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作渐向暝]鉴赏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以雁来表达思乡之亲,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风流子·秋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征雁、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实是因情设景也。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过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已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人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处室内,见孤灯熠熠,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以雁来表达思乡之亲,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风流子·秋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征雁、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实是因情设景也。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过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已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人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处室内,见孤灯熠熠,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相关文章

  • 周邦彦:关河令
  •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注释: 1.<片玉词>"关河令"下注:"< ...查看


  • 王大绩古诗鉴赏02
  • 王大绩古诗鉴赏02 代诗歌的考试题目的主流样式是客观性的简答题目,我:正如顾随先生所言,古代诗歌包含文字.形象和感情三: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也落实在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这样看,回答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和解读古代诗歌,要:还需要说明一点:备考 ...查看


  • 秋天的诗句: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日间情境,于明处写景,暗里抒情,寓情 ...查看


  • 高中语文第一课
  • 高中语文第一课资料 (一)冷香飞上语文 报告会上的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及众人的回答,让我感受颇多,不禁想起王蒙曾提出的"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说是整天的题海战术,有人说是老土 "八股文" 语文难道就仅 ...查看


  • 辛弃疾诗歌鉴赏
  •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词作品读]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 ...查看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 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 ...查看


  •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鉴赏]
  •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帐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①,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②,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但峰媒蝶使,时叩窗木鬲.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③.静绕珍坐底④, ...查看


  • 高三高考古诗鉴赏
  • 古诗鉴赏应试策略 中 一.诗 国 古体诗 五言古诗 ( 汉代文人诗) 古 (古风) 典 (古诗) 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 歌 律诗 分 七言律诗 (排 律) 类 体 近体诗 裁 (今体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格律诗) 二.词 又叫 ...查看


  •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周邦彦[满庭芳·凤老莺雏]鉴赏
  •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周邦彦<满庭芳·凤老莺雏>词鉴赏 满庭芳·凤老莺雏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