人 的 活 动 而 已 ”l l 。但 是 马 克思 的 历  j 史决定论也有一个 由唯心主义 向唯物主义 的转化过  程。因为马克思 并非天生的历 史决 定论者 , 经历  他 了从理性历史决定论、 人性历史决定论 向唯物 主义  的历史演进 , 在理论形态的更迭 中, 实现了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质的飞跃 【 。马克思从大学时代法哲  2   J程 中主观随意性 的做法 , 必须借鉴 自然科学的普遍  化的方法 , 尽可能排除历史 的偶然性和具体性 , 而抽  象出和揭示出历史活动中一些最普遍 的规律性的东  西; 二是 为 了 防止 把 历 史 僵 化 为 排 斥 人 的创 造 性 活  动的 自 然进程 , 下一步还必须在普遍性规律 的基础  上, 重新 回到历史本身 中不 同于 自然活动的特殊规  定性 , 回到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使唯物  史观真正围绕着人 的实践活动而建立 和丰富起来。   马 克思 、 恩格 斯 当年 为 了反 对 唯 心 史 观 的需 要 而致 学研究到《 莱茵报》 时期 , 是其理性历史决定论的形  成时 期 。在这 一 时期 , 克 思 把 理 性 推 向 了 至 尊 的  马地位 , 主张理性是 国家法的本源和动力 , 是判定国家  和法是否合理 的唯一尺度 。从《 莱茵报》 14 到《 84年 力于第一重维度的解决上。正如恩格斯所说 : 青年  “ 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 , 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 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 的论敌 时, 常常不  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 的主要原则 , 并且不是始终都  有时间、 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 以应有 的重 视 。  可 见 , 全 部 唯 物 史 观 简 单化 和  ” 把经济学哲学手稿》 时期 , 是其人性历史决定论 的形成  和发展时期 。这 一时期 , 马克思从对黑格尔 国家和 法的批判转 向市 民社会 , 由市 民社会深入 到异化  再 劳动 , 异化 劳 动 出发 , 人 的本 质 作 为判 定 社 会 制  从 把 度合理与否的依据 , 把历史规律看成是人 的本 质异  化 和复 归 的规 律 , 真 实 的历 史 变成 了人 的本 质 的  使 倒影 , 形成了人性历史决定论。从《 于费尔巴哈的  关 提纲》 开始 , 马克思进人 了全面创立 唯物主义历史决  定论的新时期 。他彻底摆脱 了费尔巴哈人性历史决  定论的束缚 , 创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 为生产点 , 以历  史规律为主 旨, 以历史 主客体 的交互作用为历史规  律 实 现方式 的科学 的历 史决 定论 。   科学的历史决定论是 由历史 唯物 主义创立 的,  抽象化为历史决定论并不是马克思 、 恩格斯 的初衷 ,   他们的初衷是进一步完成唯物史观的第二个历史维  度 的建构。可是 , 后来应 当对唯物史 观的简单化 和 抽象化理解负责 的第二 国际、 第三 国际理论家以及  许多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  确立的路径上把唯物史观推 向前进 , 回到人类历史 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相反 , 把马克思恩格斯 已经完成  的第一重维度视做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的唯一任务 ,  把经济因素的普遍性 和必然性维度推 向极端 , 从而 6  5广 西社 会科 学2 1 .  02 1堵 塞 了历史 的丰 富性 和复杂 性 的来 临路 径 。正统 马  克思 主义者 的“ 忽 ” 遮蔽 的第二 个历 史维 度最 终  疏 所都 会走 向科 学 的历史 决 定 论 , 总是 走 向历 史 相 对  而 论, 历史 成 为 碎 片或 折 中 。将 马克 思 的社 会 发 展 理  论 理解 为社 会相对 论 而不理 解为容 易成 为“ 嘲笑 ” 靶  子 的历 史决 定 论 , 似 克 服 了各种 论 敌诘 难 马 克 思  看 历史决 定论 的 “ 陷 ” 缺 问题 根 源 , 实 这 种 理解 也 不  其 是 问题 的解 决 , 反 是 对 马 克 思 历史 决 定 论 思 想 的  相成了各种马克思主义的论敌们所青睐的反击理由。   另一方面 , 即使历史决定论没有歧义和风险, 马  克思 的唯 物史 观 也 不 能 全 部概 括 为 历 史 决 定 论 , 因  为那样会混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如  果历史决定论不再充满歧义和风险的话 , 么在 唯  那物史 观产 生 以前 的一 切 历 史 观 , 本 上 都 可 以看 做  基 历史 决定 论 , 这些 历 史 决 定 论 是 与 马 克 思 的 唯 物  而不自 信所导致的。因为它是 以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   查漏 补缺 为前提 的 , 就是 说 , 也 这种 观 点 已经 承认 了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不足的, 在波普的历史非决 定论 诘难 面前 已经失 去 了抗辩 力 。正 是 失去 了抗 辩  力, 无法 回答历 史发 展 的偶 然 性现 象 , 是需 要 以相  于 对论 去弥 补和 “ 完善 ”  。 只有 马克 思 的科 学历史 主 义 才走 向了科 学 的历  史 决定论 , 避免 了历 史 的思 辨 属性 , 现 了历 史 主 义  实 与 历史决 定 论 的完美 结 合 。正 因为 如 此 , 普把 马  波史观格格 不入 的, 马克思对此 持坚决 的批 判态度 :   “ 鲁东先 生用 自己头脑 中奇妙 的运动 , 替 了 由于  蒲 代 人们既得的生产力和他们的不再为此种生产力相适 应 的社会 关 系相互 冲突 而产 生 的伟 大历 史 运 动 ……  历 史是 由学 者 , 由有 本 事从 上 帝 那 里 窃 取 隐 秘 思  即 想 的人们 创造 的 。  如果把 全部 唯物 史 观说 成是 历  ”5   史 决定论 , 是 忽 视 了历 史 唯 物 主义 与历 史 决 定 论  就 之 间 的本 质 区别 。这 样 , 客 观 上 就 会 导 致 西 方 一  在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当做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 主义加  以攻击。实际上 , 波普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历史主义  的, 而是 反对 马克 思 这 种 特 殊 类 型 的历 史 主 义 。因  为马克 思 的历 史 主义实 现 了与历 史决 定 论 的完 美 结 合, 既避 免 了历史相 对 主义又 避 免 了机 械决 定 论 , 从  而克服 了历 史 主义 的 内在 矛 盾 困扰 。这 一 点 , 普  波 是敏锐 的 。因为 马克思 的历 史 主义 解决 了一 般历 史  主义 的 内在 矛盾 困扰 , 没有走 向历 史相 对 论 , 没有 将  人类历 史 引 向非 本 质 主 义 和折 中 , 而是 通 过 世 界 历  史理论 走 向了人类 社会 历史 。波普 也 正是看 到 了马  克思 历史 主义 的完 美 性 和 无懈 可 击 , 以有 意 选 择  所 了“ iois 而不 是“ ioi 一词 来 称 呼马 克思  hs r i t c m” hs rm” ts 的历 史 主义 , 为 在 波普 看 来 , 有 “ ioii 一  因 只 hs r s t c m” 词才 能把 马克思 的历 史 主义扭 曲 为容 易 引起 歧 义 的 些学者把历史决定论等同于全部唯物史观的后果 ,   从而马克思的科学历史决定论成为他们攻击一切历  史 决定 论 的替罪羊 。当波普 说 马克 思 主义 是 迄今 为 止理论 中最 纯粹 、 响最 广泛 因而最 为危 险 的 “ 史  影 历 决 定论 形 式 ” , 已 经 混 淆 了唯 物 史 观 和 唯 心 史  时 他观, 这种“ 历史决定论” 理所当然地成了他嘲笑 的“ 贫 困” 。而人们 在捍 卫马 克思 唯物 史 观时 , 往往 将 唯物  史观辩 护 为是 历 史 决 定 论 与 历史 选 择 论 的统 一 、 历 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 线性决定论 与非线  性决定论的统一 、 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等等。实  际上, 这种 辩 护 和 捍卫 是 以承 认 马 克 思 历 史 决定 论 的贫 困为 前提 的 , 仅如此 , 把 马克 思 的历 史 决定  不 还论由规律层面的规范 降格为现象层面的描述 , 为  认 历史决定论只是一种历史合力论或历史过程论 , 使  历 史逐渐 走 向 了非本 质 和折 中 。   二、 历史 决定 论 的 实践 性 与 “ 史 决 定 论 ” 历 的思 辨 性 历史决定论 。波普是通过否定马克思这种特殊类型  的历 史 主义这个 中间环节 而达 到 了否 定 马克 思 历史 唯 物主义 这个 新 世 界 观 的 目的 , 个 中间 环 节 就是  这历史 决定 论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 ,   是历史主义的实证科学 。从历史 主义角度理解马克  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并不必然走 向历史决定论 , 相反  可 以得 出社 会相 对论 原理 。 因为历 史 主 义是 一 种把 一从 这点来 看 , 克 思 的 唯 物 史 观 就 已 经 不 是 一  马 般的历史主义 了, 更不是简单的历史决定论 , 而是 以  历史决定论为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 , 以历史决定论  这个中间环节来揭示实现市 民社会历史 向人类社会 历史 发展 的规 律 。所 以 , 我们 反 对 马克 思 的唯 物 史  观或 历史 唯物 主义 就 是 历 史 决定 论 这 个 独 断 , 史  历 决定 论在 马 克思 那 里 只是 一 个 中间环 节 , 克思 历  马切都看做历史 、 把一切都 历史化 的做法 。它的对 立 面既可 以是 自然 主义 , 也可 以是本 质 主义 ; 它既 可 以是一个实体概念 , 也可 以是一个 方法概念。而在  历史决定论 的发展史上 , 从历史主义出发并不经常 6  6史观的实质并非所谓经济永恒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历  史过程 的 “ 济 决 定论 ”, 是关 于现 代性 的经 济 必  经 而论“ 史决 定论 ” 历 的贫 困 然 王 国支 配性 或不 平衡 性发 展 问题 的社 会 历 史辩 证 会 的一般 状态 ,而是 应 当超 越 和扬 弃 的分 裂 的或 异  化 的“ 类社会 的史 前 时期 ” 人 。正 是 由于这 个 “ 时  暂法, 是经济支配论 , 即为了说 明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必  然王国的支配性发展或不平衡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  种 暂 时现 象 ( 化 现 象 ) 而非 永 恒 的历 史 规 律 。人  物 , 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最大的误解莫过于将其简化  为一种“ 经济决定论 ” 这种简化与人们对 马克思 的  , “ 第二个伟大发 现 ( 剩余价值学说 ) 的哲学意义缺  ”乏 深 刻理解 有 关 。  的社会生活秩序” 存在着对人 的分裂和异化 , 因而马 克思从 中彰显 出 了社 会 主义 的现 实性 和科 学 性 , 由  “ 于这些 发 现 , 会 主义变 成 了科 学 ”8,现代 科学 社  社 _ “   J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 的”9 l 。马克    J思哲 学是 面 向全 人 类 的 , 历史 决 定 论 不 仅 不 是 马 克  思所要 揭 示 的最 终 规律 , 相反 , 是 马 克思 为 了揭 示  它 现实 的人 的发展 和人类历 史发 展规 律这个 “ 明” 澄 而  要扬弃 的“ 蔽 ” 节 。也 就 是 说 , 克思 的历 史 决  去 环 马马克思一生所完成 的两个伟大发现实际上是哲  学与经济学的创造性结合而不是认识论 的断裂。与  第一个伟大发现相 比, 第二个伟大发现的独特意义  绝不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 运用 , 而是一种哲学方 向   的转折。也就是说 , 人们 传统上对 马克思一生两个 巨大 发现 的 理 解 是 阉 割式 的 , 本 没 有 理 解 哲 学 与  根定论不仅是内容上 的规律本体论意义的揭示 , 更是  方法论意义上的中间环节 , 正是通过这个中间环节 ,  马克 思 的唯物史 观 由规律 发 现最 终 完成 了 向历 史 唯  物主义 的哲 学理 论 转换 。  经济学创造 性结合 在马克思 那里 的历史辩证 法意  义, 要么把两个发现理解为两个毫不相关 的独立 的  理论实体 , 要么把第二个发现降格归属于第一个发  现 的具体运用。不管哪种情况 , 都遗失 了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 学说在马克思那 里的本体论 建构 , 这种  遗 失 是 以忽视 马克 思 的哲学 转 向为 前提 的。 即 由唯 唯物史观有历史决定论思 想 , 但不能简单地归  结为历史决定论 。如果把历史 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这  点, 不仅用逻辑“ 裁剪” 了历史 , 使历史失去了丰富 一的 内涵 , 而且也 遮蔽 了现 实 的个人 的发 展 , 容易 成 为  论敌的刻意攻击对象 。历史决定论只是在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对立 的维度上对唯物史观的抽象 界定 ,   是为了反对唯心史观的需要而把历史实在高度抽象  把握 , 因为在唯心史观看来 ,整个历史发展都归结  “ 为历史发展进程在 ‘ 当代所有的哲学家和理论家 ’ 的  头脑中形成的理论抽象 ” 。 H。 。历史决定论在 唯物史  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它也  只是 唯物 史 观 的 一 个 根 本 观 点 而不 是 全 部 历 史 内  涵 , 果把 全部 的唯 物史 观归 结 为这 一 观点 , 会 陷  如 就物史观的发现到剩余 价值 学说 的发现 , 马克思完成  了从 一般 唯 物 主义 发 现 转 向辩 证 的历 史 批 判 。 “ 马 克思完成 ‘ 第二个伟大发现 ’ 的重要前提之一是 , 他  实现了经济社会 观念 的一 次重要转换 , 即从一般唯  物 主 义地认 为 , 质 经 济 生 活 是 全 部 社 会 生 活 的永  物恒 基 础—— 前 提 和最 终 发 展 动 力 机 制 , 辩 证 历 史  到 地 确认 , 由资 本 主 义 所 开 创 的发 达 的 市 场 经 济 社 会  形 态无 非是 人 类历史 上 暂 时 出现 的一 种 盲 目必 然 性  居 支配 地位 的社 会生 活 秩序 。 _ 马克思 的历史 观 与  ”6  辩证法 的革命 意义 , 与其说是它发现了经济对于整  个社会发展所具有 的永恒 的最终 的决定 意义 , 倒不  如说它揭示 了经济在 现代社会生 活中的历史性 、 总 体性 、 支配 性影 响功 能 。   正 是在 这个 意义 上 , 马克 思在 针 对 “ 济 的社 会  经 形态” 这种 分裂 的 或异 化 的“ 类 社会 的 史前 时期 ” 人   提 出的“ 四形 态 ” 基础 上 , 向人 类 社会 提 出 了“ 阶  面 三入 以偏概全 , 把历史过程简单化、 逻辑化 的愚蠢 。恩  格 斯显 然是 不 同 意把 唯物 史 观 这样 简单 地 作 “ 历史  决 定论 ” 的解 释 的 , 他说 : 根 据 唯 物史 观 , 史 过 程  “ 历 中的决定性 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  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 比这更多的  东 西 。如果 有 人 在 这 里 加 以歪 曲 , 经 济 因 素 是 唯  说一决定 性 因素 , 么他 就 是 把 这 个 命 题 变成 毫无 内  那三 、 史决 定 论 的本 体 论 承 蕴与 “ 史 决定 论 ” 历 历  容 的、 抽象 的 、 诞无稽 的空话 。 _ 荒 ”l   的现 象学直 观  历 史决定 论 应该是 马 克思 唯物 史 观 的逻 辑 出发 段” 学说 。“ 大体说来 , 亚细亚 的、 古代 的、 封建的和  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 的社会形  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 的生产关 系是社会生  产 过程 的最 后一个 对 抗形 式 … …人类 社 会 的史 前 时  期就 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 也就是说 , ”   完全服  从 于经济决定论的“ 经济的社会形态” 并不是人类社 点和理论支撑点 , 是全部唯物史观使历史决定论在 马克思那里得到了科学解 释, 而不是历史决定论使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得到了全部说明。唯物史观的历  史决定论克服了各种决定论特别是机械决定论 的缺 6  7广 西社会 科学2 1 .  021陷, 它不是 简单 地把 自然 规律 当成历 史 规 律 , 而是 把  历 史决定 论 放 在 唯物 史 观 的科 学 基 础 上 , 到 了社  找 会 历史领 域 中 的决 定 性 的物 质 因素 , 而 把 唯 物 主  从 义 的历史 决定 论原 则贯 彻到 底 。关 于 唯物 史 观基 本  思 想 的理解存 在 的混乱 并不 是 马克 思恩 格 斯 本人 所  预设的, 而是 被各种 论 敌所歪 曲和 曲解 的 , 种歪 曲  这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或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   在 前者 的意 义 上 , 史 唯 物 主 义是 马克 思 的唯 物 主  历 义 的世 界观 。在 后 者 的意 义 上 , 史 唯 物 主 义 只 是  历马克思 的 唯物 主义 的历 史 观 。 _ ”l 克 思 哲 学 的 旨   马趣并不在于构建一个 自然的或经济的唯物主义体系  或学说 , 而是 为 了解决人 类历史发展 的归宿 问题。   这 个归 宿是 以人 为 中心 的 , 是历 史 的 主体 也 是 历  人 史的客体 , 是历史发展的 目的, 而将全部唯物史观归 结 为历 史决定 论是 对 马克思 所要 解 决 和 回答 的 问题 和曲解即使在所谓的“ 正统” 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也 自   觉 不 自觉地存 在着 。虽 然唯 物史 观 在 它 的创 始人 那 里实 际上包 含 着 更 为 丰 富 的 内涵 , 是 马克 思 和 恩  但 格 斯在 提 出这一 学说 时 , 了反 对 唯 心史 观 的需 要 , 为   在 反驳 论敌 时 ,把重点 放在从 基 本 经济 事 实 中引 出  “ 政 治 的 、 的 和其 他 意 识 形 态 的观 念 以及 以这 些 观  法 念为 中介 的行 动 ”l 比较 多地 强 调 历 史 发 展 中 的  L  ,的耽搁或悬置 。也就是说 , 历史决定论在 马克思那  里是有 历史 的丰 富 性 和 复 杂性 的 , 它是 历 史 唯 物 主  义世界观的抽象表达和本体论承蕴。如果我们抽离  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丰富内涵, 历史 只剩下空洞 的  言之无物的决定性 因素 , 那么这种 “ 历史决定论” 就 不再 是马 克思 的全 部 唯 物史 观 , 多 只是 马克 思 的  至 唯物 主义运 用 在 历 史 解 释 对 象 上 的历 史 观 , 至 连  甚 马克 思 的历史 观也 不 是 。在 胡 塞 尔 看 来 , 这种 被 抽 经济和政治等宏观要素 , 而对历史的偶 然性 与必然  性、 的主体 自由问题等文化因素 的探讨不是很多 。 人   这在当时是应该 和必要的 , 但是一些资产阶级思想 家却 由此进 行歪 曲和曲解 , 而导 致 一些 人 的误 解 , 进   这种 误解 连正 统马克 思 主义者 也 没 有例 外 。很 多 马  克思 主义 者在 捍 卫 唯物 史 观 的 过 程 中 , 为 受 自然  因 科学 决定论 思 想 的影 响 , 把 唯物 史 观 变 成 一 种关   也离的“ 历史决定论” 于意识现象学 的范畴, 属 历史发  展的规律存在 于意 向性结构中 , 只能通过本质直观 去把 捉历 史规 律 的意 向性 结构 。历史 决定 论 指 向历 于经济因素的绝对优先性 的线性的、 一元 的历史决  定论 , 并把历史观的争论简化 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的争 论 。这样 一 来 , 唯物 史 观 常 常 被 简 化 为 一 种 忽 略历 史 的复杂 性 和差 异 性 、 放 之 四海 而 皆准 ” “ 的必 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意蕴的丧失 , 意味着不再 是马 克思 历史 决定论 的“ 史决 定论 ” 历 只是 一种 问题 视 阈  意识 , 人类 历史 属于个 人 的反 思能 力 范 畴 , 终 在 唯  最 物史 观 面前 陷入贫 困 。   实 际上 , 马克 思 的 唯 物 史 观 不 仅 不是 这 种 直 观  “ 史决 定论 ” 相反 , 历 , 马克 思 是 反对 这 种 直 观 “ 史  历 决定 论 ” 。马克思 反 “ 史 决定 论 ” 的 历 的思 想 充 分 体  现 在马 克 思 哲 学 的 解 构 功 能 中¨  。青 年 马 克 思 解  构 古希 腊哲 学 的 一个 重 要 的方 面 , 是 通 过 对 伊 壁  就然性 的抽象理论体系。其最终结果就是在 自然科学  化、 历史 知识 化 的社 会历 史理 论 中 , 象 的宏 观 的历  抽史 观呈 现 出 日益 否定 人 的 自由 、 择 性 和 创 造 性 的  选趋势。马克思说 : 如果 ‘ “ 偶然性 ’ 不起 任何作用 的   话, 那末 世界 历史 就会 带 有非 常 神 秘 的性 质 。 _ ”l  马 克 思 和恩格斯 把历 史归 结为 物质 生 产 和人 的 实践 活  动 的展 开 , 对 脱 离 人 的 实 践 活 动 和现 实 的生 活 而  反 按 照某 种外 在 的 甚 至 神秘 的 尺度 书 写 历 史 , 迄 今  而 为止 的各种历 史 观的最 致命 的缺 陷在 于 :历 史 总是  “ 遵 照在 它之 外 的某 种 尺度 来 编写 的 ; 实 的生 活 生  现鸠鲁的“ 原子偏斜说” 完成 了对德谟克利特 的原子直 线 运动 说 的解 构 , 判 了把一 切都 视 为 必 然 的决 定  批论思想 。“ 在德谟 克利特看来 , 必然性是命运 , 是法  律 , 天意 , 世 界 的创 造 者 。物 质 的抗 击 、 动 和  是 是 运 撞击就是这个必然性的实体 。 l 但这样一来 , ”l   就产 生 了一 个 问题 , 即在原 子 的直线 运 动这 种 盲 目的 、 强  制 的必 然性 的支 配下 , 必然 性 和偶 然性 的关 系 、 的  人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 西, 而历史 的东西则被 看成 是某种 脱 离 日常 生 活 的 东 西 , 种处 于世 界 之  某 外和 超乎世 界 之上 的东西 。 Ⅲ ”l  主体 自由如何可能?“ 如果它们 ‘ 像雨点一样地 ’ 继  续下落 , 经过广阔的虚空时丝毫也不偏料 , 那原子既  不会 有 遇合 , 不会 有碰撞 , 也 自然 界也 就 永远 不 会 产  生出任何东西 。 _ 如同卢克莱修一样 , ”l 引 马克思看到  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 的困难 , 也看到 了伊壁鸠  鲁 的“ 子 偏斜 说 ” 原 的用 意 , 于是 , 然 性 、 的 主体  偶 人全部的唯物史 观不是历史决定论 , 史决定论  历 只是全部唯物史观的一个 出发点 , 也是一个根本点,  全部 的唯物 史 观 是 以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为 指 向 的 , 史  历 唯物主 义才 是 马 克思 新 的世 界 观 。“ 史 唯 物 主义  历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或理论硬核 的唯物主义 , 而 6  8论“ 历史 决定 论” 的贫 困 自由性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上升为根本性的哲学原  则而成为可能 , 而超越 了德谟 克利特的必然性和  从 命运 的束缚 。所 以马克思说 , ‘ “ 偏离直线 ’ 就是 ‘   自 由意志 ’是特殊 的实体 , , 原子真正的质 ”l , 众所  _ “   周知 , 偶然是 伊壁 鸠鲁 派居 支配地 位 的范 畴”2 。 [3 o    当然伊壁鸠鲁宣称 自然是 自由的时候 , 他实际上重  视的只是 自我意识的 自由 , 精神 的 自由, 而不是作为  历史 主体的 自由出场的。但伊壁鸠鲁把这种偶然性  的原则泛推到人类 的生活 中, 强调在生活 中通 向 自   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 , 谁也不会为必然性所束缚。   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所要 扬弃 的“ 合理内核” 马  , 克 思 在批评 西 塞 罗 对 伊 壁 鸠 鲁 思 想 的 曲解 时 指 出 :   “ 西塞罗所要求的物理的原 因会把原子 的偏斜拖 回   到决定论的范围里去 , 而偏斜正是应该超 出这种决  定 论 的 。 [] ”2  t 青年马克思不但不赞成这种直线式 的决定论思  想, 相反 , 他力图以伊壁鸠鲁 的“ 原子偏斜说” 来解构  这种直线决定论。成熟时期 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  义社会 的深入研究 , 出了如 下的结论 : 我 的观点  得 “ 是, 社会经济形态 的发展是一种 自然历史过程。不  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 , 他在社会 意义  上总是这些关系 的产物 。 马克思还强调 , 资本  ”   《以套用 , 所以他强调 :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  “ 万能钥匙 , 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 目的的, 这种历史哲 学理论 的最大长处就在 于它是超历史 的 。  ”[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二卷[ . M] 北京 : 民  人出版 社 。9 5: 1 1 6 1 8一l 9  1.[] 2 商逾.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 内涵[] J.   理论 学刊 , 9 ,5 . 1 8 () 9   [] 3 衣俊卿. 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哲学[] J.   哲 学研究,00 ( ) 2 1 ,2 .   [ ] 5 [ 1 [2 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 : 4 [ ] 1] 1] 第四卷  [ ] 北京1 民 出版 社,95 6 8 50 65— 9 ; C. 人 19 :9 ;4 ;9 66 72   6.[] 6 刘怀玉. 马克思的历史观 : 经济决定论” 是“  还是“ 经济 支 配论 ” — 马 克 思 “ 济 必 然 王 国 支配  — 经性发展” 理论 的当代诠释[ ]理论探讨 , 0 ,1 . J. 2 2( ) 0   []2 ] 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 第二卷[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3;3  19 3 4 .[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8 [] 第三卷[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 7 0;3 . 1 9 :4 3 8 论》 的最终 目的“ 就是揭示 现代社会 的经济运 动规  律 ” 。人们 通 常把 马 克思 这 方 面 的论 述 理 解 为 历    史 决 定论 , 认 为 马克 思 在 研 究 西 欧 社 会 时得 出 的  并结论具有普适性。事实上, 晚年马克思在分析 资本 主义 社会 的运 动 时指 出 : 这一运 动 的 ‘ 史必 然性 ’ “ 历  [O 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 1] 第三卷 [ . M] 北京1 人 民 出版 社 ,9 5:3 . 16 6 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 1] 第三 十三卷 [ . M] 北 京 1 民 出版社 ,9 320  人 17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第一卷 [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3 19 9 .  明确地限于西欧各 国” ,   反对把它变成关于“ 一般  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他认为如果这样做 , 与  其 说 给他 过 多 的荣 誉 , 如 说 给 他 过 多 的侮 辱  ]  不 。同时 , 对 “ 针 历史 常常 是 跳 跃式 地 和 曲折 地 前 进  的” 规律 , 克 思 提 出东 方 社 会 可 以跨 越 资 本 主    马 义 的“ 卡夫丁” 峡谷 的设想 , 他指 出, ‘ “ 农村公社 ’ 的  这种发展是符合我们 时代历史发展 的方 向的” ]   ,   它“ 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 同时存在 , 使俄国  可 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 而把 资本  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 到公社中来 ”2 。相  u   反 ,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 1 1 “ 8 年所开始走 的道路 , 6   那它将会失去 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 民族 的最好  机会 , 而遭受 资本 主 义制 度所 带来 的一 切极 端不 幸 的  灾难 ” 。晚年马克 思更多关 注的是不 同社会发展 道    路之间的差别 , 而不是把西欧社会发展的规律到处加 [5 孙正聿. 史的唯物主义与马 克思主义的  1] 历 新世界观[ ] 哲学研究 , 0 ,3 . J. 2 7 () 0   [6 俞吾金. 1] 马克思的解构学说[ ] 江海学刊, J.  19 ,2 . 9 6 ( ) [7 [8 [9 [0 [ 1 马克 思恩格 斯全集: 1] 1] 1] 2 ] 2 ]   第四十 卷 [ . M] 北京: 民 出版社 ,9 2 2 3 10  人 18 :0 ;2 ;1 21; 3 21 . 1 0; 3 [2 [3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二 十 三 卷  2] 2 ] 第 [ . M] 北京 : 民出版社,92 1 ;1 人 17 : 1. 2  [4 [5 [7 [8 [9 [0 马克思恩格斯全  2 ]2 ] 2 ] 2 ] 2 ] 3 ] 集: 第十 九卷 [ . 京 1 民 出版 社 ,95 28  M] 北 人 17 :6 ;1 0; 3 4 6; 2 1 - 3 4 9; 3 1 9; 31 [ 责任编辑 : 吴晓霞]  6  9

21 第 1 02年 期  ( 总第 19期 ) 9  广西社 会 科学 GUAN GXIS   HEHUIKE E   XU  NO. . 01   01 2 2( u l i l, O.9 ) C mua v y N 19   te[ 文献编码 ] o:0 36 /. s.04— 9 7 2 1 . 105 di1 .9 9ji n 10 6 1.0 2 O . 1  s论“ 历史决 定论 ” 的贫 困 胡沫  。 赵凯荣 (. 1武汉 大学哲 学学 院 , 北 湖 武汉 40 7 ;. 30 22 武汉 工业 学 院思政课 部 , 湖北 武汉 40 2   30 3)[ 摘要]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 内 ,   容 针对各种历 史非决定论的诘难 , 人们在捍卫马克思  历史决定论的科 学性 时, 实际上又使原本不贫困的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陷入 了另一种形式的“ 决定论的贫困”  , 即在 辩护 中, 马克 思历 史决定论被 抽 离了具体 的生成 过程 、 史 的丰 富性 和 本体 论承 蕴 而沦 落为 充 满谱 系风  历险 、 象思辨和 现 象学直观 的 贫 困。 抽  [ 关键词] 唯物 史观历史决定论贫困  [ 中图分类号] B 【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6 1 (02 0 — 04 0    04— 97 2 1) 1 06 — 6在 历 史 决定 论 的讨 论 中, 有个 东西 始 终 是 混 淆 论 的说 明。这 个 理 由是说 不 通 的 , 为它 忽 视 了 一  因 个基 本事 实 : 无论 是 历史 决 定 论 自身 发 展 过程 还 是 的, 那就是唯物史观与历史决定论之间的关 系问题,   它们往往被理解 为同一个概念 , 根据各 自表述习惯  和需要可 以随时替换表达 。这种混淆妨碍 了人们理  解马克思唯物史 观的全部 内涵 , 使人们在捍卫马克  思历 史决 定论 而批 判 各 种 非 决 定 论 的 同 时 , 往 不  往 由 自主地认同了各种非决定论思想而承认马克思历  史决定论需要“ 修补” 或增添新 的内涵, 如认为马克  思历史决定论是因果决定论 , 也是统计决定论 、 系统  决 定论 、 社会 相 对 论 ; 辩 证 决定 论 , 是 历 史 合 力  是 也 论、 历史过程论 、 历史生成论 , 等等。这时 , 要批判 的   对象却变成 了可 以认 同的对象 , 而要捍卫 的对象却  变 成 了应 修 正 的对 象 , 终 , 最 马克 思 唯 物史 观 的全 部  内涵被剥离 ,历史决定论 ” “ 不再是马克思的历史决  定论 ,历史决定论” “ 成为贫困。   历 史决定 论 的 生成 过 程 与 “ 史 决 定 论 ” 历 的 一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发展历程 , 他们都经过了不同 形态 的历 史决 定 论 , 一 个 由唯 心 主 义 历 史决 定 论  有 向唯物 主义历 史决定 论 的转 化 和提 升过 程 。这 种 理  解无 疑是 将历史 上 承担各 种决 定论 缺 陷 的责 任 推 给  了马克 思 。   历史 决定 论是 一种 承认 历 史 过程 是 受 历史 因果  性、 历史规 律 性 和 历 史 必 然性 决 定 的理 论 学 说 。在  人 类思想 史上 , 历史 决定论 经 历 了一 个 发展 过 程 , 即 从神学历史决定论 ( 历史宿命论 ) 人性历史决定论  、 ( 机械历 史决定 论 ) 理性 历史决 定论 ( 、 唯心 主义历 史  决 定论 ) 到马 克思 历史 决 定论 ( 唯物 辩 证 决 定论 ) 演  进 的过 程 。 维 科 是 严 格 意 义 上 的历 史 哲 学 的开 创  者 。他把人类历史 的中心从神移向人类本 身, 并从  人性的角度 肯定 了历史规律的存在 。在维科看来 ,  历 史有 自己的规 律 , 人是 历史 的创造 者 , 完 全能 够  人 认 识 自己创 造 的历 史 , 本 不 需 要 上 帝 的启 示 。但  根 是, 维科 对 历史 规 律 的认 识 并 未 达 到 唯物 主义 的理  解 , 在宣 布 “ 他 人类创 造历 史” 同时 , 的 又陷 入 了二律 、谱 系风 险 有人认为历史决定论就是唯物史观 的别名 , 理  由是在马克思之前不存在任何形式 的历史决定论 ,   只有唯物史观才从整体上对社会运动真正作 出决定 [ 收稿 日期]0 1 0 — 5 2 1 — 7 0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 目(0 J70 1 ) 1Y A 10 6  [ 作者简介] g(99 ) 男, 胡- 1 一 , 湖北荆门人, 6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赵凯荣(92 ) 男, 16 一 , 内蒙古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6   4论“ 史决 定论 ” 历 的贫 困 背反——提 出“ 上帝创造 自然 ” 最终未能摆脱神学  , 历史决定论 。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则看 到了   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注意到二者 的区别。   在 黑格 尔看 来 , 自然是绝 对 理性 在 空 间 中的展 开 , 历  史则是绝对理性 在时间中的展 开 , 存在于人类历史  之前的绝对理性 是历史 的真正主宰 , 人仅仅是绝对 理 性 自我 实现 的手 段和 工具 。黑格 尔 把 人 性历 史 决 唯物史观的诞 生使历史决定论不仅走 向了科学 , 而  且具 有 了意识 形 态属 性 , 即马 克思 历 史 决 定 论 既 是  科学问题式 的, 也是意识形态规范式的。正是这种  科学与哲学 、 实证与批判、 历史与逻辑、 历史辩证法 与一般唯物主义、 经济与政治的完美结合 , 使马克思  历史决定论 在波普 那里成 了迄 今为止理论 中最纯 粹、 影响最广泛因而最为危险的“ 历史决定论形式 ”  , 从而激起了各种历史非决定论的诘难。   这样 来 看 , 马克 思 的 唯物 史 观 是 不 能仅 仅 理 解  为历史决定论 的。一方 面, 历史决定论本身充满歧  义, 在歧义的阐释 中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实历史维  度被遮蔽 。历史决定论 的歧义不是人类历史本身导  致的( 因为历史 本 身没有 逻辑 纷 争 , 它总 是 以原 因 和 结 果 、 然性 和偶 然性 为逻 辑 自洽 ) 而 是 马克思 、 必 , 恩 定论从形而上学 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 , 使历史决定论  获得了辩证性质 , 但是 , 历史规律在他那里是外在的  规定而不是历史 自身生成的 , 这种历史决定论本质  上是客观唯心主义 的。剥去黑格尔历史决定论的神  秘外衣 , 从历史 的真正主体——现实人的存在及其  发 展 过程 出 发 去 揭 示 历 史 运 动 的 规 律 及 其 特 殊 性 ,  历史 哲学 由抽 象 的思辨 形 而上 学转 向“ 门唯一 ” 一 的  历史 科学 , 史 获 得 了 实证 性 和 现 实 性 。完 成 这 一  历格斯的后人们在各 自立场上的区隔而表现为理解上 的对立所 导 致 的。一个 重要 理 解差 异 是 各种 正 统 的  马 克思 主义 者忽视 了马克思 唯 物史 观 创 立 的双 重维  度L : 3 一是 为 了抵 御 各 种 唯心 史 观 片 面 夸 大历 史 进    J任务的 , 正是马克思。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全部  意义就在于 , 他确认 了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 , 而  人 的实践 活 动规 律就是 历 史规 律 ,历 史 不过 是 追 去  “ 着 自己 目的的 人 的 活 动 而 已 ”l l 。但 是 马 克思 的 历  j 史决定论也有一个 由唯心主义 向唯物主义 的转化过  程。因为马克思 并非天生的历 史决 定论者 , 经历  他 了从理性历史决定论、 人性历史决定论 向唯物 主义  的历史演进 , 在理论形态的更迭 中, 实现了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质的飞跃 【 。马克思从大学时代法哲  2   J程 中主观随意性 的做法 , 必须借鉴 自然科学的普遍  化的方法 , 尽可能排除历史 的偶然性和具体性 , 而抽  象出和揭示出历史活动中一些最普遍 的规律性的东  西; 二是 为 了 防止 把 历 史 僵 化 为 排 斥 人 的创 造 性 活  动的 自 然进程 , 下一步还必须在普遍性规律 的基础  上, 重新 回到历史本身 中不 同于 自然活动的特殊规  定性 , 回到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使唯物  史观真正围绕着人 的实践活动而建立 和丰富起来。   马 克思 、 恩格 斯 当年 为 了反 对 唯 心 史 观 的需 要 而致 学研究到《 莱茵报》 时期 , 是其理性历史决定论的形  成时 期 。在这 一 时期 , 克 思 把 理 性 推 向 了 至 尊 的  马地位 , 主张理性是 国家法的本源和动力 , 是判定国家  和法是否合理 的唯一尺度 。从《 莱茵报》 14 到《 84年 力于第一重维度的解决上。正如恩格斯所说 : 青年  “ 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 , 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 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 的论敌 时, 常常不  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 的主要原则 , 并且不是始终都  有时间、 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 以应有 的重 视 。  可 见 , 全 部 唯 物 史 观 简 单化 和  ” 把经济学哲学手稿》 时期 , 是其人性历史决定论 的形成  和发展时期 。这 一时期 , 马克思从对黑格尔 国家和 法的批判转 向市 民社会 , 由市 民社会深入 到异化  再 劳动 , 异化 劳 动 出发 , 人 的本 质 作 为判 定 社 会 制  从 把 度合理与否的依据 , 把历史规律看成是人 的本 质异  化 和复 归 的规 律 , 真 实 的历 史 变成 了人 的本 质 的  使 倒影 , 形成了人性历史决定论。从《 于费尔巴哈的  关 提纲》 开始 , 马克思进人 了全面创立 唯物主义历史决  定论的新时期 。他彻底摆脱 了费尔巴哈人性历史决  定论的束缚 , 创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 为生产点 , 以历  史规律为主 旨, 以历史 主客体 的交互作用为历史规  律 实 现方式 的科学 的历 史决 定论 。   科学的历史决定论是 由历史 唯物 主义创立 的,  抽象化为历史决定论并不是马克思 、 恩格斯 的初衷 ,   他们的初衷是进一步完成唯物史观的第二个历史维  度 的建构。可是 , 后来应 当对唯物史 观的简单化 和 抽象化理解负责 的第二 国际、 第三 国际理论家以及  许多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  确立的路径上把唯物史观推 向前进 , 回到人类历史 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相反 , 把马克思恩格斯 已经完成  的第一重维度视做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的唯一任务 ,  把经济因素的普遍性 和必然性维度推 向极端 , 从而 6  5广 西社 会科 学2 1 .  02 1堵 塞 了历史 的丰 富性 和复杂 性 的来 临路 径 。正统 马  克思 主义者 的“ 忽 ” 遮蔽 的第二 个历 史维 度最 终  疏 所都 会走 向科 学 的历史 决 定 论 , 总是 走 向历 史 相 对  而 论, 历史 成 为 碎 片或 折 中 。将 马克 思 的社 会 发 展 理  论 理解 为社 会相对 论 而不理 解为容 易成 为“ 嘲笑 ” 靶  子 的历 史决 定 论 , 似 克 服 了各种 论 敌诘 难 马 克 思  看 历史决 定论 的 “ 陷 ” 缺 问题 根 源 , 实 这 种 理解 也 不  其 是 问题 的解 决 , 反 是 对 马 克 思 历史 决 定 论 思 想 的  相成了各种马克思主义的论敌们所青睐的反击理由。   另一方面 , 即使历史决定论没有歧义和风险, 马  克思 的唯 物史 观 也 不 能 全 部概 括 为 历 史 决 定 论 , 因  为那样会混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如  果历史决定论不再充满歧义和风险的话 , 么在 唯  那物史 观产 生 以前 的一 切 历 史 观 , 本 上 都 可 以看 做  基 历史 决定 论 , 这些 历 史 决 定 论 是 与 马 克 思 的 唯 物  而不自 信所导致的。因为它是 以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   查漏 补缺 为前提 的 , 就是 说 , 也 这种 观 点 已经 承认 了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不足的, 在波普的历史非决 定论 诘难 面前 已经失 去 了抗辩 力 。正 是 失去 了抗 辩  力, 无法 回答历 史发 展 的偶 然 性现 象 , 是需 要 以相  于 对论 去弥 补和 “ 完善 ”  。 只有 马克 思 的科 学历史 主 义 才走 向了科 学 的历  史 决定论 , 避免 了历 史 的思 辨 属性 , 现 了历 史 主 义  实 与 历史决 定 论 的完美 结 合 。正 因为 如 此 , 普把 马  波史观格格 不入 的, 马克思对此 持坚决 的批 判态度 :   “ 鲁东先 生用 自己头脑 中奇妙 的运动 , 替 了 由于  蒲 代 人们既得的生产力和他们的不再为此种生产力相适 应 的社会 关 系相互 冲突 而产 生 的伟 大历 史 运 动 ……  历 史是 由学 者 , 由有 本 事从 上 帝 那 里 窃 取 隐 秘 思  即 想 的人们 创造 的 。  如果把 全部 唯物 史 观说 成是 历  ”5   史 决定论 , 是 忽 视 了历 史 唯 物 主义 与历 史 决 定 论  就 之 间 的本 质 区别 。这 样 , 客 观 上 就 会 导 致 西 方 一  在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当做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 主义加  以攻击。实际上 , 波普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历史主义  的, 而是 反对 马克 思 这 种 特 殊 类 型 的历 史 主 义 。因  为马克 思 的历 史 主义实 现 了与历 史决 定 论 的完 美 结 合, 既避 免 了历史相 对 主义又 避 免 了机 械决 定 论 , 从  而克服 了历 史 主义 的 内在 矛 盾 困扰 。这 一 点 , 普  波 是敏锐 的 。因为 马克思 的历 史 主义 解决 了一 般历 史  主义 的 内在 矛盾 困扰 , 没有走 向历 史相 对 论 , 没有 将  人类历 史 引 向非 本 质 主 义 和折 中 , 而是 通 过 世 界 历  史理论 走 向了人类 社会 历史 。波普 也 正是看 到 了马  克思 历史 主义 的完 美 性 和 无懈 可 击 , 以有 意 选 择  所 了“ iois 而不 是“ ioi 一词 来 称 呼马 克思  hs r i t c m” hs rm” ts 的历 史 主义 , 为 在 波普 看 来 , 有 “ ioii 一  因 只 hs r s t c m” 词才 能把 马克思 的历 史 主义扭 曲 为容 易 引起 歧 义 的 些学者把历史决定论等同于全部唯物史观的后果 ,   从而马克思的科学历史决定论成为他们攻击一切历  史 决定 论 的替罪羊 。当波普 说 马克 思 主义 是 迄今 为 止理论 中最 纯粹 、 响最 广泛 因而最 为危 险 的 “ 史  影 历 决 定论 形 式 ” , 已 经 混 淆 了唯 物 史 观 和 唯 心 史  时 他观, 这种“ 历史决定论” 理所当然地成了他嘲笑 的“ 贫 困” 。而人们 在捍 卫马 克思 唯物 史 观时 , 往往 将 唯物  史观辩 护 为是 历 史 决 定 论 与 历史 选 择 论 的统 一 、 历 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 线性决定论 与非线  性决定论的统一 、 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等等。实  际上, 这种 辩 护 和 捍卫 是 以承 认 马 克 思 历 史 决定 论 的贫 困为 前提 的 , 仅如此 , 把 马克 思 的历 史 决定  不 还论由规律层面的规范 降格为现象层面的描述 , 为  认 历史决定论只是一种历史合力论或历史过程论 , 使  历 史逐渐 走 向 了非本 质 和折 中 。   二、 历史 决定 论 的 实践 性 与 “ 史 决 定 论 ” 历 的思 辨 性 历史决定论 。波普是通过否定马克思这种特殊类型  的历 史 主义这个 中间环节 而达 到 了否 定 马克 思 历史 唯 物主义 这个 新 世 界 观 的 目的 , 个 中间 环 节 就是  这历史 决定 论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 ,   是历史主义的实证科学 。从历史 主义角度理解马克  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并不必然走 向历史决定论 , 相反  可 以得 出社 会相 对论 原理 。 因为历 史 主 义是 一 种把 一从 这点来 看 , 克 思 的 唯 物 史 观 就 已 经 不 是 一  马 般的历史主义 了, 更不是简单的历史决定论 , 而是 以  历史决定论为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 , 以历史决定论  这个中间环节来揭示实现市 民社会历史 向人类社会 历史 发展 的规 律 。所 以 , 我们 反 对 马克 思 的唯 物 史  观或 历史 唯物 主义 就 是 历 史 决定 论 这 个 独 断 , 史  历 决定 论在 马 克思 那 里 只是 一 个 中间环 节 , 克思 历  马切都看做历史 、 把一切都 历史化 的做法 。它的对 立 面既可 以是 自然 主义 , 也可 以是本 质 主义 ; 它既 可 以是一个实体概念 , 也可 以是一个 方法概念。而在  历史决定论 的发展史上 , 从历史主义出发并不经常 6  6史观的实质并非所谓经济永恒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历  史过程 的 “ 济 决 定论 ”, 是关 于现 代性 的经 济 必  经 而论“ 史决 定论 ” 历 的贫 困 然 王 国支 配性 或不 平衡 性发 展 问题 的社 会 历 史辩 证 会 的一般 状态 ,而是 应 当超 越 和扬 弃 的分 裂 的或 异  化 的“ 类社会 的史 前 时期 ” 人 。正 是 由于这 个 “ 时  暂法, 是经济支配论 , 即为了说 明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必  然王国的支配性发展或不平衡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  种 暂 时现 象 ( 化 现 象 ) 而非 永 恒 的历 史 规 律 。人  物 , 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最大的误解莫过于将其简化  为一种“ 经济决定论 ” 这种简化与人们对 马克思 的  , “ 第二个伟大发 现 ( 剩余价值学说 ) 的哲学意义缺  ”乏 深 刻理解 有 关 。  的社会生活秩序” 存在着对人 的分裂和异化 , 因而马 克思从 中彰显 出 了社 会 主义 的现 实性 和科 学 性 , 由  “ 于这些 发 现 , 会 主义变 成 了科 学 ”8,现代 科学 社  社 _ “   J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 的”9 l 。马克    J思哲 学是 面 向全 人 类 的 , 历史 决 定 论 不 仅 不 是 马 克  思所要 揭 示 的最 终 规律 , 相反 , 是 马 克思 为 了揭 示  它 现实 的人 的发展 和人类历 史发 展规 律这个 “ 明” 澄 而  要扬弃 的“ 蔽 ” 节 。也 就 是 说 , 克思 的历 史 决  去 环 马马克思一生所完成 的两个伟大发现实际上是哲  学与经济学的创造性结合而不是认识论 的断裂。与  第一个伟大发现相 比, 第二个伟大发现的独特意义  绝不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 运用 , 而是一种哲学方 向   的转折。也就是说 , 人们 传统上对 马克思一生两个 巨大 发现 的 理 解 是 阉 割式 的 , 本 没 有 理 解 哲 学 与  根定论不仅是内容上 的规律本体论意义的揭示 , 更是  方法论意义上的中间环节 , 正是通过这个中间环节 ,  马克 思 的唯物史 观 由规律 发 现最 终 完成 了 向历 史 唯  物主义 的哲 学理 论 转换 。  经济学创造 性结合 在马克思 那里 的历史辩证 法意  义, 要么把两个发现理解为两个毫不相关 的独立 的  理论实体 , 要么把第二个发现降格归属于第一个发  现 的具体运用。不管哪种情况 , 都遗失 了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 学说在马克思那 里的本体论 建构 , 这种  遗 失 是 以忽视 马克 思 的哲学 转 向为 前提 的。 即 由唯 唯物史观有历史决定论思 想 , 但不能简单地归  结为历史决定论 。如果把历史 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这  点, 不仅用逻辑“ 裁剪” 了历史 , 使历史失去了丰富 一的 内涵 , 而且也 遮蔽 了现 实 的个人 的发 展 , 容易 成 为  论敌的刻意攻击对象 。历史决定论只是在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对立 的维度上对唯物史观的抽象 界定 ,   是为了反对唯心史观的需要而把历史实在高度抽象  把握 , 因为在唯心史观看来 ,整个历史发展都归结  “ 为历史发展进程在 ‘ 当代所有的哲学家和理论家 ’ 的  头脑中形成的理论抽象 ” 。 H。 。历史决定论在 唯物史  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它也  只是 唯物 史 观 的 一 个 根 本 观 点 而不 是 全 部 历 史 内  涵 , 果把 全部 的唯 物史 观归 结 为这 一 观点 , 会 陷  如 就物史观的发现到剩余 价值 学说 的发现 , 马克思完成  了从 一般 唯 物 主义 发 现 转 向辩 证 的历 史 批 判 。 “ 马 克思完成 ‘ 第二个伟大发现 ’ 的重要前提之一是 , 他  实现了经济社会 观念 的一 次重要转换 , 即从一般唯  物 主 义地认 为 , 质 经 济 生 活 是 全 部 社 会 生 活 的永  物恒 基 础—— 前 提 和最 终 发 展 动 力 机 制 , 辩 证 历 史  到 地 确认 , 由资 本 主 义 所 开 创 的发 达 的 市 场 经 济 社 会  形 态无 非是 人 类历史 上 暂 时 出现 的一 种 盲 目必 然 性  居 支配 地位 的社 会生 活 秩序 。 _ 马克思 的历史 观 与  ”6  辩证法 的革命 意义 , 与其说是它发现了经济对于整  个社会发展所具有 的永恒 的最终 的决定 意义 , 倒不  如说它揭示 了经济在 现代社会生 活中的历史性 、 总 体性 、 支配 性影 响功 能 。   正 是在 这个 意义 上 , 马克 思在 针 对 “ 济 的社 会  经 形态” 这种 分裂 的 或异 化 的“ 类 社会 的 史前 时期 ” 人   提 出的“ 四形 态 ” 基础 上 , 向人 类 社会 提 出 了“ 阶  面 三入 以偏概全 , 把历史过程简单化、 逻辑化 的愚蠢 。恩  格 斯显 然是 不 同 意把 唯物 史 观 这样 简单 地 作 “ 历史  决 定论 ” 的解 释 的 , 他说 : 根 据 唯 物史 观 , 史 过 程  “ 历 中的决定性 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  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 比这更多的  东 西 。如果 有 人 在 这 里 加 以歪 曲 , 经 济 因 素 是 唯  说一决定 性 因素 , 么他 就 是 把 这 个 命 题 变成 毫无 内  那三 、 史决 定 论 的本 体 论 承 蕴与 “ 史 决定 论 ” 历 历  容 的、 抽象 的 、 诞无稽 的空话 。 _ 荒 ”l   的现 象学直 观  历 史决定 论 应该是 马 克思 唯物 史 观 的逻 辑 出发 段” 学说 。“ 大体说来 , 亚细亚 的、 古代 的、 封建的和  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 的社会形  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 的生产关 系是社会生  产 过程 的最 后一个 对 抗形 式 … …人类 社 会 的史 前 时  期就 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 也就是说 , ”   完全服  从 于经济决定论的“ 经济的社会形态” 并不是人类社 点和理论支撑点 , 是全部唯物史观使历史决定论在 马克思那里得到了科学解 释, 而不是历史决定论使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得到了全部说明。唯物史观的历  史决定论克服了各种决定论特别是机械决定论 的缺 6  7广 西社会 科学2 1 .  021陷, 它不是 简单 地把 自然 规律 当成历 史 规 律 , 而是 把  历 史决定 论 放 在 唯物 史 观 的科 学 基 础 上 , 到 了社  找 会 历史领 域 中 的决 定 性 的物 质 因素 , 而 把 唯 物 主  从 义 的历史 决定 论原 则贯 彻到 底 。关 于 唯物 史 观基 本  思 想 的理解存 在 的混乱 并不 是 马克 思恩 格 斯 本人 所  预设的, 而是 被各种 论 敌所歪 曲和 曲解 的 , 种歪 曲  这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或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   在 前者 的意 义 上 , 史 唯 物 主 义是 马克 思 的唯 物 主  历 义 的世 界观 。在 后 者 的意 义 上 , 史 唯 物 主 义 只 是  历马克思 的 唯物 主义 的历 史 观 。 _ ”l 克 思 哲 学 的 旨   马趣并不在于构建一个 自然的或经济的唯物主义体系  或学说 , 而是 为 了解决人 类历史发展 的归宿 问题。   这 个归 宿是 以人 为 中心 的 , 是历 史 的 主体 也 是 历  人 史的客体 , 是历史发展的 目的, 而将全部唯物史观归 结 为历 史决定 论是 对 马克思 所要 解 决 和 回答 的 问题 和曲解即使在所谓的“ 正统” 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也 自   觉 不 自觉地存 在着 。虽 然唯 物史 观 在 它 的创 始人 那 里实 际上包 含 着 更 为 丰 富 的 内涵 , 是 马克 思 和 恩  但 格 斯在 提 出这一 学说 时 , 了反 对 唯 心史 观 的需 要 , 为   在 反驳 论敌 时 ,把重点 放在从 基 本 经济 事 实 中引 出  “ 政 治 的 、 的 和其 他 意 识 形 态 的观 念 以及 以这 些 观  法 念为 中介 的行 动 ”l 比较 多地 强 调 历 史 发 展 中 的  L  ,的耽搁或悬置 。也就是说 , 历史决定论在 马克思那  里是有 历史 的丰 富 性 和 复 杂性 的 , 它是 历 史 唯 物 主  义世界观的抽象表达和本体论承蕴。如果我们抽离  马克思历史决定论 的丰富内涵, 历史 只剩下空洞 的  言之无物的决定性 因素 , 那么这种 “ 历史决定论” 就 不再 是马 克思 的全 部 唯 物史 观 , 多 只是 马克 思 的  至 唯物 主义运 用 在 历 史 解 释 对 象 上 的历 史 观 , 至 连  甚 马克 思 的历史 观也 不 是 。在 胡 塞 尔 看 来 , 这种 被 抽 经济和政治等宏观要素 , 而对历史的偶 然性 与必然  性、 的主体 自由问题等文化因素 的探讨不是很多 。 人   这在当时是应该 和必要的 , 但是一些资产阶级思想 家却 由此进 行歪 曲和曲解 , 而导 致 一些 人 的误 解 , 进   这种 误解 连正 统马克 思 主义者 也 没 有例 外 。很 多 马  克思 主义 者在 捍 卫 唯物 史 观 的 过 程 中 , 为 受 自然  因 科学 决定论 思 想 的影 响 , 把 唯物 史 观 变 成 一 种关   也离的“ 历史决定论” 于意识现象学 的范畴, 属 历史发  展的规律存在 于意 向性结构中 , 只能通过本质直观 去把 捉历 史规 律 的意 向性 结构 。历史 决定 论 指 向历 于经济因素的绝对优先性 的线性的、 一元 的历史决  定论 , 并把历史观的争论简化 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的争 论 。这样 一 来 , 唯物 史 观 常 常 被 简 化 为 一 种 忽 略历 史 的复杂 性 和差 异 性 、 放 之 四海 而 皆准 ” “ 的必 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意蕴的丧失 , 意味着不再 是马 克思 历史 决定论 的“ 史决 定论 ” 历 只是 一种 问题 视 阈  意识 , 人类 历史 属于个 人 的反 思能 力 范 畴 , 终 在 唯  最 物史 观 面前 陷入贫 困 。   实 际上 , 马克 思 的 唯 物 史 观 不 仅 不是 这 种 直 观  “ 史决 定论 ” 相反 , 历 , 马克 思 是 反对 这 种 直 观 “ 史  历 决定 论 ” 。马克思 反 “ 史 决定 论 ” 的 历 的思 想 充 分 体  现 在马 克 思 哲 学 的 解 构 功 能 中¨  。青 年 马 克 思 解  构 古希 腊哲 学 的 一个 重 要 的方 面 , 是 通 过 对 伊 壁  就然性 的抽象理论体系。其最终结果就是在 自然科学  化、 历史 知识 化 的社 会历 史理 论 中 , 象 的宏 观 的历  抽史 观呈 现 出 日益 否定 人 的 自由 、 择 性 和 创 造 性 的  选趋势。马克思说 : 如果 ‘ “ 偶然性 ’ 不起 任何作用 的   话, 那末 世界 历史 就会 带 有非 常 神 秘 的性 质 。 _ ”l  马 克 思 和恩格斯 把历 史归 结为 物质 生 产 和人 的 实践 活  动 的展 开 , 对 脱 离 人 的 实 践 活 动 和现 实 的生 活 而  反 按 照某 种外 在 的 甚 至 神秘 的 尺度 书 写 历 史 , 迄 今  而 为止 的各种历 史 观的最 致命 的缺 陷在 于 :历 史 总是  “ 遵 照在 它之 外 的某 种 尺度 来 编写 的 ; 实 的生 活 生  现鸠鲁的“ 原子偏斜说” 完成 了对德谟克利特 的原子直 线 运动 说 的解 构 , 判 了把一 切都 视 为 必 然 的决 定  批论思想 。“ 在德谟 克利特看来 , 必然性是命运 , 是法  律 , 天意 , 世 界 的创 造 者 。物 质 的抗 击 、 动 和  是 是 运 撞击就是这个必然性的实体 。 l 但这样一来 , ”l   就产 生 了一 个 问题 , 即在原 子 的直线 运 动这 种 盲 目的 、 强  制 的必 然性 的支 配下 , 必然 性 和偶 然性 的关 系 、 的  人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 西, 而历史 的东西则被 看成 是某种 脱 离 日常 生 活 的 东 西 , 种处 于世 界 之  某 外和 超乎世 界 之上 的东西 。 Ⅲ ”l  主体 自由如何可能?“ 如果它们 ‘ 像雨点一样地 ’ 继  续下落 , 经过广阔的虚空时丝毫也不偏料 , 那原子既  不会 有 遇合 , 不会 有碰撞 , 也 自然 界也 就 永远 不 会 产  生出任何东西 。 _ 如同卢克莱修一样 , ”l 引 马克思看到  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 的困难 , 也看到 了伊壁鸠  鲁 的“ 子 偏斜 说 ” 原 的用 意 , 于是 , 然 性 、 的 主体  偶 人全部的唯物史 观不是历史决定论 , 史决定论  历 只是全部唯物史观的一个 出发点 , 也是一个根本点,  全部 的唯物 史 观 是 以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为 指 向 的 , 史  历 唯物主 义才 是 马 克思 新 的世 界 观 。“ 史 唯 物 主义  历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或理论硬核 的唯物主义 , 而 6  8论“ 历史 决定 论” 的贫 困 自由性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上升为根本性的哲学原  则而成为可能 , 而超越 了德谟 克利特的必然性和  从 命运 的束缚 。所 以马克思说 , ‘ “ 偏离直线 ’ 就是 ‘   自 由意志 ’是特殊 的实体 , , 原子真正的质 ”l , 众所  _ “   周知 , 偶然是 伊壁 鸠鲁 派居 支配地 位 的范 畴”2 。 [3 o    当然伊壁鸠鲁宣称 自然是 自由的时候 , 他实际上重  视的只是 自我意识的 自由 , 精神 的 自由, 而不是作为  历史 主体的 自由出场的。但伊壁鸠鲁把这种偶然性  的原则泛推到人类 的生活 中, 强调在生活 中通 向 自   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 , 谁也不会为必然性所束缚。   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所要 扬弃 的“ 合理内核” 马  , 克 思 在批评 西 塞 罗 对 伊 壁 鸠 鲁 思 想 的 曲解 时 指 出 :   “ 西塞罗所要求的物理的原 因会把原子 的偏斜拖 回   到决定论的范围里去 , 而偏斜正是应该超 出这种决  定 论 的 。 [] ”2  t 青年马克思不但不赞成这种直线式 的决定论思  想, 相反 , 他力图以伊壁鸠鲁 的“ 原子偏斜说” 来解构  这种直线决定论。成熟时期 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  义社会 的深入研究 , 出了如 下的结论 : 我 的观点  得 “ 是, 社会经济形态 的发展是一种 自然历史过程。不  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 , 他在社会 意义  上总是这些关系 的产物 。 马克思还强调 , 资本  ”   《以套用 , 所以他强调 :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  “ 万能钥匙 , 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 目的的, 这种历史哲 学理论 的最大长处就在 于它是超历史 的 。  ”[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二卷[ . M] 北京 : 民  人出版 社 。9 5: 1 1 6 1 8一l 9  1.[] 2 商逾.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 内涵[] J.   理论 学刊 , 9 ,5 . 1 8 () 9   [] 3 衣俊卿. 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哲学[] J.   哲 学研究,00 ( ) 2 1 ,2 .   [ ] 5 [ 1 [2 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 : 4 [ ] 1] 1] 第四卷  [ ] 北京1 民 出版 社,95 6 8 50 65— 9 ; C. 人 19 :9 ;4 ;9 66 72   6.[] 6 刘怀玉. 马克思的历史观 : 经济决定论” 是“  还是“ 经济 支 配论 ” — 马 克 思 “ 济 必 然 王 国 支配  — 经性发展” 理论 的当代诠释[ ]理论探讨 , 0 ,1 . J. 2 2( ) 0   []2 ] 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 第二卷[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3;3  19 3 4 .[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8 [] 第三卷[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 7 0;3 . 1 9 :4 3 8 论》 的最终 目的“ 就是揭示 现代社会 的经济运 动规  律 ” 。人们 通 常把 马 克思 这 方 面 的论 述 理 解 为 历    史 决 定论 , 认 为 马克 思 在 研 究 西 欧 社 会 时得 出 的  并结论具有普适性。事实上, 晚年马克思在分析 资本 主义 社会 的运 动 时指 出 : 这一运 动 的 ‘ 史必 然性 ’ “ 历  [O 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 1] 第三卷 [ . M] 北京1 人 民 出版 社 ,9 5:3 . 16 6 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 1] 第三 十三卷 [ . M] 北 京 1 民 出版社 ,9 320  人 17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第一卷 [ ] 北京: c. 人 民 出版 社 。9 5:3 19 9 .  明确地限于西欧各 国” ,   反对把它变成关于“ 一般  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他认为如果这样做 , 与  其 说 给他 过 多 的荣 誉 , 如 说 给 他 过 多 的侮 辱  ]  不 。同时 , 对 “ 针 历史 常常 是 跳 跃式 地 和 曲折 地 前 进  的” 规律 , 克 思 提 出东 方 社 会 可 以跨 越 资 本 主    马 义 的“ 卡夫丁” 峡谷 的设想 , 他指 出, ‘ “ 农村公社 ’ 的  这种发展是符合我们 时代历史发展 的方 向的” ]   ,   它“ 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 同时存在 , 使俄国  可 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 而把 资本  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 到公社中来 ”2 。相  u   反 ,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 1 1 “ 8 年所开始走 的道路 , 6   那它将会失去 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 民族 的最好  机会 , 而遭受 资本 主 义制 度所 带来 的一 切极 端不 幸 的  灾难 ” 。晚年马克 思更多关 注的是不 同社会发展 道    路之间的差别 , 而不是把西欧社会发展的规律到处加 [5 孙正聿. 史的唯物主义与马 克思主义的  1] 历 新世界观[ ] 哲学研究 , 0 ,3 . J. 2 7 () 0   [6 俞吾金. 1] 马克思的解构学说[ ] 江海学刊, J.  19 ,2 . 9 6 ( ) [7 [8 [9 [0 [ 1 马克 思恩格 斯全集: 1] 1] 1] 2 ] 2 ]   第四十 卷 [ . M] 北京: 民 出版社 ,9 2 2 3 10  人 18 :0 ;2 ;1 21; 3 21 . 1 0; 3 [2 [3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二 十 三 卷  2] 2 ] 第 [ . M] 北京 : 民出版社,92 1 ;1 人 17 : 1. 2  [4 [5 [7 [8 [9 [0 马克思恩格斯全  2 ]2 ] 2 ] 2 ] 2 ] 3 ] 集: 第十 九卷 [ . 京 1 民 出版 社 ,95 28  M] 北 人 17 :6 ;1 0; 3 4 6; 2 1 - 3 4 9; 3 1 9; 31 [ 责任编辑 : 吴晓霞]  6  9


相关文章

  • 农民入党申请书5篇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愿意为***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之要加入中国***,是中国*** ...查看


  • 2013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
  • 一.[热点点击]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g ...查看


  • 一辩稿(1)
  • 首先,温饱,是指吃得饱,穿得暖.道德,调整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谈道德,是指有生命,有理性的人类主体,自身讲求道德,并向他人推广和弘扬道德观念.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一.从本 ...查看


  • 贫困的思想及其方法论根源
  • 郑永年写了一篇<思想的贫困及其方法论根源>,评价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苍白.且不论郑文抄袭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题目,就其文论也是苍白无思想的,我就抄一回普鲁东的书名,用"贫困的思想及其方法论根源" 回 ...查看


  • [城市的胜利]读书笔记
  • 城市真的胜利了! --谈谈个人对<城市的胜利>看法 班级:人教121 姓名:李锦阳 学号:2012213794 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说心里话,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真的很难相信,一位经济学家能在城市史方面有 ...查看


  •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前言:小额信贷又称"微型贷款",最早以"行动研究项目"产生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孟加拉国).起初仅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以特定地区(低收入者相对集中区)为区域,建 ...查看


  • 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知识点集锦
  • 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知识点集锦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 ...查看


  • 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与促进民主
  • 正方: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比促进民主更主要 反方:东南亚国家,促进民主比发展经济更主要 --------------------------------------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似乎已经无可非议了,然而什么样的制度会促进经济 ...查看


  • d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015年11月29日)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