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015年外科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当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所以控制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院感科对2015年1月-6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切口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目标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 1 调查对象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5年1月-6月实施手术的167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危险指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 2 调查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相关标准,下发调查表,由院感管理人员与科室共同完成。调查开展之前,对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由主管医生负责填写调查表,观察了解监测情况,查看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询问病情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收集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验检查报告等。院感科统一收集所有调查资料,集中整理和统计分析,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作出诊断和调查结论。 2 结果

2 1 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67例手术(未包括本时间段、本科室所有手术病人),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76例,平均年龄48.9岁。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6例,其中I 类手术切口感染4例(乳腺2例、甲状腺、

腹外疝各1例),2例II 类手术切口感染。 2 2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手术患者中(表1 表2),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有一定关系,手术暴露时间长,手术切口感染率高;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低龄者。参与调查病例急症手术的切口感染率相对择期手术无明显变化。

本科室1-6月共实施I 类手术292例,发生4例切口感染,分别为甲状腺手术1例、腹外疝手术1例、乳腺手术2例,感染率为1.37%(注:本次调查只抽查了123例Ⅰ类手术);1-6月份共发生2例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分别为开放性腹外伤、胆管肿瘤根治术患者,均在本次抽查的44例病例中,所以统计的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4.55%不能作为本科室实际感染率。表1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2 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67例病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1 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54例,多数在术后1周内停药。其中预防性用药26例,占15.57%,二联及二联以上联合用药35例,占20.96%(表3)。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涉及患者本身和手术操作两方面的多种因素。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营养状况、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患者手术区皮肤准备及消毒、术者手术前手消毒效果、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器械准备、抗菌素合理应用、手术操作技术与持续时间等都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6%,I 类手术切口感染率2.44%,比我院制定的1.5%的标准偏高。针对患者感染情况,与手术科室、手术室等进行沟通,手术各个环节都控制得较好,消毒隔离措施到位,手术条件比较完善,导致感染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1例甲状腺病人感染可能与术前2天体温升高有关。 2)1例乳腺手术患者因采取的手术路入方式有所改变,且术中引流不畅可能导致感染。另外1例乳腺癌患者于出院后7日切口感染复诊入院,考虑此患者为右乳腺Ca 免疫力受损、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

术后保留腋窝引流等,可能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3)1例腹外疝手术感染患者因床位紧张,考虑与加床、术后换药操作欠规范有关。

4)另外2例感染患者,1例为胆管癌患者,考虑手术涉及消化系统、患者疾病引起免疫力低下、未严格人员探视人员等有关;另外1例为腹外伤、结肠破裂患者,存在相关易感因素。

本次调查的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出现在Ⅰ类和Ⅱ类切口患者中,而10例Ⅲ类切口患者则无感染病例,这与常规也不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

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调查显示,高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时间超过2h 亦可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其次,合理掌握用药指征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在本次调查的167例手术患者中抗菌素使用率32.34%,围术期用药占18.56%,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二联和三联用药(35例)占20.96。4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进行病原学送检,科室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抗菌药物。

针对目标监测发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

1) 提高外科系统的整体业务水平 外科医护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其各种硬件措施均是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督促相关人员掌握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发生感染的正确诊断、处理,掌握置管病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确保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提高外科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显然能够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外科无菌原则 严格无菌技术、仔细操作、爱护组织和除去渗液和渗血等,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改变备皮时间、方法很重要,减少皮肤损伤,降低感染机会。

4)改善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是外源性细菌种植的重要来源,必须做好手术室空气消毒和监测。

5)对于手术器械严格按规范清洗、消毒。对于术者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好外科手消毒。

6)术后换药规范、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术者的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

7)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总之, 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因而应从患者、手术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可采取缩短术前住院及手术持续时间、合理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加强手术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来预防及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2015年外科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当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所以控制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院感科对2015年1月-6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切口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目标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 1 调查对象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5年1月-6月实施手术的167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危险指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 2 调查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相关标准,下发调查表,由院感管理人员与科室共同完成。调查开展之前,对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由主管医生负责填写调查表,观察了解监测情况,查看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询问病情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收集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验检查报告等。院感科统一收集所有调查资料,集中整理和统计分析,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作出诊断和调查结论。 2 结果

2 1 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67例手术(未包括本时间段、本科室所有手术病人),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76例,平均年龄48.9岁。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6例,其中I 类手术切口感染4例(乳腺2例、甲状腺、

腹外疝各1例),2例II 类手术切口感染。 2 2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手术患者中(表1 表2),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有一定关系,手术暴露时间长,手术切口感染率高;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低龄者。参与调查病例急症手术的切口感染率相对择期手术无明显变化。

本科室1-6月共实施I 类手术292例,发生4例切口感染,分别为甲状腺手术1例、腹外疝手术1例、乳腺手术2例,感染率为1.37%(注:本次调查只抽查了123例Ⅰ类手术);1-6月份共发生2例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分别为开放性腹外伤、胆管肿瘤根治术患者,均在本次抽查的44例病例中,所以统计的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4.55%不能作为本科室实际感染率。表1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2 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67例病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1 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54例,多数在术后1周内停药。其中预防性用药26例,占15.57%,二联及二联以上联合用药35例,占20.96%(表3)。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涉及患者本身和手术操作两方面的多种因素。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营养状况、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患者手术区皮肤准备及消毒、术者手术前手消毒效果、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器械准备、抗菌素合理应用、手术操作技术与持续时间等都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6%,I 类手术切口感染率2.44%,比我院制定的1.5%的标准偏高。针对患者感染情况,与手术科室、手术室等进行沟通,手术各个环节都控制得较好,消毒隔离措施到位,手术条件比较完善,导致感染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1例甲状腺病人感染可能与术前2天体温升高有关。 2)1例乳腺手术患者因采取的手术路入方式有所改变,且术中引流不畅可能导致感染。另外1例乳腺癌患者于出院后7日切口感染复诊入院,考虑此患者为右乳腺Ca 免疫力受损、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

术后保留腋窝引流等,可能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3)1例腹外疝手术感染患者因床位紧张,考虑与加床、术后换药操作欠规范有关。

4)另外2例感染患者,1例为胆管癌患者,考虑手术涉及消化系统、患者疾病引起免疫力低下、未严格人员探视人员等有关;另外1例为腹外伤、结肠破裂患者,存在相关易感因素。

本次调查的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出现在Ⅰ类和Ⅱ类切口患者中,而10例Ⅲ类切口患者则无感染病例,这与常规也不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

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调查显示,高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时间超过2h 亦可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其次,合理掌握用药指征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在本次调查的167例手术患者中抗菌素使用率32.34%,围术期用药占18.56%,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二联和三联用药(35例)占20.96。4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进行病原学送检,科室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抗菌药物。

针对目标监测发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

1) 提高外科系统的整体业务水平 外科医护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其各种硬件措施均是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督促相关人员掌握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发生感染的正确诊断、处理,掌握置管病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确保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提高外科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显然能够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外科无菌原则 严格无菌技术、仔细操作、爱护组织和除去渗液和渗血等,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改变备皮时间、方法很重要,减少皮肤损伤,降低感染机会。

4)改善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是外源性细菌种植的重要来源,必须做好手术室空气消毒和监测。

5)对于手术器械严格按规范清洗、消毒。对于术者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好外科手消毒。

6)术后换药规范、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术者的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

7)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总之, 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因而应从患者、手术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可采取缩短术前住院及手术持续时间、合理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加强手术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来预防及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关文章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状调查_刘冰
  • 145 ·调查报告·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刘 冰 马桂霞 王艳萍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以下简称SSI,是指手术后发生于手术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的深部软组织以及与手术有关 ...查看


  •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 第十一章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保证患者安全 1.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1.1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查看


  • 医院感染监测季度小结
  • 2016年第 2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效果与评价 我院于4至6月份对医院重点部门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并就各临床科室及工作人员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情况及抗生素合 ...查看


  • 2014年第二季度一类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
  • 2014年第二季度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分析 为了了解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 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我院对一类清洁切口手术进行了目标性监测.通过对I 类清洁切口手术目标监测,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查看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 ・临床研究・ 2009年7月第47卷第20期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万文元1贺遵菊2张荣华,王建新- (1.湖南省衡阳县妇幼保健院:2.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医院妇产科: 3.湖南省衡阳县卫校附属医院外科,湖南衡阳42100 ...查看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第一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 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 ...查看


  •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在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无瘤和微创等基本原则,应尽可能避免手术后的感染.肿瘤的播散或病人机体组织不必要的损伤,以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第一节 无菌原则微 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 ...查看


  •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009年在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 ...查看


  • 外科总论简答题
  • 外科总论简答题 1. 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内容?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2. 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