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2

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一、(一)、本诗的写作背景是: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1080年,此时作者苏轼因“乌巢诗案”被捕下狱,后经营救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在城的东坡垦荒耕种,见黄州定院东山有海棠一株,长得特别繁茂,故作此诗,并以此寄寓身世流落之感。(二)、1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后因事被贬到黄州。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

2诗的前半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反政坛,为国为民出力。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

3此诗表达了作者与海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

4、苏轼晚年名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与此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达的情感: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这两句借自然景象抒发遇赦后的心情。《晋书·谢重传》曾说“月夜明净,不如微云点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也说过同样的话。此时他从海南岛乘船渡海果然看到如此景象,于是便借题发挥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空海色本澄清。”言外之意是说他本来很清白,在元佑党争中受到诬陷;如今蔽月的浮云终于消散,他也恢复了本来面目。诗人借景抒情,手法巧妙。因此清人纪昀说这“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见《瀛奎律髓刊误》)。而本诗寄寓身世流落之感。

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一、(一)、本诗的写作背景是: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1080年,此时作者苏轼因“乌巢诗案”被捕下狱,后经营救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在城的东坡垦荒耕种,见黄州定院东山有海棠一株,长得特别繁茂,故作此诗,并以此寄寓身世流落之感。(二)、1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后因事被贬到黄州。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

2诗的前半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反政坛,为国为民出力。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

3此诗表达了作者与海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

4、苏轼晚年名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与此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达的情感: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这两句借自然景象抒发遇赦后的心情。《晋书·谢重传》曾说“月夜明净,不如微云点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也说过同样的话。此时他从海南岛乘船渡海果然看到如此景象,于是便借题发挥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空海色本澄清。”言外之意是说他本来很清白,在元佑党争中受到诬陷;如今蔽月的浮云终于消散,他也恢复了本来面目。诗人借景抒情,手法巧妙。因此清人纪昀说这“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见《瀛奎律髓刊误》)。而本诗寄寓身世流落之感。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学考卷汇总(按题型及研究方向等归类)
  • 古代文学考卷汇总(按题型及研究方向等归类) 先秦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 1.九辩(人大古代文学00) 2.九歌(人大古代文学00) 3.淝水之战(北大古代文学9x) 4.<天问>的作者是()(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 5.春秋三传( ...查看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
  •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年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一览表 http://www.zwkao.com 2009年11月11日 05:43 中文考研网 备注: 一.大综合 1.含义:"大综合"特指50分的客观题(填空题.选择题).除 ...查看


  •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
  • 笔谈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 编者按:佛教,主要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2006年11月25日-27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 第一.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方 ...查看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海 ...查看


  •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侯荣川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9期 摘 要: 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文学 ...查看


  • 2017年考研: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解读
  • 2017年考研: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解读 要写这个专业的时候小编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本来这是小编小时候的梦想学的专业呢,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一个国家古老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更让人着迷,大浪淘沙,历史长河中消失的文化有多少如今 ...查看


  • 2010-2011北大中文系第一学期课程表
  • 2010-2011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名 课程类别 参考学 分 起止周 班号 专业 教师姓教师职名 称 上课时间 教室 备注 语言学及应用语 系统功能语法 任选 2.0 1-17 01 王洪君 教授 周一3-4 二教 语言学讨论班 ...查看


  •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金才永 3100102080 理科试验班1016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往往被看做同一类, 但它们存在同源异流的现象.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们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广阔内容,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时代进程,记载着民族的生活方 ...查看


  • 书评|[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学科互济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推进
  • 论学科互济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推进 --以<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为中心 刘晓亮 文 学研究(或批评)是伴随文学创作而产生的自然现象,而且二者有时还以"合二为一"的面目呈现出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伴随古典文学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