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磁共振常见伪影的鉴别

在磁共振成像中,伪影的出现比其他成像技术多,而且也较严重,因此正确鉴别和认识伪影、明确伪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临床诊断经常面临的问题。下面就磁共振产生伪影主要原因、图像表现及解决办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1、黑边界伪影:黑边界伪影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沿水脂分界面、肌肉脂肪分界面分布的黑线状伪影。这种伪影在视觉上可以清楚的勾画出组织轮廓。但是它并不是正常的解剖结构。胸部冠状位图像,回波时间为7ms,可以看到在肩部肌肉及肝脏周围分界清晰的黑边界伪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伪影,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脂肪和水位于相同的层面时,设置TE时间恰好使水分子和脂肪分子的自旋处于反相位,使信号相互抵消。在1.5磁场下,脂肪和水的频率相差3.5ppm,在TE取4.5ms的倍数时,可以消去伪影,如:4.5ms,9ms,13.6ms.

2、化学位移伪影:在推体、腹部、眼眶等含脂肪成份的组织边缘常可以看到化学位移伪影。在频率编码方向上,磁共振系统利用不同分子的不同频率进行空间定位。在不同器官中,由于水和肌肉组织与脂肪相比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此时磁共振扫描仪依据这种频率差异进行空间定位时,含有脂肪成份的组织在频率编码方向上相对与正常位置发生偏移。在脊柱扫描中,视觉表现为一侧椎体的边缘厚度明显大于对侧。在腹部和眼眶扫描中,会在水、脂分界面上出现黑影,而在对侧出现亮条状伪影。在肾脏轴位扫描过程中,这种伪影表现为,在肾脏顶端的亮条状伪影,以及底端的黑条状伪影,并且场强越高此伪影越明显。消除此伪影的最好方法是使用脂肪饱技术。

3、卷折伪影:当FOV小于采集窗时常常会出现卷折伪影。在相位编码方向及3D序列的片层方向上,表现为超出部分的图像会折叠到对侧,这种现象可以进行更正。如果必须去处此伪影,可以在相位编码方向增加更多的编码步数加以校正。在相位编码方向增加过采样亦可去处此伪影。

4、吉布斯(截断)伪影:吉布斯伪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平行排列、黑白相间的一种条状伪影。在椎体T2Wl扫描中,从很亮的脑脊液到无信号的推间盘内均可以看不易察觉到的很微小的吉布斯伪影。这种伪影在脑实质与颅骨交界面也十分常见。它反应了从傅立叶转换到图象重建过程中,应用有限的相位编码步数。应用更多的相位编码步数可以减少这种伪影的产生。第一幅应用水模获得的轴位像.在水平方向应用128次编码步数,在垂直方向使用256次编码步数。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左右方向上,水模边缘存在明显的黑白相间的伪影,而在从顶到低方向此伪影明显较弱。第二幅像是在两个方向上均采用256次编码步数。在水模的边缘上这种细小的伪影明显消失。

5、拉链状伪影: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拉链状伪影,主要讲述与硬件及软件不太相干的,而是由外部射频干扰直接引起的伪影。当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扫描房间的门被打开而使射频信号进入而引起的这种拉链伪影很容易被避免和控制。这种由于无线电射频信号引起的拉链状伪影在图像上表现为垂直于频率编码方向的线状影。由于设备和软件问题引起的拉链状伪影可以出现在任意轴向上。相位编码方向上的运动伪影在序列采集过程中,由于受检者的血管波动、吞咽动作、呼吸运动、蠕动以及生理运动等均可引起运动伪影。非常类似于著名的吉布斯伪影。因为有时这种伪影超出了FOV的范围。并且它不象吉布斯伪影那样在边缘迅速的减弱。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及分析伪影产生的部位和原因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消除在相位编码方向上这种伪影。

在血管人口的方向使用空间预饱和技术,可以减弱血管的波动伪影。空间预饱和技术也可以减弱由于吞咽、呼吸引起的运动伪影。应用表面线圈可以减弱感兴趣区远端的运动伪影。使用较短的脉冲序列,以及呼吸及心电触发技术均可减弱运动伪影。片层的流入效应当没有自旋饱和的血液首次进入片层或片层组时,会引起血液的流入效应。它的特点是血流进入的第一个层面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呈明显的高信号。通常不止只存在第一个层面,离得越远的层面衰减越明显。这种伪影对血栓的诊断存在明显的误导作用。如果要进一步鉴别,可以使用梯度回波的流入技术来区别流入伪影和血栓。

6、片层交叠伪影:片层交叠伪影表现为在腰椎的多片层、多角度扫描时,在图像中部分信号的丢失。如果通过不同推间盘平面的片层是不平行的,那么片层就会发生交叠。如果在同一时间采集两个片层,例如:L4-5和L5-S1.那么,水平扫描获得的第二幅图象部分信号被饱和掉。这表现为在图像上出现水平的带状信号丢失的现象。在下图腰推轴位像中这种伪影表现为,在图像底部低信号的、水平走向的带状伪影。因而,阻碍我们对推管后部的损伤情况的评估。

8、魔角效应:魔角效应,最常见于肌键和韧带走向与主碰场方向夹角呈55度时出现。在正常情况下,水分子与肌键的胶原纤维在偶极一偶极效应的作用下,具有很短的T2时间,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无信号。当肌键与主碰场夹角在55度时,偶极效应消失,使T2时间延长了一倍。此时,在常规序列上肌键的信号是可以看见的。例如在肩袖和膝关节肌键上可以看到此现象。

9、波纹状伪影:在使用体部线圈应用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时,在图像上这种伪影是很常见的。因为在体部的两侧主碰场并不是均匀一致的,使得在不同时相相加和相减时一侧信号叠加到另一侧上边。

10、射频溢出伪影:在头颅轴位图像上表现为图像的不均匀现象。这种伪影的存在是由于扫描仪从病人接收到太强的信号。通常自动预扫描通常可以调节接受器来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如果此伪影依然存在,可以使用手动调谐。

11、中心点状伪影:是一种在图像中心、小圆点状的高信号影。产生原因是由于接受器的直流电压持续偏离造成的。经过傅立叶转换后,这些电压恒定偏离的现象在图像上表现为亮了小圆点。

12、磁化伪影:磁化伪影产生的原因是在微小的梯度变化或者磁场强度发生微小变化时,出现在具有不同磁化率的两种物质的交界面附近。大的磁化伪影常见于铁磁性物质取代了非磁性物质(例如人体)时,在其周围形成很大的磁化伪影。梯度变化使周围组织发生自旋失相和频率位移。从而引起周围正常解剖结构形变,并可见黑、亮相间的区域。这种现象在梯度回波序列上非常敏感,具有很长的回波时间。头颅的轴位像,患者眼险涂抹了睫毛膏。由于睫毛膏引起的磁化伪影使得眼球前半部分正常结构难以显示。

13、零填充伪影:由于K空间数据采集较少,或者需要0填充。

在磁共振成像中,伪影的出现比其他成像技术多,而且也较严重,因此正确鉴别和认识伪影、明确伪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临床诊断经常面临的问题。下面就磁共振产生伪影主要原因、图像表现及解决办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1、黑边界伪影:黑边界伪影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沿水脂分界面、肌肉脂肪分界面分布的黑线状伪影。这种伪影在视觉上可以清楚的勾画出组织轮廓。但是它并不是正常的解剖结构。胸部冠状位图像,回波时间为7ms,可以看到在肩部肌肉及肝脏周围分界清晰的黑边界伪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伪影,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脂肪和水位于相同的层面时,设置TE时间恰好使水分子和脂肪分子的自旋处于反相位,使信号相互抵消。在1.5磁场下,脂肪和水的频率相差3.5ppm,在TE取4.5ms的倍数时,可以消去伪影,如:4.5ms,9ms,13.6ms.

2、化学位移伪影:在推体、腹部、眼眶等含脂肪成份的组织边缘常可以看到化学位移伪影。在频率编码方向上,磁共振系统利用不同分子的不同频率进行空间定位。在不同器官中,由于水和肌肉组织与脂肪相比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此时磁共振扫描仪依据这种频率差异进行空间定位时,含有脂肪成份的组织在频率编码方向上相对与正常位置发生偏移。在脊柱扫描中,视觉表现为一侧椎体的边缘厚度明显大于对侧。在腹部和眼眶扫描中,会在水、脂分界面上出现黑影,而在对侧出现亮条状伪影。在肾脏轴位扫描过程中,这种伪影表现为,在肾脏顶端的亮条状伪影,以及底端的黑条状伪影,并且场强越高此伪影越明显。消除此伪影的最好方法是使用脂肪饱技术。

3、卷折伪影:当FOV小于采集窗时常常会出现卷折伪影。在相位编码方向及3D序列的片层方向上,表现为超出部分的图像会折叠到对侧,这种现象可以进行更正。如果必须去处此伪影,可以在相位编码方向增加更多的编码步数加以校正。在相位编码方向增加过采样亦可去处此伪影。

4、吉布斯(截断)伪影:吉布斯伪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平行排列、黑白相间的一种条状伪影。在椎体T2Wl扫描中,从很亮的脑脊液到无信号的推间盘内均可以看不易察觉到的很微小的吉布斯伪影。这种伪影在脑实质与颅骨交界面也十分常见。它反应了从傅立叶转换到图象重建过程中,应用有限的相位编码步数。应用更多的相位编码步数可以减少这种伪影的产生。第一幅应用水模获得的轴位像.在水平方向应用128次编码步数,在垂直方向使用256次编码步数。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左右方向上,水模边缘存在明显的黑白相间的伪影,而在从顶到低方向此伪影明显较弱。第二幅像是在两个方向上均采用256次编码步数。在水模的边缘上这种细小的伪影明显消失。

5、拉链状伪影: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拉链状伪影,主要讲述与硬件及软件不太相干的,而是由外部射频干扰直接引起的伪影。当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扫描房间的门被打开而使射频信号进入而引起的这种拉链伪影很容易被避免和控制。这种由于无线电射频信号引起的拉链状伪影在图像上表现为垂直于频率编码方向的线状影。由于设备和软件问题引起的拉链状伪影可以出现在任意轴向上。相位编码方向上的运动伪影在序列采集过程中,由于受检者的血管波动、吞咽动作、呼吸运动、蠕动以及生理运动等均可引起运动伪影。非常类似于著名的吉布斯伪影。因为有时这种伪影超出了FOV的范围。并且它不象吉布斯伪影那样在边缘迅速的减弱。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及分析伪影产生的部位和原因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消除在相位编码方向上这种伪影。

在血管人口的方向使用空间预饱和技术,可以减弱血管的波动伪影。空间预饱和技术也可以减弱由于吞咽、呼吸引起的运动伪影。应用表面线圈可以减弱感兴趣区远端的运动伪影。使用较短的脉冲序列,以及呼吸及心电触发技术均可减弱运动伪影。片层的流入效应当没有自旋饱和的血液首次进入片层或片层组时,会引起血液的流入效应。它的特点是血流进入的第一个层面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呈明显的高信号。通常不止只存在第一个层面,离得越远的层面衰减越明显。这种伪影对血栓的诊断存在明显的误导作用。如果要进一步鉴别,可以使用梯度回波的流入技术来区别流入伪影和血栓。

6、片层交叠伪影:片层交叠伪影表现为在腰椎的多片层、多角度扫描时,在图像中部分信号的丢失。如果通过不同推间盘平面的片层是不平行的,那么片层就会发生交叠。如果在同一时间采集两个片层,例如:L4-5和L5-S1.那么,水平扫描获得的第二幅图象部分信号被饱和掉。这表现为在图像上出现水平的带状信号丢失的现象。在下图腰推轴位像中这种伪影表现为,在图像底部低信号的、水平走向的带状伪影。因而,阻碍我们对推管后部的损伤情况的评估。

8、魔角效应:魔角效应,最常见于肌键和韧带走向与主碰场方向夹角呈55度时出现。在正常情况下,水分子与肌键的胶原纤维在偶极一偶极效应的作用下,具有很短的T2时间,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无信号。当肌键与主碰场夹角在55度时,偶极效应消失,使T2时间延长了一倍。此时,在常规序列上肌键的信号是可以看见的。例如在肩袖和膝关节肌键上可以看到此现象。

9、波纹状伪影:在使用体部线圈应用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时,在图像上这种伪影是很常见的。因为在体部的两侧主碰场并不是均匀一致的,使得在不同时相相加和相减时一侧信号叠加到另一侧上边。

10、射频溢出伪影:在头颅轴位图像上表现为图像的不均匀现象。这种伪影的存在是由于扫描仪从病人接收到太强的信号。通常自动预扫描通常可以调节接受器来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如果此伪影依然存在,可以使用手动调谐。

11、中心点状伪影:是一种在图像中心、小圆点状的高信号影。产生原因是由于接受器的直流电压持续偏离造成的。经过傅立叶转换后,这些电压恒定偏离的现象在图像上表现为亮了小圆点。

12、磁化伪影:磁化伪影产生的原因是在微小的梯度变化或者磁场强度发生微小变化时,出现在具有不同磁化率的两种物质的交界面附近。大的磁化伪影常见于铁磁性物质取代了非磁性物质(例如人体)时,在其周围形成很大的磁化伪影。梯度变化使周围组织发生自旋失相和频率位移。从而引起周围正常解剖结构形变,并可见黑、亮相间的区域。这种现象在梯度回波序列上非常敏感,具有很长的回波时间。头颅的轴位像,患者眼险涂抹了睫毛膏。由于睫毛膏引起的磁化伪影使得眼球前半部分正常结构难以显示。

13、零填充伪影:由于K空间数据采集较少,或者需要0填充。


相关文章

  • [新提醒]执业医师考试干货:呼吸系统的知识点
  •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1.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致病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和奈色球菌;常见致病病毒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此病现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检查为诊断金标准. 3.慢支.肺 ...查看


  •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8月第13卷第4期JPM I ,August 2012,Vol.13, No.4 ·245· ·论著·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辛德友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影像科,山东临沂276400) ...查看


  • 头部核磁共振检查
  • 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及临床意义 l引言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脑和脊髓,深藏在骨骼包围的颅 腔和椎管内,结构精细,一般物理学诊断不易达到,故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CT.磁共振的问世提供了直接的断面图像,尤其是磁共振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多平面.多 ...查看


  • 病例88结果与讨论  腮腺区占位病变
  • 影像学表现:见右侧腮腺浅叶内一类圆形结节,结节位于皮下,与皮肤界限不清,结节形态较规整,大小约为2.2×1.5cm,其内部密度欠均匀,结节边缘呈软组织样密度,结节中心区密度略低:增强动脉期扫描见结节明显强化,结节中心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延迟 ...查看


  • 面神经麻痹
  • 面神经麻痹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简称,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qu ...查看


  • 椎体血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_辛迎曦
  • 河北医药2014年8月第36卷第18期Hebei Medical Journal ,2014,Vol 36Sep No. 182817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8.043 ·临床研究· 椎体血 ...查看


  • 肺不张的诊断与治疗_赵云峰
  • 新医学2007年7月第38卷第7期477 急诊之窗 肺不张的诊断与治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210009) 赵云峰 [关键词] 肺不张 肺 肺泡 诊断 X 线, 诊断 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纤维支气管镜1 引 言 肺不张是呼吸科常见 ...查看


  • 10西医诊断学10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诊断学基础>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发热 要点: 1.发热的病因 2.发热的临床表现 3.发热的伴随症状 细目二:胸痛 要点: 1.胸痛的病因 2.胸痛的问诊要点 细目三:腹痛 要点: 1.腹痛的病 ...查看


  • 有机物鉴别
  •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 ...查看


热门内容