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是按:道,州,县来划分行政区域的 道:设有宣抚使,处置使,转运使等官员品级在三品左右州:设有刺史或太守品级在四品,五品.县:设有县令 七品官.军队分为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 中央军队主要有北衙禁军和南衙禁军人数在15万左右 由各类将军节制如:龙武大将军 神武大将军等等 地方军队分别有节度使,都督,都尉等节制战时还设有行军大总管或大都督等官职

1、唐代开创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2、(1)关内道 :

治所——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下辖: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1)河南道 :

治所——洛阳 下辖:

东都(洛阳)、河南府、睢阳(宋州)、汴州、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蔡州、陈州、颍州、亳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3)河东道:

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下辖: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4)河北道:

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下辖: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5)山南道:

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 下辖: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

(6)淮南道:

治所——扬州(今扬州市)下辖: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7)江南道:

治所——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下辖: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珍州、珜州。

(8)陇右道:

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下辖: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9)剑南道:

治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下辖: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真州、霸州、柘州。

(10)岭南道:

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市)

广州、韶州、潮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州、田州、严州、山州、峦州、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

唐朝是按:道,州,县来划分行政区域的 道:设有宣抚使,处置使,转运使等官员品级在三品左右州:设有刺史或太守品级在四品,五品.县:设有县令 七品官.军队分为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 中央军队主要有北衙禁军和南衙禁军人数在15万左右 由各类将军节制如:龙武大将军 神武大将军等等 地方军队分别有节度使,都督,都尉等节制战时还设有行军大总管或大都督等官职

1、唐代开创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2、(1)关内道 :

治所——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下辖: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1)河南道 :

治所——洛阳 下辖:

东都(洛阳)、河南府、睢阳(宋州)、汴州、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蔡州、陈州、颍州、亳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3)河东道:

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下辖: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4)河北道:

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下辖: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5)山南道:

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 下辖: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

(6)淮南道:

治所——扬州(今扬州市)下辖: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7)江南道:

治所——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下辖: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珍州、珜州。

(8)陇右道:

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下辖: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9)剑南道:

治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下辖: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真州、霸州、柘州。

(10)岭南道:

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市)

广州、韶州、潮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州、田州、严州、山州、峦州、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


相关文章

  • 南海郡(秦朝至唐朝的行政区划名)
  • 公元前214年秦置,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亦置郡于此,三国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郡废.后复置,唐废:寻复置,又废,宋曰广州南海郡,元以后废. ...查看


  • 七下历史1-22课
  •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问答式复习(1--4课) 1. 隋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答: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 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出现"开皇之治"的局面? 答:隋文帝. 3. 隋朝是在哪位皇帝在位 ...查看


  • 安南都护府
  • 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边疆地区的主要机构,属岭南道.调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 ...查看


  •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2(人教版必修1)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引言,宋太祖与宰相议事坐站跪变化.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实际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争夺.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


  • 2015行政管理秋中国简明古代史作业2答案
  •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隋文帝时期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较大改革,确立了() A.三公九卿制 B.内朝 C.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 2.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查看


  • 七下期中1-14课复习要点(答案)
  • 七年级历史(下)第1-14课期中复习要点 1. 隋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定都在哪里?隋 朝统一全国是哪一年? 隋文帝(杨坚):581年:长安:589年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查看


  • 转载: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认识
  •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认识 2010年09月06日 08:42:31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政治体制上可分成"王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夏禹的儿子继 ...查看


  • 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到底是哪个朝代?
  • 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到底是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一说到最大疆域的朝代,很多人自然就会说元朝和清朝,我之前也是这么一直认为过来的.对于中国历史上最大疆域朝代的这一说法,我觉得这是最合理的: 先来看下清朝的疆域吧:18世纪,乾隆时期,清朝版图 ...查看


  • 第四章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发展与演变
  • 第四章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发展与演变 行政区划就是根据国家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将全国领土按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以行使国家主权和执行国家任务的各级行政单位. 影响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因有四: 1.地理因素 行政区划主要是按地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