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实验、对比、练习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璃片、水、金属钠、金属钾、酚酞试液。

教学过程

[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碱金属的代表性元素——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师]我先问大家两个问题:碱金属共包括哪几种元素?为什么把这几种元素统称为碱金属?

[生]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钫,因为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可熔于水的强碱,因此被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Li、Na、K、Rb、Cs、Fr)

[师]回答得很好。钫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我们现阶段不研究它。

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相似性和递变性。

因为结构决定性质,本节课我们首先从微观的原子结构特征入手。

[板书]一、原子结构

[师]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Li、Na、K的原子结构图,同时观察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然后翻看36页表2-2中Rb、Cs的原子结构图,总结碱金属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投影板书]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

递变性:

[生]相似性是最外电子层都有一个电子;

递变性是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板书]相似性:

最外电子层都有一个电子;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师]因为结构决定性质,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讲]大家一定要注意看36页左上角的注解1对钾的密度反常的解释。然后我们共同填表格。

[投影板书]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性质

[师]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构成元素原子的结构决定,那么,根据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大家可以得出怎样的推论呢?

[生]碱金属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可以推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于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从Li到Cs,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表现为单质的还原性)

[投影板书] 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性质

相似性:碱金属化学性质相似

(与钠相似)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师]推论过程非常详细!上述推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和事实进行论证。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并且我们已经

学习了一种碱金属元素钠,所以我们就以钠为依据做实验进行验证。

[问]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生]钠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

[师]很好。现在,我们共同做两个实验证明一下上述推论是否正确。先做钠、钾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2-9]分别取一块钠、钾后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稍加热

[师]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进行对比反应的剧烈程度。

注意:钾反应得很快,重点观察其火焰颜色和剧烈程度

[生]我们可以看到钠、钾同时受热时,钾首先熔化且钾比钠燃烧得剧烈,发出黄紫色的光,钠燃烧火焰呈黄色。

[师]很好。钾燃烧火焰事实上是紫色的,出现黄色是因为杂质的干扰。

下面,请大家观察并比较钠、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2-10]分别取同样大小的钾、钠与水反应,并在反应前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同时,告诉学生看37页右上角注解1,保持安静!)

[问]钠、钾分别与水反应时,何者剧烈?哪些现象可说明此结论?

[生]钾与水反应剧烈。钠与水反应熔成一光亮小球,在水面迅速游动,逐渐消失;而钾与水反应熔成一火球,并发生爆炸,在水面很快消失。

[师]回答得很好!

[问]钾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怎样证明?

[生]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有碱——KOH生成,钾与水反应时,在水面游动,说明有气体生成,应该是H2。

[师]很正确。但,希望大家能在课后设计一个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要求能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师]从上面两个实验均可以证明钾的化学性质比钠的更活泼,即钾元素金属性强于钠元素的金属性。研究其它碱金属,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下面,让我们总结出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O2)

[师]已知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请大家分别写出Li、N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讲解]说明三点:

1、钾、铷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它们的反应方程式我们暂且不学。

2、从原子结构可推知,铷、铯是比钾更活泼的碱金属,它们遇到空气时,在室温下就燃烧。

3、碱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Cl2等大多数非金属发生反应,表现出金属性,且金属性从锂到铯逐渐增强。

[过渡]除钠、钾外,其他碱金属也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请大家在本上写出钠、钾、铷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讲]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描述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R+2H2O=2ROH+H2↑

[师]大家预测一下铷、铯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比钾怎样?

[生]应比钾更剧烈。

[师]对,铷、铯遇水时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总结]由上面的实验及大量的事实说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它们的金属性由锂到铯逐渐增强。

[投影板书]二、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性1、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又如氯气)

2、都能与水生成反应氢氧化物和氢气

3、均有很强的金属性

递变性 1、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2、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3、金属性逐渐增强

[过渡]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那么它们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呢?并且它们的单质应如何保存?一起看一下。

[投影板书] 四、碱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单质的保存方法:

1、存 在:化合态,主要存在形式是碳酸盐、氯化物等

2、保存方法:钠、钾一般保存在煤油中,而锂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

注:密度:

锂:0.534g/m; 钠:0.97 g/m; 钾:0.86 g/m

煤油: 0.8 g/m

[讲解]1、存在:由于碱金属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所以它们的单质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也极易与水反应。因此,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存在形式有碳酸盐、氯化物等。

2、保存:锂、钠、钾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反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锂:0.534g/ m小于煤油的密度,而保存在石蜡中。 钠:0.97 g/ m;钾:0.86 g/ m;均大于煤油的密度0.8 g/ m,因此,钠、钾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投影练习] 1、下列选项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密度很小的柔软金属

B、单质的熔沸点是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升高

C、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D、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33333333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实验、对比、练习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璃片、水、金属钠、金属钾、酚酞试液。

教学过程

[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碱金属的代表性元素——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师]我先问大家两个问题:碱金属共包括哪几种元素?为什么把这几种元素统称为碱金属?

[生]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钫,因为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可熔于水的强碱,因此被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Li、Na、K、Rb、Cs、Fr)

[师]回答得很好。钫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我们现阶段不研究它。

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相似性和递变性。

因为结构决定性质,本节课我们首先从微观的原子结构特征入手。

[板书]一、原子结构

[师]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Li、Na、K的原子结构图,同时观察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然后翻看36页表2-2中Rb、Cs的原子结构图,总结碱金属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投影板书]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

递变性:

[生]相似性是最外电子层都有一个电子;

递变性是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板书]相似性:

最外电子层都有一个电子;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师]因为结构决定性质,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讲]大家一定要注意看36页左上角的注解1对钾的密度反常的解释。然后我们共同填表格。

[投影板书]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性质

[师]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构成元素原子的结构决定,那么,根据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大家可以得出怎样的推论呢?

[生]碱金属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可以推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于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从Li到Cs,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表现为单质的还原性)

[投影板书] 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性质

相似性:碱金属化学性质相似

(与钠相似)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师]推论过程非常详细!上述推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和事实进行论证。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并且我们已经

学习了一种碱金属元素钠,所以我们就以钠为依据做实验进行验证。

[问]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生]钠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

[师]很好。现在,我们共同做两个实验证明一下上述推论是否正确。先做钠、钾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2-9]分别取一块钠、钾后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稍加热

[师]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进行对比反应的剧烈程度。

注意:钾反应得很快,重点观察其火焰颜色和剧烈程度

[生]我们可以看到钠、钾同时受热时,钾首先熔化且钾比钠燃烧得剧烈,发出黄紫色的光,钠燃烧火焰呈黄色。

[师]很好。钾燃烧火焰事实上是紫色的,出现黄色是因为杂质的干扰。

下面,请大家观察并比较钠、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2-10]分别取同样大小的钾、钠与水反应,并在反应前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同时,告诉学生看37页右上角注解1,保持安静!)

[问]钠、钾分别与水反应时,何者剧烈?哪些现象可说明此结论?

[生]钾与水反应剧烈。钠与水反应熔成一光亮小球,在水面迅速游动,逐渐消失;而钾与水反应熔成一火球,并发生爆炸,在水面很快消失。

[师]回答得很好!

[问]钾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怎样证明?

[生]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有碱——KOH生成,钾与水反应时,在水面游动,说明有气体生成,应该是H2。

[师]很正确。但,希望大家能在课后设计一个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要求能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师]从上面两个实验均可以证明钾的化学性质比钠的更活泼,即钾元素金属性强于钠元素的金属性。研究其它碱金属,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下面,让我们总结出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O2)

[师]已知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请大家分别写出Li、N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讲解]说明三点:

1、钾、铷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它们的反应方程式我们暂且不学。

2、从原子结构可推知,铷、铯是比钾更活泼的碱金属,它们遇到空气时,在室温下就燃烧。

3、碱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Cl2等大多数非金属发生反应,表现出金属性,且金属性从锂到铯逐渐增强。

[过渡]除钠、钾外,其他碱金属也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请大家在本上写出钠、钾、铷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讲]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描述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R+2H2O=2ROH+H2↑

[师]大家预测一下铷、铯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比钾怎样?

[生]应比钾更剧烈。

[师]对,铷、铯遇水时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总结]由上面的实验及大量的事实说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它们的金属性由锂到铯逐渐增强。

[投影板书]二、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性1、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又如氯气)

2、都能与水生成反应氢氧化物和氢气

3、均有很强的金属性

递变性 1、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2、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3、金属性逐渐增强

[过渡]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那么它们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呢?并且它们的单质应如何保存?一起看一下。

[投影板书] 四、碱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单质的保存方法:

1、存 在:化合态,主要存在形式是碳酸盐、氯化物等

2、保存方法:钠、钾一般保存在煤油中,而锂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

注:密度:

锂:0.534g/m; 钠:0.97 g/m; 钾:0.86 g/m

煤油: 0.8 g/m

[讲解]1、存在:由于碱金属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所以它们的单质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也极易与水反应。因此,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存在形式有碳酸盐、氯化物等。

2、保存:锂、钠、钾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反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锂:0.534g/ m小于煤油的密度,而保存在石蜡中。 钠:0.97 g/ m;钾:0.86 g/ m;均大于煤油的密度0.8 g/ m,因此,钠、钾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投影练习] 1、下列选项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密度很小的柔软金属

B、单质的熔沸点是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升高

C、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D、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33333333


相关文章

  • 5.1碱金属
  • 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2015-2016学年<无机化学>学科导学案 编号:01 编制者:卢玉芳 审核者:庞永炎 执教者:卢玉芳 班级:工业151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2015 年 9 月 日 第 节 课题:5.碱金属.碱土金属 ...查看


  • [选修三教案]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人教版精品)
  •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4.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 ...查看


  •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 华兴中学高13级高一自编练习(B 卷) 化学试题(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2014-2-2 命题人 :余劲松 审题人:_______________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0分) 1.(2013 ...查看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化学选三<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班级 姓名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 = = .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以氯-35为例) a. 原子符号: b. ...查看


  • 元素周期律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电子层: 1.定义: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由于 电子能量的差异 和 离核远近的不同 ,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 运动.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电子的分层运动,也叫做电子的分层排布. 2.电子的能量:① ...查看


  • 元素周期律小结及习题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内容: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二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三是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 ...查看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 ...查看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12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 ...查看


  • 29_3.2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结构子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