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竞聘上岗考试题
名词解释:
病历;
病历(case history)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产褥期;基本解释
[puerperium] 由分娩直到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之间的时间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
病情严重的病人称为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对于危、急、重病人应先后就地抢救治疗,待病情允许才由专人护送
至病房交接后方可离开。决不能以“无床位“一推了之,或因未带钱拒作有关手术、检查、不予及时输血,必要时报告有关领导或总值班。
2、超过医院诊治能力的危、急、重病人如病情允许转院,经请示上级医
师或科主任后并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情况,途中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必要时报告有关领导或总值班。
3、危、急、重病人应实行首诊负责制,严禁各科室、各专业间互相推诿、
扯皮,并切实抓好危重病人、复合伤病人的多科会诊及二唤会诊,提高急诊医疗质量,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4、危、急、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若对诊治有困难或出现意外情况,应
及时向有关领导或总值班汇报,及时请二唤会诊或医院抢救小组共同参予抢救。
危重病人护理
对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的临床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容易发生角膜溃疡及结膜炎,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氏液(复方硼砂溶液)擦洗口腔以防止感染,每日至少擦洗3次或在每次进食后擦洗。为防止褥疮发生,要常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要用95%酒精或滑石粉按摩,或用气圈、棉圈垫起;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无皱褶、无渣滓。应协助长期卧床者经常更换体位,促使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为防止肌肉萎缩,应协助他们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对昏迷病人应使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和防止窒息。有尿潴留者可按摩下腹部或使病人听流水声以助排尿,必要时可导尿。便秘者可灌肠或戴上手套用手挖出粪便。对昏迷、谵妄、躁动病人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对危重病人多采取重症监护,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还应加强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末梢循环的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②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适用对象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可分为以下四级:
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
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
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比较繁琐。
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
抗生素的应用分为;
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还有的抗生素可治疗恶性肿瘤。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品种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市场上有售和医院中常用的品种,可分为十大类。但须注意的是,目前这类药均属处方药在应用时应注意安全。 (1)β-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等。 (2)氨基糖甙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5)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即氯霉素。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抗病毒药不属于抗生素。抗真菌药也不都属于抗生素,如:硝酸咪康唑、克霉唑等药物属于抗真菌药物,不属于抗生素;但是球红霉素去氧胆酸钠、灰黄霉素等就属于抗生素类,抗微生物的药物其中包括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故抗微生物药物也不能都算是抗生素。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我院位于城镇,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应为: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内容及时限: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重点监测疾病:不明原因肺炎
另附加:结核性胸膜炎也要网上直报
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
勿倒置或震荡。
2、打气不可过高、过猛,用后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卷好。橡胶球须放于盒内固定位置,以防玻璃压断,凡水银柱下有开关者,用毕应将开关关闭。如水银柱里出现气泡,应调节戒检修,不可
带着气泡测量。
3、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
点再测,心要时测双上臂以资对照。
4、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
定体位、定血压计。
5、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6、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水银不足,则测得血压偏低。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
低、舒张压力偏高现象。
7、为了避免血液流动作用的影响,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如果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
位置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偏高。
“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
“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
一注意: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11项; 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那些人群;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吸氧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提高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二、用物准备:氧气筒、推车、上层:〖治疗盘:氧气表、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加蒸馏水1/2)、板钳、胶布、用氧记录卡、棉签、小药杯2、弯盘:(纱布、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查一次性吸氧管、棉签有效期)下层:污桶2(一次性医疗废物桶、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三、操作步骤:
1.治疗室内: 1)规范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加蒸馏水或冷开水於湿化瓶内及小药杯中
2.推车:核对床头卡→吸氧盘放置床头桌上
3.核对:(请问你几床,叫什么名字?)床号姓名→解释(你气有点急,给你吸点氧气)
→评估鼻腔(我看看你的鼻孔,口述:粘膜无破损、无息肉)
4.准备胶布→清洁鼻孔(给你清洁一下鼻孔)。
5.安装氧气表:左手持氧气表(告诉病人会有声音,别害怕)、右手开总开关吹气门灰尘→装上氧气表→[右手打开弯盘→上内通气管→上湿化瓶→右手查小开关是否关好→左手开总开关→右手开小开关
左手持管并检查流量开关是否关上→右手开总开关→左手开流量开关(流量正确)→耳听:检查氧气表装置是否漏气和有无气流。
6.取一次性鼻塞→连接→蘸水(润滑和检查导菅是否通畅) →塞入鼻孔(有点不舒服,坚持一下)→胶布固定鼻尖及面颊
插管后用右手固定(随手持纱布放左手手心) →左手放回纱布后取胶布→分别固定鼻尖及面颊-别针固定肩部衣服上。
7.交代:氧气流量是根据你病情调的,你不要去动。氧气是易燃物,不要抽烟、翻身时当心导管脱落。有什么不舒服信号铃在这里,尽管打铃,我会经常来看你的,谢谢合作。氧气筒不要去碰它,上面也不要挂东西。
记录:吸氧时间、流量、签全名。
8.观察(口述):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筒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流量是否正确;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到5kg/cm2调换,悬挂满、空。
9.核对床头卡后推车回
10执行医嘱,停止吸氧,核对床头卡。口述:王芳,你好多了吧,你的检查报告结果已经正常了,现在给你停掉了。
11.取纱布→用纱布包裹导管边拔边擦→擦净分泌物→右手关总开关;拔导管;绕左手;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卸湿化瓶→卸通气管放入弯盘中→压力表回零;左手关小开关→卸表
12.看时间记录:仃止吸氧时间、签全名
13.安置病人:你这样舒服吗?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四、注意事项:
1.重视用氧安全:做到“四防”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氧气时要先调流量后应用。停止用氧时要先拔管后关开关。中途调节流量时要先分离导菅,调节后再连接。
3.吸氧过程中要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是否通畅无漏气。
4.保持鼻导管通畅,持续吸氧者每天换鼻导管1-2次,并换插。
5.氧气筒不可用尽,氧气压力指针降至0.5Mpa时不可再用。
6.氧气筒要悬挂“满”“空”以防急用时搬错。
五、给氧评价:
1.主观评价:吸氧后病人神志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皮肤、指甲床红润,紫绀消失,说明缺氧症状已改善。
2.客观评价:SaO2>95%,血气分析结果PaO2(>12.7kPa)、PaCO2(﹤
4.7kPa),说明缺氧症状已改善。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操作者两肩处于病人胸部正上方.用双手交叉苇叠的方法进行按压。将下面一手的掌根
部放在病人胸骨下1/3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
叉处。另一手以拇指跟部为轴心叠于下掌掌背上,手指不得
接触胸壁,双臂伸直,依靠操作者的体重、肘及臂力,有节
奏地垂直施加压力,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使
胸骨复原。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2,成人按压100
次/min为宜。
操作时应注意;1.按压力量与深度适当,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及剑突骨折,导致胸腔.腹腔出血.损伤及气胸,避免心肌挫伤,心包积血及心肌破裂;2;按压部位应正确,否则无效,反而出现胃内容物反流,使呼吸道阻塞,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室息,3,必须配合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按压心脏4-5次。吹气1次。
作者:刘文军
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
2012-1-10
2011年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竞聘上岗考试题
名词解释:
病历;
病历(case history)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产褥期;基本解释
[puerperium] 由分娩直到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之间的时间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
病情严重的病人称为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对于危、急、重病人应先后就地抢救治疗,待病情允许才由专人护送
至病房交接后方可离开。决不能以“无床位“一推了之,或因未带钱拒作有关手术、检查、不予及时输血,必要时报告有关领导或总值班。
2、超过医院诊治能力的危、急、重病人如病情允许转院,经请示上级医
师或科主任后并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情况,途中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必要时报告有关领导或总值班。
3、危、急、重病人应实行首诊负责制,严禁各科室、各专业间互相推诿、
扯皮,并切实抓好危重病人、复合伤病人的多科会诊及二唤会诊,提高急诊医疗质量,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4、危、急、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若对诊治有困难或出现意外情况,应
及时向有关领导或总值班汇报,及时请二唤会诊或医院抢救小组共同参予抢救。
危重病人护理
对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的临床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容易发生角膜溃疡及结膜炎,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氏液(复方硼砂溶液)擦洗口腔以防止感染,每日至少擦洗3次或在每次进食后擦洗。为防止褥疮发生,要常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要用95%酒精或滑石粉按摩,或用气圈、棉圈垫起;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无皱褶、无渣滓。应协助长期卧床者经常更换体位,促使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为防止肌肉萎缩,应协助他们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对昏迷病人应使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和防止窒息。有尿潴留者可按摩下腹部或使病人听流水声以助排尿,必要时可导尿。便秘者可灌肠或戴上手套用手挖出粪便。对昏迷、谵妄、躁动病人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对危重病人多采取重症监护,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还应加强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末梢循环的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②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适用对象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可分为以下四级:
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
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
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比较繁琐。
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
抗生素的应用分为;
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还有的抗生素可治疗恶性肿瘤。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品种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市场上有售和医院中常用的品种,可分为十大类。但须注意的是,目前这类药均属处方药在应用时应注意安全。 (1)β-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等。 (2)氨基糖甙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5)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即氯霉素。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抗病毒药不属于抗生素。抗真菌药也不都属于抗生素,如:硝酸咪康唑、克霉唑等药物属于抗真菌药物,不属于抗生素;但是球红霉素去氧胆酸钠、灰黄霉素等就属于抗生素类,抗微生物的药物其中包括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故抗微生物药物也不能都算是抗生素。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我院位于城镇,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应为: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内容及时限: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重点监测疾病:不明原因肺炎
另附加:结核性胸膜炎也要网上直报
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
勿倒置或震荡。
2、打气不可过高、过猛,用后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卷好。橡胶球须放于盒内固定位置,以防玻璃压断,凡水银柱下有开关者,用毕应将开关关闭。如水银柱里出现气泡,应调节戒检修,不可
带着气泡测量。
3、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
点再测,心要时测双上臂以资对照。
4、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
定体位、定血压计。
5、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6、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水银不足,则测得血压偏低。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
低、舒张压力偏高现象。
7、为了避免血液流动作用的影响,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如果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
位置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偏高。
“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
“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
一注意: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11项; 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那些人群;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吸氧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提高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二、用物准备:氧气筒、推车、上层:〖治疗盘:氧气表、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加蒸馏水1/2)、板钳、胶布、用氧记录卡、棉签、小药杯2、弯盘:(纱布、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查一次性吸氧管、棉签有效期)下层:污桶2(一次性医疗废物桶、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三、操作步骤:
1.治疗室内: 1)规范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加蒸馏水或冷开水於湿化瓶内及小药杯中
2.推车:核对床头卡→吸氧盘放置床头桌上
3.核对:(请问你几床,叫什么名字?)床号姓名→解释(你气有点急,给你吸点氧气)
→评估鼻腔(我看看你的鼻孔,口述:粘膜无破损、无息肉)
4.准备胶布→清洁鼻孔(给你清洁一下鼻孔)。
5.安装氧气表:左手持氧气表(告诉病人会有声音,别害怕)、右手开总开关吹气门灰尘→装上氧气表→[右手打开弯盘→上内通气管→上湿化瓶→右手查小开关是否关好→左手开总开关→右手开小开关
左手持管并检查流量开关是否关上→右手开总开关→左手开流量开关(流量正确)→耳听:检查氧气表装置是否漏气和有无气流。
6.取一次性鼻塞→连接→蘸水(润滑和检查导菅是否通畅) →塞入鼻孔(有点不舒服,坚持一下)→胶布固定鼻尖及面颊
插管后用右手固定(随手持纱布放左手手心) →左手放回纱布后取胶布→分别固定鼻尖及面颊-别针固定肩部衣服上。
7.交代:氧气流量是根据你病情调的,你不要去动。氧气是易燃物,不要抽烟、翻身时当心导管脱落。有什么不舒服信号铃在这里,尽管打铃,我会经常来看你的,谢谢合作。氧气筒不要去碰它,上面也不要挂东西。
记录:吸氧时间、流量、签全名。
8.观察(口述):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筒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流量是否正确;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到5kg/cm2调换,悬挂满、空。
9.核对床头卡后推车回
10执行医嘱,停止吸氧,核对床头卡。口述:王芳,你好多了吧,你的检查报告结果已经正常了,现在给你停掉了。
11.取纱布→用纱布包裹导管边拔边擦→擦净分泌物→右手关总开关;拔导管;绕左手;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卸湿化瓶→卸通气管放入弯盘中→压力表回零;左手关小开关→卸表
12.看时间记录:仃止吸氧时间、签全名
13.安置病人:你这样舒服吗?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四、注意事项:
1.重视用氧安全:做到“四防”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氧气时要先调流量后应用。停止用氧时要先拔管后关开关。中途调节流量时要先分离导菅,调节后再连接。
3.吸氧过程中要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是否通畅无漏气。
4.保持鼻导管通畅,持续吸氧者每天换鼻导管1-2次,并换插。
5.氧气筒不可用尽,氧气压力指针降至0.5Mpa时不可再用。
6.氧气筒要悬挂“满”“空”以防急用时搬错。
五、给氧评价:
1.主观评价:吸氧后病人神志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皮肤、指甲床红润,紫绀消失,说明缺氧症状已改善。
2.客观评价:SaO2>95%,血气分析结果PaO2(>12.7kPa)、PaCO2(﹤
4.7kPa),说明缺氧症状已改善。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操作者两肩处于病人胸部正上方.用双手交叉苇叠的方法进行按压。将下面一手的掌根
部放在病人胸骨下1/3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
叉处。另一手以拇指跟部为轴心叠于下掌掌背上,手指不得
接触胸壁,双臂伸直,依靠操作者的体重、肘及臂力,有节
奏地垂直施加压力,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使
胸骨复原。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2,成人按压100
次/min为宜。
操作时应注意;1.按压力量与深度适当,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及剑突骨折,导致胸腔.腹腔出血.损伤及气胸,避免心肌挫伤,心包积血及心肌破裂;2;按压部位应正确,否则无效,反而出现胃内容物反流,使呼吸道阻塞,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室息,3,必须配合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按压心脏4-5次。吹气1次。
作者:刘文军
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
20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